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法談摘錄|禪窗編譯
他人的言語,無需賦予價值,但要懂得斟酌、篩選,用於發揮其利益。
對於「苦」的職責是「知」,而不是去「斷」。
幫助別人,沒有誰可以幫得了全部,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局限性、有自己的業,我們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自己的一份力,必須要有這樣的觀念。
首先必須要先好好地持守五戒,不需要持八戒,能夠持好五戒就夠了。而且把它持成我們生命中很自然的一部分——持戒。
當不再期待於「得」時,反而會「得」。如果還有期待,反倒得不到。
沒有覺知自己的人有兩類:一類人呢,心是走神的,發呆的,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有身忘記身,有心忘記心;還有一類人呢,緊盯身、緊盯心,觀身是苦悶的,觀心也是苦悶的,心是憋悶的。
我們的心如果生起了嗔怒,不需要努力地去斷除,而是要去知道。如果我們真的知道,我們沒有在嗔怒的操控下去想、演繹、造作,嗔怒就沒有吃的食物,嗔怒於是沒有了力氣,嗔怒會滅掉。
真正知者的心,毫無重量,極其輕薄、默然無聲。
我們以中立的心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以「有想要的心」去解決問題。
殺掉煩惱的不是禪定,禪定無法殺掉煩惱,僅只是壓制煩惱而已。殺掉煩惱的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殺掉煩惱。
首先對高僧大德的教導要忍耐。有時高僧大德教的會讓我們的煩惱地動山搖,折磨我們的心,他不會總是像哄小孩似的給我們鼓勵,讓我們心情舒暢,否則,就還不是。
在修行契入了修習毗缽舍那階段,如果定力下降,就會出現毗缽舍那的雜染。
功德還有別的種類,比如恭敬柔順(謙卑恭順)。
如果你發願要助人,那就在當下利己,而不是先等助人結束再來修行,不是的。
保持覺性呵護我們的心,不要沈溺於種種不良生活習慣中;努力憶念美好的事物,我們的心就會有禪定,接下來去開發智慧
若想離苦,就要大力提升戒、定、慧;若想得樂,就去做種種功德,廣行善事,所有功德慈善都將讓我們有快樂,儘管去做吧!
修行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固定模式之中修行;第二部分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如果做不到這點,在今生體證道、果、涅槃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
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不會對舊業投降!如果窮,去播種新善業,就會富裕起來。如果臉不漂亮而心有慈悲,也會吸引別人過來,別人和我們接觸之後會有快樂。
事實上,法是平常而普通的,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物。只不過我們喜歡從平常而普通的狀態逃離出來,始終渴望做個「非常特殊」的人。
佛陀開示道:只要尚未徹見「四聖諦」,就依然會在六道之中生死輪迴。我們都聽過或讀過這句佛陀的教導,但真正實踐時又一頭霧水,不曉得欠缺了什麼。事實上,佛陀已經開示了——所缺的是「四聖諦」因此,我們在聽法的時候看似明白或感覺即將明白了,卻並非真正明白,因此實踐時就一頭霧水,這是很自然的。
事實上,涅槃不是指「死亡」。涅槃是指徹底擺脫了欲望的境界,擺脫了「想要」,擺脫了煩惱習氣,擺脫了苦,擺脫了諸蘊。
應該如何獲得第一類的好禪定——即心靜駐於單一所緣的禪定呢?其秘訣在於懂得選擇所緣,要審視自己——覺知何種所緣會快樂,就時常覺知那個所緣。
要想能夠圓滿七覺支,就需要圓滿念處,圓滿四種念處中的任何一種念處即可,並非必須修學全部四種——身、受、心、法。修習任何一種,最終都能契入聖諦,都能來到同樣的一點。
佛陀是經由什麼而證悟的呢?是經由修習法念處,而不是安般念。
人一旦到年老,根本不會有快樂,這個身體全都僅有苦。我們想讓自己所愛的人活得長久,若直言不諱的譯義,即是——「願你苦得長久」。為何我們希望讓他苦得長久,一直與我們在一起呢?因為我們愛自己,最終是我們愛自己。
依賴於每日持之以恆地修習念處,可令覺支逐漸圓滿。
念處分為四大類:身、受、心、法。只是透過觀呼吸,也能夠提升至四個念處的修習。修習念處,意味著我們已經在提升覺性。
持戒不是為了要讓自己苦悶,持戒是一種克制自心不迎合煩惱的工具。
中道是不鬆也不緊。
佛陀所教之法並非只有出世間法,佛陀也教導人們快樂地活著的世間法。
入寺尋僧、親近高僧大德,是為了去聽法,不是為了去宣洩情緒垃圾,或為了能出人頭地、出名而爭當首席弟子,那樣就不聰明了。
修行的關鍵點在於必須要能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隆布敦長老曾教導:所有善行,有機會就做;若機會過去了,什麼都不做更好,不用糾結、掙扎。
只要還活著,還有在呼吸,就還有力量可以修行。與其一邊呼吸一邊擔心,不如一邊呼吸一邊覺知,利用居家期間來好好訓練自己的心,免得浪費機會。如果你們居家時精進修行,當疫情過去會發現居家期間自己生命獲得了很大提升。
來跟隆波學習,跟隆波提要求是不可以的,因為隆波從未向任何人提過要求,只求一點:學習後要去動手實踐,此外別無他求。
如果修行,有覺性不斷地覺知身、覺知心,就會感覺隆波始終跟大家在一起,從未離開過。
「捨」並非源於壓抑令心麻木不仁,高品質的「捨」源於願意接受事實:一切眾生都有屬於自己的業。
如果不動手實踐,就不會有明白法的一天,哪怕學再多,也不會明白。即使聽開示、學經典,若不實修,也不會明白,全進了大腦,有時則是左耳進右耳出,必須實修才能明白法。
我們要武裝好自己的軍隊,即準備好我們的心——要多多地有覺性、有禪定,然後我們才能夠開發智慧。
寧靜於單一所緣的禪定是為了獲得快樂,也可以拿它來當作玩具,玩出很多不同的花樣;至於安住型的禪定,是用於修習毗缽舍那的,可以用於提升覺性與正知。
我們儘量多做好的功德,做好的事,那就等於在自我賜福,即生活會幸福快樂。做好的,無論如何都會幸福快樂的,幹壞事,無論如何都會受苦。
而且,如果我們好到極致,來到能夠修正自己的見解,能夠提升正見,就可以離苦。
當心溜去想了及時地知道,「想的心」將滅去,「知者的心」將生起,那是具有正確禪定之心,心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
在我們這個時代要做的就是必須多多忍耐,也就是觀了又觀,觀什麼呢?觀自己的心一直處在變化之中。
淨土並不是某個世界,而是我們的心解脫自在的狀態,我們的心擺脫了煩惱,我們的心和佛合二為一,我們的心和所有阿羅漢、高僧大德合二為一,屬於平等無二的純淨無染,即淨土。
我們還未達到佛陀這般境界,但我們已聽聞佛陀的教法,就應該努力地訓練自己,隨著佛陀的步伐往前邁進,佛陀的步伐即是七覺支,起始於——有正念如實地觀身、觀心。一旦頻繁地觀照,接下來就會抵達心安住且中立的狀態。
無論觀身、觀受或觀心,在起步階段都是為了生起覺性、獲得禪定;一旦有了覺性和禪定,進而透過什麼來開發智慧,則取決於行者自身的根器和秉性。
修習四念處時,有覺性地感知名法和色法,一旦可以正確、如實地觀察,正定即會生起。而只要有了覺性和正定,智慧也會進而生起。
這單一的心,便足以重新創造五蘊。如果仍然執著於心,即使只執著於這顆心,在死亡之際,心也會重新創造五蘊,永無了期。
遠離惡友,結交善知識,恭敬值得恭敬的人。當我們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其他的「吉祥」自會水到渠成、不請自來。
在修行的時候,五力的哪個部分較弱?哪個部分過強?大家要去慢慢地體會與觀察,心才會逐步平衡與調整。當五力真正獲得平衡時,心將會停止造作。
煩惱雜染如同垃圾,若能善加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藉著煩惱雜染來修習毗缽舍那。
為你推薦——法語屏幕保護(Screen Saver)
將它存為手機屏幕,
每當打開手機,即能看到法語。
共有十八張法語精華供您選擇。
無論逃到哪裡都是苦,苦是如影隨形的——(因為我們)將「本身即是苦」的身體隨時攜帶著。
愛面子也是一種自私自利。比如,修行以後特別愛面子,甚至不敢直面自己的缺點,這樣修行是無法進步的。
如果我們訓練到「顛倒」消除,就不會再相信吉星高照、偶然、碰巧……因為這是不成立的!存在的唯有業、唯有所作所為以及所作所為導致的結果。
想要來到自動自發的階段,必須依靠訓練。訓練到覺性自動自發、禪定自動自發,訓練到懂得自動自發地開發智慧。
每一位修行容易的人,都經歷過困難的階段。沒有人與眾不同、對此免疫,能夠無緣無故、輕輕鬆鬆就取得道果,那是不可能的,一切都有其因。
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期待結果,那是不會有結果的,因為有貪心(在阻攔)。
我們最愛的是自己,但是忘記自己的頻率也是最高的,這真是人類最大的盲區——愛自己,卻一整天在忽略自己。
無始以來,世間就如夢中空華。可是我們迷失其中,誤以為它是真的,還在不停地隨之起舞。
人們總是從說謊開始,而後才做其它壞事,因為先要不明是非對錯,其它壞事才能做得下去。因此,佛陀極為強調「不妄語」。
無論去向何處,處處有「心」,如果心本身即是苦,到了哪裡都苦。整個三界沒有喘息之地,毫無快樂可言;苦的終點,以及擺脫世間——就發生在此處。
隆布敦長老曾經這樣教導隆波:「法,應該直觀自己的心,(因為)八萬四千的法全都來自於純淨無染的心。」
今年的祝福,就是去自我審查:什麼不好的尚未斷的,就要去斷,什麼好的尚未去做,就要去做,再有就是訓練自己的心,提升自己的心靈水平,令其有次第地趨向乾淨、純凈,這是所有祝福中最殊勝的祝福。
因此,我們必須(擅於)學習,假如沒有好好地訓練禪定——不具備正確的禪定卻開始修習毗缽舍那,那只能是痴人做夢。
學法修行也是同樣的,學習部分的身體,便會明白所有的身體,學習部分的感受,便會明白所有的感受。假設心中惟有苦在不斷地生起,那麼就去看——心時而苦、時而不苦、時而苦,時而不苦,就這樣去看。
臨死之前,是惡業現前還是善業現前?那不是「我」能選擇的,那是心自行做出的選擇,是由業報所裁決的。
什麽都可以壞掉,但是別讓心也壞掉,必須堅強應戰。而心若想堅強,就要能接受得了事實。
一年又一年,時間飛逝,死亡在步步逼近我們。待到瀕臨死亡時,別吃後悔藥——懊悔於那些該做卻沒做的事。
一旦洞悉世間的真相,我們就可以快樂地活在動蕩的世間,這才是最圓滿的。
在隆布蒲尊者的教導裡,僅僅只是「行、住、坐、卧、吃、喝、說、做、想(有覺性)」,就需要練習很多年才可能明白。
敵人就在我們心裡,就是自己的煩惱雜染。
「醒來」的狀態,是大家必須訓練(而達到)的狀態。
當修行抵達中立(行捨智)時,將會出現三種選項:第一、(掉頭)返回;第二、契入出世間法(涅槃);第三、踐行菩薩道。
我們要努力訓練讓自己的心柔軟一些。如果心是乾澀的、僵硬的,修行起來很難。
佛陀教導說:對別人生氣,是很壞的。那是壞的,而非情有可原;甚至比第一個生氣的人更糟。
我們無法療愈世間,我們只能有覺性去感知自心。只要心是不苦的,那麽無論世間如何,都根本不是問題。
所有的感覺都是生了即滅,壓根沒有一直不變的憂傷!慢慢地去觀察和體會吧。
世間的苦也是無常的,它能夠來、也能夠走。我們只要別去累積煩惱習氣而為自己平添新苦就行了。
假如目標是錯的,實踐就會誤入歧途,惟有目標是正確的,修行才能步入正道。
我們內心的苦,是源於內心的一連串造作而產生的。至於外在的情況,那些只是麻煩或問題;麻煩(或問題)與苦,根本是兩回事。
來聽法的人,不要總是抱怨這、抱怨那的,喜歡抱怨的人,修行(的過程)會很難。
「心跟自己在一起」的狀態,其實就是——活在當下。為什麼我們必須活在當下?因為我們想要看到生命的實相:看到身的實相、心的實相。
我們必須對自己誠實,自己的心是什麼樣子的,就知道它是那個樣子的。老老實實地覺知(到),覺知到它以後,既不隨順它,也不對抗它。
我們不是因世間而快樂、也不是因世間而痛苦的,之所以痛苦,是由於心沒有保持中立。
觀身,必須要有作為「知者」的心;觀受——無論是身受或心受,
也必須要有作為「觀者」的心;觀察心中的想蘊和行蘊時,同樣需要「知者的心」,這樣才能讓蘊從心分離出來,而心是知者。
觀身時,可以看到三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身體本身;第二部分是身上生起的感受;第三部分是觀身與觀受的那個(能知的)心;(由此)我們已經能夠認出三種蘊。
當我們做功德或是做任何事情時,
請仔細觀察自己的心:究竟有什麼(動機)藏在所作所為的背後?
不要刻意讓心寧靜,而要遊戲般地和「讓心感到快樂」的所緣在一起,寧靜隨它,不寧靜也隨它。
如果我們既不走神也不緊盯,如果我們覺知自己,有覺性、心安住跟自己在一起,有覺性及時地知道身心的運作變化,智慧就會生起。
如果我們透徹地了解自己,就會知道:其實我們與外境是一體的,我們只是世間的一粒微塵,只是宇宙中的一顆塵埃,根本沒有任何的涵義可言。
隆波從未想過要從各位身上得到什麼。除了要求各位精進用功——以此減輕自身的苦,同時團結互助地把佛法弘傳下去。
練習並不是為了去迎合自我,也不是說打坐時間很久就表示自己很厲害、很牛,這樣子修行是不明就裡的。
能夠清除煩惱習氣的法,必須是抵達心底的法。而法要想進入到心,我們的心必須安住——具備很好的禪定,如此才能夠承接住法。
飢餓之心,是苦的。我們應該不停地訓練,直到心不再飢餓;一旦心不飢餓,心將會只有快樂。
瞋心生起時,就會有苦。因為第一個遭遇到生氣後果的人,正是生氣者本人。什麼時候對別人生氣,什麼時候自己就先受苦了。
我們需要訓練以呼吸作為朋友,無論到哪裡,它都跟我們同在。就算別人全都拋棄了我們,它也沒不會拋棄我們;在它真拋棄我們的那個時刻,同樣也是我們拋棄它的時刻:同走、同逝。
一切的現象只要發生了,就必會變化,無法持久;有了之後必會消失;即便尚未消失,也在被逼迫著要消失;一切都是隨順因緣的,一切都不是隨順我們心意的,我們對之無法掌控。正是這些(特性)被稱為「無常、苦、無我」。
如果我們沒有真正可供信仰和信賴的高僧大德,我們就要運用如理正思維,多去觀察和體會自己正在踐行的道途,是讓自己的善法增上還是不善法增長了?它能否減少我們的不善法、提升我們的善法?這是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的。
一定要知「苦」!此處所謂的「苦」,並不是失戀之苦、失業之苦;此處的「苦」是指苦的聖諦(苦諦)。
佛陀的講法,從一開始就是以(辨識)兩個錯誤的極端來入手的。他說:對於修行者而言,有兩類法是不適合品嚐和享用的。
對於修行者而言,錯誤只有兩種:第一種是太過鬆懈,完全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而動)……
我們的死亡心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的投生心就是那個樣子的。
這顆心,
如果我們慢慢地去訓練——
讓它成為知者、觀者,
無論發生什麼,
心都可以充滿愉悅與幸福。
一旦渴愛(欲望)生起了,
苦就必定會生起。
因為渴愛(欲望)是「苦因」,
其結果就是「苦」。
證悟道與果是有一個過程的。
(道與果)是不會毫無征兆突然呈現(出來)的。
禪定足夠,
智慧才能去「清除」。
如果禪定不夠,
智慧是無法清除煩惱習氣的。
我們要訓練
「戒、定、慧」三學,
它們全都是用來訓練心的。
若想抵達涅槃,
我們必須得擺平、
必須得拔除的是——欲望。
所有的一切,全都是
緣聚則生,且不長久,
因為其因緣條件
始終處於變化之中。
與境界直接面對面,直到心領神會,
而不是去思考這個境界是什麼?
「聖諦」也分幾個層次……
何時欲望生起,
心的掙扎就會生起……
法,是非常細膩的。
要用心學習,慢慢體會,
我們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快樂。
越是照見苦,越是有快樂,
心會有次第地
逐步遠離造作和挣扎。
粗重的煩惱習氣,以戒戰勝;中等的煩惱習氣,以禪定戰勝;微細的煩惱習氣,必須以智慧戰勝。對戒、定、慧來說,都不可或缺的重要根基是覺性。
有覺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見身心的實相。
這就是修行的原則,
也是修習毗缽舍那的核心。
至於「解脫」,那是水到渠成的。
當戒、禪定、智慧圓滿後,
「解脫」將不請自來。
沒有誰能指揮心證悟道與果,
心會自行證悟。
記住這條原則:
若能觀心,就去觀心;
若無法觀心,就去觀身;
既無法觀心,又無法觀身,
則修習奢摩他,這是最後的防線。
修行毗缽舍那是為了清除邪見。
佛陀開示道:沒有什麼比邪見的禍害更大。
而毗缽舍那業處,可以清除最有害的邪見。
去覺知自己,
觀身工作,觀心工作。
哪天心力充沛,就去觀心;
哪天心力不夠,觀不了心,就去觀身。
身體是心的家。
很多人的修行之路坎坷崎嶇,只因一直追尋快樂、寧靜與好。只有這麼一點追求,只求這些無常之物,因此才會得而復失,失而復得。
心學,最為首要。
首先,要知道
何謂善心,何謂不善心。
心念處,
即持續地緊隨著觀心。
緊隨而觀是指:
各種境界或狀態
在心中生起之後,
才去知道。
而非守株待兔式地
等著看會有什麼生起。
能夠讓真正的覺性與智慧生起,從而使道與果生起的修行原則,其實並不複雜,就只有一丁點: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
四聖諦是最重要的。
佛陀開示道:
若無法徹見四聖諦,
就依然還要生死輪迴。
如果想念隆波,
就去看視頻、憶念隆波,
然後練習;
假如我們的練習是正確的,
便會知道隆波不在外面某處,
隆波是和我們的心在一起。
一定要訓練啊!
選修一種禪法,
然後在心迷失的時候,及時地知道。
就是這個——
心跑去想,是經常生起的。
破戒是由於
心被煩惱掌控了。
倘若煩惱沒有控制心,
就不會破戒,
而能自動擁有戒。
由於我們沒有洞悉到身的實相和心的實相,所以我們才會想要讓身和心獲得快樂、想要讓身和心不苦。
正是那些我們所緊抓不放的事物,
牢牢地將我們囚禁在世間。
我們學法,
是為了減少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的人是很苦的,
一直處於飢餓之中,
不斷地想要這個,想要那個。
做功德,布施,打坐,
修習毗缽舍那的時候,
要懂得:以純凈的動機去做。
作為出家人,隨時可能下地獄。如果身為出家人而沒有修行,則是如履薄冰一般。
年紀大了之後,
大腦就會退化。
這是每個人
自然都會遇到的狀況。
修行是取決於個人的,
這是一條獨行道。
修行是學習自己,
不需要去看別人。
事實上,修行並不難。
牢牢地抓住修行的核心原則,
讓自己變成觀者,
觀身在工作,觀心在工作。
我們只是變成觀眾,
看著身與心在運作。
倘若能夠意識到:
自己什麼時候都可能會死,
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疏忽大意了。
修行,一定要靠自己。
把修行的原則學好之後,
要多多地依靠自己,
少少地依賴別人,
要牢牢地抓住修行的核心原則。
父親和母親,
是我們的阿羅漢。
隆布渡長老曾經開示——
和阿羅漢在一起的時候,
要小心翼翼,謹慎為上。
若是得福報,則豐厚難料;
若是罪業,也是雪上加霜。
法並不在別處,
不在隆波這裡,
不在哪裡的高僧大德那裡,
不在哪裡的寺廟道場。
法就在我們自己身上,
就在我們心裡。
佛陀比喻道:
對於燒得火紅的木炭,
知道的人和不知道的人
抓取的力度是不同的。
如果真心追求,
就不會放任心稀裡糊塗的。
一定要修行,
要戰鬥到底。
沒有什麼可以戰勝「忍耐」。
在世間沒有什麼是「單方面」的,
不存在「單方面」的好,
沒有「單方面」的快樂,
沒有「單方面」的苦。
所有的眾生,都是困在了自己習以為常的模式之中。
我們的心,如果對什麼習慣了,
就不太會再離棄它們。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
自己可以出人頭地。
我們想發財,
想擁有這個,想擁有那個。
「知者之心」仍是有所造作的,
造作什麼呢?
造作好,而不是造作惡。
隆布敦長老關於「修習奢摩他」的教導,概括起來就只剩下一句話:
別把心往外送。
佛陀為什麼只教導「掌中之葉」?因為那些足以讓我們離苦了。佛陀為什麼不教導其他內容?因為那些(知識)並不能讓我們離苦。
何時有想要,何時就有苦。
「想要」一整天都在生起,
心的掙扎也就一整天都在上演,
苦也就一整天都在發生。
我們誤以為快樂是稀世珍寶,
因而拼命去地尋找。
我們都給痛苦貼上「瘟疫」的標籤,
躲之不及,恐受牽連。
因此,我們一定要懂得自我評估:
「我們有進步嗎?
不善法有減少嗎?
善法有增長嗎?」
這樣到了年底才能稱之為「物超所值」。
大家要修行、要用功!
如果心裡有什麼疑問,
就先憶念佛陀,
然後再打開隆波開示的法談視頻(看),
這樣就會獲得答案。
去觀察自己的心
去讀自己的心,
就好像是讀一本書,
一本最有意義的書。
世間人的煩惱本來就很多,
只是他們視而不見,掩耳盜鈴,
誤以為自己涵養很好、素質奇高,
只是一味地這樣想。
用心學法修行吧!
要勤奮、堅持與忍耐。
今天尚不明白,總有一天會明白。
倘若不學的話,就不會有明白的那天。
能夠看到自己的感覺嗎?
苦樂的感覺來了就走、來了就走。
能感覺到嗎?快樂是被觀察的對象、
痛苦是被觀察的對象,
貪瞋痴也是被觀察的對象,
任何境界(或狀態)都是被觀察的對象。
最好的方法,
並不是去迴避接觸所緣;
也不是接觸所緣之後去呵護心。
走神時,太鬆了,
在覺知自己的時候,
打壓自己,就又太緊了。
修行是最平常的!
和這個世間和諧共處,
但沒有迷失在其中。
我們就會看到事實:
除了苦,世間別無他物。
不斷練習去觀身、觀心,就會看到:
每一種境界,都有各自的「特性」。
如果我們成天不斷地
迎合自己的煩惱,
卻號稱是「隆波的弟子」。
那是假冒偽劣品。
疏忽大意是因為:
以為自己還不會死。
我們從未想過:
也許自己很快會死。
修行是對還是錯,別過於擔心。無論怎樣修行,都會錯。一旦知道「錯」,它就會自行「對」過來。
修行的核心原則——能觀心就觀心,觀不了心就去觀身,因為身體是心的家。不停地觀下去,心有了力量,就可以回來繼續觀心了。
修行並不是打坐、經行,修行是有覺性地去照見
身的實相、心的實相,不停地覺知下去。
心,是覺知者,沒有任何形象。事實上,心就是感知本身。
迷失很多,還是迷失很久?迷失很久不好,迷失很多很好。
為了離苦,佛陀教導修習「四念處」——有覺性地覺知身心的實相,是唯一的道路。
無論怎樣,都一定要修行!厭倦也可以,懶惰也可以,氣餒也可以,但不可以放下!不可以放棄!
契入中道的心,就是平常普通人的心。平常心,也就是最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