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就會看到——每一個生起的事物,在心裡生起的每一種現象,全都不是「心」,而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如果我們的心沒有安住,沒有成為「觀者」,就會出偏差。[……]
在能夠觀心之前,必須先要能夠分離蘊,如果沒有從分離蘊、界開始,那都是不行、不可以的。[……]
緊盯了,別去討厭它,只需看到——心是自己在緊盯的,不斷地從這個角度去看。[……]
如果心沒有保持中立,即便去到寺廟,依然不會因而獲得中立的。寺廟同樣也是世間的一部分,充滿了各式各樣的人,有好人,也有壞人,並非每一個人都是純淨無染的。[……]
凡生起的,都被逼迫著消失。快樂是臨時的,痛苦是臨時的,無論在身體發生的任何現象,全都僅是臨時的,在心中生起的一切,也是臨時的。[……]
「得到功德」或「沒有得到功德」,「得到善」或「得到不善」,取決於心。如果煩惱潛進來了,就沒有功德了,福德與功德都不存在。[……]
一年又一年,時間飛逝,死亡在步步逼近我們。待到瀕臨死亡時,別吃後悔藥——懊悔於那些該做卻沒做的事。[……]
我們不停地觀察自己的心,不停地訓練去觀察自己的心,別放任煩惱潛伏在我們的心裡,猶如放任毒蛇潛入我們的家,而我們卻不自知。[……]
一旦洞悉世間的真相,我們就可以快樂地活在動蕩的世間,這才是最圓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