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2022年05月15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摘錄、整理|靜慮林
在一切為時已晚之前
35:05~36:37
佛陀涅槃之前,依然說法,
教誡大家以不疏忽大意而抵達圓滿,
讓我們不疏忽大意地生活,
如果我們疏忽大意,
就是我們放任日子、放任時間,
讓它平白地在生命中流逝。
有些人誤以為自己還年少,
不必須修行,
這全是疏忽大意。
若不疏忽大意,應怎麼做呢?
不疏忽大意即是——
從現在起就開始動手,
在一切為時已晚之前,
從今天就動手修行。
在動手修行之前,必須先學法,
必須知道,修行有兩項,
真正的修行,也具有戒。
訓練心有兩個項——
訓練心具有禪定,
訓練心具有智慧。
訓練心具有禪定,
稱之為「奢摩他業處」(samatha kammaṭṭhāna),
訓練心具有智慧,
稱之為「毗缽舍那業處」(vipassanā kammaṭṭhāna),
這是我們必須做的工作。
有些人宣稱,
三藏經典內沒有奢摩他及毗缽舍那一詞,
有的。
佛陀說,需以極大智慧修習的,
即是奢摩他業處及毗缽舍那業處,
一樣是有的。
若我們不疏忽大意,
我們聽到這般(教導),
我們就動手實踐。
徹見四聖諦的心,不再沉浸於苦聚中
37:31~44:09
若我們必須不疏忽大意,
有不疏忽大意的生活,
每一個呼氣與吸氣,要保持覺性(sati),
呼氣「佛」,吸氣「陀」什麼都行,
或是行住坐臥,要保持覺性,
在每一個呼氣與吸氣有覺性,
在每一個姿勢都要有覺性。
然後,
當眼、耳、鼻、舌、身、意接觸所緣時,
在身內生起了變化,要覺知,
在內心生起了變化,要覺知。
若我們能如是做到,
佛陀說,若能這樣保持覺性,
如此觀身、觀心,
僅是一個晚上,
比活了一百歲,但沒有覺性(不具念)的人,
更有價值。
大家想長壽、想長壽,
然後也沒有什麼實質的意義,
那就別長壽了,阻碍别人。
若我們有覺性,僅是一個晚上,
就已經值得表揚了。
因此,我們不會疏忽大意,
心意堅決,從現在起我們不疏忽大意,
我們要有覺性呼氣,
我們要有覺性吸氣,
我們要有覺性行住坐臥,
我們要有覺性地動,我們要有覺性地停。
我們要有覺性,
當苦樂生起於身時,有覺性知道,
苦、樂、不苦不樂生起於心時,有覺性知道,
持續不斷地知道,
善、不善在生起於心,有覺性知道,
比如:生氣了,知道「生氣」,
貪了,知道「貪」,
有覺性不斷地覺知身、覺知心,
有一天,我們就會明白四聖諦。
持續不斷地修行,直至某一點,
就會徹見到四聖諦,
若抵達四聖諦……
過去我們年幼時也學習四聖諦,
以前都有道德教育學科,
學習之後也不知道有什麼利益,
背誦苦集滅道,沒看到有實質的意義,
長大之後學習法,對於實踐修行並不會,
閱讀也還不明白四聖諦。
比如,佛陀說:「五取蘊是苦」,
我們就會注解——
這五蘊,若我們不執取就不苦,
我們就會這麼理解,
此身、此心,若我們不執著,
就沒關係,就不苦了,
我們誤以為了知四聖諦,
而這並非了知四聖諦。
若了知四聖諦,就會知道——
此身本身是苦,此心本身是苦,
此五蘊本身就是苦,
無論執著或不執著,它本身就是苦,
這樣才稱之為「了知四聖諦」。
那些徹見四聖諦的高僧大德,
心就會擺脫世間,
它是真的擺脫世間,而非比喻,
世間無法進來觸碰到心,
心也不與世間攪和在一起。
有時嘗試測試,
若嘗試測試這東西之後,
而後推斷出來,
否則不一會兒就會有人來說(隆波)恣意胡說。
心就像球,我們拿著球到游泳池,
然後把球壓進水裡,
我們的手一放開,
球就會自行彈出(水面),對嗎?
它自然就會漂浮在水面上。
徹見四聖諦的心,
即使刻意讓它進入世間的所緣裡,
它做不到,
它將迅速地彈出、迅速擺脫出來,
不用刻意,它自然是如此的。
如同高僧大德,
到了年老色衰,變得健忘,
而健忘乃是正常之事,
蘊、界退化。
行蘊是「常」或「無常」?
行蘊無常;
想蘊是「我」或「無我」?
是「無我」的,無法指揮,
有時記得,有時記不得,
這是蘊的事情。
但徹見四聖諦的心,
再也不會沉浸在苦聚裡,
這是兩回事。
逐步修行,逐步學習,
每一天動手實踐,
如此我們就可以相互幫忙來維護及傳承佛教,
那是非常難以維護之事物,十分難。
引導我們這一代的人,
我們修行了,人數還不多,
我們已經有了資本,
即使今生沒有獲得道果,
也可帶著投生在天界或梵天界繼續修行。
但後代之人,再也遇不見光明,
再也沒有「法」了,值得憐憫。
大家精進用功,
除了自利之外,其他人也受益,
佛陀教導讓我們自利,也利他,
以不疏忽大意而落實至圓滿,
這是佛陀對我們佛教徒的囑咐。
我們是佛陀的子孫,
接受了遺產——法的遺產,
就必須保護著此遺產,
別任意蹂躏直至離散殆盡,
如同父母給了我們遺產,
就任意揮霍殆盡。
我們從佛陀之處獲得遺產,
就好好地保護著此遺產。
但需明白,
僧人不好等諸如此類,是正常之事,
從佛陀時代以來就已存在。
他戰勝不了煩惱,
但有一天,他也有可能會好起來。
慢慢地累積,
並非所有人在今天全都一樣,
屬於出水的蓮花,
今天我們到達此處,
之前我們亦是沉在水裡的蓮花,
一樣是龜、魚、龍等的食物。
我們看到惡人,也別恨他,
這樣的惡,也許比我們曾經的惡來得少。
假設看不起聖者,
假設我們也曾經做過,並非不曾,
地獄大家也曾經經歷過了,
六道我們都不断地輪迴,
彼此都值得相互悲憫與同情,
而非相互憎恨,
他們對高僧大德不好,
我們別討厭他們。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摘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