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有三種:造作壞、造作好、造作「不造作」,也是一種造作,就是這三種造作。他們真正的父母其實是「無明」,所有的造作,全都是「無明」的孩子。[……]
心的自然特徵就是——習慣於隨順以往的慣性。一旦我們習慣於覺知了之後,就能夠在沒有刻意的情況下覺知,會自動自發地能夠覺知。[……]
如果心黏著於一動不動,何時不再如如不動,瞋心就會生起。[……]
擔心,知道「擔心」,以保持中立的心,去知道,那並不是修行的障礙。[……]
我們想要真正修行,就必須要有興趣,必須有興趣於——真正學習自己、探究自己。事實上,這是很困難的事,一整天,我們被世間吸引一直地往外。[……]
修行之後,覺得——「我很厲害、我很棒、我比別人更厲害、知道得比別人更多。」修行了之後,「自我」膨脹得無窮大,這肯定是修錯了。[……]
去教導心,心就不會疏忽大意,而會精進地用功修行。等待老了再修行,那是不行的,有些人尚未有機會老,就先死了。[……]
我們一定要修習某一種禪法,別懶惰、別偷懶,懶惰、偷懶,從來沒有讓誰獲得好的成果,懶惰從來不會讓誰獲得成果的,業的法則,永遠都是公平的。[……]
禪定很好如何評估?好的禪定,並不是指——入定很厲害,真正好的禪定,心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心是覺知、覺醒、喜悅的,而不是迷失,不是睡覺的狀態,也不是苦悶的狀態。[……]
善用時間好好地修行吧!我們的生命就會好轉,而不是一直隨業流轉,如同那些沒有學法的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