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從未想過要從各位身上得到什麼。除了要求各位精進用功——以此減輕自身的苦,同時團結互助地把佛法弘傳下去。[……]
真正實踐的時候,瞋心最容易觀。瞋心生起的時候,會有快樂嗎?這很容易觀察到,對嗎?而「心有貪心,就有苦」,這更難觀察到,對嗎?[……]
平常普通人的心本來就已經很好了,我們卻喜歡去改造它,讓心變得不自然。自然的心是舒服的、不苦悶的。[……]
練習並不是為了去迎合自我,也不是說打坐時間很久就表示自己很厲害、很牛,這樣子修行是不明就裡的。[……]
若想斷除心對於某個東西的執著,就一定要看到它的實相——後患無窮。如果看到它是苦、是有後患的,心才願意放下,如果沒有看見,心是放不下的。[……]
一旦照見心不是我,那麼世間所有的一切就都不是「我」了。因為最初誤以為心是「我」,才衍生出身體是「我的」。如果更加愚痴,則會以為「身體是我」,然後把「主人」的勢力範圍不斷地擴大。[……]
何時徹見身與心本就是苦,「想要」就再不會生起,一旦「想要」不再生起,心就不會掙扎。[……]
能夠清除煩惱習氣的法,必須是抵達心底的法。而法要想進入到心,我們的心必須安住——具備很好的禪定,如此才能夠承接住法。[……]
真正讓我們苦的罪魁禍首,其實是煩惱習氣。修行是為了逐漸地減少煩惱習氣,何時沒有煩惱習氣,心就不會造業,業的果報就會熄滅,苦就會熄滅。[……]
去洞悉身的實相與心的實相——它們真的是我嗎?我們真能指揮它們嗎?它究竟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在實際生活中如此觀察,才能稱之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