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06:41~13:29)
2020年10月4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至於居士們來做功德,
即便沒有期待想發財,
他們也會發財。
怎麼會發財呢?
那些敢於付出的人,
在他付出的時候,就已經是富有了,
心已經足了,心飽和了,心滿足了,
而且做的時候,是帶著快樂的。
功德的意思是——快樂,
如果我們做了,有快樂,
那就是獲得功德了。
因此,居士們的利益是一種方式,
出家人的利益又是另一種方式。
有時候我們希望做大型供僧後,
自己可以七次成為轉輪聖王,
然而,每一次都有幾十、幾百人(發相同的願),
何時才輪到我們成為轉輪聖王?
或想成為天神,
若想成為天神,
不必等到大型供僧也行。
持五戒,
在想造惡或做壞事的時候,
心裡生起慚愧心,
有慚愧心,
對於惡業的果報懷有恐懼心,
就只是如此,
我們就可以成為天神了。
我們看到別人做功德,
我們沒有錢,就去隨喜他們。
比如,有大功德主來做功德,
我們隨喜他們,我們也得到了功德。
但如果我們的心是不善的,
看到大功德主來了,
我們妒忌他們,心是不善的,
就沒有得到功德。
功德或罪惡,
取決於我們的心——
作為真正的判斷基準,
而不在於別人。
如果我們做功德,
是為了減少自己的煩惱習氣,
我們以此為目的,就會提升為善法,
可以減少煩惱,如此功德更大。
功德,可以讓我們在輪迴中投生較好,
而善法,可以讓我們徹底地擺脫輪迴。
因此,我們來向隆波學法,
也可稱之為「在隆波寺廟做功德」了。
我們要努力地提升自己的級別,
別僅僅只是侷限於做功德。
我們要去觀察自己的心,
比如我們進到寺廟,
不停地檢測、度量自己的心——
看到此人、彼人,
覺得喜歡,知道「喜歡」。
看到此人之後,
覺得討厭,知道「討厭」。
誰停放車子的時候,擋住我們,
我們想在此處停放車子,
但別人在我們之前就把車子停放了,
我們停放不了,
我們生氣,知道「生氣」,
如此才稱得上稍微聰明一些。
如果進了寺廟,
冀求佛菩薩保佑,
祈求這個、那個,
那是乞丐的徒弟,
那不是佛陀的弟子。
為什麼毘輸安呾囉王子
(佛陀的前生Vessantara)
是一位付出的人?
他付出是因為——
他(的心)是飽滿的。
提婆達多同樣也累積了很多功德,
但是他的妒忌心很重,
他非常嫉妒佛陀,
所以就努力地去爭奪,
於是他波羅蜜的累積,
就會比佛陀慢一些。
佛陀所做的一切,並不是為了自己,
而是為了減少煩惱,
為了幫助所有的眾生,
不僅僅只是幫助自己的親人。
如果我們僅僅只是幫助自己的親人,
那也比只幫助自己一人來得心胸寬廣。
佛陀及所有的菩薩
都是無選擇性地幫助所有的眾生。
他們的心一直是想著要付出,
讓別人接受到快樂、接受到利益,
他們一直是這麼想的,
如此的初發心,
所以佛陀的波羅蜜才較高、較多。
佛陀並沒有為了成佛而成佛,
他想成為佛陀,
並不是希望出人頭地,
否則不會(成就)的。
他想成為佛陀,
是為了可以讓所有的眾生,
充分地獲得最大的利益,
得到最大的快樂。
因此我們做功德,
無論做什麼都好,
一定要聰明一些,
一定要提升至善法——
減少煩惱,減少自私自利,
以付出的心態來做,
因為看到集體的利益。
如果如此去用心的話,
就會得到更高的功德。
然而,如果做了之後,
希望得到福報,
得到這個、得到那個,
希望下一生富有,
這樣從今生就開始貧窮了,
因為有了貪心。
窮與富,取決於心。
有些人富有,擁有十億、千億資產,
但是心的飢餓尚未消失,就依然還貧窮,
因為他覺得自己依然還不夠。
如果我們有月薪,
基本上有衣食住行,已經滿意了,
我們將自己剩餘的分享出去,
幫助他人、幫助其他的眾生,
心是滿足的,心是飽和的,
在世間,也許看起來我們很貧窮,
但是以法的層面,或心靈水平而言,
我們並不貧窮。
世間的富有,
最多僅僅只跟著我們一輩子,
有時候不到一輩子,
原本很富有的人,
由於新冠肺炎突然肆虐,
反而變得負資產了,
比我們更窮——
我們每天不缺衣食住行,
而且沒有欠債。
有些人曾經非常地富有,
一旦情況變化,
立即就變貧窮了,一貧如洗。
因此世間的資產——
並不長久,並不確定,並不一定,
何時疏忽大意,何時就離開我們的手心,
何時惡業現前,何時就離開我們的手心。
但是,心的資產,
可以一直(存放)在我們的心裡,
(甚至)可以跨越生死。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