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迦葉比丘(Kumāra Kassapa)的母親雖是比丘尼,但是她日夜思念孩子如渴思漿。她的孩子鳩摩羅迦葉是一位證得阿羅漢的比丘,為了母親的利益,他以善巧斬斷母親對他的執著,讓母親在聖道上一躍而進,最終獲得最高的道果。[……]
經典記載,魔王波旬曾嘗試以此弱點,企圖讓索瑪比丘尼(Somā)動搖,令她生起恐懼及卑劣之心,進而放棄修行。然而,男女之形雖有別,在聖道的體證上是否有差異呢?[……]
善慧(Sumedhā)一心想出離輪迴,希望得到父母的允諾而出家,然而父母卻動之以情,努力勸服她接受婚姻及享受王后的榮耀。透視實相的清澄心眼,使她對五欲全然不感興趣。儘管面對眾多的磨難與考驗,她始終以不拔之志,屹立不搖地堅定其立場,以此戰勝情愛的牽扯,邁入清淨的出家生活。[……]
瓦達母(Vaḍḍhamātā)對孩子的愛,呈現在其嚴厲的教誡中。為令孩子脫離輪迴之苦,她給予棒喝及激勵,以幫助孩子在聖道上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財富。以清淨無染之愛,她策勵孩子在道上用功,不再受生、老、病、死的逼迫,獲得長遠的幸福及保障。[……]
一位名字不詳的比丘尼(Aññatara,簡稱佚名比丘尼)及女居士瑪帝卡母(Mātikamātā),她們在家時身負許多責任及義務,從早至晚需完成眾多繁瑣的工作。但是,他們從不放棄每一個能落實修行的當下,進而成就不凡的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