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八風,自己被吹了幾風?|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2021年06月29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摘錄、整理|靜慮林

泰文校對|YJ



苦,是因為心沒有法的保護

03:29~09:47

世間人充滿了問題,充滿了苦。
問題與苦是不一樣的。
我們的生命從不缺問題,
有些人的問題是沒得吃;
有些人的問題則是不知該吃什麼好,
選擇太多也成問題。
因此,只要活著,
就一定會有問題。

然而,佛陀的弟子,
雖然生命出現問題,但心不苦,
這是可以做到、可以訓練到的。

現在這段時間,
佛陀的法極具意義,
因為非常多人正面臨問題。
如果我們好好地觀察,
在問題出現時,
問題是出現在身?
還是出現在心?

若有望,想讓問題不存在,
何時生起望,何時就生起苦。
至於生命中層出不窮的各種問題,
那屬於業報,
有這樣的業報,便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然而,真正訓練好的心,
可以不苦地面對問題。
佛法在這一點上可以幫得上忙。

當生命正面臨問題與危機,
國家因新冠肺炎而出現問題時,
仰賴於這段時間,
可以順著這個因緣,
提升自己的心靈。

若我們好好學習佛陀的教導,
便會知曉——
苦是源自於望,
何時有望,何時就會有苦。

比如:我們的生命碰到了問題,
假設經歷老、病、死,
瀕臨死亡、與所愛的人事物分離、
碰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比如,現在遇上疫情,我們不喜歡,
這些事出現了,我們的心不希望它出現,
希望它快些結束,
當我們的心有望生起時,
當「想要」的心生起,
苦就來到我們的心。

事實上,世間所有的問題,
它僅僅只能觸及到我們的身體。
但它之所以能轉為「來到心中的苦」,
是因為我們沒有「法」來保護自己的心。

我們已知——
渴愛、「想要」會讓我們的心苦,
因此,若想離苦,
就必須擺脫渴愛(taṇhā)。

渴愛就是「想要」。
想要什麼?
想要快樂,
尚未有的快樂,希望擁有;
已經擁有的快樂,希望它永遠保持;
想要苦不生起,
想要已生起的苦儘快滅去。

這些望非常多,但將它簡化,
其實僅是一點點,就是——
想有快樂,想不苦。

「想要」能阻止得了嗎?
心會有「想要」,阻止不了,
但是我們可進一步地認識與了解。
望生起,是因為無明,
不知道生命的實相,
不知道世間的實相。

所謂「世間」,
即是名色、身心。
名法、色法的聚合,
稱之為「世間」,
世間即是名法、色法。

由於不知道名法、色法的實相,
於是便會生起望,
想讓色法、名法有快樂,
想讓色法、名法不苦。
一旦望生起,心立即就會苦悶了。

我們好好地觀察,
是否真的如此?
這很容易的,
每一次内心有望生起,
去看看!
心是苦?還是樂?

覺性、禪定、智慧不足的人,
他們就會看到——
望生起時還不苦,
要到「求不得」時方才苦,
如果如願以償,就不苦了,
這是觀得太慢了。

事實上,
一旦望在心中生起,
當下就有苦。
每一次有望,每一次就苦,
無論是否如願以償皆苦,
若如願以償,便會舒服一會兒,
但在望生起時,已經苦了。

生命的隱形操控手

10:45~12:56

事實上,
有欲望時,就已經苦了。
欲望一開始生起的那一刻,就苦了。
然後如願以償了,
就會感覺到有些許的快樂,
那是魔羅引人上鉤的獎勵。

當我們能夠滿足欲望時,
魔羅就會扔一丁點快樂給我們。
如同訓狗師,
當狗服從命令時,
就扔一片狗糧,
狗很高興,高興完畢,
他立即又發號新的指令。

如果我們修行,我們就會知道——
當我們滿足欲望的瞬間,
新的欲望立即緊隨而至。

因此,渴望,
它是無時無刻操控生命的隱形老闆,
如同訓狗師或馬戲團的訓獸師,
當我們能夠迎合他時,
他就會扔一片肉渣給我們,
然後立即指令新的工作,
讓你繼續去做這個。

若我們不遵從他的指令,
他就懲罰我們,也就是——
當生起欲望,而後無法滿足它,
就會覺得非常苦,
這是渴望懲罰我們的苦。

渴愛是最聰明、機智的奴隸主及雇主,
它在不知不覺中支配、欺壓我們,
而我們卻不自覺自己被支配及蹂躪。

我們覺得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沒有任何人能夠指令我們,
「我最大!我最了不起!」
事實上,自己被渴愛指揮,
不斷地被命令做這個,做那個。

世間八風,自己被吹了幾風?

25:04~32:43

我們想要的事物,
全是還未擁有、還不存在的,
我們想得到不曾擁有
或不存在的事物,
那肯定是苦的。
如果已經擁有了,已經存在了,
那就不會有「想要」了。

一旦我們知道身體的實相……
身體的事實為何?
身體必然會老、病、死,
這是事實。
如果我們知道身體的實相,
就再也不會希望——
身體永葆年輕,
不老、不病、不死,
如此的「想要」不會生起,
我們便沒有苦了。

老了,我們不會苦,
因為不是「我」老,
而是身體老,那是自然的。
生病了也不苦,
因為身體生病,不是「我」生病。
它要死了,
身體要死了,不是「我」要死了,
那是自然的,
身體是世間的,不是「我」的。

一旦心聰明了,
知道身的實相、心的實相,
望就不再生起。
望生起,
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實相,
一旦不知道實相,
我們就會想得到那些並不真正存在的事物,
想永葆青春、永葆漂亮,
想一直財源滾滾……
想一直如此,但世間並不存在。

世間法有八種,
有利益,就有損失……
古人稱之為「世間八風」,
也就是有利益,也會失去利益,
這是世間的常態。
有得,就有失;
有地位,到了某一天也會失去地位;
有官職,會失去官職;
有批評,則會有讚美。
全是世間的常態,
世間沒有任何一個人,
只接受讚美而已。

世間沒有不被批評的人,
無論多好的人,都會被人批評。
假設我們的戒持得很好,
還是會被人批評——
這是故意佯裝持戒,
裝模作樣、在欺騙他人,
總而言之,總能找到可批評之處。

假設你特別漂亮,
別人也能找到批評你的地方——
你的左眼比右眼大了一些……
總而言之,一定能找出可被挑剔之處。

好人也會被人批評,
就連佛陀也被人批評,
何況是我們呢?

世間之法,
有地位,就會失去地位,
這是一對,如同硬幣的兩面,
擁有好的工作、好的地位,
有一天就會失去,
曾經當總理,有一天也就不是總理了,
有名聲,沒有名聲;
有批評,有讚美;
有苦,有樂;
這都是相對的。

因此,世間法不僅只是一面,
全都有兩面,
而且他們都是在一起的。
有名聲,失去名聲;
有利得,失去利得;
有讚美,有批評;
有苦,有樂。
世間的自然狀態,
世間的常態便是如此。

我們想讓它不是如此的,
於是就會苦了。
若我們能認識世間——
它必然是如此的!
望就不會生起了。

因此,我們知道實相、了解事實,
若想活在世間,
我們就要明白世間八法,
苦就會從心中消失許多。

若我們想離苦,想抵達涅槃,
就需比世間法了解得更細。
了解五蘊、名色、身心。
一旦了解實相,
色法是如何的?
色法的事實為何?
色法是無常、苦、無我的。
名法有實相嗎?有!
名法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的。

一旦我們能了知實相,
心願意接受實相,
名法、色法全是無常、苦、無我的,
我們沒有想讓它恆常,
我們沒有想讓它僅有快樂,
我們並沒有想讓它
一直可以隨心所地操控,
望就不再生起,
苦就不會生起。

活在世間,明白世間——
有地位,損失地位;
有利得,失去利得;
有批評,有讚美;
有苦,有樂。

一旦明白世間本就如此,
當別人批評我們、栽贓陷害我們時,
我們就能心不動搖。
他有嘴巴,就說唄!
但若他說得太過分,
那就依世間的方法去報案。

尤其是總理等這樣的社會國家領導人,
群眾一定會不斷地找課題來責難。
人們只會在新任總理比原任更糟糕時,
他們才會讚美,才會想到——
以前的總經理真的很棒啊!

因此世間就是如此的。
一旦明白了實相,
被別人批評,被別人栽贓陷害,
這是世間的常態,世間就是如此的,
於是心就不會苦悶,
無論賺錢或工作,心都會很堅定。

很多人被人批評、指責,
就沒有了信心,然後就氣餒了。
如果我們明白世間,
便可以與世間在一起。
如果明白名法、色法,
就可以解脫世間。

法有兩個層面,
活在世間,
必須了解世間的實相,
若要擺脫世間,
必須了解名法、色法的實相,
一旦認清了這個,
便會解脫世間,
達到超越世間的「出世間」。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
都能在今生抵達出世間,
我們必須不斷累積。

有些人的資糧已經足夠,
就會在今生契入出世間。
然而大部分人的根器還較弱,
我們就好好地了解世間。
沒有人能逃脫得了世間八法。
既然逃不了,便去認清它。
一旦它生起之後,
我們不會滿意,也不會不滿意。

認清世間八法,苦就可以少一些

35:04~37:04

如果能夠明白這些事情,
我們就可以活得「苦少一些」,
但不至於完全不苦。
若我們了解及認識——
名色身心的實相至極致,就可以不苦。
苦只來到身體,再也進不了心。

因此,法是有很多層次的。
活在世間的法,
可以讓我們苦比較少,
出世間的法,
可以讓我們離苦。

大部分人依然要活在世間,
那就去認清世間八法,
去認識那是不是真的?
有讚美,有批評,
它們是硬幣的兩面,
是不是真的?
世間今生是時苦時樂的,
是不是真的?嘗試去看一看。

有沒有誰是一直苦的?
沒有。
假設一個人罹患癌症,
特別痛,一直是痛的。
但是如果他覺性(sati)很好,
就會看到——
沒有誰一直是痛的。
在沒有想到疼痛,
而想到其他事情的瞬間,
身體方面的痛苦就不會有感覺了。

事實上,
身體的疼痛也一直處在生滅的狀態,
心不喜歡,想讓它消失,
但只要因還在,就依然還苦。
(若有想要讓它消失的)望,
則是不懂事。

慢慢去訓練,
不斷地認識世間的實相,
也就是世間八法,
我們就可以苦較少地活在世間。

去探究名色身心的實相,
總有一天,心終究會達到出世間法,
心就可以離苦,
苦僅僅存在於身,心再也不苦了。

巴利文資料補充


八世間法(aṭṭhalokadhammā):
利得(lābha)、非利得(alābha)
名聲(yasa)、惡名聲(ayasa)
誹謗(nindā)、稱譽(pasaṁsā)
樂(sukha)、苦(dukkha)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