本書《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以巴利聖典及注釋書為基礎,描繪出在佛陀時代的女性證道事跡。她們是行於覺者之道的佼佼者,如秋空之皎月,如幽谷之香蘭,她們的智慧及德澤在人間千古不朽。
僧團的首位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Mahāpajāpatī Gotamī),為比丘尼僧團成立之期的首要核心人物,亦是比丘尼僧團的發起者。她尚有一個特殊的身分,即佛陀的姨母及養母。猶如親生母親一般,她守護著年幼的悉達多菩薩(Siddhattha)長大成人。
懺摩(Khemā)曾是頻婆娑羅王的王后,她的容顏傾國傾城。對於自己的皎好容貌,她深感愛戀及執著。佛陀對她的善巧教化,使她洞見身體是苦、無常、無我與不淨。藉由修行,她了知身心的實相而從諸苦中解脫,從此不再被無明所束縛。猶如群星之月,懺摩是佛陀比丘尼僧團的二上首女弟子之一,以具大智慧而聞名,在真理前無畏作獅子吼。
蓮華色比丘尼(Uppalavaṇṇā)在多劫的輪迴中,隨其善行及發願,圍繞著蓮花而開展多生的傳奇。她以善業彩繪輪迴之畫,直至最後一生徹底地解脫輪迴。蓮華色比丘尼是比丘尼僧團的二上首女弟子之一,尤其精通於神變,被佛陀譽為「神變第一比丘尼」。
波吒左羅(Paṭācārā)的事跡,成為我們面臨絕境的最佳鼓舞。她先後遭遇了失去丈夫、孩子、親人等接二連三的重大打擊,而被擊垮崩潰了。然而,值遇佛陀而聽聞佛法,她徹底從無止盡的輪迴夢裡覺醒,以自己的智慧及經歷幫助眾多女性證悟,佛陀將她譽為「持律第一比丘尼」。
倘若我們摯愛的伴侶突然減少對世俗的欲望,放棄財產及世俗的親密關係,心傾向於佛法,我們將會如何應對?是埋怨、極力挽留,還是給予最深的祝福?
身為婦人,曇摩提那(Dhammadinnā)卻作出另類的選擇——出家。她以傲然的骨氣,不屈服於世間的情愛及財富,以滅苦為目標,努力淨化自心。她修行的成果豐碩,甚至比過往摯愛伴侶的成就更勝一籌。由於她說法的能力出類拔萃,佛陀譽她為「說法第一比丘尼」。
難陀(Nandā)擁有仙姿逸貌,美如天女下凡,由於愛戀色身而在聖道上無法增進。佛陀慈悲善巧地為她開了一劑特效藥方,以神通變現女人在瞬間變老、死亡的場景。由此驚醒長久沉睡的心靈,她了知自己的色身亦如是無常、不淨與易壞。難陀契入身心的實相而證得最上道果,以禪定聞名,被佛陀譽為「禪定第一比丘尼」。
索那(Soṇā)為十名孩子的母親,一生忙碌於養育孩子至長大成人。年邁時,當她將全部財產平均分配給十名孩子後,卻沒有一個孩子願意照顧她。她覺醒一生庸庸碌碌為了孩子,僅是一場沒有意義的空忙。年老無依,僅有佛法才是真正的依靠。她發奮精勤,以老邁之身證得最上道果,被佛陀譽為「精進第一比丘尼」。
薩故拉(Sakulā)比丘尼為眾比丘尼中天眼第一者。由於曾經布施明燈於佛陀,加上過去的願力及在修行上的精進,她超越人類眼根的侷限,開啟天眼神通,成為女性中獲得天眼神通的佼佼者。
跋陀軍陀羅蓋薩(Bhaddā Kuṇḍalakesā),這一位為愛不惜付出一切的女人,在面對丈夫萌生殺害之心時,以機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此恩將仇報的背叛,讓她生起對世間極大的厭離,並成為追求真理的動力。她從一位為愛不顧一切的女人,成為疾速證悟的聖者,這一切的改變,來自於對生命意義及價值的重新探索。世間無論看起來多麼美好,輪迴的事物終將以悲劇終結,唯有真理及佛法的修持,才能永不衰敗。
跋陀迦比羅尼(Bhaddā Kāpilānī)在比丘尼弟子之中,擁有「宿命智第一」之稱譽。或許源於她在宿命智的傑出成就,堪能憶念過去無數劫之事,因此她前世多生的典故比其他比丘尼弟子更為豐富。
耶輸陀羅(Yasodharā)多生守護著悉達多菩薩,圓滿他的成佛之願。此最後一生,隨著菩薩成就正等正覺,她跨越四阿僧祗又十萬劫的心願亦已圓成,並在此生獲得最高的解脫,成為具大神通的比丘尼弟子之首。
翅舍瞿曇彌(Kisāgotamī)曾為失去獨子而陷入極度憂傷,甚至瀕臨瘋狂。慶幸地,她值遇大善知識佛陀以權巧教化,為她開了一劑特效藥方,讓她了悟世間的真理而走出憂傷。藉由精進修行,她洞見身心的實相,熄滅諸苦而成為人天禮敬的阿羅漢尼。她以持粗衣及無欲知足的生活而備受眾人尊敬,佛陀讚譽她為「持粗衣第一比丘尼」。
解脫道上的行者有不同的種類,有些人以信心為基石,有些人則以慧解為入門,以此開展智慧而證得阿羅漢果。私伽羅母比丘尼(Siṅgālakamātā)即是以信心而證得道果的阿羅漢尼。她對佛陀具有不動搖的信心,瞻仰佛陀而看不飽足。她以對佛陀的信心為重要因素,依信而得勝解,證得解脫,被佛陀譽為「信勝解第一比丘尼」。
即使是世人覺得卑微的風塵女子,亦能因為佛法的力量,而徹底地翻轉生命。菴婆巴梨(Ambapālī)及半迦尸(Aḍḍhakāsī)鼓舞人心的事跡即是最好的見證。她們超越社會低賤卑微的地位,在出世間具有極為出色的成就。她們徹底地斷盡煩惱,成為人天禮敬的阿羅漢尼。
伊悉達悉(Isidāsī)曾是一位具有賢德的妻子,然而她卻不知其所以然地連被三任丈夫拋棄。這個看似不公平的待遇,在她證得宿命通時才知悉,原來這是過去世縱欲的果報。此世被丈夫離棄的痛苦,讓她的心走向尋覓離苦之道。她不再投入輪迴的演繹與造作,進而為輪迴的劇本畫上句點。
經典裡有不乏佛陀對失去孩子的悲傷者宣說佛法的記載,其中烏毘利(Ubbirī)的事跡,深刻地體現女性洞見生命實相的智慧。她在面對失子之痛時,聽聞佛陀的善巧說法,瞬間解開對孩子的執著枷鎖,內心獲得寬廣的自由。
凡夫迷戀色身,未見其污穢不淨的實相,尤其對異性的身體更易生起貪愛。當一位已證悟的女性對「此身是苦」有清晰的洞見以後,碰到異性的愛戀與糾纏時,她將如何應對呢?
耆婆芒果林的蘇巴比丘尼(Subhā Jīvakambavanikā),在面對風流少男的挑逗與糾纏時,以超凡的慧眼,無所畏懼地破除愚者的邪見,更不惜挖出自己的眼睛以示教誡。
普娜(Puṇṇā)雖是婢女出生,在面對古印度社會最高階級的婆羅門種姓所生起的錯誤見解時,她毫不猶豫地提出質疑,不亢不卑地舉起智慧之劍,斬斷無明與邪見。在真理前無畏的勇氣,源自於智慧的洞見。
由於無法證得道果,悉哈比丘尼(Sīhā)難過得想尋死;由於久未開悟,瓦德悉比丘尼(Vaḍḍhesī)悲傷得嚎啕大哭。然而,只要心中仍存有「想要」的欲望,即使是「想要開悟」的善法欲,亦無法得見真正的佛法。若心尚飢渴,聖道即不會生起。唯有徹底地放下身心的那一刻,方能契入佛法之流。
鳩摩羅迦葉比丘(Kumāra Kassapa)的母親雖是比丘尼,但是她日夜思念孩子如渴思漿。她的孩子鳩摩羅迦葉是一位證得阿羅漢的比丘,為了母親的利益,他以善巧斬斷母親對他的執著,讓母親在聖道上一躍而進,最終獲得最高的道果。
經典記載,魔王波旬曾嘗試以此弱點,企圖讓索瑪比丘尼(Somā)動搖,令她生起恐懼及卑劣之心,進而放棄修行。然而,男女之形雖有別,在聖道的體證上是否有差異呢?
善慧(Sumedhā)一心想出離輪迴,希望得到父母的允諾而出家,然而父母卻動之以情,努力勸服她接受婚姻及享受王后的榮耀。透視實相的清澄心眼,使她對五欲全然不感興趣。儘管面對眾多的磨難與考驗,她始終以不拔之志,屹立不搖地堅定其立場,以此戰勝情愛的牽扯,邁入清淨的出家生活。
瓦達母(Vaḍḍhamātā)對孩子的愛,呈現在其嚴厲的教誡中。為令孩子脫離輪迴之苦,她給予棒喝及激勵,以幫助孩子在聖道上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財富。以清淨無染之愛,她策勵孩子在道上用功,不再受生、老、病、死的逼迫,獲得長遠的幸福及保障。
一位名字不詳的比丘尼(Aññatara,簡稱佚名比丘尼)及女居士瑪帝卡母(Mātikamātā),她們在家時身負許多責任及義務,從早至晚需完成眾多繁瑣的工作。但是,他們從不放棄每一個能落實修行的當下,進而成就不凡的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