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知者的心,就無法看到生滅|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37:37~45:44)

2020年12月26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大家每天慢慢訓練自己的心,
戒必須持守,禪定必須修習,
哪一段時間,心沒有力量,
就訓練讓心有力量;
哪一段時間,心沒有安住,
就去訓練讓心安住,
最終,當心既安住又有力量時,
就可以開發智慧了——
看到身的實相、心的實相。

我們在開發智慧時,
所做的只是看見實相——
僅「看」,不「想」!
因為思維「此身無常、苦、無我」,
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
不是「我」、不是「我的」……
這些全屬於「想」,屬於奢摩他的修行,
屬於四十種業處的身至念(kāyagatāsati),
屬於十隨念。

心在修習毗缽舍那時,
它是看到實相——
是「看」,而不是「想」。

比如,它可以看到心自行運作,
心時而生起在眼根而滅去,
時而生起在意根而滅去,
時而生起在耳根而滅去,
又生起在意根……
如此交替進行,
以上是對於修行人而言的。

如果不修行,就是——
心時而到眼耳、鼻、舌、身,
然後迷失在想裡,沒有安住。

一旦心不安住,
就會誤以為「我」真實存在,
因為感覺心只有一顆,
時而跑到眼根,
時而跑到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誤以為心始終是同一顆。

唯有心安住才會明白——
「安住的心」是一顆,
「不安住的心」又是另一顆。

「不安住的心」又分為幾類——
有些是看的心,有些事聽的心、
聞氣味的心、嚐味道的心、
感知身觸的心、
跑到意根去想的心、
緊盯意根的心或是覺知的心……
各種各樣的心,不計其數。

若具備「知者的心」,
才能看到心的生滅;
否則只是一味地處於迷失的狀態,
就無法看到心的生滅。
清晨一醒來,就是迷失、迷失、迷失,
睡著也是迷失著睡去,
夢與迷,兩者交替,
所以我們才會誤以為心只有一顆,
心是「我」,
而且做此做彼。

但是訓練讓心安住成為知者之後,
我們就會看到——
剛才的心是「迷失的心」,
「迷失的心」滅去,
現在是「覺知的心」。
「迷失的心」與「覺知的心」不是同一顆,
反反覆覆如是觀照。

迷失的心與覺知的心不是一回事,
而且迷失還可以細分為——
去看、去聽、去聞、去嚐、
去感知身體、去到意根以及去緊盯所緣……

「心的迷失」形形色色,
一旦有覺知的心,就會看到——
迷失的心,生了就滅,
去看的心,生了就滅,
去聽的心,生了就滅。

迷失的心滅去,生起覺知的心,
覺知的心讓我們看到心的生滅,
讓心抽身出來成為觀者。

觀身的時候,
心不會浸泡在身體裡,
就會看到——
身在一邊,
身並不是「心」,
而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身不是「我」。

有覺知的心,
智慧才會生起。
比如,身體在行走,心是觀者,
當心是知者、觀者時,
稱之為「擁有覺知之心」。

有些學習《阿毗達摩》的人聲稱:
三藏經典並未提及知者的心。
《阿毗達摩》裡沒有嗎?,
有時教導業處也會提及,
色走,名知。

名知,即是心知,
自然能感知所緣的是什麼名法?
就是心啊!
怎麼會沒有覺知的心、知者的心呢?
自己絆倒自己嘛!

有些人教導:
色坐,名知……
如果按照隆波的表達就是——
身體坐著,
「知者的心」是知道身體坐著的「那個」;
如果心是迷失的,
即使身體坐著,也渾然不覺。

比如,走神去抓癢,
身體在動,我們也不知道,
可謂不知不覺。
那時只有「迷失的心」,
沒有「知者的心」。

因此,我們須逐步訓練,
直至心具備正定,
獲得「知者的心」。

隆波尚未出家就開始教導「知者的心」,
比如,在pantip網站裡,
到處都有「知者的心」的教導。
時至今日,還是在教導這個內容。

有些人說隆波不教導禪定,
「知者的心」就是禪定啊!
禪定不是迷迷糊糊地打坐。
隆波從小打坐,
所以知道缺乏覺性的禪坐肯定不行,
必須有覺性才有知者。

一旦有了「知者」,
覺性感知色法,就會看到——
色法是所觀,
名法——也就是心,是能觀。

所謂「名知」,
名既包括心,又包括心所,
而且它們感知同一所緣。
聽到這種表述之後,不知道如何實踐,
因此,高僧大德創造出「知者的心」一詞。

大家認識「知者的心」嗎?
認識迷失的心嗎?
逐步訓練。
一旦明白,
就會看到過往的生命全是「迷失的心」,
因此從未覺得生命是一個個片段的。
一旦有了「知者的心」,
生命就切成一個個片段。

「呼氣」是一個部分,
「吸氣」是另一個部分,
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呼氣的身體」死去了,
變成「吸氣的身體」,這就是生滅。
就會看到生滅,是因為心是知者。

行、住、坐、臥,為什麼要換姿勢?
誰是知道的人?
「心」是知道的人。
如果按照經典,
心與心所是知者,
大家聽到這個說法,
就會更加一頭霧水,
不知如何開始實踐了。
於是,高僧大德稱之為「知者的心」。

「知者的心」單純只是心嗎?
不是!智者的心包含諸多善法,
包含諸多善心所,
比如:念心所、禪定、慧心所。
禪定,即「一境性心所」。

我們須逐步訓練,
善加訓練讓心開發智慧能取得成果。
如果我們尚未有「知者的心」,
就無法真正開發智慧,
無法看到生命是斷成一段一段的——
所有色法生了就滅,
所有名法生了就滅,
對此視而不見。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