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是覺知「望」,那是不夠的|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33:50~41:07)

2021年03月07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摘錄、整理|靜慮林



我們需提升自己,
首先需持五戒,
然後訓練心與自己在一起,
其他剩餘的時間,
持續不斷地讀自己的心,
心有什麼樣的「想要」生起了,
及時地知道「想要」;
「想要」生起了,
及時地知道。

如果「想要」生起了,
沒有及時地意識到,
(心)就會去執著。
昨天已將「執著」這一部分,
講解給大家聽,
有四種執著。

何時有執著,
何時就開始掙扎,
當掙扎時,稱之為「有」,
心就會構建「有」。

有「有」,則有「我」,
於是就有苦,
有「我」,
則有了承載苦的主體。

但是,如果有望,
我們及時地知道,
(心)就不繼續造作,
「緣起法」在那一刻停止。

然而,修行僅僅只是——
不斷地及時知道「望」,
那是不夠的。
慢慢去提升,到了某一點,
(修行)就會抵達心,
便可以斷除無明。

何時還有無明,望就會再次生起,
何時清除無明,望就再也不會生起了,
再也沒有出生的種子。

隆波看到「出生的種子」時,
那時,隆波還身為居士。
那時,隆布敦長老已經圓寂,
於是就去頂禮隆布貼長老,說:
「我已經看到心出生的種子。」
其實也就是「知者的心」,
它會造作念頭,
於是煩惱雜染就會愈發強烈。

有「望」,有「想要」,
便想隨著自己的煩惱雜染去行動。
望並不是什麼好的寶貝,
我們就會隨順自己的煩惱雜染而行動。

貪心生起,就會生起望,
想得到、想成為、想擁有……
瞋心生起,就會生起望,
想不成為、想沒有……

修行看到之後,發現——
在心裡面蘊藏種子,
它會驅動心生起造作。

那時,尚不認識「無明」緣「行」(的理論),
只是一味地修行,沒有學習經典理論,
雖然曾閱讀三藏經典,
但並不知道那是「緣起法」,
那時只看到——
在自己的內心有某一個東西,
它一直在驅動著念頭與造作的生起。

一旦有念頭與造作,
心便會生起煩惱雜染、生起望,
心就開始掙扎,生起了苦。

那時頂禮隆布貼長老,說:
「我已經看到了心出生的種子,
如何清除及消滅它?」

長老回答:
「你繼續修行,
到了某一點,它會自行清除的,
(修行)足夠時,便會清除,
如果尚不足,便清除不了,
若無緣無故地命令去消滅它,
那是消滅不了的。」

事實上,這煩惱雜染會驅動,
讓我們去想這個、想那個……
越想,煩惱雜染則越強烈。

隨眠煩惱會驅動我們去想,
然後刺激(煩惱的生起),
一旦想之後,
煩惱雜染便會生起。

一旦煩惱雜染強烈,
而我們沒有及時地知道,
望便會生起。

望生起,沒有及時地知道,
執取就會生起,
執取什麼?
執取身及與身有關的事物;
執著自己的想法;
執著自己的修行方式及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
執著以為有「我」、「我的」,
這就會緊隨而至。

在執著的瞬間,
心就會開始掙扎,
比如,執著於五
心便會開始掙扎著尋找喜歡的五所緣,
碰到不喜歡的所緣,便會掙扎著想逃離。

或是我們有某種想法及看法,
心也會掙扎。
看到好幾個人,真的好可憐!
比如看到新聞,就會覺得悲憫,
有些人衣食不缺、有良好的未來、
學歷高、機會也比他人好,
但生起極端的想法,
最後被關到監獄裡。

那苦是自找的,
透過自己的想法而受苦,
因為執著於自己的想法、看法。

事實上,我們有某種看法及想法,
我們可以提出建議,
如果社會大家都認同,
有一天,就會改變。

然而,如果我們只是一人獨想,
全社會並沒有作此想,
如此自己與社會便難以共處,
自己就只能待在侷限的地方,
也就是待在監獄裡。

寬敞的社會為何待不下去?
因為心受不了,心極度「想要」,
「想要」讓每一個人都接受自己的看法,
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
別人想錯了,別人是錯誤的——
別人怎麼如此想呢?
舉國人民怎麼如此愚蠢?
只有我的想法才是正確的。

由於執著於自己的看法,
便會想這樣、想那樣……
拼命地四處惹是生非、找麻煩。
其實第一個被擾亂的,即是自己,
自己找不到快樂。

佛陀亦是社會的改革者,
但佛陀以祂的方式進行改革。
佛陀出生的社會,
祂看到社會充滿種族階級的不平等,
而且無因無果,皆是迷信的內容。

因此,佛陀改造社會,
透過學習,直至對「法」徹見。
佛陀最終發現——
若想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
那是解決不了的。
因為人類不盡相同,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業報,
業報會作區分,
佛陀僅能做到這個程度,
只能如此思維。

然而,如果任何人的根器利,
佛陀便會將這些人聚集起來,
建立比丘、居士的社會,
如此便會產生一些變化,
那屬於對社會進行的改革。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