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法談摘錄
2017年8月20日A|泰國解脫園寺
編譯|禪窗
法談摘錄一
00:22~00: 52
學法修行,
要多多地訓練覺性,
而且要能夠運用於現實生活之中。
如果學法修行了,
只是住在寺廟或在禪修期間很棒,
這樣的技術就還太嫩。
我們的修行,
必須要與日常生活水乳交融。
法談摘錄二
22:46~23:18
一旦看到念頭呈現,然後消失——
就只是這樣,「知者」就馬上呈現了。
因此,一旦我們知道「心在想」,
「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及時地知道「心在想」,
而不是知道「想的內容」。
知道「心想」,就會遇見「知者」;
知道「想的內容」,就會迷失
——這兩者是不同的。
法談摘錄三
24:50~25:16
隆布敦長老
看到隆波臉的一剎那,說:
「你沒有在觀心,而是在干擾心。心的自然特性是想、演繹、造作,你把它訓練到不想、不演繹、不造作,心就一直是空空的、光明的。你修錯了,重新去修。要去觀心,沒讓你去把心裝修成靜止、光明、寧靜的。」
法談摘錄四
28:44~29:29
隆波在修行的過程中,一直自己體會和觀察,而不是一直和自己的老師在一起。
祖師大德們讓隆波去觀心,隆波就不停地去找心,最後終於找到了——知道「心想」,「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一旦得到了「知者的心」,隆波又修錯了,去呵護「知者」。然後又調整,不去呵護它,而是放任它工作。
心,一會變成「知者」,一會變成「想者」。沒有關係,我們放任它工作,然後緊隨著去覺知。
最後我們就會發現:心時苦時樂,時好時壞;有時覺知,有時緊盯,有時迷失,就是這麼一整天都在變化。
這樣不停地觀察下去,有一天智慧生起,就會知道——這顆心不是「我」。一旦心不是「我」了,就沒有什麼東西是「我」了。
法談摘錄五
29:40~30:22
隆布蘇瓦長老曾經分享,他去頂禮阿姜曼尊者的時候,阿姜曼尊者開示:「能觀心就觀心,觀不了心就去觀身,既觀不了心又觀不了身,就去修習奢摩他,修習寧靜。念誦『佛陀、佛陀』,或者觀呼吸,一旦心有了力量,就可以繼續觀了。」
這是修行的核心原則——能觀心就觀心,觀不了心就去觀身,因為身體是心的家。不停地觀下去,心有了力量,就可以回來繼續觀心了。或者有時觀身也沒有了力量,我們就去修習奢摩他。就是這樣變來變去,一旦心有了力量,我們就繼續觀。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文字來源:www.ganluyu.org
完整開示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