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在「心」|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22:33~24:59)

2020年8月8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我們一定要修習某一種禪法,
別懶惰、別偷懶,
懶惰、偷懶,從來沒有讓誰獲得好的成果,
懶惰從來不會讓誰獲得成果的,
業的法則,永遠都是公平的。

我們修行,如果修行正確,
我們持之以恆地用功,
量足夠的話,結果就會呈現。

如果我們修行了之後,
心跑去想別的事情了,結果同樣生起——
發生的是散亂,不會取得道果。

因此,
我們要去選擇,
什麼禪修方法適合我們自己。
去觀察我們自己的禪修方法:
念誦「佛陀」了心裡很舒服,
就去念誦「佛陀」;
觀呼吸了之後很舒服,
那就去觀呼吸;
觀腹部升降了之後,心裡很舒坦,
就觀腹部升降;
做隆波田的手部動作很舒服,
就去做手部動作;
觀感受了之後心舒服,
就去觀感受;
觀心好、心壞,看了之後,
(覺得)很好玩、很舒服,
那就去觀。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禪修方法並沒有誰比誰更好。
如果修對,同樣都對;
如果修錯,同樣都錯。

比如我們念誦「佛陀」,
並不是為了讓心寧靜,
我們念誦「佛陀」
是為了及時地知道心,
比如「佛陀、佛陀」,
心跑去想別的事情了,
我們知道「心跑了」,
這稱之為「會修行」。

呼吸並不是為了讓心寧靜,
呼吸,一旦心跑到呼吸上,及時地知道,
一旦心跑去想別的事情,及時地知道。
呼吸了之後,去及時地知道心,
這稱之為「會修行」。

觀腹部升降,心跑到腹部,
知道心跑到腹部了,
觀腹部升降,心跑到別的地方、
去想別的東西了,知道心跑掉了。
觀腹部升降,僅僅只是一個背景,
我們真正觀的重點是「心」。

所有的禪修方法,「心」是重點,
禪修方法僅僅只是一個背景、一個參照物。
參照物作為背景,
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心。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