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巴山
Ajahn Prasan Bhuddhakulsomsiri
微法談聽錄
(04:57~13:32)
2019年12月24日A|第十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課程現場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全都不能疏忽大意,
每一片刻都有可能(證悟),
每一片刻都必須要有覺知,
要有覺性,要有禪定。
大家體會到嗎?
(在座)許多人參加過多期的禪修課程,
也曾聽過非常多關於——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的內容。
可是,所聽聞的法,
並沒有真正進入到內心。
因此,我們無法僅僅只是透過聆聽、
閱讀或思維來學法,
必須真正動手去訓練自己。
(那些被分配去)寫字的人,
由於只是處在單一的姿勢,
較大的概率是獲得禪定,
更大的趨勢是獲得止禪。
因此,一邊寫字,要一邊覺知自己,
心跑到自己正在寫的字上,
心往外送了,
必須有覺性及時地知道。
自己是以坐著的姿勢在寫字,
要有覺性不時地意識到——
身體是坐著的。
在寫字的時候,
有時很認真、很刻意地在寫,
要知道「自己很用功、很刻意地在寫字」。
想寫得比較漂亮,
要知道當下這一刻有「想要」,
「想要」寫得很漂亮。
寫了一段時間之後,
身體會發酸、不舒服,
要知道「身體發酸、不舒服」……
可供觀察的境界非常多。
那些(被分配)做勞動打掃的人,
身體動了,要覺知。
當大家看到髒兮兮的東西時,
心非常地厭惡,很想逃避,
要及時地去知道「厭惡」、「討厭」的感覺,
無論多麼髒,不過是地、水、火、風而已。
就是如此,一點一滴不斷地學習,
直至心聰明起來。
無論哪一段時間,
如果修行的動機特別強,
在那一刻,就會緊盯。
如果心浸泡在移動的身體裡,
也要及時地知道。
自己必須彎著身子將東西擦拭乾淨,
心不喜歡,要知道「不喜歡」。
如果自己不去看那些境界,
再也沒有任何人能教導我們了。
這一期的禪修課程,
老師首次以如此的方式訓練自己的弟子,
無論在泰國或在哪處的禪修班,
老師從未以這樣的方式訓練過自己的學生。
事實上,
這才是最好、最棒的訓練方式,
最平常的,才是最好的。
即使從早到晚,
一整天在經行、打坐,
或一直做手部動作,
你再怎麼厲害,
都比不過你這麼做。
因此,在座的各位是很有福報的人,
但大家會不喜歡(做),
這也是很正常的,
因為大家非常追求享受。
大家可以試著想一想,
在我們迎合自己內心的需要時,
我們迎合的是什麼?
迎合的是——煩惱習氣。
相等於我們正在為生命中的敵人,
不停地補給後勤,不停地補給資糧,
賦予它們力量。
靜慮林聽錄組聲明:
本文內容是根據禪修課程視頻聽錄、整理而成,文字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若內容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