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SN 51|神足相應 Iddhipāda Saṃyutta (SN 51.1–86)

蕭式球譯

相應部.五十一.神足相應

一.彼岸

  “比丘們,勤修四神足,能把一個人從此岸帶到彼岸。什麼是四神足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能把一個人從此岸帶到彼岸。”

二.不著手修習

  “比丘們,不著手修習四神足的人,就是一個不著手將苦徹底斷除的人;著手修習四神足的人,就是一個著手將苦徹底斷除的人。

  “比丘們,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三.聖者

  “比丘們,勤修四神足的人,是一位能擺脫輪迴、能將苦徹底斷除的聖者。

  “比丘們,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的人,是一位能擺脫輪迴、能將苦徹底斷除的聖者。”

四.厭離

  “比丘們,勤修四神足,能帶來最高的厭離、無欲、寂滅、平息、無比智、正覺、湼槃。

  “比丘們,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能帶來最高的厭離、無欲、寂滅、平息、無比智、正覺、湼槃。”

五.部份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部份神足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部份神足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部份神足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

  “比丘們,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部份神足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部份神足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部份神足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

六.全部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全部神足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全部神足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全部神足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

  “比丘們,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全部神足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全部神足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能夠施展全部神足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

七.比丘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比丘,如要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比丘,如要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比丘,如要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

  “比丘們,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比丘,如要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比丘,如要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比丘,如要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

八.佛陀

  “比丘們,有四神足。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四神足了。

  “比丘們,因為勤修這四神足,所以有人被稱為如來.阿羅漢.等正覺。”

九.智

  “比丘們,這是欲定勤行神足,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你們應要修習欲定勤行神足,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我已修習欲定勤行神足,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比丘們,這是精進定勤行神足……你們應要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我已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這是心定勤行神足……你們應要修習心定勤行神足……我已修習心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這是觀定勤行神足,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你們應要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比丘們,我已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我之前從沒聽過這個法義,我在這個法義之中,眼生出來了,智生出來了,慧生出來了,明生出來了,光生出來了。”

十.廟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毗舍離大林的尖頂講堂。

  在上午,世尊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入毗舍離化食。在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來,對阿難尊者說:“阿難,拿坐蓆。我要去遮巴羅廟午休。”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之後拿起坐蓆,在後面跟隨世尊。

  世尊前往遮巴羅廟,到了之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阿難尊者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毗舍離是一個怡人的地方,優提那廟、喬答摩廟、七芒果廟、多子廟、沙蘭達達廟、遮巴羅廟是怡人的地方。

  “阿難,如果一個人修習四神足;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他可隨自己的意欲,活上一劫1或一劫多些。阿難,如來修習四神足;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如來可隨自己的意欲,活上一劫或一劫多些。”

  阿難尊者的內心就像受到魔羅遮蔽那樣,不能明白世尊明顯的用意、明顯的提示,因此沒有這樣請求世尊:“大德,為了許多眾生的利益,為了許多眾生的快樂;為了悲憫世間,為了天和人的福祉、利益和快樂;請世尊活在世上一劫,請善逝住世一劫。”

  世尊第二次及第三次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毗舍離是一個怡人的地方,優提那廟、喬答摩廟、七芒果廟、多子廟、沙蘭達達廟、遮巴羅廟是怡人的地方。

  “阿難,如果一個人修習四神足;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他可隨自己的意欲,活上一劫或一劫多些。阿難,如來修習四神足;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如來可隨自己的意欲,活上一劫或一劫多些。”

  阿難尊者的內心就像受到魔羅遮蔽那樣,不能明白世尊明顯的用意、明顯的提示,因此沒有這樣請求世尊:“大德,為了許多眾生的利益,為了許多眾生的快樂;為了悲憫世間,為了天和人的福祉、利益和快樂;請世尊活在世上一劫,請善逝住世一劫。”

  於是,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離去。如果你認為是時候的話,請便。”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他起座,對世尊作禮,右繞世尊,然後去到附近一棵樹下坐下來。

  阿難尊者離去不久,邪惡者魔羅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說:“大德,請世尊現在入滅,請善逝現在入滅;現在是世尊入滅的時候了。大德,這句話曾出自世尊的口:‘邪惡者,在我的比丘弟子還沒有聰慧、成熟、自信、得安穩、多聞、持法、法隨法行、正向、依法而行時;在我的比丘弟子學了老師的教法後,未能向人講解、宣說、教導、建立、揭示、分析、清楚解釋時;在我的比丘弟子未能以正法來駁斥錯誤的見解,駁斥之後,宣說非凡的法義時;我不會入滅。’

  “大德,現在世尊的比丘弟子聰慧、成熟、自信、得安穩、多聞、持法、法隨法行、正向、依法而行了;現在世尊的比丘弟子學了老師的教法後,能向人講解、宣說、教導、建立、揭示、分析、清楚解釋了;現在世尊的比丘弟子能以正法來駁斥錯誤的見解,駁斥之後,宣說非凡的法義了。大德,請世尊現在入滅,請善逝現在入滅;現在是世尊入滅的時候了。

  “大德,這句話曾出自世尊的口:‘邪惡者,在我的比丘尼弟子……

  “大德,這句話曾出自世尊的口:‘邪惡者,在我的優婆塞弟子……

  “大德,這句話曾出自世尊的口:‘邪惡者,在我的優婆夷弟子還沒有聰慧、成熟、自信、得安穩、多聞、持法、法隨法行、正向、依法而行時;在我的優婆夷弟子學了老師的教法後,未能向人講解、宣說、教導、建立、揭示、分析、清楚解釋時;在我的優婆夷弟子未能以正法來駁斥錯誤的見解,駁斥之後,宣說非凡的法義時;我不會入滅。’ 大德,現在世尊的優婆夷弟子聰慧、成熟、自信、得安穩、多聞、持法、法隨法行、正向、依法而行了;現在世尊的優婆夷弟子學了老師的教法後,能向人講解、宣說、教導、建立、揭示、分析、清楚解釋了;現在世尊的優婆夷弟子能以正法來駁斥錯誤的見解,駁斥之後,宣說非凡的法義了。大德,請世尊現在入滅,請善逝現在入滅;現在是世尊入滅的時候了。

  “大德,這句話曾出自世尊的口:‘邪惡者,在我的梵行沒有流行,沒有興盛,沒有廣泛流傳,沒有遍及眾人時;在我的梵行沒有人宣說時;我不會入滅。’ 大德,現在世尊的梵行流行、興盛、廣泛流傳、遍及眾人了;現在世尊的梵行有人宣說了。大德,請世尊現在入滅,請善逝現在入滅;現在是世尊入滅的時候了。”

  邪惡者魔羅說了這番話後,世尊對他說:“邪惡者,你不用操心。如來將在不久之後入滅。三個月之後,如來便會入滅。”

  世尊在遮巴羅廟有念、有覺知地捨棄了壽行。當世尊捨棄壽行時,大地發生了使人恐懼、使人驚慌的震動,天上響起了震耳的雷聲,於是他有感而發,說出感興偈:

  “可量不可量2
  牟尼捨生死;
  內有喜與定,
  破有行鎧甲。”

  第一遮巴羅品完

十一.覺悟之前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我這樣想:‘什麼是修習四神足的原因和條件呢?’

  “比丘們,我這樣想:‘欲定勤行神足是這樣修習的:欲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這種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 ‘精進定勤行神足是這樣修習的:精進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這種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 ‘心定勤行神足是這樣修習的:心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這種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 ‘觀定勤行神足是這樣修習的:觀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這種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比丘們,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會有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能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能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十二.大果報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勤修四神足能帶來大果報、大利益。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四神足能帶來大果報、大利益呢?

  “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欲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一位比丘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

  “一位比丘修習心定勤行神足……

  “一位比丘修習觀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觀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比丘們,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會有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能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能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十三.欲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一位比丘依欲所得的定、所得的心住一境,這稱為欲定。他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這稱為勤行。比丘們,一種是欲,一種是欲定,一種是勤行,這就是稱為欲定勤行神足了。

  “比丘們,一位比丘依精進所得的定、所得的心住一境,這稱為精進定。他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這稱為勤行。比丘們,一種是精進,一種是精進定,一種是勤行,這就是稱為精進定勤行神足了。

  “比丘們,一位比丘依心所得的定、所得的心住一境,這稱為心定。他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這稱為勤行。比丘們,一種是心,一種是心定,一種是勤行,這就是稱為心定勤行神足了。

  “比丘們,一位比丘依觀所得的定、所得的心住一境,這稱為觀定。他為了不讓那些沒有生起的惡不善法生起,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捨棄那些生起了的惡不善法,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沒有生起的善法生起,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為了讓那些生起了的善法保持下去、不散、增長、充足、修習圓滿,精進、努力、有決心、專注。這稱為勤行。比丘們,一種是觀,一種是觀定,一種是勤行,這就是稱為觀定勤行神足了。”

十四.目犍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東園鹿母講堂。

  這時候,一些住在鹿母講堂下層的比丘愛說話、說話雜亂無章,內心混濁、散亂、搖擺、失念、沒有覺知、沒有定、迷亂,放縱根門。於是,世尊對大目犍連尊者說:“目犍連,你那些住在鹿母講堂下層的同修愛說話、說話雜亂無章,內心混濁、散亂、搖擺、失念、沒有覺知、沒有定、迷亂,放縱根門。目犍連,你去給他們一些警策吧。”

  大目犍連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於是他施展神通,用腳趾頭使鹿母講堂出現大震動。

  那些比丘受到警策,感到毛骨悚然,站在一邊,心想:“真稀奇!從沒有發生過!現在沒有風,這座鹿母講堂那麼堅固、那麼結實、地基埋得那麼深,但依然出現大震動!”

  於是,世尊前往那些比丘那裏,對他們說:“比丘們,你們為什麼那樣驚慌,感到毛骨悚然,站在一邊呢?”

  “大德,真稀奇!從沒有發生過!現在沒有風,這座鹿母講堂那麼堅固、那麼結實、地基埋得那麼深,但依然出現大震動!”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欲想警策你們,他用腳趾頭使鹿母講堂出現大震動。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目犍連比丘勤修什麼法而有這樣大的力量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目犍連比丘勤修四神足,所以有這樣大的力量。什麼是四神足呢?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欲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目犍連比丘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

  “目犍連比丘修習心定勤行神足……

  “目犍連比丘修習觀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觀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勤修這四神足,所以有這樣大的力量。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會有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能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能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十五.婆羅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住在拘睒彌的瞿尸陀園。

  這時候,優那波婆羅門前往阿難尊者那裏,和阿難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優那波婆羅門對阿難尊者說:“阿難賢者,在喬答摩沙門座下修習梵行有什麼得益呢?”

  “婆羅門,在世尊座下修習梵行能斷除欲。”

  “阿難賢者,有沒有道路、有沒有途徑能斷除欲呢?”

  “婆羅門,是有道路、有途徑能斷除欲的。”

  “阿難賢者,什麼是能斷除欲的道路和途徑呢?”

  “婆羅門,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婆羅門,這就是能斷除欲的道路和途徑了。”

  “阿難賢者,這樣是沒有止境、沒完沒了的。以欲來斷除欲是沒有可能的。”

  “婆羅門,既然這樣,我反問你,就隨你自己的意思來答吧。婆羅門,你認為怎樣,之前你有來瞿尸陀園的欲,在來了瞿尸陀園的時候,這種欲是否平息了下來呢?”

  “賢者,是的。”

  “之前你有來瞿尸陀園的精進,在來了瞿尸陀園的時候,這種精進是否平息了下來呢?”

  “賢者,是的。”

  “之前你有來瞿尸陀園的心,在來了瞿尸陀園的時候,這種心是否平息了下來呢?”

  “賢者,是的。”

  “之前你有來瞿尸陀園的觀,在來了瞿尸陀園的時候,這種觀是否平息了下來呢?”

  “賢者,是的。”

  “婆羅門,同樣地,那些盡除了所有漏、過著清淨的生活、完成了應做的修行工作、放下了重擔、取得了最高的果證、解除了導致投生的結縛、以圓滿的智慧而得解脫的阿羅漢比丘,之前都有證得阿羅漢的欲,在證得阿羅漢的時候,這種欲便會平息下來;他們之前都有證得阿羅漢的精進,在證得阿羅漢的時候,這種精進便會平息下來;他們之前都有證得阿羅漢的心,在證得阿羅漢的時候,這種心便會平息下來;他們之前都有證得阿羅漢的觀,在證得阿羅漢的時候,這種觀便會平息下來。

  “婆羅門,你認為怎樣,這是有止境還是沒有止境的呢?”

  “阿難賢者,這是有止境的,不是沒有止境的。

  “阿難賢者,妙極了!阿難賢者,妙極了!阿難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阿難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十六.沙門婆羅門之一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有大力量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有大力量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有大力量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

  “比丘們,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有大力量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有大力量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有大力量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

十七.沙門婆羅門之二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具有無數的神變3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具有無數的神變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具有無數的神變的話,都要勤修四神足。

  “比丘們,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過去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具有無數的神變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將來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具有無數的神變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現在無論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如要具有無數的神變的話,都要勤修這四神足。”

十八.比丘

  “比丘們,勤修四神足的比丘,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什麼是四神足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的比丘,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十九.宣說

  “比丘們,我要對你們說神變、神足、神足的修習、帶來神足的途徑。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神變呢?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變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呢?比丘們,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比丘們,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的修習了。

“比丘們,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比丘們,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帶來神足的途徑了。”

二十.分析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一)

  世尊說:“比丘們,勤修四神足能帶來大果報、大利益。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四神足能帶來大果報、大利益呢?

  “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欲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一位比丘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

  “一位比丘修習心定勤行神足……

  “一位比丘修習觀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觀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二)

  “比丘們,什麼是欲過鬆呢?

  “比丘們,欲跟懈怠一起、跟懈怠連繫在一起。這稱為欲過鬆。

  “比丘們,什麼是欲過緊呢?

  “比丘們,欲跟掉舉一起、跟掉舉連繫在一起。這稱為欲過緊。

  “比丘們,什麼是欲內裏乏力呢?

  “比丘們,欲跟昏睡一起、跟昏睡連繫在一起。這稱為欲內裏乏力。

  “比丘們,什麼是欲向外馳散呢?

  “比丘們,欲因向外尋求五欲而馳散、擴散。這稱為欲向外馳散。

  “比丘們,什麼是 ‘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 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無論在之前與之後的時間裏,都善掌握想,善思維作意,善持於心,善以智慧洞悉事物。這就是稱為 ‘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 了。

  “比丘們,什麼是上下都一樣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從頭頂至腳底審視這個身體,在皮膚之內包裹著各種不淨的東西。在這個身體裏有頭髮、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腱、骨、骨髓、腎、心、肝、右肺、脾、左肺、大腸、小腸、胃、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膏、眼淚、脂肪、口水、鼻涕、黏液、尿。這就是稱為上下都一樣了。

  “比丘們,什麼是日夜都一樣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在日間以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形、什麼樣的相來修習欲定勤行神足,在晚上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同樣的形、同樣的相來修習欲定勤行神足;在晚上以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形、什麼樣的相來修習欲定勤行神足,在日間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同樣的形、同樣的相來修習欲定勤行神足。這就是日夜都一樣了。

  “比丘們,什麼是 ‘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善掌握光明想,善見如日間那般的明亮想。這就是稱為 ‘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了。

(三)

  “……精進……

(四)

  “……心……

(五)

  “比丘們,什麼是觀過鬆呢?

  “比丘們,觀跟懈怠一起、跟懈怠連繫在一起。這稱為觀過鬆。

  “比丘們,什麼是觀過緊呢?

  “比丘們,觀跟掉舉一起、跟掉舉連繫在一起。這稱為觀過緊。

  “比丘們,什麼是觀內裏乏力呢?

  “比丘們,觀跟昏睡一起、跟昏睡連繫在一起。這稱為觀內裏乏力。

  “比丘們,什麼是觀向外馳散呢?

  “比丘們,觀因向外尋求五欲而馳散、擴散。這稱為觀向外馳散。

  “比丘們,什麼是 ‘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 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無論在之前與之後的時間裏,都善掌握想,善思維作意,善持於心,善以智慧洞悉事物。這就是稱為 ‘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 了。

  “比丘們,什麼是上下都一樣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從頭頂至腳底審視這個身體,在皮膚之內包裹著各種不淨的東西。在這個身體裏有頭髮、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腱、骨、骨髓、腎、心、肝、右肺、脾、左肺、大腸、小腸、胃、糞便、膽汁、痰、膿、血、汗、膏、眼淚、脂肪、口水、鼻涕、黏液、尿。這就是稱為上下都一樣了。

  “比丘們,什麼是日夜都一樣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在日間以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形、什麼樣的相來修習觀定勤行神足,在晚上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同樣的形、同樣的相來修習觀定勤行神足;在晚上以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形、什麼樣的相來修習觀定勤行神足,在日間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同樣的形、同樣的相來修習觀定勤行神足。這就是日夜都一樣了。

  “比丘們,什麼是 ‘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善掌握光明想,善見如日間那般的明亮想。這就是稱為 ‘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了。

(六)

  “比丘們,這就是修習四神足了。勤修這四神足能帶來大果報、大利益。

  “比丘們,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會有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能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能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一位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第二講堂動搖品完

二十一.道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當我還是菩薩,未取得正覺的時候,我這樣想:‘什麼是修習四神足的道路和途徑呢?’

  (這篇經文跟《十一.覺悟之前》只是 “什麼是修習四神足的原因和條件呢?” 和 “什麼是修習四神足的道路和途徑呢?” 這兩個句子不同,其餘的內容相同。)

二十二.鐵球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你記得曾經施展神變,以意生身前往梵世間嗎?”

  “阿難,我記得。”

  “大德,你記得曾經用四大衍生出來的身,以神變前往梵世間嗎?”

  “阿難,我記得。”

  “大德,十分稀有!大德,十分難得!世尊能以神通,化出一個意生身前往梵世間,世尊也能用四大衍生出來的身,以神變前往梵世間!”

  “阿難,十分稀有,如來具有稀有之法!阿難,十分難得,如來具有難得之法!

  “阿難,當如來的身止息在心之中與心止息在身之中的時候,便會出現身樂想和身輕快想。阿難,這時候如來的身是很輕快、很柔軟、很受駕馭、很明亮的。

  “阿難,就正如一個燒了整天的鐵球,會變得很容易變形、很柔軟、很容易受鍛造、很明亮。同樣地,當如來的身止息在心之中與心止息在身之中的時候,便會出現身樂想和身輕快想。這時候如來的身是很輕快、很柔軟、很受駕馭、很明亮的。

  “阿難,當如來的身止息在心之中與心止息在身之中的時候,便會出現身樂想和身輕快想。阿難,這時候如來的身體很容易便可以離開地面上昇空中,也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阿難,就正如一團輕盈的綿球,很容易被風吹動而離開地面上昇空中。同樣地,當如來的身止息在心之中與心止息在身之中的時候,便會出現身樂想和身輕快想。阿難,這時候如來的身體很容易便可以離開地面上昇空中,也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二十三.比丘

  “比丘們,有四神足。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四神足了。

  “比丘們,比丘因為勤修這四神足,他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二十四.簡說

  “比丘們,有四神足。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四神足了。”

二十五.果之一

  “比丘們,有四神足。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四神足了。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會得到兩種果的其中之一:或當下得到究竟智,或有餘得到阿那含。”

二十六.果之二

  “比丘們,有四神足。什麼是四神足呢?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四神足了。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會帶來七種果和利益。這七種果和利益是什麼呢?

  “當下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會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會斷除五下分結,得中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生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不能得生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無行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不能得生般湼槃,不能得無行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得有行般湼槃。

  “如果不能在當下取得究竟智,不能在死亡的時候取得究竟智,不能得中般湼槃,不能得生般湼槃,不能得無行般湼槃,不能得有行般湼槃,會斷除五下分結,上生至色究竟天,得上流般湼槃。

  “比丘們,勤修這四神足,會帶來這七種果和利益。”

二十七.阿難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什麼是神變,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

  “阿難,什麼是神變呢?阿難,一位比丘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變了。

  “阿難,什麼是神足呢?阿難,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阿難,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阿難,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足的修習了。

  “阿難,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阿難,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阿難,這就是稱為帶來神足的途徑了。”

二十八.阿難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阿難尊者說:“阿難,什麼是神變,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阿難,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阿難,什麼是神變呢?阿難,一位比丘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變了。

  “阿難,什麼是神足呢?阿難,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阿難,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阿難,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阿難,這就是稱為神足的修習了。

  “阿難,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阿難,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阿難,這就是稱為帶來神足的途徑了。”

二十九.比丘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一些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什麼是神變,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

  “比丘們,什麼是神變呢?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變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呢?比丘們,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比丘們,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的修習了。

  “比丘們,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比丘們,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帶來神足的途徑了。”

三十.比丘之二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一些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那些比丘說:“比丘們,什麼是神變,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什麼是神變呢?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變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呢?比丘們,取得神變的道路和途徑;帶來神變的道路和途徑。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了。

  “比丘們,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比丘們,一位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比丘們,這就是稱為神足的修習了。

  “比丘們,什麼是帶來神足的途徑呢?比丘們,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比丘們,這就是稱為帶來神足的途徑了。”

三十一.目犍連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目犍連比丘勤修什麼法而有這樣大的力量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目犍連比丘勤修四神足,所以有這樣大的力量。什麼是四神足呢?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欲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目犍連比丘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

  “目犍連比丘修習心定勤行神足……

  “目犍連比丘修習觀定勤行神足,他心想:‘我的觀不要過鬆、不要過緊,不要內裏乏力、不要向外馳散;我的想要持續保持下去,之前和之後都一樣,上下都一樣,日夜都一樣。這樣修習明亮心,使之沒有障蓋、沒有遮蔽。’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勤修這四神足,所以有這樣大的力量。

  “比丘們,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具有無數的神變,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會有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耳,能聽到天和人兩種聲音,能聽到遠處和近處的聲音。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楚知道其他人、其他眾生的心,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有貪欲的心,沒有貪欲的心知道是沒有貪欲的心;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有瞋恚的心,沒有瞋恚的心知道是沒有瞋恚的心;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有愚癡的心,沒有愚癡的心知道是沒有愚癡的心;集中的心知道是集中的心,不集中的心知道是不集中的心;廣大的心知道是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知道是不廣大的心;高尚的心知道是高尚的心,不高尚的心知道是不高尚的心;有定的心知道是有定的心,沒有定的心知道是沒有定的心;解脫的心知道是解脫的心,不解脫的心知道是不解脫的心。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目犍連比丘這樣勤修四神足時,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三十二.如來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如來勤修什麼法而有這樣大的力量呢?”

  (這篇經文跟《三十一.目犍連》只是 “目犍連比丘” 和 “如來” 這兩個詞語不同,其餘的內容相同。)

  第三無題品完

三十三.東方之一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就正如恆河傾向東方、朝向東方、邁向東方。同樣地,一位勤修四神足的比丘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

  “比丘們,為什麼勤修四神足的比丘會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呢?因為他修習欲定勤行神足,修習精進定勤行神足,修習心定勤行神足,修習觀定勤行神足。就是這樣,一位勤修四神足的比丘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

三十四至四十四經

  (第三十四至四十四經共十一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九十二.東方之二至一零二.大海之六》十一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4

  第四恆河品完

四十五至五十四經

  (十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一三九.如來至一四八.布料》十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

  第五不放逸品完

五十五至六十六經

  (十二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一四九.勞力工作至一六零.河》十二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

  第六建設品完

六十七至七十六經

  (十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一六一.尋求至一七零.愛》十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

  第七尋求品完

七十七至八十六經

  (十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一七一.流至一八零.五上分結》十篇經文一致,只是內容由八正道轉變成四神足。)

  第八流品完

Footnotes

  1. “劫” 的巴利文是 “kappa” ,它有 “時段” 的意思,通常指一個世間的生滅周期為一劫,但這裏的一劫是指人的壽元,這個時段約一百年。
  2. “可量” 和 “不可量” 所指的意思不甚清楚。有認為可量是指生死,不可量是指湼槃。
  3. 這篇經文的巴利原文在這裏和以下五處相同的地方均有 “神變” 的詳細描述:“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隨意顯現,隨意隱沒;穿越圍欄、牆壁、大山有如穿越空間那樣沒有阻礙;從大地進出有如在水中進出那樣;在水上行走有如走在地上那樣不會沈沒;能盤腿而坐,有如鳥兒那樣飛上天空;手掌能觸摸宏偉的日月;身體能走到梵世間。” 但是若把詳細的內容放入一個分句裏會使句子變得非常累贅,所以這裏和以下五處相同的地方均把神變的詳細內容省略。
  4. 第三十三至八十六經共五十四篇經文都是一些跟《道相應》中的經文重複的部分。巴利聖典協會所出版的巴利原典也沒有把這些重複部分刊出,只是給予經文的號數及少許經文概略。因為這五十四篇經文的內容跟《道相應》中一些經文一致,讀者可在本學報第六期的《道相應》之中找出這些經文,然後把八正道的內容轉為四神足便行了。

    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七科解脫道以八正道為中心,但七科亦可各自成為一條獨立的解脫道。修習八正道可使人得解脫,修習四念處、四正勤以至七覺支均可使人得解脫。因此,很多描述八正道的經文,它的內容同樣可以描述四念處、四正勤以至七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