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2013年6月30日|蘇林府布拉帕然寺
願各位吉祥如意!
佛法並不難。佛法就是認識我們自己。
所謂的我們自己,也就是身與心。
我們要認識身與心,直到照見它們的實相。如果照見身心的實相,在初級階段就會親證「我不存在」。如果「我不存在」,苦便無處可藏。
通常,苦安住於身、安住於心。
倘若繼續修行下去,智慧將會進階地提升,繼而照見——我們稱之為「不是我」的,那它是什麼?
有的只是苦:此身是苦,此心是苦。學習佛法並不繁復,只是了解苦而已。無論何時,一旦清楚地照見了苦,心便會放下對於身和心的執著,從此解脫自在,巨大的幸福有如泉湧,那是極為神奇的。
今天要分享的主題是「如實觀照身心的方法」。知道了方法,就要開始實踐。如果知道方法卻不實踐,就像取得了藥方卻不配藥,疾病是不會痊癒的。因此,先要學習配藥的方法,一旦學會了配藥,就需要服藥。聽法能夠讓我們知道修行的方法,一旦知道了方法,就要著手於實踐,不實踐是不可能離苦的。
在隆波講解具體的細節之前,我們先約定一下規則。
隆波所講的法是源自於佛陀,並且經由師父們代代傳承下來。
佛法是極為尊貴與殊勝的!佛陀開示說,在他涅槃之後,他所教導的戒與法——應如是行持,不應如是行持——就是他的化身。所以我們一定要以真正的恭敬心來聽法。
心若無定力,飄忽游移,就被稱為是對法沒有恭敬心。即便端坐合掌,心卻飄搖不定、東游西蕩,或者想要回家之類的,都稱之為「不恭敬法」。
若是恭敬法,身、口、意都要有所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首先,在隆波的講法過程裡,請勿照相。照相的時候發出的「咔咔」聲,會讓周圍人喪失定力,原本能夠領悟佛法的,卻由於心飄搖不定(而無法領悟),這便是導致惡業了。我們令別人在聽法之時禪定退失的惡業,總有一天會回返到自身。(所以)有手機的,請關掉聲音,誰尚未關掉的,請先關掉。
現在這個時段,相當於我們正在親近佛陀,就要開始聆聽法義,我們要真正以恭敬之心來聆聽。如果干擾到別人,損失會非常大。
大概三十年前,在隆布敦長老的葬禮上,當時,阿姜摩訶布瓦尊者就是在此處講法,尊者剛開始講話,就有人起身照相,尊者就停了下來。一旦停止照相,尊者又開始講法,但完全另一個內容。一旦尊者又講法,他們又起身照相,尊者就又停下。到了第三次的時候,尊者嚴厲地說:「怎麼如此肆無忌憚,居然對法毫無興趣,只有興趣照相?!」
為何尊者說他的法已經滅了三次呢?因為我們的心沒有真正安靜下來,飄忽游移,一心只想著照相。因此照相是極大的干擾,現在別急著照,之後有機會的。
看見了嗎?當有人經過時,我們的心就會跑到他那去。體會了到嗎?心是游弋無根的。(因此)要讓心跟自己在一起。
在聽法以前,我們要先屏蔽掉讓心飄移的事,尤其是會干擾到別人的行為,一定要避免。今天需要囉嗦一些,因為感覺大家都很喜歡照相,照得太多了,對於照見身心的實相並無多大益處。
障礙我們照見身心實相的頭號大敵就是:心的走神。
能夠認識到心的走神狀態嗎?知道心跑掉的狀況嗎?心跑去想了,跑去思維這件事、考慮那件事;或者看見有人經過,心就走神了去看他。看他的時候,心在他那裡而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身體,忘了自己的心。忘記身心的時候,就稱為「缺乏覺性」。
覺性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我們的心一定要覺知自己。如果修行之後,心沒有跟自己在一起,始終跑去看、聽、想,有身忘記身,有心忘記心,這樣根本無法實踐。在忘記身心的時候,怎麼可能照見身心的實相呢?因此,散亂走神而忘記自己的身心,是修行者的頭號大敵。
我們要努力的最大限度的覺知自己,持續的覺知自己。覺知自己的訓練一定要反覆練習。通常,我們的心一直在走神。心從我們一出生就被往外送,隆布敦長老稱之為「將心外送」。心跑到外面去看、聽、聞、嚐、觸、想,從六根(眼、耳、鼻、舌、身、心)跑出去尋找色、聲、香、味、觸以及所思所想之事,心一直往外跑。
隆布敦長老一針見血的指出,這就是苦因(集諦)。一旦心跑到外面,就平白浪費了生命。跑去看的時候,看見了別人與它物,卻忘了自己的身心;跑去聽的時候,專心聽別人講話,卻忘了自己的身心;跑去想的時候,只知道所想的內容,卻忘記自己的身心。
忘記身與心,就稱之為「缺乏覺性」。因此我們的重要工作是——訓練心跟自己在一起。努力訓練讓心跟自己在一起,常常覺知自己,別走神太久。心可以走神,但不要太久。一走神,就要知道;一走神,就要知道。
如何訓練才能剛一走神就很快知道呢?需要反覆練習。心習慣於一直往外跑,從孩提時代就是如此。比如,去看望剛成為母親的人,有誰曾經探望過?看見粉粉嫩的新生嬰兒,我們喜歡逗她,有時用手指去碰觸他來惹他注意。嬰兒從那時就不斷被外界吸引,從兒時起,心就被誘導著向外面跑,被不停地教導道:這是爸爸、媽媽、這個那個,一直被吸引到外面。
我們的心不曾跟自己在一起,一直習慣於流浪在外。因此,我們要開始訓練。
訓練的方法是先選擇一種禪法,擅長念佛就念佛;擅長觀呼吸就觀呼吸;擅長觀腹部升降就觀腹部升降;擅長經行就經行。先練習一種禪法,然後觀察自己的心。
比如,「佛陀、佛陀」念下去,心跑去想了,及時知道;「佛陀、佛陀」,心跑去盯著佛號了,也要及時的知道。或者觀呼吸時,心跑去想了,及時知道;心跑去盯著呼吸了,也及時知道。心跑去想,就是心的移動,是往外送;心緊盯著呼吸,也是心移動去盯的。從心的本位移出去跑到呼吸上,同樣是往外送。因此要常常及時的知道心跑到了外面,一跑,就知道,一跑,就知道,如此訓練下去。
「佛陀、佛陀、佛陀」……心跑去想了,及時知道;呼吸、呼吸,心跑去想了,及時知道;觀照腹部的升降,心跑去想了,及時知道;或者心跑到了腹部,也要及時知道。如果經常的及時知道心的跑掉,心就會自己回來與自己在一起。
及時的知道心跑掉的瞬間,心會自動回來,而不用拉它回來,這一點非常重要。有些人對此不明白,他們曾經聽過導師們教導說,不要把心往外送。於是,他們就竭盡所能的強迫心不往外跑。如果強迫不讓心往外跑,心會緊緊的、沉沉的、硬硬的、笨笨的、昏昏沉沉。這樣的心是不善心,這樣的心是不好的。善心是輕鬆、柔軟、敏捷、老實地知道所緣,心安住成為觀者,只是觀者而不是演員。
但是要成為觀者,必須經由訓練。如果不訓練,心會習慣性的外送。我們要訓練「佛陀、佛陀」,心往外跑了,及時知道;觀呼吸也行,呼吸時覺知自己,之後心跑去想了,忘記覺知自己了,及時知道。一定要反覆訓練,這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忘了自己的身心,怎麼可能了解身心的實相呢?如果無法了解身心的實相,是絕無可能體證道、果、涅槃的。
如果我們忘了自己的身心,怎麼可能了解身心的實相呢?如果無法了解身心的實相,是絕無可能體證道、果、涅槃的。
要想體證道、果、涅槃,必須覺知身與覺知心。頻繁照見身心的實相,頻繁以及持續的照見,直到正確的領悟現前。
首先,不忘記身,不忘記心,持續看見身自行工作、心自行工作。如果忘記了身心,身體自行工作時,比如它呼氣時,我們不知道;它吸氣,也不知道;它行、住、坐、臥,我們都不知道。(其實這些)都需要及時的知道。或者,心快樂,不知道;心痛苦,也不知道;貪、瞋、痴,統統都不知道。對身心毫無所知,這是要不得的。
我們要努力而頻繁的覺知自己。每天堅持訓練,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如果引用隆布敦長老的話就是:及時的知道心在往外送。
心跑去想了,及時知道;心跑去看了,及時知道;心跑去緊盯著,及時知道。之後,心就會與鮮活的自己安住在一起。
一旦心與自己在一起,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緊隨著去觀身工作、觀心工作。如果忘了身心,身體運作時,就無從知道。心在運作——苦、樂、好、壞,我們統統不知道。因此要覺知自己,頻繁的觀身在運作與觀心在運作。如此觀身、觀心在運作,稱之為「開發智慧」。
僅僅覺知自己是不夠的。
有些人僅僅覺知自己,就此止步,不願意進而觀身的運作、觀心的運作,這並不是真在開發智慧,僅僅覺知自己,只能算是禪定。有覺性,然而並未開發智慧。因此,一旦心和鮮活的經驗在一起了,就要像觀別人一樣的觀身運作、觀心運作。
比如身體呼氣,心只是觀眾;身體吸氣,心只是觀眾;身體行、住、坐、臥,心只是觀眾,就是這樣持續的訓練。苦樂生起在身,心只是觀眾;苦、樂、不苦不樂生起在心,心只是觀眾;貪、瞋、痴等煩惱生起在心,心也只是觀眾,別去干擾它們。
無論什麼生起在身,只是知道、只是看見;無論什麼生起在心,只是知道、只是看見。
要想了知這些根本不是難事。持續的覺知自己就可以了知。比如,身體呼氣,覺知;身體吸氣,覺知;身體行、住、坐、臥,覺知;持續的覺知,接下去智慧將會生起——看見身體始終被苦在逼迫著。
呼氣有快樂嗎?呼氣一會兒就苦了,必須吸氣;以為吸氣會有快樂,吸氣一會兒又苦了,必須呼氣。我們還在呼吸,其實只是為了離苦而已。
苦始終在逼迫著身體。為什麼我們必須換姿勢呢?一會兒站,一會兒走,一會兒坐,一會兒躺,即便坐著,也必須左轉右轉,因為在被苦逼迫著;躺著也要輾轉反側。晚上睡覺不翻身的人有嗎?不太有的。因為躺著太酸太麻了,就會翻身,以為翻身便舒服了,但是剛翻身不一會兒,就再度又酸又麻,仍然需要再次翻身。身體就是這樣始終被苦逼迫著的。
因此我們需要回來覺知,一旦心跟鮮活的經驗在一起了,就會照見身體是始終被苦在逼迫著,如此就是稱之為「修行」。
我們回來覺知,讓心回來覺知身、覺知心,就會照見身體始終被苦逼迫著——就是這個,稱為「修行」。
修行不是讓心靜如止水,不知東南西北,那是佛陀悟道之前的隱士們的修行。佛陀的修行是訓練讓心安住,讓心回來覺知身、覺知心,之後再開發智慧:照見身心的實相。
擅長觀身就觀身,擅長觀心就觀心。比如隆波從小就訓練觀呼吸,以為擅長觀身,觀身沒多久,身體感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無身可觀,不知道接下來該觀什麼。身體感一旦消失,就不會修行了。就這樣耗著時間,直到碰見隆布敦長老。
隆布敦長老是非常神奇的大師。隆波曾經跟隨過的師父差不多有四十位,沒有任何人像隆布敦長老那樣神奇。
第一次拜見長老是在1982年2月6日,我對長老說:長老,我想修行。他並未回應,只是安靜的坐了近一個小時,他靜靜坐著,我以為是長老歲數太大,吃完飯就睡著了。第一次見面還不理解,以為他睡著了。靜靜坐了很久,長老睜開眼睛教導我說:「修行並不難,難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已經讀了太多的書,現在開始讀自己的心。」
長老指導人去實踐,完全是有針對性的,不是那種自己曾經怎麼修行,就教導別人怎麼修行的師父;也不是泛泛指導一下,並非是那種老師。
長老給予每個人的指導都是不一樣的。比如他教導隆波去觀心,因為對於習慣思維的人而言,最適合觀心。而對於喜歡舒適、快樂、漂亮的人來說,則觀身。修行有好幾類,隆波是通過觀心開發智慧的。觀心時,要讓心和鮮活的自己在一起,別走神。如果走神了,心快樂或是心痛苦,都不知道;心好、心壞,也不知情。這都是由於心走神了。
訓練心跟自己在一起。心能夠安住之後,進而觀察心的運作變化。(隆波)一開始並未明白要領,訓練了自己三個月,去向長老做禪修報告:「長老,我會觀心了。心無論跑去哪裡,我都可以及時知道,心便會安住,就這樣獨立凸顯,始終呵護著它,既不迷失也不走神,可以一直覺知。」
長老回答道,「那樣根本不是在觀心,而是在干擾心。心有職責去想、去思考、去造作。一旦它被人為訓練成為不想、不思考、不造作,而只是覺知自己,這就違背了心的自然天性。要重新再來!」
長老回答道,「那樣根本不是在觀心,而是在干擾心。心有職責去想、去思考、去造作。一旦它被人為的訓練成為不想、不思考、不造作,而只是覺知自己,這就違背了心的自然天性。要重新再來!」
既然長老讓我重新開始,於是我就按照他的教導繼續去觀照。
什麼是觀呢?觀就是——心是怎樣的,就如其本來的知道它是怎樣的。如果觀身,會照見苦。如果觀心,則比較容易照見無常。觀身的無常是比較難的,身體老得比較慢、病得比較慢、死得比較慢;而觀心,則是瞬間就能照見變化無常。快樂是臨時的,痛苦也是臨時的,貪、瞋、痴、好、壞,全是臨時的。
記得長老教導要去觀自己的心:觀心,好像看電影,它在上演愛情篇,我們及時知道;它在演繹生氣篇,也及時知道;無論好壞,只是觀者,並不進去干涉。長老剛開始教導觀心時,最初三個月隆波修錯了,去呵護心使之寧靜,就只是覺知自己,讓(觀者)獨立凸顯的安住。
長老說:「修錯了,那是干擾心,心有職責去想、去思維和造作。我們訓練到它不想、不思維、不造作,就只剩下覺知(是錯的)。」
長老要求我重來——要去知道:心快樂,知道;心苦,也知道;心好、心壞,如其本來的知道。每個人都能做到,因為正如長老所言:「修行並不難,難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
我們認識生氣嗎?誰曾經生過氣,請舉手。誰沒有舉手?那再請問,沒有生氣過,這是真的嗎?罵你一頓,看看你生氣不?生氣是什麼樣,我們都認識的。會起貪心嗎?剛才供養僧眾想得到更多福報嗎?貪,要去觀,但這樣的貪還算好,行善之後,想有更多回饋。供養一桶僧眾用品,希望中六合彩之類的,要及時知道貪心;或者供養僧眾想得到涅槃,欲望生起,貪心來了,也要及時知道。我們完全都可以知道。
生氣是怎樣的,我們知道;貪心是如何的,我們也知道;散亂是如何的,我們認識;萎靡不振,我們也認識。妒忌會嗎?有男人曾經妒忌過嗎?有哪個男人從未妒忌過的?不可能有的。人一定曾經妒忌過。會緊張嗎?會厭煩嗎?會厭惡嗎?
這些在心裡的感覺,我們都是認識的。接下來什麼感覺在心裡生起,要去知道:快樂生起,及時知道;痛苦生起,及時知道;貪瞋痴生起,及時知道;散亂生起,及時知道;萎靡不振生起,及時知道。無論什麼生起在心,都及時知道,這稱之為「觀心」。
觀心,不是去觀如如不動的知者。隆波那樣修過,長老說修錯了。於是隆波就來觀心的運作,一會兒快樂,快樂是無常的,快樂只是臨時存在,然後消失。痛苦時,痛苦也是無常的,只是臨時存在然後消失。好是無常的,貪瞋痴也是無常的,所有在心裡生起的都是無常的,都是無法控制的。命令它快樂,可能嗎?命令它永遠快樂,試試看!它會聽從嗎?命令不了的。心是無法命令也不受控制的,那被稱之為「無我」。無我——表示它們不在控制範圍之內。
觀身就會清楚的照見苦,觀心則會清楚的照見無常與無我。心,命令它快樂,它不會快樂;禁止它痛苦,它依然痛苦;命令它好,它依然不太好;禁止它壞,它卻依然很壞。比如,有時我們決定再不生氣了,但很快又生氣了;下定決心不再散亂,很快卻又散亂了。我們無法禁止它。這個無法禁止,就稱之為「無我」。
觀心,就是及時知道自己的心,要照見心是無常的、心是無我的,不受控制。這才能夠叫作「開發智慧」。
如果只是覺知,維持著如如不動的覺性,那是不對的。隆波曾經做錯過,被長老指著臉說,「錯啦!(這是在)干擾心。」
一旦明白了訣竅,長老就指導我要去「觀」,於是隆波就「觀」。心快樂了,知道;快樂消失了,也知道,變成沒什麼感覺;心沒什麼感覺,臨時存在之後消失,又變成痛苦的心;痛苦存在一段時間後消失,又變成沒感覺了;沒什麼感覺消失以後,心又快樂起來……
我們的心是自行變化的,永不停歇。眼睛看見東西,心就會變化;耳朵聽見聲音,心也會變化;鼻子聞到氣味,舌頭嚐到味道,身體觸碰到(東西),心都會變化;心跑去想,心也會變化。有時候想到某人會快樂,會嗎?想到另一些人會極其討厭,心就會苦起來。心去想,就會變化。眼睛去看東西,心也會變化,看見漂亮、美的,心喜歡;看見不漂亮、不美的,心就厭惡。聽見這樣的聲音喜歡,聽見那樣的聲音不喜歡。
眼、耳、鼻、舌、身、心(意)六個根門,日日夜夜與外界接觸,這樣的心始終動蕩不安。眼睛看見東西,心就會動蕩,產生滿意、不滿意、快樂、痛苦、好或者壞;耳朵聽到聲音,心也會動蕩,產生滿意、不滿意、快樂、痛苦、好或者壞;心去想,心也會動蕩,產生滿意、不滿意、快樂、痛苦、好或者壞。
要持續而及時知道心的變。心快樂,知道,就會照見快樂是暫時的;痛苦也是暫時的。無論什麼都只是暫時的,這樣照見也是可以的。或者照見不受控制,無法指揮它們,命令它快樂,它並不快樂;禁止它痛苦,它卻依然痛苦;無法命令它好,也無法禁止它壞,就這樣持續觀察實相。越來越多的觀察,直到有一天心願意接受實相——此身非我,此心非我。
身體是一堆始終進進出出的物質元素,時而吸氣,時而呼氣,時而進食,時而排泄,時而喝水又變成汗液、小便排出體外,物質元素始終循環往復,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實體。有的只是苦的聚合,始終被苦逼迫。
持續觀察下去就會明白,身體根本不是什麼難得的寶貝。我們並不能真的指揮它。我們一直被苦逼迫,始終在艱難的掙扎,想要一點點逃離痛苦:持續呼氣就會苦,必須吸氣;持續吸氣也會苦,必須呼氣;坐著會苦,需要換姿勢;站、走、躺也苦。持續觀照會看見它們是苦,根本不是我們,也無法被指揮。
心也是同樣的,有的只是無常——始終變化。眼耳鼻舌身心與外面接觸,心就始終在變化。不能控制也命令不了,就這樣持續觀察,一而再,再而三,七天、七個月、七年,觀照下去。如果波羅蜜圓滿,所耗費的時間會更短;如果波羅蜜還不夠,所用的時間就會更長。
有些人不假時日就會清楚照見:此身此心不是「我」,此身此心都只是元素。身體是地、水、火、風元素,安住於空元素裡。心也是元素,是「知」元素,不是人,不是眾生,不是我們,不是他們,有的只是無常,有的只是苦,有的只是無我。這樣照見就會體證初階的法,成為須陀洹。
並不是很會靜坐就能夠成為須陀洹。能夠打坐很好,但是打坐之後只是靜止不動,就不好用了。一定要頻繁了知身心的實相,直到照見身心的實相。要想成為須陀洹,並不難。
長老教導說:「修行並不難,難的是不修行的人。已經讀了大量的書,從今往後讀自己的心吧。」要去讀——心快樂,知道;心痛苦,也知道;心好,知道;心壞,也知道;無論心怎麼樣,都要持續知道,直到有一天,智慧永遠照見,心自己得出結論:身不是我,只是一堆持續流動的物質元素,無法控制,始終被苦逼迫。心不是我,它自行運作,始終變化。就這樣持續的觀照。
今天講到須陀洹就足夠了!體證須陀洹之後,再繼續學習。隆波很有福報能夠跟隨隆布敦長老,跟隨長老學習以後,會跟長老的弟子們互動。問他們,長老都還教導什麼?結果發現長老對於每個人的指導都是不同的。於是就不斷地學習、觀察和體會,了解到:「哦,法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
初步階段要照見「它們沒有實體,它們不是我」,身非我,心非我,先這樣照見。繼續到後面的階段就會照見——身是苦,心是苦。何時照見苦,何時心就會放下;如果沒有看見苦,心不會放下,會依然執著身心。
長老圓寂前的第36天,我最後一次來頂禮長老,長老從下午一直教導到天黑,教到氣喘吁吁,因為身體本來就不舒服,剛從朱拉醫院出來,坐著直喘氣,隆波當時特別心疼長老,就跟他說:「長老,您已經太累了,我先回去吧。」
長老回答說:「還不能回去,一定要先記住:修行啊,碰見知者要滅掉知者,碰見心要滅掉心,才能夠抵達真正的純淨無染。」長老教導到這裡。
「明白了嗎?」
我答說:「不明白,但是會記著的。」
「嗯,記著。」長老囑咐道。
修行是分階段的:初級階段——觀身、觀心自己在運作,直到彷彿是在看別人似的,不再是我。我不存在——有的只是物質元素而已;最後階段也是繼續觀照實相,以覺性與智慧來深度洗滌身心,清楚的照見「此身是苦、此心是苦。」
如果明白「此身是苦、此心是苦」,就稱之為照見「苦諦」;何時清楚的照見「苦諦」,就會斷除「集諦」(苦因);斷除了「集諦」,就在那一刻放下了欲望。斷除「集諦」的一刻就會照見「滅諦」;照見「滅諦」的一刻,就會生起「道諦」。阿羅漢道生起的時候,所有一切都生起在同一瞬間——知苦諦、斷集諦、證滅諦、生道諦發生在心生滅的同一個瞬間。隨後,盤旋在心底的輪回將被徹底摧毀,心從此解脫自在。
大家要用功!我們已經是佛教徒了,已經有機會聽聞法義,不用功就太遺憾了,浪費了最寶貴的機會。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機會。
今天我們已經供養僧眾、受戒,這很好。接下來就要實踐,佈施、持戒與修行。訓練修行,起步階段是能夠覺知自己。別走神太久!「佛陀、佛陀」,心跑了知道;或者呼吸,心跑了知道。一旦心跟自己在一起了,就觀察身心的實相。觀身工作,觀心工作,最後會照見「我不存在。」
「我不存在」——就會證到初階的法;接下來繼續進展,那麼存在著的是什麼呢?就是苦而已。我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苦。若這樣照見,就會體證最終的法。心會放下所有的執著,解脫自在,擁有無限的快樂。一定要用功,要親證,要圓滿一切。佈施、持戒之後,開始逐步深入的修行。
修行有兩種:一種是訓練讓心安住,跟自己在一起,稱之為達到禪定。有了覺性和禪定就可以開始另一步:開發智慧。觀察身的實相、觀察心的實相,稱之為毗缽舍那的實踐。要有佈施、有持戒、有修行。
修行有兩種,一種是訓練讓心安住,跟自己在一起,得到禪定。另一種是訓練讓智慧生起,照見身心的實相。已經有機會了,就要逐步深入,別虛度一生。
蘇林人並不愚痴,隆波曾經四處參訪過許多大師,跑了一圈,發現蘇林人是極具智慧的。這是高智慧的一方風水寶地。蘇林人在物質方面可能稍微落後,然而覺性與智慧並不匱乏,反而更勝一籌。若無機會聽到大德們的教導,就沒有機會好好利用自己的原始資源。
今天隆波教導過了,大家要好好利用自己的覺性和智慧。以前蘇林人的修行特別棒!居士也很棒,並不是不會修行;以前出家師父非常多,時至今日幾乎全不在了,只剩下不太會修行的我們。因此要用功啊!逐步深入的訓練自己。
今天講到這裡應該夠了。四十五分鐘了,再長就會頭暈的。接下來做禪修報告,有人覺得奇怪,為何要做禪修報告?事實上,以前的修行實踐並不是坐著聽開示的。修行實踐,參訪老師,然後一問一答。
以前通常是一問一答,不太有大型開示。尤其隆布敦長老更是不登法座,根本不會公開的開示。但是如果你去請法,長老的回答最是一針見血!只不過以前實踐的人很少,可以一個一個地問。如今實踐的人非常多,一次聽法就有成百上千人,逐一參問是行不通的,只有在集體場合問了。沒有其他選擇,大家只能膽子大一點。有人想問很多問題,但害怕話筒,不敢問,膽子大一點,有什麼就問,別怕愚痴,別怕丟臉。害怕愚痴會永遠愚痴,把愚痴拿出來展示,才會慢慢聰明。有人不敢跟隆波互動,害怕露家底。事實上,並不會揭露誰的,如果揭開都太慘不忍睹了,所以不會的。
【問答篇】
誰想要提問?請——
☘️居士1:隆波您好!我看別人之後回來觀照自己,看到它不是我,這是開發智慧嗎?
隆波:現在還不是。心尚未安住,感覺得到嗎?你的心還不正常。感覺到當下的心與正常情況有什麼區別了嗎?你有在呵護它。
你有在呵護與維持,害怕它跑掉,害怕它緊張,於是你就壓制它。不要壓制它,心一定要真的歸位才行。心如果沒有歸位,定力就不足,心便會散亂在外。有時候,心散亂在外覺得很舒服,然後就這樣一直舒服下去了,不願再回來觀身與觀心。應該努力的回來覺知身與心!
試著呼吸一下,用覺知抓住呼吸,吸氣進來…嗯,慢慢回來些了,但是別回來太多,否則會太緊。
一旦心跟自己在一起,就去觀察身心的運作。心跑去想了嗎?就在剛才,注意到了嗎?如果心跑進「想」裡,我們就會有身忘記身,有心忘記心,忘記身與心,是頭號敵人。
第二號敵人是專注身或者緊盯心。當下有在緊盯嗎?它很緊。什麼時候感到緊繃,什麼時候就在緊盯專注。胸口悶嗎?還是很舒服?
居士1:跟不上。
隆波:當下你的心與正常情況一樣嗎?是否看得出來?如果看不出來,就觀身。看身體笑,笑一笑。笑,甜甜的笑,那種中頭彩之後的笑,笑之後,看見身體在笑;點頭,看見身體點頭。持續覺知身體,心才會回來。常常覺知身體,要先訓練讓心回家,讓心安住、歸位。如果心散開在外,就無法真正開發智慧。呼吸之後,覺知自己;呼吸之後,覺知自己。借助身體來幫忙,去觀身,常常觀身。
☘️居士2:隆波您好!我的問題是,在覺性自動自發之後,心沒有明辨力,能讓覺性復原嗎?
隆波:啊?做什麼來讓它復原?
居士2:如何才能讓覺性自動自發?
隆波:做不到的。如果刻意去做,它是不會自動的,也不要想去做到。
居士2:可是它居然消失了,隆波。
隆波:如果故意想去做,這輩子都不會再出現。它的出現不是基於「想要得到」,相反,是由於「沒想過要得到」。只要持續用功,持續在因地下功夫即可,至於覺性是否生起,那是覺性的事,不是我們的事。
有時候,境界生起之後,心安住了,覺知會自行生起,覺性自發而敏捷地運作,之後又再退失,但是我們希望再次得到。當我們想要得到的時候,覺性是不會生起的。因為欲望已經生起、煩惱已經生起,覺性便不會生起了。
能夠盤腿就盤腿,你不太習慣側坐。想要雙盤也行,無須特意批評的。(泰國傳統認為女眾不能盤腿,只能側坐)或者隆波坤尊者的姿勢也行,重點不在於坐姿。還有其它問題嗎?
居士2:我很難自我檢查修行的進度。
隆波:體會到了嗎?身與心是分離的,能夠分離嗎?看得出來嗎?
居士2:可以,偶爾可以。
隆波:嗯,已經會分離蘊了。如果已經能分離蘊,就無須太過貪心。持續看它們的運作,別期待它會這個時候好,那個時候也好。看見了嗎?它點頭。看見嗎?它在活動,它在移動手、移動腳。
居士2:一定要回來觀身嗎?
隆波:先要觀身,等心有了力量,心只要有運作或變化(就會自己知道)…看見心跑去想了嗎?心跑去想了,要及時知道心跑去想。如果能夠觀心,就去觀心。觀心就是——心是怎樣的,就知道心是那樣的。
覺性是無我的,無法指揮它生起,沒有什麼能令它生起。境界生起之後,如果故意記住它,反而讓事情變得難上加難。比如道與果生起之後,我們儲存這樣的記憶。修行一旦臨近這個點,就會流產。(我們會想):噢,再一點點就體證道、果了。這樣根本不會進展,會全部退失的。
要持續用功,繼續修行直至不再有任何期待,不再想說:一定能夠做到的。無法做到的。體會到了嗎?我們的心並非一成不變。看見嗎?知道無法做到以後,心反而滿意了。有滿意呈現,要及時知道「滿意」。明白無法做到以後,心會舒坦。
這樣是否有跳進去觀?是否有送心進去觀呢?要持續的及時知道心。心跳了進去,稱之為心沒有安住。
隆波也曾做錯過,聽過隆布敦長老教導,別把心往外送。於是就把心往內送,送進去安住在裡面。拜見隆布信長老時,他教導說要出來在外面。咦!?一位教導不要外送,一位卻教導要出來到外面?後來才明白:往裡送,錯;往外送,也錯。如果按照隆布敦長老的說法:心往裡送,關在裡面,長老也稱之為「心往外送」。
當下心在哪裡?
居士2:心在想。
隆波:明白了嗎?就這樣及時的知道:心跑去想了,知道。常常訓練,別期待覺性會生起。覺性是無我的,無法指揮其生起,它是自行生起的。它生起的原因是常常看見(某種)境界。因為常常看見,一旦(那種)境界生起,就會自行知道,沒有絲毫刻意,覺性會自動生起。要訓練到覺性自動化,禪定自動化,智慧自動化。持續訓練,功到自然成。
☘️居士3:隆波您好!今天我是帶著父母一起來聽法的,我的修行狀況是可以看見:一旦欲望生起了,心就會馬上受苦。而身體方面,則是體證到無我、無法控制。最近心先病了,然後帶著身體一起生病。過了星期日之後,身體依然生病,但是心的症狀有所減輕。想請隆波指導接下來的修行。
隆波:現在正在做的,就已經可以了。剩下的是多多用功!要持之以恆,你正在修行的是可行的。繼續用功吧!在修的,已經對了,只要持之以恆。機會已經有了,因為修對了,就一定有進展。做對了,就要多多做。既做對,又常常做,量夠的話,就有結果。做對了,好久好久才做一次,是不會有結果的。但是做錯的話,禁止用功!絕大多數人很精進卻往往修錯了,就是在這一點陷入困境。
居士3:我就是害怕修錯了啊。
隆波:沒有錯,看見了嗎?蘊可以分離了。
居士3:看見了。
隆波:就是啊,蘊已經分離了,還怕什麼呢?接下來觀看蘊自己運作。
居士3:有時候心比較急。
隆波:那是貪心!如果心急,就什麼也沒有了。
居士3:看見過瘋子般的心——喜歡蔑視其他人之類的,現在已經減輕。
隆波:減輕與否是它的事,我們只需要及時去知道。
居士3:好的,現在基本上開始及時知道了。
隆波:只需要及時的知道,就會看見它們不是我,而是自行運作的。
居士3:好的,無緣無故的就會蔑視所有人。
☘️居士4:隆波您好!我跟隨隆波修行了好幾年,也去解脫園寺頂禮過隆波,隆波當時指出我太想要離苦了。我仔細觀察自己的欲望,感覺已經減輕了,於是就繼續實踐,由於距離隆波比較遠,很久都沒來頂禮,就只是不斷的持續觀察自己。
隆波:你在擔心什麼嗎?
居士4:開始覺得自己在不斷提高。
隆波:這就對了。看見了嗎?蘊是可以分離的?
居士4:看見了。
隆波:嗯,蘊已經分離了,就去觀照。一旦蘊分離了,開發智慧就是真的了,就會看見每個蘊:無常、苦,不是我。持續觀照下去,直到心最終得出結論,哪裡都沒有一個「我」。身不是我,苦樂不是我,好壞也不是我,知者、觀者的心也不是我,它們都是自行運作的。能夠分離蘊已經很好了,阿姜摩訶布瓦尊者說過:無法分離蘊或界,就別談開發智慧,不可能的!現在蘊已經分離,很好,可是心還有貪在。
居士4:心歸位了嗎?隆波。
隆波:歸位了,如果沒有歸位,蘊是不會分離的。
居士4:我曾經有去修行,然後聽師父的開示,坐著聆聽,心就進入了禪定。心寧靜下來以後,看見身體;之後,心靜止成為普通的禪定。
隆波:是禪定。有些祖師大德就會思維身體(三十二身分)。僅僅有禪定,還只是在覺知而已,並沒有開發智慧。他們思維身體直到身體融化;有時則用火去燒——用心力去燒,看著它們直到爆炸,身體徹底消失,只剩下心。一旦身體消失,只剩下心,當心從禪定退出,身體再次出現的時候就會深切領悟:身與心完全是兩回事。就這樣分離蘊。你已經會分離蘊了,繼續去觀,但還有貪心在。
居士4:它仍然很渴望!感恩!
☘️居士5:隆波您好!我從1986年開始修習奢摩他,得到的是奢摩他,也就是心有禪定,但是有在壓制心。因為以前的師父教導要我讓心一直緊盯著前額,就那樣粘著,也從未再去請教那位師父,一直那樣打坐好幾年了,像看幻燈片那樣看見生滅。從86年跌跌撞撞到05年,自從05年得到隆波法談CD,一直聽到08年,在打坐修定的時候,前額很沉重,有時按隆波教導的方法,觀心跑去想之類的,跟隨隆波學習已有一段時間了。
隆波:但是…一定別強迫它寧靜,一定要放開!
居士5:這不是隆波讓我停止修的緊盯專注的那個,對嗎?是另一回事?
隆波:太過緊盯了,以至於粘在上面,全是緊盯的結果。我們緊盯著心或者任何所緣,它就靜止不動,變得僵硬。目前你尚未完全好。
居士5:接下來我應該如何做?我現在用的是觀照呼吸,而且還粘著另一個,當以禪定的力量使身與心分離之後,我看見心正在看著,於是就去緊盯知者,這時它竟然縮了回去,變成魚兒看不見水,鳥兒看不見天空,怎麼辦呢?
隆波:去掃地、拖地,去工作!忘掉修行!去掃地、拖地、洗衣服,看見身體工作,心是舒服自在的觀者,讓它鬆脫出來,它縮進去被關在裡面了。
居士5:也就是要用勞動的方式修行了?
隆波:忘掉修行,勇敢點!如果太粘著於禪定,隆波就會建議去活動活動,去工作,暫時忘了修行,它依然還被鎖著。
居士5:補充一下,因為已經十幾年了。
隆波:如果我們重複某個動作,一再反覆,緊盯的機率就會很大。去找工作做吧,去運動,去工作,去下廚做飯…做著做著,如果對別人生氣了,埋怨了,比如:「就知道吃,什麼忙都不幫」之類的。
居士5:它已經不會生氣了。
隆波:嗯,很難的。
居士5:它看見「生氣」生起,然後就滅去了。
隆波:如果停止緊盯,很快就會自然的再次生氣。現在與剛才已經不同了,看得出來嗎?現在比剛才要好。
居士5:那就什麼都不要做,包括觀呼吸也放下?
隆波:如果刻意去觀,就會繼續粘著於緊盯,現在首要的是對治粘著和緊盯——去活動一下、賺錢、工作,一旦心鬆脫出來,再回來重新觀照呼吸。
居士5:當我在工作的時候,突然看見心跑開,這樣可以嗎?並沒有打坐,工作時,有覺性的覺知當下。
隆波:看見,有兩種:第一種看見,覺者是被固定的,這個並不好;另一種,覺者本身可以生滅,這樣才好。你的情況是還有個固定的(覺者)。
居士5:有點緊。
隆波:一定要先放下這個,才會看見生滅。(不然一直認為)其它(所緣)全是生滅的,只有這個(覺者)是永恆的。
居士5:對,因為那個時候身體徹底消失了,但在這裡有個結。
隆波:就是!剩下一個永恆的,然後特別小心呵護它,必須解決這點。
居士5:只有一個解決方法,對嗎?
隆波:先忘了它吧!祖師大德們會說:先忘了它,去做點其他事。
居士5:感恩您!
隆波:嗯。
☘️居士6:隆波您好!我修習奢摩他很久了,而且特別粘著於奢摩他。
隆波:現在已經沒有粘著了。
居士6:是的,所以過來頂禮師父!師父指導我要停下,先停止原來的方法,然後快速地運動。於是就按照師父的指導來實踐。
隆波:正如隆波告訴剛才這位居士的,要先停止原來的方法,去找些工作做,去動動,讓這個被鎖住的先鬆脫開。
居士6:我就是聽隆波的CD,去觀心的散亂,因為我是喜歡想很多的人,開始觀心,有時能觀,有時不能觀,看見它的速度很快,有時能夠及時知道,有時則不能。今天借機會向師父請教。
隆波:繼續用功。已經修對了,繼續。已經在修的,很好!蘊已經分離,看得出來嗎?
居士6:是的,曾經見過的,但依然還會再次聚合的。
隆波:聚合也隨它。
居士6:哦,是嗎?
隆波:聚合就知道聚合,分離則知道分離。如果想要刻意分離,就會緊拉住這個覺者。如果拉住了覺者,就不是真正在分離蘊,那是假的。
居士6:曾經看見過,但一瞬間就…
隆波:智慧生起的時候,時間極短,不會很久的。
居士6:那個生起的境界是對的,是嗎?
隆波:嗯,對,是智慧,但不是聖道。不然有人會以為隆波已經確認是證初果了,不是的。
居士6:一瞬間之後就消失了,是一種對身與心的領悟。
隆波:智慧生起的時候,只是一瞬間,時間不長。如果時間很長,就是思維出來的。
居士6:好的。
隆波:很好,修得不錯。
居士6:就這樣繼續修行,對嗎?
隆波:嗯。
居士6:感恩隆波!
隆波:奢摩他並不能完全扔掉,在恰當的時間還是要修習的。現在可以修了,因為已經不再粘著了。
☘️居士7:隆波您好!以前我想得太多,修行方法主要是觀心,但現在非常緊張,然後就壓制它,同時也非常緊盯,好像它非常快,就很害怕,於是緊盯而且壓制,因為害怕給師父丟臉,想請師父指導。
隆波:當下的心歸位了嗎?
居士7:當下沒有歸位。
隆波:沒有歸位,正確。不錯,繼續努力。如果能這樣知道也不錯的。
居士7:蘊分離了嗎?
隆波:啊,你不知道嗎?
居士7:大概知道,但希望得到驗證。
隆波:隆布敦長老稱之為「心,想找見證人」。嗯,已經分離了,但能分也能合,並不是說必須一直分離。
居士7:好的,感恩!頂禮!
隆波:修行到達某一點之後,它們會永遠分離,不再聚合。就像是咀嚼椰子肉,已經吸出汁來,就不可能再聚合回去。
☘️居士8:隆波您好!感謝您給我機會做禪修報告,大概3、4個月前,我接受過隆波的指導。隆波說,心依然在外面,而且讓我觀照心的散亂,讓我增加奢摩他的修習,當時我還有點發懵,因為我並沒有看見這些(狀況),也不知道如何做。
從修行以來,心始終在想什麼狀況才是對的?自從得到阿姜納的指導——讓我選擇一個禪修方法,卻一直定不下來,直到上個月通過網絡知道隆波30號要來蘇林,於是定下一種禪法——選擇念誦佛陀,感覺明顯好多了。
隆波:選擇一種禪法,起步時一定先要選擇一種禪法,然後訓練及時的知道心。佛陀…佛陀,心跑掉後,知道;佛陀…佛陀,念誦下去,心快樂,知道;心苦,也知道;佛陀…佛陀,心寧靜,知道;心散亂,也知道;訓練下去,要果敢而堅定。
居士8:好的,只是念誦佛陀就夠了,對嗎?
隆波:可以,阿姜摩訶布瓦尊者曾經對隆波說,他念誦佛陀從開始直到結束。
居士8:從我開始對法有興趣以來,就念經比較多——做早晚課,上個月開始變成只是念誦佛陀。
隆波:佛陀…佛陀念下去,但是不要期待結果。念誦「佛陀「以後,持續的及時知道心,別期待結果,如此而已。
居士8:那我就這樣繼續嗎?隆波。
隆波:對,別以為會好,那樣想就錯了。我們不是為了好才訓練的,我們修行是為了供養佛陀,不求什麼。如果期待結果,將一無所獲,而且進展會慢。心要勇敢一點,笨一點也行。
居士8:它非常害怕。
隆波:嗯,別害怕。害怕是因為不知道。
居士8:今天開始先這麼做,對嗎?隆波。
隆波:對。
居士8:暫時還沒有需要改進的,對嗎?
隆波:心還不自然、不正常,能感覺到嗎?最好的心是普通人的心。普通人的心始終是變化的。
居士8:它害怕沒有看見。
隆波:就是那個——它害怕,想知道,想看見,想成為,想得到。要去及時知道「想要」,就是這個在阻擋,就是這個欲想!
居士8:它控制不了的。
隆波:控制不了,但要及時知道。沒有誰可以控制,什麼都控制不了。
居士8:先這樣,對嗎?隆波。我請求在佛、法、僧以及隆波面前求懺悔。
隆波:嗯。
☘️居士9:隆波您好!我年初才開始聽隆波開示的CD,然後以打坐、經行作為固定形式的練習,四月份參加觀照腹部升降的禪修營,感覺有點兒透不過氣,於是就觀照自己的呼吸,在第三天睡覺時,我感覺醒過來——看見它從胸口那裡醒過來。
隆波:對。
居士9:那種情況就像是打開了開關。
隆波:對。
居士9:是那樣的情況。在那裡修行了大概5天,後來回家睡覺,看見身體是一段一段的;另一天則看見自己的「恐懼」,原先不曾想過自己有恐懼,即使面臨緊急關頭也不恐懼,以為自己沒有恐懼,但那天看見「恐懼」呈現出來;還有一天看見「可愛」,「可愛」非常沉重。我不確定自己看見得是否太多了?因為修行時間還很短。
隆波:為何一天只看見一樣呢?觀下去吧,每天、每小時、每分鐘始終都在變化之中。
居士9:好的,在那之後生起恐懼,怕修行之後離開世界。
隆波:要覺知當下,心害怕,知道害怕;心猶豫,知道猶豫;心是如何,就去知道心是如何;心想說,知道想說。
居士9:那之後修行就不太好了。
隆波:不可以的,心太散亂,因此要找一個禪修方法去及時的知道心。
居士9:我不明白「安住的心」?
隆波:及時知道跑來跑去的心了嗎?如果及時知道,心會自己安住。
居士9:那麼「心歸位」是什麼?
隆波:認識心沒有歸位嗎?
居士9:不認識。
隆波:心往外送,心跑出去之類的,就是沒有歸位,它跑去想了,如果我們及時知道心跑去想了,心會安住或歸位,心安住或心歸位是同一個意思,面對不同人,措辭不一樣而已。對這個人,這樣說;對那個人,那樣表達。看見了嗎?心一個勁的在想。
居士9:對,想得很多而且喜歡懷疑。
隆波:這就是弱點,要及時知道心散亂,修行任何一個禪修方法之後,及時知道心跑掉了。
居士9:什麼禪法適合我?
隆波:活動肢體。
居士9:活動肢體,謝謝。
☘️居士10:隆波您好!我修行觀心好幾年了,兩年前向隆波做過禪修報告,隆波開示說,蘊開始分離得越來越清楚,我努力每天練習,精進地在因地用功,但不太確定(是否正確)。
隆波:體會到了嗎?現在與去年不一樣?
居士10:好像有進步,但不太確定。
隆波:就是,對了。繼續用功,蘊慢慢分離下去,時合時分沒關係,不用一直是分離的。心跑去想,要及時知道;心如何變化,要及時知道。持續覺知下去,輕鬆自在的觀照,不強迫。如果強迫就會感到憋悶。
居士10:有時候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在觀?
隆波:要知道正在疑惑。若能觀心,就去觀心;若無法觀心,就去觀身;既無法觀心又無法觀身,就去修習奢摩他。去念誦佛陀,一旦心有了力量,就再次觀心,它會自己回來觀的。
居士10:比如這樣點頭,也是觀身了?
隆波:對,看見了嗎?身與心是不同的部分,蘊已經分離。蘊分離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無法分離蘊,就無法真正開發智慧。它們會聚合,五蘊聚合成一個整體,就會變成「我」。
一旦蘊分離了,看見身是一個部分,身不是「我」;苦樂是一個部分,也不是「我」;善、惡分離成另一部分,不是「我」;心分開在另一部分,是觀者,也不是「我」,最後就會發現「我」消失了。
隆波每年都來這裡講法,這次做禪修報告的人,大多都能分離蘊了。如果能夠分離蘊,別輕易放棄!繼續用功。看見蘊工作,直到有一天領悟到諸蘊都不是「我」,沒有「我」在蘊裡,也沒有「我」在蘊之外。
居士10:請允許我再問個問題,隆波。我的父親去年過世,我努力盡孝,每天為父親供養僧眾,但內心深處總是懷疑:這樣真會讓父親獲益嗎?或者有時候懶床就會晚起,就用打坐來投機替代。
隆波:鬼不吃飯,只吃功德,因此做功德回向就行了,真正吃飯的是出家人。
居士10:請給我媽媽一個機會。
☘️居士11:隆波您好!我讀過也聽過相當多的隆波著作與音頻,最後一次向隆波報告禪修進度時,隆波讓我動手實踐,而不只是一味的聽法,要打坐。於是我回去開始打坐,但不確定自己修行對了嗎?
隆波:對的,感覺到心越來越有力量嗎?
居士11:感覺到了。
隆波:這個非常重要!如果心是無力的,就會飄忽不定,越來越無力,這是不行的。
居士11:打坐的時候,覺得神清氣爽,有些天則一點感覺沒有,好像是無緣無故的,有時候什麼也不知道,每天都不一樣。
隆波:那樣才好!心有時進步,有時退步,沒關係。進步也修行,退步也修行。
居士11:有時又覺得煩躁,正在坐著,什麼事都進來了,根本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一下子進來之後很快又再消失。
隆波:觀照下去。你的常態就是煩躁,什麼都會生起來,沒關係。
居士11:就會無緣無故去想這件事、那件事。
隆波:心去想,就會變;眼睛看見,心也會變。隆波指導大家要及時知道心的變化。
居士11:自從我打坐以後,就有一個疑問,它(們)有一段時間不太生滅,有一段時間,無論我想什麼或思維什麼,都是靜止不動的,明明有在覺知。
隆波:靜止不動要知道靜止不動,靜止不動也是無常的,來了就走。
居士11:但不知道自己修得是否對?
隆波:對的。繼續觀下去,心還不是太中立,要及時知道這個。
居士11:需要調整什麼嗎?
隆波:不用調整,要及時知道。
居士11:就這樣繼續用功?
隆波:已經進步很大了。
居士11:感恩隆波!
☘️居士12:隆波您好!我曾經在衛塞節請教過隆波,根據您的指導修行到今天,您感覺我怎麼樣?請隆波指點。
隆波:感覺什麼呢?為什麼修行呢?
居士12:我怎麼樣?
隆波:我們應該自己清楚的,體會到嗎?你的心與以前不一樣了。
居士12:對,有些天好,有些天不好。
隆波:就是那個!法正在教我們——無常。好或壞——無常,這就是實相。我們修行是為了照見實相,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因為好也是無常的,繼續用功。心好也知道,心壞也知道;心苦、心樂,都要持續知道;照見一切只是臨時存在,沒有什麼是永恆的,要常常這樣照見。
☘️居士13:隆波您好!我開始以為不會緊張,卻依然很緊張。
隆波:無法阻止的,心緊張是阻止不了的。
居士13:是,也只能努力訓練觀心,觀心已有一段時間了。一旦看見自己即將破戒,就能及時制止,看到更多的是自己快要犯戒,再有一點就是「我慢」,明白「我慢」原來是這個,不知道…
隆波:繼續用功。
居士13:因為我自己感覺正如隆波所說的,不夠精進。
隆波:多多用功。
居士13:隆波,我的修行正確嗎?
隆波:正確,有次第的在前進。
居士13:好的,還有,隆波。我感覺遇到了跟工作有關的業障,不太舒心。之後尋根刨底,發現源自「我慢」,源自擔心自己未知的事件,就只是看見這些,也一直卡在這裡,隆波。
隆波:它不會輕易放下的。
居士13:但是…
隆波:繼續用功,要去照見沒有什麼是我們能夠控制的。
居士13:它依然卡在那裡,雖然我是知道的。
隆波:不是真的知道,我們明白是由于思維,心並不知道。修行不是為了讓頭腦變得聰明,而是要讓心聰明,完全是兩回事。繼續用功,還不夠,做得還太少,繼續用功,別灰心!
居士13:沒有灰心,我只是缺少精進。
隆波:嗯,去用功!
居士13:有些天,心安住不了幾次。
隆波:繼續用功,還不夠。
居士13:但依然在正確的路上,對嗎?
隆波:對,好過沒有修。
居士13:但是我還沒有分離蘊、界。
隆波:還沒有。最後一個人了,剩下的準備回家。
☘️居士14:隆波您好!這是我第三次有機會頂禮隆波,每次都很緊張,這次更緊張。因為師兄們希望我有機會跟隆波做禪修報告,但我不知道說什麼,因為我所做的只是——知道自己生氣或者現在緊繃、現在傷心,我只是覺知到這些,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隆波:覺知以後並不需要做什麼。當下有什麼鮮活的狀況生起,就持續覺知下去。直到有一天,智慧生起,它自行總結:一切只是臨時存在。不是我們總結,而是心自行總結。
居士14:但是以前我特別直率,如果生氣就表現生氣,而且沉浸在生氣裡很長時間,現在生氣或緊繃之後,感覺到生氣、緊繃消失得越來越快了。但我不知道這樣對嗎?
隆波:對,不用對它們做什麼,有覺性的及時知道,就會消失。
居士14:好的,只是我不怎麼觀身。
隆波:那就觀心。
居士14:剛才聽法,我根本聽不懂。
隆波:能夠觀心,就去觀心。其他人觀身,是為了能夠進到心。隆波請教過隆布敦長老:無論去哪裡,老師們全在教導觀身,我需要觀身嗎?他悲憫地看著我說,他們觀身是為了抵達心,然後觀心,已經觀到心的人,還要觀身做什麼呢?身體是應該被扔掉的,長老是這麼教導的。
居士14:好的,也就是讓我先繼續觀心,對嗎?
隆波:對,但別去觀察別人的心,要觀照自己的心。
居士14:好的,感恩您!
居士15:隆波您好!我已經學習隆波的法大概一個月,很有信心,想試試看念經,我屬於瞋心很強的人,而且觀察到自己的心往外送,跑到家人身上,跑到別人身上。開始以三法印的思維引導,也就是無常、苦、無我,很快它們自己呈現,只是比較粗,有時候心裡冒出「你去干擾它乾嘛?」
隆波:嗯,沒關係。
☘️居士15:一旦圖像進入眼睛,色、受、想、行,它們已經造作結束,就會浮現「你去干擾它乾嘛?」之類的,想問這樣是否對?
隆波:對。
居士15:還有一個情況,我打坐時,感覺心就是我,身體只是臨時借用,它會無緣無故的抽筋。沒請它就來了,我說:你想怎樣就怎樣吧。結果症狀就減輕了。這樣對嗎?
隆波:抽筋產生的時候,你的心是觀者,這很好。至於挑釁它,就有瞋心摻進去了。
居士15:它(瞋心)有淡薄下來,只是…
隆波:為何它淡薄?因為它是無常的。
居士15:正如隆波教導的,禁止緊盯,於是我想我閉上眼睛用心往前看,類似於用余光看一樣,我的理解是,不去緊盯就是瞥一眼。
隆波:嗯,只是瞥一眼,別去盯著它。
居士15:它(瞋心)就馬上減弱,但我不知道對嗎?因為有去責罵它,
隆波:及時知道,就已經對了。至於罵它,是出於習慣。
居士15:就在剛才我看見某種境界,境界就發生在那裡,我好像置身其中,心說‘進去干擾乾嘛,沒事找事,它是自行生起的,也會自行滅去。’
隆波:嗯,那是對的,但是別用思維引導。心太喜歡用思維引導了。至於看,已經看對了,但喜歡以思維總結,要及時的知道。
居士15:我從小就想個不停。
隆波:誰都是會想的!怎麼可能阻止呢?心具備「想」的功能。只不過「想」了,我們要及時的知道。
今天時間到了,隨喜大家的功德!請允許隆波供養隆波的剃度師,讓大家得到更多功德。好啦,接受祝福之後,各位就能回家了。
隆波:
如河水充滿,遍滿於海洋;
如是此佈施,利益諸亡者!
願你欲與願,能迅速達成,
滿一切期望;如十五月亮,亦像如意寶!
願諸災免離,願諸疾消失,
願你無障礙,得快樂長壽,
習慣禮敬者,常敬拜尊長,四法得增長,
長壽、美貌、幸福、健康!
【完】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電子書下載:
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