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實踐的時候,瞋心最容易觀。瞋心生起的時候,會有快樂嗎?這很容易觀察到,對嗎?而「心有貪心,就有苦」,這更難觀察到,對嗎?[……]
若想斷除心對於某個東西的執著,就一定要看到它的實相——後患無窮。如果看到它是苦、是有後患的,心才願意放下,如果沒有看見,心是放不下的。[……]
真正讓我們苦的罪魁禍首,其實是煩惱習氣。修行是為了逐漸地減少煩惱習氣,何時沒有煩惱習氣,心就不會造業,業的果報就會熄滅,苦就會熄滅。[……]
在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有欲望」的時候,覺性生起的一剎那,煩惱習氣是忍受不了覺性的,欲望、「想要」就會自動地滅去,根本不用消滅它,不用去找方法戰勝它。[……]
煩惱習氣、望真的很厲害,它可以控制整個世界,但是它不可能超越覺性與智慧。[……]
在我們及時地知道心的「想要」,「想要」就會自動地滅去。一旦「想要」滅去,心的掙扎就會滅去,心的掙扎滅去,心裡的苦就不會生起。[……]
學法,一定要學到實質。作為佛教徒,我們需要的是——離苦和苦徹底地止息。[……]
我們想要獲得安住的心,就去及時地知道「心沒有安住」,而不是想著:「怎麼做心才可以安住?」那是做不到的,因為心是「無我」的。[……]
修習慈悲觀,其實就是以「作為朋友」的心,去看待別人、看待眾生。「作為朋友」的心,也就是——以他的角度來看待他,而不是以我們的角度來看待他。[……]
要看自己,如果看到自己的不足,我們就可以提升自己。如果我們看到的只是別人的不足,就會增長自己的煩惱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