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巴山
2019年3月14日|第十一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聽錄整理|法音錄
頂禮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大家好!
現在暫時不做早課。每個人的座位上都有一小束桿子,一小包花,還有一個用紙疊成的像船一樣的小盒子。有沒有誰沒有?缺工具的人請舉手。你缺什麼?
迷了,迷了,對別人有興趣去了。迷了知道,而不是迷了之後去打壓。迷了知道,然後放任它像原來那樣自然地運作。別強迫它不迷。真正錯的地方是心一旦迷了,我們知道之後就喜歡打壓它。
我們一定要明白,心的一種自然狀況就是它的壽命不長,它生了就滅、生了就滅、生了就滅。我們感覺它很長,但事實上不是,那是我們的一種錯覺。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的記憶把它連成了一片,所以我們以為它很長。
大家曾經看過以前那種膠卷式的電影嗎?這個時代的人可能已經不太能看到這樣的電影了。以前的人看的電影,往往是那種用一大卷膠卷,需要不停地去轉的電影。誰的年紀大到看過那種電影?
我們在螢幕上看到的是活生生的畫面,但事實上,它是源於那個不停地在轉的膠卷,其實那是什麼呢?就是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照片,它們稍微有一些差別,不停地連貫在一起。真正讓我們感覺到它是活靈活現的,是有生命的,實際上是我們自己的記憶。如果我們真的把那個膠卷打開來看,會發現實際上它是一個片段一個片段連續的照片的組合而已。
我們感覺心是連續的,其實原理是同樣的。實際上,心的自然狀況就是每一個剎那都在不停地生滅,而且生滅的速度極快。因為它生滅的速度太快了,如果我們的覺性跟不上,因為我們的想蘊還存在,記憶和界定還在,我們就誤以為它是連續的。
在我們知道心迷失的時候,那個迷失的心是一顆,對嗎?其實接下來生起來的是另一顆心,也就是說知道剛才心迷失了。因此,最開始迷失的那顆心和後面生起的知道剛才迷失了的那一念心,它們是不同的個體,對嗎?
如果心迷了之後我們知道,知道之後還去拉它回來,這等於是在做什麼?等於我們在拉那些已經不存在的事物,所以我們的心就會憋悶。所以一定要記住這個原則:心啊,它是生滅的。因此,毫無必要去把過去的心拉回來,因為它已經不存在了。
這麼說大家大概有明白一點什麼嗎?我們學法就是學這些。直接去學事實,跟我們相關的那些事實——跟我們的身體有關的事實,跟我們的心有關的事實。我們學習直到最後對這—切全都清楚明白。沒有什麼會比這個更加奧秘和隱秘了。什麼時候徹底明白了這些,就會自行擺脫所有的苦。
比如有的人覺得自己的生命太苦了,在某些時段裡覺得自己有的全都只是苦。但事實上,苦也是生滅、生滅的,如果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所謂的很長的苦就會被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它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苦得那麼長。
快樂也是一樣的。在我們有覺性的時候,一切都會被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當我們正在迷失,沒有在覺知的時候,我們的那種感覺就好像很長。因此,在苦的時候,我們一直浸泡在裡面,在快樂的時候,我們一直浸泡在裡面,沒有覺性,就好像是在做夢,夢到自己苦,夢到自己樂。
當我們覺知自己,覺知一次,就好比是我們從夢裡醒來那麼一剎那。曾經做過噩夢嗎?在夢裡的時候,感覺真的很可怕,對嗎?在醒過來的那一剎那,知道自己剛才在做夢,所有的恐懼就會立馬消失,對嗎?
但我們的問題在於,我們做夢做了很久然後才醒來那麼一瞬間,然後繼續做夢做很久再醒來一次,然後再繼續夢很久才醒來那麼一剎那。所以我們的痛苦會很長,我們的快樂也很久。
因此,我們就要常常地醒,常常地去覺知自己。最後我們就會發現在世間所發生的一切,都是生起來然後就會消失,生起來然後就會消失,根本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我們覺得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們之所以覺得它們是真實的,之所以對它們那麼認真,是因為我們做夢的時間太長了。大概明白嗎?
我們可以暫時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斷地有覺性把一切不停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那麼最後我們會發現,這個世間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因它而快樂,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們因為它而苦呢?
明白了嗎?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的痛苦大大減少了,而且我們也不會被快樂欺騙很久。因此,覺性非常重要,覺知自己非常重要。痛苦的減少是源於我們去學習自己,認識自己,最後真的了解自己。
迷了嗎?做夢了,什麼東西就都會顯得很長。
現在這一刻,大部分人感覺到身體是熱的,但是我們的心是清涼的。能感覺到嗎?這個人不行了,這個人刻意下去看了。
能感覺到嗎?在串每一朵花的時候,我們的感覺都是不同的。有一些花串起來很難,我們在串的那一刻,心裡是有一些苦悶的成分在的。同樣的一朵花,一旦它串過去了,我們的心就突然輕鬆了。某些片段會有些鬱悶,有些片段會很放鬆,有些時候又會非常認真。
今天大家串這個花,老師感覺大家是很受益的,因為大家的心開始鬆開了。能夠區分嗎?會覺得更加輕鬆一些,更加舒服一些,而且更容易就可以看到心的運動變化。在座的各位有沒有誰在這一小時內甚麼境界都沒有看到,有嗎?
等一下我們會照例一起做早晚課,做完早晚課之後大家就去吃飯,吃完飯之後按照以前正常的時間安排,九點以前準時回到教室。
【完】
法音錄聲明:
文章轉錄自微信公眾號「禪窗」法布施的音視頻。為便於閱讀且符合書面表達,我們對其進行了後期編輯校對,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準確性未得到確認,若存在任何錯誤或偏差,完全歸責於整理者,望讀者知悉與明辨,並請不吝指正。本文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嚴禁擅自節選或改編,轉載請註明出處。
音頻來源:禪窗
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