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陀迦比羅尼(Bhaddā Kāpilānī)在比丘尼弟子之中,擁有「宿命智第一」之稱譽。或許源於她在宿命智的傑出成就,堪能憶念過去無數劫之事,因此她前世多生的典故比其他比丘尼弟子更為豐富。[……]
耶輸陀羅(Yasodharā)多生守護著悉達多菩薩,圓滿他的成佛之願。此最後一生,隨著菩薩成就正等正覺,她跨越四阿僧祗又十萬劫的心願亦已圓成,並在此生獲得最高的解脫,成為具大神通的比丘尼弟子之首。[……]
翅舍瞿曇彌(Kisāgotamī)曾為失去獨子而陷入極度憂傷,甚至瀕臨瘋狂。慶幸地,她值遇大善知識佛陀以權巧教化,為她開了一劑特效藥方,讓她了悟世間的真理而走出憂傷。藉由精進修行,她洞見身心的實相,熄滅諸苦而成為人天禮敬的阿羅漢尼。她以持粗衣及無欲知足的生活而備受眾人尊敬,佛陀讚譽她為「持粗衣第一比丘尼」。[……]
解脫道上的行者有不同的種類,有些人以信心為基石,有些人則以慧解為入門,以此開展智慧而證得阿羅漢果。私伽羅母比丘尼(Siṅgālakamātā)即是以信心而證得道果的阿羅漢尼。她對佛陀具有不動搖的信心,瞻仰佛陀而看不飽足。她以對佛陀的信心為重要因素,依信而得勝解,證得解脫,被佛陀譽為「信勝解第一比丘尼」。[……]
即使是世人覺得卑微的風塵女子,亦能因為佛法的力量,而徹底地翻轉生命。菴婆巴梨(Ambapālī)及半迦尸(Aḍḍhakāsī)鼓舞人心的事跡即是最好的見證。她們超越社會低賤卑微的地位,在出世間具有極為出色的成就。她們徹底地斷盡煩惱,成為人天禮敬的阿羅漢尼。[……]
伊悉達悉(Isidāsī)曾是一位具有賢德的妻子,然而她卻不知其所以然地連被三任丈夫拋棄。這個看似不公平的待遇,在她證得宿命通時才知悉,原來這是過去世縱欲的果報。此世被丈夫離棄的痛苦,讓她的心走向尋覓離苦之道。她不再投入輪迴的演繹與造作,進而為輪迴的劇本畫上句點。[……]
經典裡有不乏佛陀對失去孩子的悲傷者宣說佛法的記載,其中烏毘利(Ubbirī)的事跡,深刻地體現女性洞見生命實相的智慧。她在面對失子之痛時,聽聞佛陀的善巧說法,瞬間解開對孩子的執著枷鎖,內心獲得寬廣的自由。[……]
凡夫迷戀色身,未見其污穢不淨的實相,尤其對異性的身體更易生起貪愛。當一位已證悟的女性對「此身是苦」有清晰的洞見以後,碰到異性的愛戀與糾纏時,她將如何應對呢?
耆婆芒果林的蘇巴比丘尼(Subhā Jīvakambavanikā),在面對風流少男的挑逗與糾纏時,以超凡的慧眼,無所畏懼地破除愚者的邪見,更不惜挖出自己的眼睛以示教誡。[……]
普娜(Puṇṇā)雖是婢女出生,在面對古印度社會最高階級的婆羅門種姓所生起的錯誤見解時,她毫不猶豫地提出質疑,不亢不卑地舉起智慧之劍,斬斷無明與邪見。在真理前無畏的勇氣,源自於智慧的洞見。[……]
由於無法證得道果,悉哈比丘尼(Sīhā)難過得想尋死;由於久未開悟,瓦德悉比丘尼(Vaḍḍhesī)悲傷得嚎啕大哭。然而,只要心中仍存有「想要」的欲望,即使是「想要開悟」的善法欲,亦無法得見真正的佛法。若心尚飢渴,聖道即不會生起。唯有徹底地放下身心的那一刻,方能契入佛法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