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巴山
Ajahn Prasan Bhuddhakulsomsiri
微法談聽錄
(53:57~58:33)
2021年1月27日
現場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修行只有一個目標,
就是——徹底地離苦。
若想離苦,也只有一條路,
就是什麼?
即是「認識苦」。
何為「苦」?
即身與心,它們是最苦的了。
真正為我們帶來最多苦的,
即是自己的身與心,
而不是外在世間、
不是外在的人,
不是我們的朋友,
不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
苦生於心,也滅於心,
苦並不會依靠他人而滅去,
不會仰賴外在的人——
外在的人必須對自己很好,才能不苦,
事實上,並非如此。
如果我們的心很愚蠢,心不聰明,
即使外在的人對我們多好,
我們都不覺得滿足,
依然還是會苦的。
如果我們的心聰明、
心不執著、心不苦,
無論外在的人是怎麼樣的,
我們的心都不會有任何動搖。
因此,我們是苦或樂,
不能怪罪於任何人,
別怪罪我們的朋友、
別怪罪我們的父母、
別怪罪師父們、
別怪罪我們寺廟的其他人——
「因為你這麼做、
因為你這麼說,
所以我才會苦;
因為你不重視我,
所以我才會苦……」
其實,並非如此。
如果我們依靠自己,便能有快樂,
自身是飽滿、豐足、不飢餓,
沒有煩惱雜染,
誰也無法讓我們苦。
他人最多僅是一種外緣的接觸,
也就是業報恰好的安排。
一旦我們接觸之後,
我們內心就會造作出煩惱雜染,
隨後就會因為自己內心的煩惱雜染而苦。
這些苦,是心自己造作出來的,
我們錯誤的界定,也是心造作出來的,
那些不好的念頭、
讓我們苦的念頭,
也是心自己造作出來的,
並不是他人讓我們造作的。
當我們碰到好人時,
有時心也會自己造作不好的。
當我們碰到別人認為很好的外緣接觸時,
有時我們的心也會自己造作出苦。
因此,各式各樣的苦,
各種各樣的煩惱雜染,
全都是自己造作出來的,
別怪罪別人。
逐步學習,
直至看到這些事物的實相——
即使自己的身與心,也無法掌控。
如此我們就會減少欲望——
想要強迫他人的身心,
期待此人或彼人,
應對自己這般好或那般好……
慢慢地去了解自身的實相,
當我們越了解自己,
我們就會越了解別人,
心就會慢慢地聰明起來,
便會如實地看到世間,
而後慢慢地鬆開執著與抓取。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