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四念處修行的核心——修行的地圖

阿姜巴山

2019年3月11日|第十一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聽錄整理|法音錄



打壓自己。能感覺到嗎?大部分人的心很沉重,這樣的狀態稱為正在緊盯。我們可以做回普通人嗎,還是必須一直做修行人?修行是什麼意思,知道嗎?修行的意思就是覺知當下,其實就是有覺性(sati)。要有覺性,我們就一定要先知道什麼會讓覺性生起。

大家聽過嗎,生起覺性的近因是什麼?(學生回答)對,(生起覺性的近因是)心能夠牢記境界或狀態。大家相互認識嗎?在一起快四天了,為什麼不認識啊?人太多,對嗎?還是因為大家只關注自己?我們之所以記不住,是因為我們剛見面。

中國人大部分住在公寓樓裡,對嗎?認識你們的鄰居嗎?曾看到過他們的臉嗎?能記住他們的臉嗎?也許能記得。也許並沒有跟他們說過話,但我們知道他們是我們的鄰居。從來沒跟他們說過話,為什麼能記得?因為常常看見。這就是能記得的原因,就是讓覺性生起的近因。

覺性生起的近因是心能牢牢地記得各種境界或狀態,但在這裡提到的覺性並不是指要記住外在的事物,而是指記住我們內在的境界或狀態。

四念處包含四個內容,曾聽過嗎?有身念處。除了身念處,還有什麼?(學生回答:受、心、法念處)覺性要記住的就是這四個方面的內容。但如果一個人要學所有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就太多了,佛陀要我們每人只學一丁點。

就算是身念處,也分好幾個板塊。

安般念

比如安般念,就是觀身體呼氣吸氣,並非觀呼吸。安般念是什麼意思?意思是在每次呼吸時要有覺性,而非聚焦、專注於呼吸。是什麼在執行呼吸的職責?是身體。比如大家現在坐著,對嗎?我們現在坐得很放鬆,開始越來越做回普通人了,感覺到了嗎?我們坐著沒事時,有在呼吸嗎?

我們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麼,能大概感覺到身體在呼氣吸氣嗎?我們並不需要對心作任何改造。大概能感覺到嗎?有一些起伏。不是只是腹部在起伏,而是全身會正常地起伏,感覺了到嗎?那種感覺是非常寬闊、舒坦的。而心聚焦於呼吸的感覺是非常狹窄的。好,再來試驗一次,每個人開始專注呼吸。感覺到了嗎?我們的心開始沉重了,我們的感覺變得狹小起來,那份輕鬆舒坦的感覺減少了。

當我們輕鬆自在地去觀呼氣吸氣時,類似我們現在坐著,並且大概能感覺到旁邊有人坐著。能感覺到嗎?一定要回頭去看嗎?不需要。這就是覺知。比這個力度更強就不對了。比這個力度更強的是什麼?是希望知道得更清楚,對嗎?

比如像老師這樣坐著,大概能感到旁邊有人(旁邊坐著翻譯)。但如果老師想知道得更清楚,就必須回頭仔細地看(老師回頭仔細看翻譯),那就再也不是覺知了。就演變成了緊盯、聚焦、刻意去觀。

大概能抓住什麼嗎?它們之間是不同的。我們穿著衣服時,大概能感到自己穿著衣服,對嗎?會有一丁點感覺,知道有衣服存在。在洗澡時沒穿衣服,跟穿上衣服時的感覺是不同的,那是覺知。大概明白嗎?

我們修習四念處時,用的是覺知,是感覺。我們可以試著去觀身體呼氣吸氣,覺知這種感覺,用老師剛才講的方式來觀身體呼氣吸氣。喜歡觀身體呼吸的人,就這麼觀,一整天去觀身體呼氣吸氣,一有空就輕鬆自在地去觀身體呼氣吸氣。

一旦我們常常看見,就能記得它。如果我們能記得身體呼吸時起伏的感覺,一旦我們情緒發生變化時,呼吸的節奏就會發生變化。比如我們緊張時,呼吸的節奏就會加快;或是我們生氣時,呼吸會變得急促;或是有貪心時,呼吸也會變得非常急促。

因此我們觀身體呼氣吸氣直到習慣,能記得它,一旦情緒發生變化,我們呼吸的節奏變化時,就會自動捕捉到,大概明白嗎?就只是這麼做,就可以一整天發展覺性了。為什麼?因為一整天不是呼氣就是吸氣,因此從早到晚就只觀這一對(呼氣、吸氣),就可以不停地在發展覺性了。

但有人並不擅長於觀身體呼氣吸氣。

四威儀

觀身還可以觀什麼?還可以觀四威儀。我們大的動作和姿勢僅有四種,即行住坐臥。我們只用平常的感覺,只要想到身體,坐著的身體就會呈現,感覺到了嗎?我們對身體的感覺會清楚一瞬間。如果我們希望能覺知得更清楚,就會牢牢抓緊身體,那就演變成了緊盯身體,心的沉重感就會增加,這麼說能明白嗎?

大家一整天常常坐著嗎?吃飯時會坐嗎?坐著聽法、工作、上廁所……我們處在坐這個姿勢的時間是非常多的。站得多嗎?洗澡時是站著還是坐著?還是躺著?男人小便時是站著還是坐著呢?我們每天走得多嗎?走之前一定要先站,對嗎?走完後也要先站,對嗎?因此我們每天站著的時間並不少。睡得多嗎?不用講了。

有行,有住,有坐,有臥。如果我們需要覺知身體的四威儀,就在身體處於這4種姿勢時訓練去覺知、去感覺。覺知、感覺的力度,就好像坐著時能感到旁邊有人坐著的力度,如果什麼時候覺知的力度太強,就會演變成緊盯身體,心就會憋悶、沉重,然後就會覺得透不過氣、不舒服。如果我們想訓練這一塊,站著時訓練自己去覺知,坐著時訓練去覺知,躺著時也訓練去覺知。

好,試著站起來。(學生站起來)去覺知站著的身體,就只是想到(身體)。非常多的人已經不是覺知,而變成緊盯了。什麼時候覺知的力度加大,什麼時候就變成緊盯。什麼時候覺知的力度加大就等於是轉過頭去看。大概明白嗎?好,請坐。(學生坐下)

因此,我們要常常地訓練覺知,走時要訓練,站時要訓練,坐時要訓練,躺下時也要訓練。時間一久,心就能牢記這些境界或狀態。本來坐著時正在走神,然後突然能覺知到身體正坐著。

男生可能正站著小便,本來是走神的狀態,突然意識到身體正站著。坐著上廁所時,有時我們會坐很久,想東想西,一直在迷失的狀態,然後突然意識到:誒,身體正坐著。

除了行住坐臥外,我們還會做什麼?行住坐臥在四念處裡屬於四威儀篇,如果我們能觀這四種姿勢,我們就能觀一整天,對嗎?除非是你在蹦、在跳的時候,那個沒關係,可以免除。

正知篇

我們的身體還會處於什麼狀態?不是動就是停。我們吃飯時會動嗎?現在我們正坐著,也在不停地動來動去,感覺到了嗎?但一個從未訓練過的人,他在身體動時,根本沒有感覺,根本不知道身體一直在動。

所以隆波田的修行體系才會把這個作為工具,它真正的核心是什麼?是動了覺知,停了覺知。並不必須要做14個動作,14個手部動作僅僅是種工具。如果能做到動了覺知,停了覺知,就可以一整天都保持覺知了,對嗎?老師不做14個動作,就這麼做,也行啊。(老師做手部動作)

閉上眼,將手舉上放下,能感到有某些東西在動。能感覺到嗎?停下,睜開眼。身體在動和停時,我們是用什麼來覺知?嗯,那些感覺,閉上眼心也能感覺得到。把手放到背後,不停地握拳放拳,能感覺到嗎?有什麼東西在動。一定要緊盯嗎?能夠感覺到,對嗎?這就是14個手部動作的核心。簡單嗎?

在身念處這塊,隆波帕默尊者建議的是以下三個篇幅:一、安般念篇,即觀身體呼氣吸氣;二、四威儀篇,即觀行住坐臥;三、正知篇,即觀身體的動與停。只需選其中一種訓練就夠了。

為什麼?因為如果能觀呼氣吸氣,就可以一整天訓練了。如果能觀行住坐臥,有覺性,也可以訓練一整天。如果動了能覺知,停了能覺知,同樣也可以一整天保持覺知。而且是以現在這樣輕鬆、舒坦的心去覺知,而不是以狹窄憋悶的心去覺知。

受念處

如果不觀身體,那就觀感受。感受有身方面的感受,有心方面的感受。身體方面的感受有兩種:苦受和樂受。大家聽到後或許會發懵。簡單來說,就是舒服的感受和不舒服的感受。簡單嗎?我們的身體在一天中,有些時段是舒服的,有些時段是不舒服的。

心方面的感受有三種: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捨受)。如果能觀這三種,也可以整天觀心的感受。比如此刻,我們的心是什麼樣的?是苦?是樂?還是不苦不樂?

我們必須要緊盯、專注,要做些什麼,才能知道我們是苦、是樂,還是不苦不樂嗎?不需要!就只是感覺(就能知道是苦,是樂,還是不苦不樂)。要記住它真正的核心是「就只是感覺」,而不是去思維分析,不是不停地刨根問底。根本無需任何知見。

因此學法時,一定要蠢一點、笨一點。別想獲得知見。知見對我們沒有任何的利益。擁有各種各樣的知見,更多的時候會增加我們的煩惱習氣。我們知道得比別人多,就是我們比別人厲害,我慢就會比別人的更大。

心念處

除了觀感受外,還有另一種方法是隆波帕默尊者經常建議的,即觀心。觀心並不是跳下去觀,而是「就只是感覺」。生氣時,我們一定要緊盯、聚焦,才會知道我們生氣了嗎?不需要,對嗎?害怕時能感覺到嗎?無聊,會有嗎?自卑,會嗎?厭倦,會嗎?這些都是感覺,對嗎?

感覺生氣和思維生氣一樣嗎?關鍵在於感覺。我們的感覺是非常多的。對於剛起步的人,佛陀為大家開示:只需學一點點就夠了。比如感覺心生氣和不生氣,這麼講能明白嗎?簡單得要命。感覺心貪和不貪,明白嗎?一定要想嗎?一定要想這究竟是貪還是不貪嗎?

還有什麼?感覺散亂或萎靡不振。會散亂嗎?會很頻繁嗎?非常的頻繁,對嗎?特別散亂後會發生什麼?會累,然後心就會昏昏沉沉的,有氣無力,要死不活,對嗎?

還有什麼?感覺心有痴和無痴。大家對這個也許有點發懵,因為這個難度稍微大了點。在我們迷失時,沒有覺性時的狀態,稱為痴。有些人看東西時,會覺得眼前好像有層霧,看什麼都不清楚——有些人是這樣的症狀。感覺到了嗎?有些天看一切都像蒙了層霧,某些天感覺晴空萬裡,看什麼都一清二楚。

我們瞌睡時,心是模模糊糊的還是亮堂的?大家更明白了嗎?就算心是模模糊糊的,也有模糊很多和模糊較少的程度區別。如果我們能看得出來,就會知道:噢,今天心特別模糊,今天心有一丁點模糊,今天心一點都不模糊。這就是痴。

在我們生氣時,心也是迷迷糊糊的;在我們心有貪、有淫慾時,也是迷糊的。心有覺性、有智慧時,就不會犯迷糊,它會光明亮堂。修習禪定時,如果沒有覺性,心也會迷迷糊糊的。如果修習正確的禪定,有智慧,有覺性,就不會模糊。

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嗎?當我們下坐後,睜開眼睛,感覺外面的世界全都灰濛蒙的。有過這樣的感覺嗎?有時我們打坐後睜開眼睛,會覺得有些昏沉、瞌睡,沒精神。這種禪定稱為帶有痴的禪定。有人越修越迷糊,這就是越訓練煩惱習氣越厚重。

(帶有痴的)禪定是很可怕的,但很多人非常喜歡訓練這樣的禪定。老師努力地解釋,是希望我們能大概明白痴的狀態。我們在訓練觀心時,如果誰是瞋心型的人,就去觀心有瞋和無瞋;如果誰是貪心型的人,就去觀心有貪和無貪;特別喜歡散亂的人,就去觀心的散亂與萎靡不振;對於可以看到痴的人,就去觀心有痴和無痴,痴的多與少。

只需觀其中任何一對,就可以一整天都發展覺性。因為那些瞋心型的人,一整天有的只是生氣的心和不生氣的心。或者如果是貪心型的人,一整天不是有貪就是無貪,就只是這些內容而已。這裡說的沒有貪,並不是說其他的什麼都沒有。沒有貪,但也許他生氣了。因為生氣也是無貪的,對嗎?大概能區分嗎?

訓練時,我們擅長哪一塊,就訓練那一塊。在起步階段,我們把自己由一個沒有覺性的人訓練成有覺性的人。在剛開始時,我們是一個沒有覺性的人。我們常常訓練去看境界和狀態,比如看生氣,不停地看下去。有一天,在我們沒有刻意覺知時,生氣生起了,我們能捕捉到,那就是真正的覺性生起了。在這之前努力訓練,努力保持覺性、保持覺知時,還不能稱為有覺性。真正的覺性是自動自發地生起的,它不會無緣無故生起,它是源於我們的訓練。即我們有這樣一份用心:每次生氣,都訓練自己去覺知。最後,由於常常看到生氣,心便能牢記生氣的狀態。

實際上每個境界都是相同的,我們常常去看那個境界,直到心能牢牢記得那個境界。下次那個境界再次生起時,在沒有刻意的情況下,覺性能自動生起,才稱為真正的覺性生起了。

我們訓練時分為觀身和觀心,或稱為觀色法和觀名法。色法其實就是與身體相關的這一塊,在觀身這塊,隆波帕默尊者介紹的是以上三方面內容。至於名法,感受屬於名法,心也是屬於名法。我們觀名法時,並不需要太多定力。我們只是普通人,心裡有什麼感覺生起時,完全能感覺到。我們僅需加入一點兒關注度,用這樣的心去訓練、去觀。如果我們用心的力度太大,就會變成緊盯,就不再是覺知了。這一點大家明白嗎?

觀身和觀心的區別只有一點點。在觀心時,我們放任六根與六塵接觸,感覺生起了之後,我們才訓練去感覺、去觀。我們不去守株待兔,而是它生起後才訓練自己去看。在看的時候,就只是感覺,而不是去緊盯、去聚焦。

我們觀了之後,捕捉到它之後,不去對治,不去干預。煩惱習氣生起了也行,生氣了,我們就只是去感覺而不去對治;貪了之後,只是去感覺,不去對治;貪生起後,也只是去感覺,不去對治。各種善法、美德生起後,就只是去感覺,不需要去呵護它,延長它的壽命。努力呵護它,讓它繼續存在,這是在對治;想徹底地抹掉它,也是在對治。

但觀身時,因為身體(的狀態)壽命較長,不用等它先生起才去感覺。我們觀身時可以觀到當下那一刻,比如,身體坐著,就只是去感覺,當前它就是坐著的。因此,觀身的當下和觀心的當下,它們是有一點區別的,明白嗎?

為什麼不去對治?因為我們學習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能夠了解和認識我們自身,學法修行是為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老師已經講過了,我們並不是透過閱讀、聆聽、思維、分析、死記硬背來學習的,我們是透過觀察自己的方式來了解自己的。在我們了解自己、觀察自己時,用的方式是感覺。

比如我們要了解某種鳥,然後就去翻相關的百科全書,去找這個鳥叫什麼,有什麼習性,對它做一個了解。這和我們到現場去觀察這個鳥有什麼習性、有什麼習慣一樣嗎?如果我們只讀專業書籍,讀到把這個鳥的狀況背得滾瓜爛熟,這和我們真的去觀察鳥的實際生活狀況相比,哪個會讓我們更加了解這隻鳥?

閱讀有關這隻鳥的專業書籍,就好比是學習經典理論;去實地觀察這隻鳥,就好比是認識、觀察、體會自己。關鍵在於,我們想學習某種事物的自然狀況時,前提條件是我們不能改造那個事物。我們一定要放任它們按照自己的天性去運作,它們本身應該怎麼呈現,就讓它們自然地那樣呈現,對嗎?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才會說:在感覺生起之後,不去對治,不去干預,不去改造它。這一點明白嗎?

隨著不斷地看到實際的狀況,最後我們就會明白一個事實:每種感覺,每種現象,它們都來了就走,生了就滅,無法掌控。只是一味地聽、一味地思維,是永遠比不過我們一整天去實地觀察的。

生氣有生氣特質,貪有貪的特質,恐懼有恐懼的特質。每個事物都有屬於它自身的特質,對嗎?比如,恐懼時,心會稍微有點萎縮;很愉悅時,心會非常寬廣,非常舒坦。它們是不同的,對嗎?它們有屬於自身的一些特質。

在我們訓練讓覺性生起時,訓練的是去觀察它們自身的特質。我們剛訓練時,就知道這個是貪,這個是生氣,這個是恐懼。我們不用去標註它叫什麼,但心裡能感覺到,直到最後能夠記住它。到這裡,明白嗎?

每種境界都有兩種特質,有屬於它們的個性,也有共性。它們所具備的共性就是:生了就滅,來了就走,無法掌控,它不是我。這是所有境界的的共性。

因為每種境界跟狀態都有自己的個性,所以我們在訓練覺性時會清楚地知道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但隨著修行的深入,心會不停地看每個境界,最後心就會明白所有境界跟狀態都有一些共性:三法印。所以,在發展覺性的初始階段,我們是通過訓練獲得覺性,不斷地訓練下去,最後就會獲得智慧,因為三法印就潛藏在每一種境界裡。到這裡,明白嗎?

我們開發智慧時,除了要有覺性外,還要有正確的禪定。正確的禪定就是心抽身出來變成知者和觀者,並沒有跟境界和狀態完全侵泡在一起。這樣的心,也就是阿姜宋彩尊者所開示的知者的心、佛陀的心。佛陀是什麼意思?佛陀的意思就是覺知、覺醒、喜悅者。

訓練(正確的禪定的)方式是修習一種禪法,然後去知道心的迷失。所以才會讓大家去訓練兩種。也就是每個人要為心找一個臨時的家,然後去訓練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這樣就會獲得禪定;而訓練覺性的方式,就是去訓練常常去覺知、感覺那些境界和狀態,直到最後心能夠記得非常多的境界或狀態。到這裡,明白嗎?

老師講到這裡,從來沒說過要去打壓或強迫心,對嗎?一定要壓制心嗎?一定要裝修心嗎?沒有,對嗎?我們就用平常普通人的心去發展覺性,就是這樣的心剛剛好。如果訓練之後心感到憋悶,這個就已經超過好的程度了。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已經去緊盯、去聚焦了,已經不是感覺、覺知了;或者說明我們已經去改造、裝修境界了,已經努力地想把那些境界徹底抹得一乾二淨,或是想呵護某種境界了。

這屬於基礎階段的修行方法,清楚嗎?為什麼老師要給大家講整體的地圖?因為大家的問題絕大部分都屬於這方面的內容。

互動問答

學生:您剛才提到了兩個方法,我個人的問題是:我首先選擇觀察的境界是我的散漫,我讓心不斷地記住散漫的情況,這是開發覺性,這是我選的第一種方法。您剛才又講了第二種方法,比如我觀呼吸的同時念誦佛陀,當心迷失了,我知道迷失了,這是禪定嗎?這是兩種方法,針對兩個目標,對嗎?

阿姜巴山:很好,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實際上我們修習一種禪法,然後去觀心,這本身就是同步訓練兩種,甚至三種的。比如,我們修行時,訓練的方法是觀身體呼氣吸氣或念誦佛陀,在修習每種禪法時,本來就會獲得覺性,對嗎?我們訓練這個禪法時,心迷失的時候,心迷失的狀態是有它獨特的個性和特質的,對嗎?

學生:是的。

阿姜巴山:如果你以身體呼氣吸氣作為所緣,在觀身體呼吸吸氣時,本身是在訓練覺性的;當訓練觀身體呼吸時,心跑掉後,如果能及時地知道,其中是包含了訓練禪定的。因為心的跑掉也是一種狀態,其實就是散亂的狀態。心跑掉是非常頻繁的,一旦我們訓練到能夠記得這個狀態,這本身就會讓我們獲得覺性。

這裡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每次心跑掉了,我們如果能及時地知道心跑掉了,心的跑掉就會滅掉,那時就會獲得禪定。它的關鍵在這裡。我們訓練時觀心的跑掉,這裡面本身就有訓練覺性的成分。我們觀的時候,一旦心跑掉,我們及時知道心跑掉,跑掉就會滅掉,就會生起覺知的心,就會有禪定。所以,只訓練這個方法,就同時訓練了覺性和禪定。

此外,如果我們不停地訓練下去,還有機會獲得智慧。比如我們最後會看到:心是要待在臨時的家裡還是要跑掉,並不是我們真的可以掌控的。或是我們會明白:無論是覺知的心還是迷失的心,它們都生了就滅,來了就走。

訓練一個禪法,可以從起點一直來到終點。

學生:太好了,謝謝老師!

阿姜巴山:老師覺得今天跟大家講了這麼多,應該已經回答了各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問題了。

【完】


法音錄聲明:

文章轉錄自微信公眾號「禪窗」法布施的音視頻。為便於閱讀且符合書面表達,我們對其進行了後期編輯校對,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準確性未得到確認,若存在任何錯誤或偏差,完全歸責於整理者,望讀者知悉與明辨,並請不吝指正。本文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嚴禁擅自節選或改編,轉載請註明出處。


音頻來源:禪窗

 

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