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法是公平的

阿姜巴山

2019年3月10日|第十一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聽錄整理|法音錄



禮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大家好!

玩球怎麼樣?心沒有跟自己在一起,一直在翹首期待:老師什麼時候才跟我互動啊?

事實上,老師在大家傳球的過程中去跟大家互動,最好的方式就是很自然的方式,但是因為翻譯在這十天裡一直都要翻譯,如果發聲太大,就很難堅持下來,所以就有必要用話筒。但是一用話筒,就把大家內心的煩惱習氣鼓動得滿天飛。在傳球的過程中一邊傳一邊在想:什麼時候才可以輪到我呀?

這並不奇怪。如果換作老師,老師也想學。但是法有很多種學習方式,對嗎?老師跟你互動是一種方式,在傳球的過程中,你的煩惱習氣生起了以後,你不停地去觀、不停地去看,這又是另外一種學法的方式。

有的人只有對他不理不睬,他不停地觀下去,才會越來越厲害,越來越牛。

大家一定要相信老師有自己獨特的方法,還有,一定要相信法永遠都是公平的。要相信就算老師不停地去特別關注某個人,不停地給他加油,希望他快一點證悟道與果,這是做不到的。

如果在哪些片段,我們的心適合學法,那一天我們學法的機會就會多一點,學的法就會多一些。老師沒有跟你互動,你不停地去觀你自己,不停地去用功修行,法本身就在裡面了。

今天是跟大家做一對一互動的第一天。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有在跟你互動;第二種情況是沒有在跟你互動,那時候你就去聽老師給別人的開示和回答,同時也要去修行,別把「臨時的家」扔掉了。

你們喜歡以哪種方式學?第一種方式還是第二種方式?請工作人員準備椅子——VIP的椅子。

迷失跑過來看了,對嗎?這就是法,這是我們自己看到的實相、事實。這個更加重要,重要太多了。為什麼?因為我們回去以後,必須靠自己獨自上陣。在這條路上,你只有自立、靠自己,才有可能走完這段路。

好,大家去自助,老師準備喝喝茶(笑)。

已經有人舉牌了。等一下的互動,新生和舊生交替進行,大家都有均等的機會。先請第一位舊生。

學員A:老師好,翻譯好!昨天隆波說我的心很散亂,然後讓我觀呼吸。我想了一天,不知道該怎麼做。我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在觀呼吸的時候,我可能會觀腹部起伏,但是我也不知道那算不算緊盯。

老師:要用新的方法,要試一試。你現在坐著,對嗎?一定要想嗎?坐著玩兒。坐著的時候,你的身體在呼吸嗎?就是很放鬆很自然地坐著,能感覺到嗎?身體正在呼吸。就是這樣很輕鬆地去感覺,而不是很強力地去聚焦、去緊盯。

學員A:是感受腹部的起伏嗎?還是……?

老師:要能夠輕鬆地覺知全身在呼吸。呼吸是屬於身體的。什麼在呼吸?身體在呼吸。那種感覺是非常寬廣的,而且是非常放鬆的。感覺到了嗎?當下這一刻的感覺是很寬廣的、很放鬆的。

不要改造呼吸。你出生以來是怎麼呼吸的,就那麼呼吸。在我們修習安般念觀呼吸的時候,我們的呼吸並沒有不正常。

由於你以前的慣性,心會不時地跑到腹部那裡去,要及時地知道心。每一次知道它跑動,每一次心就會安住,對嗎?一旦它安住之後,就再一次輕鬆地、非常寬廣地去覺知身體呼吸。

不去打壓心,別期待它可以寧靜。它散亂,看著它散亂。讓心不斷地輕鬆自在地跟呼吸的身體在一起,然後很快它又會再次忘記呼吸的身體。及時地知道之後,又再一次回來輕鬆自在地觀身體呼吸。

學員A:是在固定形式裡這樣做嗎?平時我會經行。在日常生活中怎麼觀呢?

老師:事實上,身體的呼氣吸氣一直都存在。在坐著做固定形式的訓練的時候,就這麼去修,這麼去用功。在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三五分鐘休息時間,也這麼做。一整天都這麼做,就是去把零碎的休息時間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利用起來。一個小時五分鐘,十個小時就是五十分鐘了。然後晚上回到家之後,再安排十五分鐘或二十分鐘時間來這麼修行。

學員A:那平時我做家務之類的,觀動作可以嗎?還是繼續觀呼吸?

老師:去觀身體動也行,但是你也需要不時地去觀身體呼氣、吸氣,因為這會幫你減少散亂。你一旦扔掉身體呼氣、吸氣,心又開始散亂了。

學員A:我一般每天會經行一到一個半小時,我以前經行的時候是觀腳部的感受或者念佛,這種方式需要改變嗎?

老師:要及時地知道心。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要去知道腳、知道腿。心跑到了腳上,要知道,我們關注的是心。

學員A:就是說我經行的時候還是要觀自己的心,而不要去觀自己的腳或者念的「佛陀」,對嗎?

老師:如果特別散亂,要念誦也行,可以一邊經行一邊念誦。

學員A:我有時候會特別散亂地想一件事情。它會一直想,非要把那件事情想完才停止。這時候我是強行把它打斷呢,還是在想的時候覺知就好了?

老師:能夠阻止得了嗎?

學員A:可以的,我憋氣不呼吸,它就不會想了。

老師:如果是在工作時間,我們一定要去解決問題,那我們想的時候就要把那件事情徹底地解決、處理掉。但如果是在修行的時間,我們就不能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讓它不停地想,因為那屬於迷失去想了。因為在那個時間段,我們要把所有一切會干擾心的事情全都放下,

那段時間是我們專門留給修行的時間。要反覆地提醒自己:這是修行的時間。迷失去想工作了,及時地知道,然後繼續回來修行。要知道這是屬於修行的時間,而不是繼續放任自己的心一直散亂,去思考工作。

學員A:還有一個問題,您說我們要自助,要去研究經典,要多聽法談。但是我以前聽說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他要學的法只需要一點點。那對於我來說,我是要去多研究經典、聽法談,還是目前就按照您教我的這個觀呼吸的方法去修就行了,不用管別的了?

老師:老師在這個教室裡教的一半內容就是經典,就是理論,但是那是跟修行方法相關的理論。在那個時候我們並沒有學真正的法,只是在學習和了解修行的方法。

從現在開始,在你無事可做的時候,就去觀身體呼氣、吸氣,別放任自己無所事事。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再也沒有閒暇的時間了。

學員A:最後再請教一個問題,我上次回去之後研究了一下十六觀智,看不懂,但是還是有很多疑問。我們如果要見法,是不是要經歷這十六個階段?是不是要知道自己處在哪個階段,然後重點去修,還是不用管它?

老師:對。但是真正見法的流程是自行生起的,而且有一些觀智實際上是屬於同一個層次的,並不是說一次只能跨越一個層次。

這個導致你散亂了,因此,就去觀呼氣吸氣。

事實上,讓大家去學習所謂的經典、所謂的理論,其實就是去學習跟實修的具體方法相關的一些基礎的東西,但事實上,在我們以往的那些法談音頻和視頻裡,這些內容都已經是非常完備了。

在自己實在閒得無聊、實在悶得發慌的時候,可以去找最早期的經典,消遣一般地看一看,等自己的心稍微滋潤一點點了,就把它放到書櫃裡,繼續用功修行。你現在又忘了身體的呼氣、吸氣,心又開始散亂了,感覺到了嗎?所以你現在需要學的僅僅只剩下一丁點了,就是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觀身體呼氣、吸氣。

學員A:謝謝,謝謝!

老師:第二個人。多少號?121號。

翻譯:需要提問的人等一下站出來比較好,這樣節約時間,因為時間……你過來坐,不提問嗎?下一位等一下直接在旁邊等著。大家節約一點時間。

老師:難,是對於那些不修行的人而言的。就只是不斷地跟「臨時的家」在一起,就已經不容易了。你有什麼問題?

學員B:今天我按老師說的,用念誦「佛陀」作為「臨時的家」。有時候感覺還可以,但是很多時候都感覺只要一開始念就緊盯。

老師:不用讓自己的心犯迷糊,然後快樂,不要這麼做。要的是覺性,要的是覺知自己。不要讓心犯迷糊。

學員B:有的時候我好像進入一種狀態:只要一觀就緊盯,退不出來。我有的時候還行,有的時候整個人就處在一種狀態:一上手就緊盯,然後我就停下來,過一段時間之後可能還行,然後我再開始。

老師:如果緊盯得特別厲害,就暫時先放下。但是如果你剛開始有一丁點緊盯,你知道緊盯,但是緊盯得還不是特別厲害的時候,也可以繼續觀下去,不用暫停。

在我們安排時間出來刻意修行的固定形式的時間段裡,在我們用功的時候,背後往往是夾雜著一些緊盯的成分的。

學員B:那我現在可以就用念佛陀作為固定形式嗎?

老師:老師瞎猜的,也許適合。要多多地去用功,最後疑問就會消失。你修得太少,只是剛剛動手而已。每一種修行的方法,都是不可能我們一動手馬上就好了的。有的只是:一旦我們選定了一個禪修方法,就堅定地走下去,「以身相許」。比如,把自己的生死徹底地跟佛陀的名號捆在一起,而且不需要有疑問,就直接去用功了。

學員B: 好的,謝謝老師。因為去年尊者和老師都讓我做家務,所以我就一直都沒有練習過這個方法。

老師:就是去做家務,對嗎?

學員B: 嗯。

老師:從現在開始,你一邊做家務一邊念佛陀。洗澡也念佛陀,刷牙也念佛陀,吃飯也念佛陀,睡覺的時候也跟著佛號一起入眠,早上一醒來,馬上又開始念佛陀。

學員B: 好的,老師。

老師: 但是一定要會念佛陀,念佛陀之後要觀察心。

【完】


法音錄聲明:

文章轉錄自微信公眾號「禪窗」法布施的音視頻。為便於閱讀且符合書面表達,我們對其進行了後期編輯校對,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準確性未得到確認,若存在任何錯誤或偏差,完全歸責於整理者,望讀者知悉與明辨,並請不吝指正。本文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嚴禁擅自節選或改編,轉載請註明出處。


 音頻來源:禪窗

 

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