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僅是宇宙的一顆小小微塵|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03:28~11:24)

2020年9月27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我們想要能夠認識自己,
就必須知道,
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是為了什麼。

若我們徹底地了解自己,
就會知道——
其實我們與外在的環境是一體的,
我們僅是世間的一顆微塵,
僅是宇宙的一粒塵埃,
根本沒有任何涵義可言。

倘若全世界幾十億人同時死去,
宇宙也沒有絲毫影響,
不存在任何涵義。

然而我們卻誤以為——
自己如此特別,自己多麼了不起,
我是如此、我是那般……
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更偉大、強大。

事實上,
我們僅是非常小的一顆塵埃,
沒有任何意義,
是生或死,
對於整個宇宙、整個世間而言,
根本毫無差別。

我們錯誤的界定,
總以為「我這樣、我那樣……」,
因此才會一直掙扎,
在內心始終找不到任何寧靜與快樂。

佛陀教導我們返觀——
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探究自己,
這稱之為「自己」的,
其實就是身與心。

若我們想認識、了解自己的身與心,
首先必須具念(sati)。
「念」即是——
覺知身和覺知心的工具。
覺知到身的存在,
覺知到心的存在,
這稱之為「念」。

另一項所需的即是「智慧」。
智慧是知道事實——
知道身的實相,
知道心的實相。

「念」與智慧二者不同,
覺知到身與心的存在,
那是以「念」在知道。
比如:我們身體移動時,
或無論身體做了什麼動作,
我們能覺知到它,
這稱之為「具念」,
但僅僅如此,並不能離苦。

若我們僅是具念,
不斷地覺知或聚焦,
那僅能獲得禪定、僅能獲得寧靜。

真正讓我們得以離苦,
得以脫離輪迴的是智慧。

「念」能捕捉到——
身的存在、心的存在,
身的一舉一動,心的一舉一動,
「念」能覺知到狀態——
能覺知到身體的狀態,
能覺知到心的狀態。

而智慧則是——
心聰明地了解一切名法、色法的實相。

「念」讓我們能區分——
貪與瞋不同,苦與樂不同,
讓我們能清楚地區分貪與瞋各有其特性。

每一種現象自身僅有的特質,
稱之為「特性」——特殊的性質。
貪有貪的特性,
瞋有瞋的特性,
散亂有散亂的特性,
萎靡不振有萎靡不振的特性,
苦、樂也各有其不同的特性。

因此每一個境界,
無論名法或色法,
各自有其與眾不同的特性,
讓我們得以清楚地區分——
此是此,彼是彼,它們是不同的。

貪與瞋是不同的,
苦與樂是不同的,
好與壞是不同的,
身與心是不同的,
地、水、火、風每一項元素都是不同的部分,
於是我們能作區分。

但僅僅如此,還未能離苦。
僅是看到每一個境界獨有的特性,
尚無法讓我們離苦。

若我們想要離苦,
則須看到所有境界的共性。

除了涅槃之外,涅槃是另一種狀態,
其它所有的名法、色法,
都有其共同的本質,也就是——
無常、苦、無我。

「無常」的意思是——
曾經有存在的現象,
到了某一點,它沒有了。
曾經存在的,它不存在了,
這稱之為「無常」。

「苦」的意思是——
在我們眼前存在的現象,
正在被逼迫著要消失、滅去,

「無常」是看到——
曾經存在的現象滅去了,
「苦」的法印是看到——
尚未滅去的現象,
正被逼迫著要消失。

「無我」是指——
所有的現象,
無論是生、是住,還是滅,
都是隨順因緣的,
而非隨順我們的心意。

「無常、苦、無我」這三者,
是除了涅槃之外,
與其他一切境界所共有的特質。
其它所有的境界,
全都處在三法印的範疇,
全都呈現三法印。

僅僅隨觀一個個境界,
仍然無法讓我們真正放下。
比如:我們看到——
「苦」與「樂」是不同的,
我們就會想得到快樂,
想逃離痛苦,對嗎?
我們就會討厭一個,喜歡一個,
心永遠無法有契入中立的那一刻。

若僅是看到境界,
看到貪、瞋、痴每一單獨現象,
看到苦、樂、好、壞每一個個體,
或是看到地、水、火、風的每一個元素,
是無法讓心放下的。

我們就會一直出現——
「喜歡這個,討厭那個」的狀況。
為什麼?
因為我們尚未具備智慧——
尚未徹見每一個境界,
在「無常、苦、無我」三相面前,
全都是是平等的。

因此,所謂開發智慧,
就是要看見——無常、苦、無我,
這才能稱之為「毗缽舍那」。
而不是源自於思維、推理、
分析、閱讀、聆聽所產生的智慧,
那樣的智慧,對煩惱而言,根本不具殺傷力。
也許粗重的煩惱或許消失了,
但尚會生起更為微細的煩惱——
生起我慢,自以為很厲害,
已經學習過很多了。

因此,真正能斷除煩惱的智慧,
必須是毗缽舍那的智慧,
惟有它,才可以徹底地將煩惱根除。

毗缽舍那的智慧,必須能照見三相,
洞見它們的共性。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