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式球譯
相應部.十一.帝釋相應
一.善毗羅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阿修羅進攻天神,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對善毗羅天子說:‘我兒善毗羅,那些阿修羅進攻天神了,你去迎敵吧。’
“‘天父,是的。’
“比丘們,善毗羅天子回答帝釋天,之後放逸不理。“帝釋天第二次......之後放逸不理。
“帝釋天第三次對善毗羅天子說:‘我兒善毗羅,那些阿修羅進攻天神了,你去迎敵吧。’
“‘天父,是的。’
“比丘們,善毗羅天子回答帝釋天,之後放逸不理。“於是,帝釋天對善毗羅天子誦出這首偈頌:
“‘若懶不精進,
能達快樂處,
善毗羅可往,
我亦隨你行!’
“善毗羅天子說:
“‘父可知何處,
即使懶散者,
不作任何事,
眾欲也達成?’
“帝釋天說:
“‘若有一地方,
懶散得妙樂,
善毗羅可往,
我亦隨你行!’
“善毗羅天子說:
“‘父可知何處,
不用作世事,
能得天之樂,
無愁無哀傷?’
“帝釋天說:
“‘若不作世事,
俗事皆不作,
以謀生活命,
唯有湼槃道,
善毗羅可往,
我亦隨你行!’
“比丘們,帝釋天自己有這樣高的福德果報,能管治三十三天,也對努力和精進作出這樣的讚嘆。你們在這善說的法和律之中出家了,你們要照亮自己,為還沒有取得、還沒有達到、還沒有證悟的果證而作出努力和精進。”
二.善尸摩
……(除了“善毗羅”改作“善尸摩”之外,其餘部分跟第一經相同)……
三.戰旗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天神和阿修羅發起一場大戰,那時帝釋天.因陀羅對三十三天的天說:‘仁者們,如果天神在大戰時生起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這時你們可看看我的戰旗,當看見我的戰旗時,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將會斷除。
“‘如果看不見我的戰旗,可看看波闍波提天王的戰旗,當看見波闍波提天王的戰旗時,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將會斷除。
“‘如果看不見波闍波提天王的戰旗,可看看水天王的戰旗,當看見水天王的戰旗時,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將會斷除。
“‘如果看不見水天王的戰旗,可看看伊舍那天王的戰旗,當看見伊舍那天王的戰旗時,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將會斷除。’
“比丘們,連帝釋天自己也沒有清除貪欲、瞋恚、愚癡,自己也會有恐懼、緊張、驚慌、逃竄,又憑什麼說‘看見帝釋天、波闍波提天王、水天王或伊舍那天王的戰旗,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將會斷除’呢!
“比丘們,我說,如果你們在森林、樹下、靜室生起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這時可憶念我:‘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當你們憶念我時,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將會斷除。
“如果你們不是憶念我,而是憶念法:‘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當你們憶念法時,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將會斷除。
“如果你們不是憶念法,而是憶念僧:‘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當你們憶念僧時,恐懼、緊張或毛骨悚然將會斷除。
“比丘們,這是什麼原因呢,如來.阿羅漢.等正覺清除了貪欲、瞋恚、愚癡,沒有恐懼、緊張、驚慌、逃竄。”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比丘住森林、
樹下或靜室,
憶念等正覺,
不會生恐懼。
若不憶念佛,
世間人中尊;
亦可憶念法,
佛說出離道。
若不憶念法,
佛說出離道;
亦可憶念僧,
無上之福田。
比丘們諦聽,
憶念佛法僧,
無恐懼緊張,
無毛骨悚然。”
四.毗摩質多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天神和阿修羅發起一場大戰,那時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對阿修羅大眾說:‘仁者們,天神和阿修羅大戰,如果阿修羅戰勝,天神戰敗,你們便將帝釋天.因陀羅五花大綁,然後將他押來阿修羅城我的跟前。’
“帝釋天.因陀羅也對三十三天的天眾說:‘仁者們,天神和阿修羅大戰,如果天神戰勝,阿修羅戰敗,你們便將毗摩質多阿修羅王五花大綁,然後將他押來正法堂我的跟前。’
“比丘們,在那場戰爭中天神戰勝,阿修羅戰敗,三十三天的天眾將毗摩質多阿修羅王五花大綁,然後將他押到正法堂帝釋天的跟前。在那裏,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被綁在正法堂,當帝釋天在正法堂出入時,毗摩質多阿修羅便以無禮與粗惡的說話來責罵、斥罵帝釋天。
“比丘們,這時候,摩提利車伕對帝釋天誦出這首偈頌:
“‘聽毗摩質多,
如此粗惡語,
帝釋可軟弱,
忍他如是說?’
“帝釋天說:
“‘不是因軟弱,
忍毗摩質多;
智者怎可能,
跟愚者舌戰!’
“摩提利車伕說:
“‘對於愚癡者,
應加以重罰;
若不以制止,
愚者忿恨增。’
“帝釋天說:
“‘我則如是想,
以此制愚人:
知人惱怒時,
自己要平息。’
“摩提利車伕說:
“‘強者忍弱者,
我認為不可,
對愚人忍讓,
他視你畏怯,
令他欺凌增;
如人遇惡牛,
人越急逃走,
牛越怒追撞。’
“帝釋天說:
“‘不論諸愚者,
如何視忍讓;
帶來究極利,
莫過於安忍。
弱者常忍讓;
但身為強者,
對弱者忍讓,
是忍讓之極。
以武力欺人,
實則愚者力;
如法守護力,
此力受讚許。
以怒還以怒,
會令人墮落;
以不怒還怒,
贏難勝之仗。
知人惱怒時,
自己要平息,
如此正念行,
自他兩得益;
人或視此為,
愚人怯弱法;
實為療怒法,
自他兩治療。’
“比丘們,帝釋天自己有這樣高的福德果報,能管治三十三天,也對安忍和柔和作出這樣的讚嘆。你們在這善說的法和律之中出家了,你們要照亮自己,為還沒有取得、還沒有達到、還沒有證悟的果證而作出安忍和柔和。”
五.善說比賽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天神和阿修羅發起一場比賽,那時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對帝釋天.因陀羅說:‘因陀羅,我們來一場善說比賽吧。’
“帝釋天說:‘好的,我們就來一場善說比賽吧。’
“於是,他們安排好天神和阿修羅的評判大眾,判定誰是善說、誰是惡說。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對帝釋天說:‘因陀羅,你先誦偈頌吧。’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說了這番話後,帝釋天對他說:‘毗摩質多,你是長輩,你先誦偈頌吧。’
“帝釋天說了這番話後,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誦出這首偈頌:
“‘對於愚癡者,
應加以重罰;
若不以制止,
愚者忿恨增。’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誦這首偈頌時,阿修羅都隨喜,天神都保持沉默。於是,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對帝釋天說:‘因陀羅,你誦偈頌吧。’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說了這番話後,帝釋天誦出這首偈頌:
“‘我則如是想,
以此制愚人:
知人惱怒時,
自己要平息。’
“帝釋天誦這首偈頌時,天神都隨喜,阿修羅都保持沉默。於是,帝釋天對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說:‘毗摩質多,你誦偈頌吧。’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說:
“‘強者忍弱者,
我認為不可,
對愚人忍讓,
他視你畏怯,
令他欺凌增;
如人遇惡牛,
人越急逃走,
牛越怒追撞。’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誦這首偈頌時,阿修羅都隨喜,天神都保持沉默。於是,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對帝釋天說:‘因陀羅,你誦偈頌吧。’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說了這番話後,帝釋天誦出這首偈頌:
“‘不論諸愚者,
如何視忍讓;
帶來究極利,
莫過於安忍。
弱者常忍讓;
但身為強者,
對弱者忍讓,
是忍讓之極。
以武力欺人,
實則愚者力;
如法守護力,
此力受讚許。
以怒還以怒,
會令人墮落;
以不怒還怒,
贏難勝之仗。
知人惱怒時,
自己要平息,
如此正念行,
自他兩得益;
人或視此為,
愚人怯弱法;
實為療怒法,
自他兩治療。’
“帝釋天誦這首偈頌時,天神都隨喜,阿修羅都保持沉默。
“於是,天神和阿修羅的評判大眾說:‘毗摩質多阿修羅王所誦的偈頌帶有杖、刀、爭論、爭執、爭吵,帝釋天所誦的偈頌不帶有杖、刀、爭論、爭執、爭吵。帝釋天.因陀羅勝出善說比賽!’
“比丘們,帝釋天這樣勝出了那場善說比賽。”
六.鳥巢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天神和阿修羅發起一場大戰,在那場戰爭中阿修羅戰勝,天神戰敗,天神向北面敗退,阿修羅追擊他們。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對摩提利車伕誦出這首偈頌:
“‘摩提利避棉樹園,
棉樹園中多鳥巢,
我寧敗命予修羅,
莫害巢中金絲鳥。’
“摩提利車伕回答帝釋天:‘仁者,是的。’於是,駕著那輛千馬車掉頭而行。這時候,阿修羅心想:‘現在帝釋天的千馬車掉頭前來,要再一次戰爭了。’他帶著恐懼逃回阿修羅城。
“比丘們,帝釋天因這樣依循善法而得勝。”
七.不傷害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帝釋天.因陀羅在靜處的時候,內心這樣反思:‘即使是敵人,我也不要傷害他。’
“這時候,毗摩質多阿修羅王以他心智知道帝釋天的心念,於是前往帝釋天那裏。帝釋天從遠處看見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前來,便對他說:‘毗摩質多,我綁著你了,不要動!’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說:‘仁者,你是否還保持剛才的想法,不會捨棄?’
“帝釋天說:‘你先發誓不傷害我吧。’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說:
“‘惡行出妄言,
惡行聖者責,
惡行損友情,
惡行無感恩,
惡行招惡果,
我不傷害你。’”
八.韋羅蹉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世尊在靜處午休。帝釋天.因陀羅和韋羅蹉阿修羅王前往世尊那裏,然後靠著門柱站立。韋羅蹉阿修羅王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人應作精進,
一直往目標,
目標散光芒;
韋羅蹉所說。”
帝釋天說:
“人應作精進,
一直往目標,
目標雖光芒;
不及安忍勝。”
韋羅蹉說:
“眾生為目標,
而作種種事,
內心連繫於,
極妙受用物,
目標散光芒;
韋羅蹉所說。”
帝釋天說:
“眾生為目標,
而作種種事,
內心連繫於,
極妙受用物,
目標雖光芒;
不及安忍勝。”
九.林中仙人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一些具有戒行、具有善法的仙人居住在森林裏的
茅屋。那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和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前往那些仙人那裏,毗摩質多阿修羅王穿靴,帶著佩劍,傘蓋向著門頂進入茅廬,然後對那些仙人不敬,從那些仙人身邊走過。帝釋天脫靴,將佩劍交給下人,傘蓋向著門側進入茅廬,然後站在當風處對那些仙人合掌禮敬。
“那些仙人對帝釋天誦出這首偈頌:
“‘長久修習眾仙人,
身出之味隨風傳;
千眼天王莫當風,
仙人體味不清淨。’
“帝釋天說:
“‘長久修習眾仙人,
身出之味隨風傳;
大德之味天所願,
如鮮花環戴頭上。’”
十.海岸仙人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一些具有戒行、具有善法的仙人居住在海岸的茅屋。那時候,天神和阿修羅發起一場大戰,那些仙人心想:‘天神如法,阿修羅不如法。阿修羅會做使我們畏懼的事情,讓我們前往三巴羅阿修羅王那裏,然後請他施與我們無畏吧。’
“於是,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那些仙人在茅屋隱沒,在三巴羅阿修羅王面前出現,他們對三巴羅阿修羅王誦出這首偈頌:
“‘三巴羅王能作出,
畏懼事或安穩事;
我等仙人到此來,
請求作出無畏施。’
“三巴羅阿修羅王說:
“‘你們仙人難安穩,
侍奉帝釋皆敵人,
即使來求無畏施,
只給你們畏懼事!’
“那些仙人說:
“‘我等到來求無畏,
你卻只給畏懼事;
若然遭受你加害,
你亦長受畏懼事!
猶如播下何種子,
便會收成何果實:
作善行時得善果,
作惡行時得惡果。
你若播下惡種子,
將會隨其受果報!’
“比丘們,那些仙人對三巴羅阿修羅王說了惡咒,然後像強壯的人在一伸臂或一屈臂的一瞬間,那些仙人在三巴羅阿修羅王面前隱沒,在茅屋出現。三巴羅阿修羅王受仙人的惡咒影響,在晚上驚醒了三次。”
第一品完
十一.天之一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在過去生投生為人的時候,曾經確立七願,完滿七願。他因為行踐七願而投生為帝釋天。是哪七願呢?“終生都侍奉父母!
“終生都尊敬族中的長者!
“終生都說柔和的說話!
“終生都不兩舌!
“終生都內心清除吝嗇的污垢,不受吝嗇的束縛,慷慨,大方,樂於施捨,不拒人所求,樂於和人分享!
“終生都說真話!
“終生都不忿怒,如果生忿怒,都要盡快將它清除!
“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在過去生投生為人的時候,曾經確立這七願,完滿這七願。他因為行踐這七願而投生為帝釋天。
“人若奉父母,
族中敬長者,
講說和善語,
捨棄於兩舌,
清除吝嗇垢,
真語伏忿怒;
三十三天說,
此為一善人。”
十二.天之二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在過去生投生為人的時候,曾是一位稱為摩伽的婆羅門學童,因此他現在稱為摩伽婆。
“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在過去生投生為人的時候,曾在各個都城作布施,因此他現在稱為城布施。
“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在過去生投生為人的時候,時常用心布施,因此他現在稱為帝釋。
“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在過去生投生為人的時候,時常布施住處,因此他現在稱為婆娑婆。
“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一會兒便可想及一千件事情,因此他稱為千帝釋。
“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的妻子是一位稱為善生的阿修羅女,因此他稱為善生主。
“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在三十三天有最高的王權,他管治三十三天,因此他稱為因陀羅。
“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在過去生投生為人的時候,曾經確立七願,完滿七願。他因為行踐七願而投生為帝釋天。是哪七願呢?
“終生都侍奉父母!
“終生都尊敬族中的長者!
“終生都說柔和的說話!
“終生都不兩舌!
“終生都內心清除吝嗇的污垢,不受吝嗇的束縛,慷慨,大方,樂於施捨,不拒人所求,樂於和人分享!
“終生都說真話!
“終生都不忿怒,如果生忿怒,都要盡快將它清除!
“比丘們,帝釋天.因陀羅在過去生投生為人的時候,曾經確立這七願,完滿這七願。他因為行踐這七願而投生為帝釋天。
“人若奉父母,
族中敬長者,
講說和善語,
捨棄於兩舌,
清除吝嗇垢,
真語伏忿怒;
三十三天說,
此為一善人。”
十三.天之三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大林的尖頂講堂。這時候,離車人摩訶梨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世尊是否見過帝釋天.因陀羅呢?”
“摩訶梨,我見過帝釋天.因陀羅。”
“大德,除非是一個跟帝釋天.因陀羅相近的人,否則是很難看見他的。”
“摩訶梨,我也知道他成為帝釋天的原因,我也知道他行踐哪些法而投生為帝釋天。
“摩訶梨,帝釋天.因陀羅在過去生投生為人的時候,曾是一位稱為摩伽的婆羅門學童......(除了“比丘們”改作“摩訶梨”之外,其餘部分連偈頌跟十二經相同)......此為一善人。”
十四.貧窮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有一個貧窮、卑微、潦倒的人住在王舍城,他在如來講授的法和律之中著手修習信、戒、聞、施、慧,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的三十三天之中,他的外貌和名聲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三十三天其他的天神在那裏對他議論紛紛:‘真是罕見,真是少有!這位天子前生是一個貧窮、卑微、潦倒的人,他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到這裏來,外貌和名聲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於是,帝釋天.因陀羅對那些天神說:‘仁者們,你們不用對他議論紛紛,這位天子前生是人的時候,在如來講授的法和律之中著手修習信、戒、聞、施、慧,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到這裏來,他的外貌和名聲都比其他天神優勝。’
“帝釋天以這首偈頌教導三十三天的天眾:
“‘敬信於如來,
堅立不動搖;
善美之戒行,
聖者所稱譽;
敬信於僧伽,
所見俱正直;
此人不貧乏,
生活不空過。
智者明此義,
修習信與戒,
見法心歡喜,
常憶佛教誡。’”
十五.怡人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站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你覺得哪裏是怡人的地方呢?”
世尊說:
“不論村或林,
低地或高地,
羅漢住於中,
就是怡人處。
攝心之園林,
蓮池善裝潢,
人稱怡人處,
若無羅漢住,
不及於前者,
十六分之一。”
十六.化食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站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誦出這首偈頌:
“作祭祀之人,
或求福眾生,
布施於何者,
能得大果報?”
世尊說:
“此正直僧團,
立於戒定慧,
有得四果位,
亦有四向位。
作祭祀之人,
或求福眾生,
布施於僧團,
能得大果報。”
十七.尊敬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世尊在靜處午休。帝釋天.因陀羅和梵天.娑婆世界主前往世尊那裏,然後靠著門柱站立。帝釋天在世尊跟前誦出這首偈頌:
“戰勝煩惱之大雄,
猶如明月照夜明,
無債心得善解脫,
請於世間作遊行。”
梵天對帝釋天說:“因陀羅,你這樣說對如來不夠尊敬,這樣說才尊敬:
“現請勝利之大雄,
無債導師作遊行,
世尊於世間說法,
將有解法義之人。”
十八.帝釋所敬之一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帝釋天.因陀羅對摩提利車伕說:‘摩提利賢友,準備好千馬車,我要到園地遊覽。’
“摩提利車伕回答帝釋天:‘賢者,是的。’在安排好車輛後,便對帝釋天說:‘仁者,千馬車已經準備好了,如果你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於是,帝釋天從勝利殿下來,向各個方向合掌禮敬。摩提利對帝釋天誦出這首偈頌:
“‘熟悉吠陀者,
地上剎帝利,
四王天等眾,
皆對你禮敬;
然而有何人,
受帝釋禮敬?’
“帝釋天說:
“‘熟悉吠陀者,
地上剎帝利,
四王天等眾,
皆對我禮敬;
然而摩提利,
具有戒行者,
長期修定者,
正行出家者,
行踐梵行者,
在家修福者,
具戒優婆塞,
如法顧家者,
如此之人等,
皆受我所敬。’
“摩提利說:
“‘善人在世間,
受帝釋所敬;
婆娑婆所敬,
我亦同尊敬。
摩伽婆天王,
善生主說後,
再向各方禮,
然後登王車。’”
十九.帝釋所敬之二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帝釋天.因陀羅對摩提利車伕說:‘摩提利賢友,準備好千馬車,我要到園地遊覽。’
“摩提利車伕回答帝釋天:‘賢者,是的。’在安排好車輛後,便對帝釋天說:‘仁者,千馬車已經準備好了,如果你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於是,帝釋天從勝利殿下來,向世尊合掌禮敬。摩提利對帝釋天誦出這首偈頌:
“‘婆娑婆天王,
天人所禮敬;
然而有何人,
受帝釋禮敬?’
“帝釋天說:
“‘無上等正覺,
天神世間中,
導師具大名,
我對彼禮敬。
諸漏盡羅漢,
不染貪與瞋,
亦不染無明,
我對彼禮敬。
求止息學人,
隨學不放逸,
將除貪與瞋,
將超越無明;
摩提利車伕,
我對彼禮敬。’
“摩提利說:
“‘善人在世間,
受帝釋所敬;
婆娑婆所敬,
我亦同尊敬。
摩伽婆天王,
善生主說後,
再向世尊禮,
然後登王車。’”
二十.帝釋所敬之三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帝釋天.因陀羅對摩提利車伕說:‘摩提利賢友,準備好千馬車,我要到園地遊覽。’
“摩提利車伕回答帝釋天:‘賢者,是的。’在安排好車輛後,便對帝釋天說:‘仁者,千馬車已經準備好了,如果你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於是,帝釋天從勝利殿下來,向比丘僧團合掌禮敬。摩提利對帝釋天誦出這首偈頌:
“‘你禮敬之人,
帶著腐臭身,
如屍般走動,
常受飢渴苦。
為何婆娑婆,
欣羨無家者?
我欲聽你說,
仙人之德行。’
“帝釋天說:
“‘此等無家者,
受我所欣羨,
發願行化取,
求人所供養,
精舍不儲物,
無儲物籃瓶,
離開村落時,
內心無戀棧;
堅定有修養,
靜默行平息。
天與修羅鬥,
人與人相爭,
此等無家者,
身處爭鬥中,
或處執取中,
俱無鬥無取;
是故摩提利,
我對彼禮敬。’
“摩提利說:
“‘善人在世間,
受帝釋所敬;
婆娑婆所敬,
我亦同尊敬。
摩伽婆天王,
善生主說後,
再禮比丘僧,
然後登王車。’”
第二品完
二十一.斷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帝釋天.因陀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站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誦出這首偈頌:
“斷何得安睡?
斷何得無憂?
僅除何一法,
瞿曇所稱善?”
世尊說:
“斷忿得安睡。
斷忿得無憂。
婆娑婆應知,
忿如刀頭蜜,
除此聖稱善,
斷此得無憂。”
二十二.醜陋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有一個相貌醜陋、形體憔悴的夜叉坐在帝釋天.因陀羅的座位上。三十三天的天眾在那裏對他議論紛紛:‘真罕見,真少有!這個相貌醜陋、形體憔悴的夜叉竟然坐在帝釋天.因陀羅的座位上!’
“隨著三十三天的天眾在那裏不斷議論紛紛,那個相貌醜陋、形體憔悴的夜叉竟然變得越來越美麗、好看、美妙。於是,那些天眾前往帝釋天那裏,然後對帝釋天說:‘仁者,有一個相貌醜陋、形體憔悴的夜叉坐在你的座位上。我們在那裏對他議論紛紛,隨著我們不斷對他議論紛紛,那個相貌醜陋、形體憔悴的夜叉竟然變得越來越美麗、好看、美妙。’
“帝釋天說:‘仁者們,那個一定是吃忿怒夜叉。’於是,帝釋天前往吃忿怒夜叉那裏,然後把大衣覆蓋一邊肩膊,右膝跪地,向吃忿怒夜叉合掌,然後報上自己的姓名三次:‘仁者,我是帝釋天.因陀羅。仁者,我是帝釋天.因陀羅。仁者,我是帝釋天.因陀羅。’
“隨著帝釋天報上自己的姓名,那個夜叉又變回越來越相貌醜陋、形體憔悴,然後就在那裏隱沒。
“於是,帝釋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然後以這首偈頌教導三十三天的天眾:
“我心不易倒,
不易受牽動,
忿怒不長留,
不受忿怒轉。
怒時我不說,
惡語或善義,
觀見己利益,
故此自節制。”
二十三.幻術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毗摩質多阿修羅王生了病,病得很重。於是,帝釋天.因陀羅前往毗摩質多阿修羅王那裏探病,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從遠處看見帝釋天前來,便對他說:‘因陀羅天王,請你治好我吧。’
“帝釋天說:‘那你先教我三巴利幻術吧。’
“毗摩質多阿修羅王說:‘仁者,我要問准其他阿修羅,才可對你說三巴利幻術。’
“於是,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去問其他阿修羅:‘仁者們,帝釋天叫我教他三巴利幻術。’
“其他阿修羅說:‘仁者,你不要對帝釋天說三巴利幻術。’
“於是,毗摩質多阿修羅王對帝釋天誦出這首偈頌:
“‘帝釋摩伽婆,
天王善生主,
習此幻術者,
如三巴羅王,
生恐怖地獄,
受苦以百計。’”1
二十四.犯錯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有兩個比丘一起爭吵,一個比丘對另一個比丘做了犯錯的事情,於是,犯錯的比丘在另一個比丘跟前發露懺悔,但那個比丘不接受。
於是,一些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事情告訴世尊。
世尊說:“比丘們,有兩種愚人,一種是犯錯後不見自己犯錯,一種是不如法接受犯錯人的發露懺悔。比丘們,有這兩種愚人。
“比丘們,有兩種智者,一種是犯錯後見自己犯錯,一種是如法接受犯錯人的發露懺悔。比丘們,有這兩種智者。
“比丘們,從前,帝釋天.因陀羅在正法堂以這首偈頌教導三十三天的天眾:
“汝應伏忿怒,
切莫損友情,
勿罵無過者,
不說離間語;
忿怒者自毀,
如山自崩裂。”
二十五.不忿怒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帝釋天.因陀羅在正法堂以這首偈頌教導三十三天的天眾:
“勿被忿怒伏,
莫以怒還怒,
聖者常住於,
不怒不惱害;
忿怒者自毀,
如山自崩裂。”
第三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