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一動不動的,打坐之後,一直是獨處、一個人閉關,而認為自己沒有煩惱習氣,這並不能相信,因為尚未有六根與六塵的接觸,必須要有接觸,煩惱習氣才能夠運作,如果沒有「觸」,煩惱習氣無法工作。[……]
行、住、坐、臥、吃、喝、說、想,有覺性。[……]
在心抓取眼、耳、鼻、舌、身、心的瞬間,心就會有負擔,心立即就有苦。何時有生,何時就有苦。[……]
心有苦,源於何?源於念頭。心有快樂,也是源於念頭。[……]
身體工作,而心是指揮的人,心是「觀者」,就會看見——身體僅僅只是一堆物質,就如一部機器,有一些程序,是心在設定的。[……]
「知者的心」會將我們的生命切成一段、一段的。如果我們沒有「知者的心」,我們的生命就只有一個,就是從出生到死,一直是迷失的。[……]
大家是凡夫,涅槃無法作為自己的禪修所緣,因為大家從未見過涅槃。因此,大家用於修習毗缽舍那的,也就是身與心。[……]
當大家訓練禪修的時候,必須做三項工作:第一項、持守五戒,五條戒已足夠;第二項、在固定形式裡用功;第三項、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培養覺性。[……]
何時及時地知道——心在熟睡、在做夢,心就會醒過來。[……]
修行,就如水果,水果需要時間,等待它成熟。如果我們太快地催熟,水果就不甜了。修行也是一樣的,必需要時間的等待。我們不停地去用功修行,一旦它成熟之後,就會自行香甜,香甜至天神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