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修行次第和要點——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u Pramote Pamojjo

2023年08月30日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指月錄



修行,必須要去實修。如果只是學,不實修,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

但是,修行一定要修對,幾乎百分之百的修行人修得不對。本來應該是讓心安住、覺知自己的,大部分卻都去緊盯,結果心一動不動的、苦悶、僵硬、昏沈、呆滯,那屬於不善心。我們需要來訓練,讓心醒過來,變成佛陀——知者、覺醒者、喜悅者。

訓練的方式有兩個,第一個是入定。一旦來到二禪,放下尋,放下伺,知者就獨立凸顯出來,它就會有力量。就像這位居士,他的知者非常強大,他是通過修禪定。剛才,這位居士告訴隆波說,他是仰賴於隆波的法修行。他的第一位老師,是隆波Lisilinda,他從那裡獲得了禪定。然後來跟隆波學法,也就是來學看到境界。

學《阿毗達磨》的人,大部分屬于思想家。那些學很多的人的弱點是沒有看到境界。

隆波教,努力地帶領大家去看境界,比如有的人說:「為什麼隆波要說我的心是這樣子、那樣子的呢?」但是(隆波)不會一直告訴的,告訴大家,只是(讓大家)學會認識這個境界。一旦我們看到一個境界,接下來其他的也會很容易看到。就像修禪定,如果我們修了一個「遍」,剩下的九個「遍」也容易了,看到境界也是一樣的。

去訓練,去觀那個自己經常有的境界。

比如說隆波以前瞋心重,但是不會表現出來,因為有在持戒。在心生氣的時候會看到:它生了滅、生了滅。眼睛看到畫面會煩躁,耳朵聽到聲音也會煩躁,心去想了也會煩躁。因此,基本的狀態就是瞋心很重。隆波用的就是經常去看生起的狀態——也就是瞋心。去訓練觀境界,瞋心生起知道,瞋心滅掉也知道。一旦會觀一個境界了,接下來的境界也就全部知道了。就像遍禪一樣的,只要知道一種,其它全都會了。

隆波是根據三藏來教的。

在三藏經典裡面首先是律藏,作為居士,我們要持戒,至少是五條。對隆波這邊的出家師父,隆波要求很嚴格地持戒。出家之後,第一個學的是戒律。如果戒不好的話,禪定就不會生起,即便生起也會退失。因此,戒是護持讓禪定強大的。

一旦學習了戒律,接下來就要學習修行的方法,這是經藏的範疇。佛陀所有的教導都是關於修行,不管是活在世間的修行,也就是屬於世間法的修行,還是趣入出世間的修行,在經藏裡面全部都有。

因此,一旦從經藏裡面獲得修行的方法了,我們就來看事實。那個稱之為事實的,其實就是阿毗達磨(論藏)——去學習色法、名法,去學習自己的色法、名法,一旦徹見了,就會放下。

實相有三個階段,起步的階段會看到「我」不存在,沒有一個「我」。那個稱之為「我」的其實就是五蘊一起開會,然後「想」去界定說那個是「我」。

因此,修行的時候,佛陀就會教導讓我們分離蘊——把那個所謂的「我」的事物分成一個一個部分。

比如說色蘊,一旦我們分離開,心安住變成知者觀者的話,就會看到色法不是「我」、色蘊不是「我」。

比如說覺性覺知感受,如果心是安住的,就會看到感受不是「我」。看到想蘊、行蘊不是我。看到生起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心在自已生、自己滅,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想者,一會兒變成迷失去看、迷失去聽者。生了就滅,沒有什麼是恆常的。這個非常重要。

外道的隱士會覺得心是恆常的。而我們修行,會看到心本身也是生滅的。

佛陀開示說,從來沒聽過法的人,也就是佛教之外的人,可以看到身不是「我」,但是無法看到心不是「我」。只有佛陀的教法才會帶我們看到心本身也不是「我」。

如果色、受、想、行不是「我」了,但是心還是「我」,那就依然還沒有解脫。(因為)仰賴於單一的心,就又可以重新創造名法、色法。

比如,一旦認為「心是我,但是身體不好」,就不想得到人類的身體了,就會去創造很細膩的身體,會變成天神、梵天神之類的。但是,如果知道了事實上我不存在,還要掙扎著去哪兒呢?

因此,初步階段的智慧,源自我們修毗頗奢那觀名色的生滅,覺性覺知什麼,就會看到那個的三法印。

只一味地看外在是不夠的,還必須要反觀來看知者。心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想者,同樣也是在生滅。

知者是很難看的,絕對不准去盯著它看。如果我們盯著知者,就會出現知者跟知者不停地重疊下去,就會契入到識無邊處定,它屬於無色界定。我們僅僅知道知者存在,別去盯著它看,只是知道它存在而已。

然後,我們就會看到:一會兒是知者,一會兒是迷失者。不停地去看,最後(看到)每一個部分都在呈現三法印,沒有個「我」。

上座部的高僧大德一致地說:觀心是修行中捷徑。如果力量夠,我們就能直接契入到心。觀心的話,我們就能夠看到:這個知者的心是無常的,想的心也是無常的,緊盯的心也是無常的。就看到每一類心的生滅、變化、運動。

一旦我們明白到了事實:心不是「我」,剩下的就沒有「我」了。其它剩下的之所以有個我,是因為心迷失了而已。這是初步階段的智慧,第一個階段的智慧,是屬於初果、二果聖者的境界。

繼續修行,就會匯聚到身體。

身體比心更加明顯,就會看到這個身體不是「我」的,那它是什麼呢?它本身就是苦。如果徹見了身體是苦,就可以放下身體,不再對身體有執著。這是屬於中間階段的狀態,屬於三果的阿那含聖者的境界。

最後階段的修行就會直接契入到心,就會匯聚到心。我們一開始就看到了心不是我,那心是什麼呢?心本身就是苦。

我們看到身體是苦、心是苦,這稱為知苦,而不是去斷苦。要知道,我們徹底地知苦,集諦也就是欲望、想要,就會自動自發地被斷掉。

如果我們不知苦,以為身體是寶貝,就會執著身體;以為心是寶貝,就會執著心。但是如果我們看到了苦,就會放下。

隆布敦長老開示說:「心,清楚地徹見到心,那是道。它的結果,是滅。」心清楚地照見心,它本身就是苦,就是知道苦的聖諦。

已經學過了,對嗎?這位居士應該已經學過了。

苦,必須要知道;集諦——欲望,必須要去斷;滅,必須要徹見;道,必須要提升——要去修行。

要結束這四個工作,需要我們能徹底地知苦。在知苦的一瞬間,集諦就會自動自發地被斷。一旦沒有欲望,滅諦就呈現出來——滅並沒有生起,涅槃並沒有生起。涅槃它本身就存在,它是不生不滅的。我們沒有看到,是因為心迷失在造作裡面,但是現在徹見了。所有的造作無論是色法還是名法,並不是什麼好的寶貝,照見到它本身是苦就會放下,心就會擺脫造作,那個時候聖道就會生起。

因此,我們要走的線路是去提升覺性、開發智慧。

總結得簡單一點,我們需要做的有三點:第一,要用心持守五戒,五條戒就夠了,做到就行了。

認真地說,真正重要的戒是第一二三四條戒,第四條戒是正語,第一二三條戒是正業。至於第五條戒——不喝酒、不吸毒,那是為了保護覺性。

真正的戒其實就是前面四條,是絕對不能斷的,它們也在八聖道支之中。

如果我們吸毒、喝酒,我們的覺性就會壞掉,只要覺性壞了,戒定慧就會全部消失,所以必須要保持覺性。

持戒是第一個必須的工作。第二個必須要做的工作是固定形式練習。

固定形式練習的最高目標是讓心寧靜又安住。

如果還來不到安住的階段,必須先要寧靜,因此,我們要每天做固定形式的練習。擅長於用哪個禪修業處就用哪個業處,不需要模仿別人。比如隆波擅長於安般念,隆波就用安般念,在需要讓心獲得休息的時候就用安般念。

如果心一天散亂,那就來修奢摩他,吸佛呼陀,或者做什麼都行。

奢摩他的核心原則只有一點,帶領心持續地跟單一的有快樂的所緣在一起。守好這一個原則,無論你用什麼禪修業處都可以。選擇我們擅長的,不需要模仿別人。

但是呢,我們用的所緣一定不能引誘煩惱習氣。比如說,如果罵人有快樂,持續地罵人就不行了,那樣的話戒就壞掉了。必須不能讓自己的戒壞掉。

如果我們跟單一的有快樂的所緣在一起,很快心就寧靜了。一旦心寧靜了,還不夠,還沒有來到稱為心學的階段。

心學,其實就是一定要認識了解自己的心。修行某一種業處,心跑去想了,及時地知道;心跳進去緊盯禪修業處,及時地知道。最後,心就會安住、獨立凸顯起來。這是對於那些無法入定的人。

如果能夠入定來到二禪的話,知者就生起了,因為心放下了尋、伺,沒有跑到禪相上面去。

一旦我們的心安住了,而且中立了……起先沒有中立,就只是安住而已。

安住的心,其實就是心沒有跑到、沒有迷失到眼耳鼻舌身意。如果它跑到眼耳鼻舌身意了,它就沒有安住,它依然在動蕩不安。

我們修行某一種業處,然後及時知道自己的心,這樣心就會自行安住。

一旦心安住了,就來到了第三項工作,我們必須要去做的是去開發智慧。

如果我們打坐,並且心是安住的,就可以做到在禪定裡開發智慧。或者,如果我們的力量不夠,在禪定裡沒有四自在,不嫻熟於觀心,就無法在禪定裡開發智慧。

要做到在禪定裡開發智慧,就必須擅長於觀心,必須要有四自在:想什麼時候入定就可以入定,想什麼時候維持就維持,想開發智慧就可以開發智慧,想從禪定裡退出就可以退出,這個非常重要。

退出很重要。如果我們還不嫻熟於修禪定,在禪定裡開發智慧之後退出了,心就是一動不動的、空空的,就觀不了心,因為沒什麼可以觀的,它空空的,那就觀身體。因此上座部才會教導念誦佛陀之後去思維身體,一旦思維身體,心就開始工作了,開始看到三法印,接下來心會自行看,那個才是真的開發智慧,才是真的可以來修毗缽奢那了。

如果我們入不了定,也不用氣餒,我們就用剎那定,就是一瞬間的禪定:修行業處,心迷失了知道、心迷失了知道,這樣不停地用功。迷失去想也知道,迷失去緊盯也知道。常常及時地知道,心就會有力量,就會安住、獨立凸顯起來。

一旦心有力量了,就會來到開發智慧的階段。

開發智慧的方法是:一旦眼睛看到畫面、耳朵聽到聲音、鼻子聞到、舌頭嚐到、身體接觸到、心去感知到心方面的造作,讓它們去接觸;一旦接觸了之後,心裡出現了變化,(就只是知道)。這是非常重要的訣竅!有的人啊,眼睛看到畫面,就(想)「知道嗎?眼睛看到了畫面了嗎?」那是不行的,那摻雜了念頭,不是真正的毗缽奢那。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境界,讓它們自然地去接觸,然後變化就會在心裡面出現,要有覺性去及時地知道。

因此,我們看什麼?我們修行,這個非常短的捷徑就是不停地去及時知道心。

起先的「及時地知道心」是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就會獲得禪定。一旦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心出現了反應,生起了苦樂,生起了善和不善,有覺性知道。我們就會看到,快樂的心只是暫時地存在,痛苦的心也是暫時地存在,不苦不樂的心也是暫時地存在,善的心、不善的心全都是暫時的。

但是,如果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之後,鬥不過,來不及觀自己的心,那就回來修習寧靜,來重新充電,然後再去接觸境界。接觸境界之後,就去看心的反應。

所謂的收攝六根戒、根塵戒,是非常高階的戒,它不是五條戒,只有一條戒。必須要讓這個自動自發地生起。戒只剩下一條,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了之後,在心裡面出現了變化,要有覺性及時地知道——直接去觀心——這個就是稱為收攝六根。

收攝六根並不是有眼不看、有耳朵不聽、有心不去想,因為那些避免不了。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了之後,我們的心有變化,我們看到它的變化,接下來智慧就會生起。心苦、心樂、心好、心壞,全都是平等的,全都生了就滅,全都示現三法印,全部都是平等的。我們看到什麼都是生了就滅,那個就沒有我存在了,沒有一個恆常的我存在了。

要慢慢地去訓練,不停地去用功。

去持五戒,每一天必須要安排時間做固定形式練習。如果哪一天散亂,就修習寧靜,然後去跟單一的所緣在一起。

去帶領心,別去強迫心,如果去強迫心,心就不會寧靜,心不喜歡被誰強迫。我們去持續地觀,跟單一的所緣在一起,如果它適合我們的心就會很舒服,而且以輕鬆的心去覺知。

比如像隆波修禪定,就這樣(隆波演示),一眨眼的功夫。因為自己知道什麼所緣會適合自己,很適合自己。然後也知道方法,是帶領正常的心,以正常的心去覺知適合自己的所緣,禪定就會立馬生起。

修習禪定的人,幾乎百分之百的,他們的心是不正常、不平常的,沒有適合自己的所緣,而是那個想知道、想擁有、想成為、想好的心去動手修行,是因為欲望在背後驅動修行,那是不可能獲得突破的。

最好的心,對於我們來說,最好的心是正常的心、平常的心。正常的心,它本身是清明的,清明的心其實就是作為知者的心,只是因為煩惱習氣摻雜進來就會變成迷失的心了。

因此,好的心,在輪回裡面最好的心,是帶有智慧的知者的心,是可以開發智慧的,並不僅僅只是在覺知,而且是自動自發地生起,而且沒有刻意讓它生起。那個是最殊勝最好的心了,它屬於大善心,而且是帶智慧的、是無形的大善心,這是最好的心了。

一旦我們想到修行,結果消滅了我們好的心。我們有貪,想讓心好,想讓心快樂,讓心寧靜。那為什麼要去要呢?

這個好、快樂、寧靜,全部都是不長久的,我們要的是真理,要的是實相,要看到實相。

就是緊隨著去知道,緊隨著去看見,這稱為我們在開發智慧。

開發智慧不是去思維分析,思維分析是初步階段的智慧,是屬于思慧。

聽隆波講法,這個稱為聞慧,是源自於閱讀聆聽的智慧。

但是真正可以清除煩惱習氣的,這個是修慧。所謂的修,就是要去提升覺性,去提升禪定,去提升智慧,不停地去訓練。

它不難的。

隆波今天給大家講的是濃縮的法,大家動手去實修。

隆波跟隆布敦長老學法,學了一句話而已,他說「讀了很多的書了,從現在起,去讀自己的心。」他教隆波就是一句話。隆波就來讀自己的心,最後就明白了。

長老曾經也說過「八萬四千個法蘊都是源自這單一的心」。因此,「我們得到心,就會得到法,如果沒有得到心,就還沒有得到法」,這是阿姜曼尊者的開示。得到心就會得到法,沒有得到心就沒有得到法;有覺性就有在修行,沒有覺性就已經沒有在修行了。

因此我們要去訓練,像所說的那樣去用功:

要持五戒,做固定形式的修行。有些天也許需要修習寧靜,如果寧靜了,做固定形式的訓練,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安住的心,就可以獲得另外一種形式的禪定。

一旦心安住了,才能夠真正開發智慧。開發智慧的方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境界,在心裡面生起了變化,我們去及時地知道。

好,今天講法就講到這裡。

【法談篇完結】


指月錄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與修證水平所限,跨越不同的語種而完全如實還原尊者本意很難。因此,譯文若有任何不當之處,將歸責於我們,對此我們深表慚愧與歉意,並歡迎大家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