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去對所發生的事情,以自己的滿意或不滿意來衡量。所有的一切,在法上都是恰好適合於自己的,在我們的業報面前,都是剛好適合於自己的。[……]
若大家好好地體會,我們所選擇的一切,究竟有多少次是真正為了他人的利益,而與自己的利益沒有絲毫關係?純粹只是為了他人的利益?那很正常,那也能理解。愛任何事物,永遠都無法與愛自己相提並論。[……]
隆波教導我們不斷地歸零,一直歸零,而不是一、二、三、四不斷地走下去。因此,一旦覺知就結束了,就是如此重新歸零,不斷地用功。[……]
我們的修行需慢慢地歸位,持續不斷地探究身心。當我們探究、了解時,我們便會看到更為細膩的造作。[……]
再次重新開始,將自己定位為一名學生、一名研究員。修習某一種禪法,但僅僅只作為參照點、參照物,一旦心走神,及時地知道。[……]
對於瞋心,如果我們以「它是煩惱習氣」的角度來看待它,僅僅只是知道,它就會滅去。假設我們的内心有瞋心生起,而且它持續駐留,當瞋心尚在時,別對那位讓自己生起瞋心的對象採取任何行動。[……]
有田,便會因田而苦;有牛,便會因牛而苦;有孩子,便會因孩子而苦;有車,便會因車而苦;有家,便會因家而苦;有愛人、配偶,便會因愛人、配偶而苦;有身,便會因身而苦;有心,便會因心而苦……[……]
善業譬如一部車,我們不斷地往前駕駛。惡業譬如後面尾隨的另一部車,不斷地追趕上我們。何時我們停止行善,惡業就會追趕上來。[……]
佛教的重中之重,即是毗缽舍那的修行。佛陀是首位發現毗缽舍那修行的人,佛陀了知眾生生死輪迴不已,皆因不明白自己身心的實相。事實上,我們的身心全是呈現三法印的——即:「無常」,也就是無法恆常地保持不變;「無我」,也就是無法掌控、不是「我」;以及「苦」。[……]
我們一直都可以修行,並非必須刻意尋找——衝突非常多、接觸非常多的時刻,才能觀自己的煩惱雜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