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式球譯
二十九.大實木喻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
這時候,提婆達多離去不久。在那裏,世尊因提婆達多而對比丘說:“比丘們,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便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便自大、看不起別人,心想:‘我有得著,我有聲譽,但其他那些比丘沒有人賞識、少供養。’ 他迷醉、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放逸,因內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的人,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不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不斬截近樹幹中心的軟木,不斬截近樹幹外皮的軟木,不斬截樹的粗枝,只是斬截樹的幼枝和樹葉,自以為那是實木便拿走了。
“一個有眼睛的人看見這情形,心想:‘這個人真的不知什麼是實木,不知什麼是軟木,不知什麼是枝葉。他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不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不斬截近樹幹中心的軟木,不斬截近樹幹外皮的軟木,不斬截樹的粗枝,只是斬截樹的幼枝和樹葉,自以為那是實木便拿走了。他所拿走的幼枝和樹葉,不能當作實木的用途。’
“比丘們,同樣地,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便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便自大、看不起別人,心想:‘我有得著,我有聲譽,但其他那些比丘沒有人賞識、少供養。’ 他迷醉、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放逸,因內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們,這位比丘可稱為只是拿取梵行的幼枝和樹葉,他的成就僅止於此。
“比丘們,再者,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戒行,有了戒行時,內心便高興、自滿;有了戒行時,內心便自大、看不起別人,心想:‘我是一個有戒行的人,我是一個有善法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沒有戒行,沒有善法。’ 他迷醉、沈迷於戒行之中,內心開始放逸,因內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的人,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不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不斬截近樹幹中心的軟木,不斬截近樹幹外皮的軟木,只是斬截樹的粗枝,自以為那是實木便拿走了。
“一個有眼睛的人看見這情形,心想:‘這個人真的不知什麼是實木,不知什麼是軟木,不知什麼是枝葉。他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不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不斬截近樹幹中心的軟木,不斬截近樹幹外皮的軟木,只是斬截樹的粗枝,自以為那是實木便拿走了。他所拿走的粗枝,不能當作實木的用途。’
“比丘們,同樣地,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戒行,有了戒行時,內心便高興、自滿;有了戒行時,內心便自大、看不起別人,心想:‘我是一個有戒行的人,我是一個有善法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沒有戒行,沒有善法。’ 他迷醉、沈迷於戒行之中,內心開始放逸,因內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們,這位比丘可稱為只是拿取梵行的粗枝,他的成就僅止於此。
“比丘們,再者,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戒行,有了戒行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戒行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戒行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定,有了定時,內心便高興、自滿;有了定時,內心便自大、看不起別人,心想:‘我是一個有定的人,我是一個心住一境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沒有定,內心散亂。’ 他迷醉、沈迷於定之中,內心開始放逸,因內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的人,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不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不斬截近樹幹中心的軟木,只是斬截近樹幹外皮的軟木,自以為那是實木便拿走了。
“一個有眼睛的人看見這情形,心想:‘這個人真的不知什麼是實木,不知什麼是軟木,不知什麼是枝葉。他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不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不斬截近樹幹中心的軟木,只是斬截近樹幹外皮的軟木,自以為那是實木便拿走了。他所拿走的近樹幹外皮的軟木,不能當作實木的用途。’
“比丘們,同樣地,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戒行,有了戒行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戒行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戒行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定,有了定時,內心便高興、自滿;有了定時,內心便自大、看不起別人,心想:‘我是一個有定的人,我是一個心住一境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沒有定,內心散亂。’ 他迷醉、沈迷於定之中,內心開始放逸,因內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們,這位比丘可稱為只是拿取梵行的近樹幹外皮的軟木,他的成就僅止於此。
“比丘們,再者,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戒行,有了戒行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戒行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戒行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定,有了定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定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定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智和見,有了智和見時,內心便高興、自滿;有了智和見時,內心便自大、看不起別人,心想:‘我是一個有智和見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沒有智和見。’ 他迷醉、沈迷於智和見之中,內心開始放逸,因內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的人,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不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只是斬截近樹幹中心的軟木,自以為那是實木便拿走了。
“一個有眼睛的人看見這情形,心想:‘這個人真的不知什麼是實木,不知什麼是軟木,不知什麼是枝葉。他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不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只是斬截近樹幹中心的軟木,自以為那是實木便拿走了。他所拿走的近樹幹中心的軟木,不能當作實木的用途。’
“比丘們,同樣地,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戒行,有了戒行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戒行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戒行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定,有了定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定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定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智和見,有了智和見時,內心便高興、自滿;有了智和見時,內心便自大、看不起別人,心想:‘我是一個有智和見的人,但其他那些比丘沒有智和見。’ 他迷醉、沈迷於智和見之中,內心開始放逸,因內心放逸而生活在苦之中。
“比丘們,這位比丘可稱為只是拿取梵行的近樹幹中心的軟木,他的成就僅止於此。
“比丘們,再者,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戒行,有了戒行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戒行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戒行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定,有了定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定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定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智和見,有了智和見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智和見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智和見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永久的解脫。比丘們,得到永久解脫的比丘,是沒有可能退轉的,是不會退轉的。1
“比丘們,就正如一個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的人,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知道那是實木和拿走了那實木。
“一個有眼睛的人看見這情形,心想:‘這個人真的是知道什麼是實木,知道什麼是軟木,知道什麼是枝葉。他需要實木、尋求實木、到處尋找實木,走到一棵堅實的大樹那裏,斬截樹幹中心的實木,知道那是實木和拿走了那實木。他所拿走的樹幹中心的實木,能夠用作實木的用途。’
“比丘們,同樣地,有些人因為有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心想:‘我受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煎迫;我受苦的煎迫,受苦的困擾。我要將這個大苦蘊終結。’
“他有這樣的想法來出家,為自己帶來一些得著、供養、聲譽。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高興、自滿;有了那些得著、供養、聲譽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得著、供養、聲譽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戒行,有了戒行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戒行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戒行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定,有了定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定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定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智和見,有了智和見時,內心便高興,但不會自滿;有了智和見時,內心不會自大、不會看不起別人,他不迷醉、不沈迷於智和見之中,內心不放逸。他內心不放逸地修習永久的解脫。比丘們,得到永久解脫的比丘,是沒有可能退轉的,是不會退轉的。
“比丘們,梵行的利益,不僅止於得著、供養、聲譽,不僅止於戒行,不僅止於定,不僅止於智和見。比丘們,不動搖的心解脫就是梵行的目的,就是梵行的實木,就是梵行的終點。”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大實木喻經完
Footnotes
- “比丘們,得到永久解脫的比丘,是沒有可能退轉的,是不會退轉的。” 這句句子的巴利原文是 “Ṭhānaṁ kho pan’ etaṁ bhikkhave vijjati yaṁ so bhikkhu tāya samayavimuttiyā parihāyetha.” 。它的意思是 “比丘們,得到不永久解脫的比丘,是有可能退轉的。” 但在段落重複時,這句句子的巴利文則是 “Aṭṭhānam etaṁ bhikkhave anavakāso yaṁ so bhikkhu tāya asamayavimuttiyā parihāyetha.” 。它的意思是 “比丘們,得到永久解脫的比丘,是沒有可能退轉的,是不會退轉的。” 基於經文一向的範式及文義的內容,現選擇在這裏採用後段的句子而不用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