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2021年04月04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摘錄、整理|靜慮林
泰文校對|颯然雅
自我觀察——修行了,煩惱能減少嗎?
03:29~09:47
修行並不是多困難之事,
需用到的是——自我觀察,
為何隆波強調「自我觀察」呢?
因為現在這個時代,
我們無法相信誰是善知識,
已沒有佛陀來為我們驗證——
這位真正取得道與果了;
這個是誤解,並非真正取得道與果;
這個是欺騙。
誤以為自己證悟及
故意欺騙別人(自己證悟),
這是不一樣的。
欺騙別人,若是僧人則犯「波羅夷」(pārājika);
(若是)誤解,那倒還沒關係,
若能正確地調整過來,
那就沒有犯戒(abbata)。
我們並不知曉——
誰是善知識,
若真要說,按照經典,
佛陀讓我們以「戒」與「法」為導師,
我們便來學「戒」與「法」,
接下來,我們應怎麼做呢?
學習之後去考試嗎?這還不是。
學法、學習三藏經典之類的,
我們便來看——
我們的所做,
是否與佛陀的教導一致?
這稱之為「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 1),
善巧的思維。
然而,這並非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
「善巧」是指——
它與佛陀的教導全然一致,
是有記載的;
或與佛陀時代阿羅漢的教導一致。
在三藏經典有很多記載,
比如:《長老偈》、《長老尼偈》之類的,
是在三藏經典裡。
因此,三藏經典並不僅僅只有佛陀的教導,
佛陀的教導在佛陀講法結束就結束了,
其餘全是聖弟子們所銘記於心,
而且他們的證悟是正確的,
經典結集之時一起匯總,
——佛陀是如此教導的,
有些人分享,
他是如此修行的,有如此的結果;
他的心證悟道果之後,出現如此的狀況……
他的分享便記載於三藏經典中。
如果不相信真正的阿羅漢,
那這個時代還能相信誰呢?
不能相信的,
甚至相信隆波,那也是愚蠢,
你怎麼知道隆波的教導正確呢?
必須靠自己驗證,
隆波如此教導,試著動手實踐,
動手修行之後,有看到嗎?
五蘊是無常、苦、無我的?
還是看到五蘊是常、樂、我?
必須靠自己驗證。
許多人前來找隆波,
宣稱聽聞隆波的教導,
現在已能對隆波的教導作為證人,
隆波說:
「你只能作為自己的證人,智者自知。
別人也要自知,
如果別人相信隆波或你,他也是愚蠢。」
必須要看到實相——
修行了,煩惱習氣能減少嗎?
若修行之後,煩惱雜染沒有減少,
那肯定不正確了。
我們審視修行的結果,
這稱之為我們有「如理作意」,
當我們難以覓得善知識時,
就更多地仰賴「如理作意」。
不能全然相信善知識,必須自我觀察
28:28~30:50
若我們修行,便會知曉——
高僧大德的教導是好或不好,
正確或不正確,
我們便會自己知曉。
修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訓練之後必須自我檢測,
而不是說——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老子繼續修到已經迷失在世間了!
不知道自己修錯了,
這即是不懂事,
只希望遇到善知識來指點我們,
這樣就糟了。
這個時代別輕易地相信善知識,
隆波看到有些人,
他們的修行也不錯呀!
結果碰到了自己所認為的「善知識」,
他們告知修錯了,
必須專注,必須超強專注才行,
結果緊盯至十分苦悶,漆黑一團。
有些人也會教導:
「漆黑一團也沒關係,
就是那樣漆黑一團地坐著!
心有痴也沒關係。」
每一次訓練,
每一次(心)都漆黑一團,
(教導的人)說:
「沒關係、沒關係,繼續打坐下去吧!」
如此之人,或許並不是明眼善知識。
佛陀並沒有教導——
必須訓練至心漆黑一團,
如果修行正確,心便會亮堂起來,
而不會漆黑一團,
(若漆黑一團),心已有了「痴」。
因此,不能全然相信「善知識」,
必須自我觀察——
修行之後,覺性(sati)有好起來嗎?
心是否稍微成為知者、觀者與安住?
心散亂之時,修行之後,
心能否獲得偶爾的休息與安靜下來?
能否看到名色的三法印?
在看到名色的三法印之前,
必須先能分離蘊界,
看到——
身是一個部分,
心是另一個部分;
感受是一個部分,
身與心是另一個部分;
行蘊是一個部分,
身、感受、心是另一個部分……
慢慢去分離,慢慢去看。
若能分離蘊,才可以修習毗缽舍那,
如此才會看到——
每一個蘊、每一個部分,
生、住、滅,
有因就會生,無因就會滅,
無法掌控,
如此才能稱之為「契入毗缽舍那」。
遇上毗缽舍那的雜染,怎麼辦?
30:50~35:11
持續修行下去,
有時好好地修習毗缽舍那,
心亮堂起來,溜到外面,
我們的心浸泡到外面的光明裡,
甚至可以待上好幾年。
凡有的僅是快樂,
根本看不到煩惱習氣,
十分快樂、舒服。
隆波也曾經出現如此的狀況,
那屬於毗缽舍那雜染(vipassanupakkilesa 2)的一種。
即使那時隆布敦長老已保證,
隆波已會修行,已能自助,
然而修行之後,
依然會黏著於毗缽舍那的雜染。
當心黏著於毗缽舍那的雜染,
心光明、空,
這稱之為「光明」(obhāsa),
那屬於第一類毗缽舍那的雜染……
觀心、觀心的那一類行者,
都容易卡在「光明」,
其他的沒有多少。
觀心的行者容易卡在較為明顯的光明,
還有另一個就是——
覺性特別強大,
以及智慧過多,智慧多於禪定,
這是觀心的行者碰到最多的毗缽舍那的雜染。
隆波也曾遇到(如此的狀況),
空、光明、舒服……
時間一久,隆波便開始觀察——
佛陀教導:心是無常的,
為何(自己感覺)心是恆常的?
佛陀教導:心是苦的,
為何(自己感覺)心是快樂的?
佛陀教導:心是無法掌控的,
為何(自己感覺)心可以掌控?
自己的修習所呈現的結果,
與佛陀的教導全然不相一致,
究竟錯在哪裡呢?
(隆波)從未懷疑佛陀教導錯誤,
抑或認為三藏經典記載錯誤,
反而立即想到——
究竟自己錯在哪裡?
但是自己看不出來,
怎麼看,也看不出來……
幸好遇見高僧大德——
阿姜摩訶布瓦尊者,
並前去請教尊者:
「我落實修行,
我的師父教導我觀心,我也觀心,
但是自己覺得沒有進步,
究竟錯在哪裡?」
尊者說:「觀心、觀心,
你並沒有觀到心,
這非常重要,必須相信我,
我是依靠自己走過來的,
沒有什麼堪比念誦。」
尊者是這麼說的。
於是,隆波就去念誦,
坐在尊者的後面,
與他保持二至三米的距離,
然後持續不斷地念誦:「佛陀、佛陀……」
但是心不喜歡,心十分憋悶、不舒服,
覺得這個方法應該不適合自己。
(於是想著:)
為何尊者讓自己念誦?
說明自己的禪定不足。
於是隆波就去吸「佛」、呼「陀」,
修習自己擅長的安般念,
呼吸了二十八次,心集中起來。
心集中起來,
退出之後,幾乎要敲自己的頭,
心卡在外面,
而且已卡在外面一年多,
浪費時間!
待在該處看不見苦,
只是知道常、樂、我。
仰賴於如理作意,
審視自己,知道修行錯了,
但不知是怎麼個錯法。
剛好遇見高僧大德,
經由提醒而了知:
「哦!禪定不足。」
那時徹底地明白,
毗缽舍那的雜染皆源於禪定不足,
如果心有禪定,禪定足夠,
毗缽舍那的雜染就會立即滅去。
隨後遇到一部經,
麥琪媽媽是發現的人,
經典名稱為——
「Yuganaddha Sutta」
《雙連經》3這一部經,
阿難尊者為講述這部經之人。
經典提及:
十種「法之掉舉」(dhammuddhacca),
會出現在修行人的身上,
無論你選哪條路——
智慧引領禪定,
或禪定引領智慧,
或禪定與智慧同步進行,
最終都會碰到「法之掉舉」。
一旦遇見「法之掉舉」,
(僅需)增加禪定,
便能擺脫這些「法之掉舉」。
事實上,「法之掉舉」即是「毗缽舍那的雜染」。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
《雙連經》(Yuganaddha Sutta)
《增支部》4集170經
中譯|蕭式球
有一次,阿難尊者住在拘睒彌的瞿尸陀園。
在那裏,阿難尊者對比丘說:「比丘賢友們。」
比丘回答阿難尊者:「賢友。」
阿難尊者說:「賢友們,任何比丘或比丘尼在我跟前宣稱證得阿羅漢,都是以四種方式中的一種或數種而證得的。
這四種方式是什麼呢?
賢友們,一位比丘以止為先導然後修觀;有了以止為先導的修觀,能為他帶來正道;他習近正道、勤修正道,能斷除各種結縛,清除各種性向。
賢友們,再者,一位比丘以觀為先導然後修止;有了以觀為先導的修止,能為他帶來正道;他習近正道、勤修正道,能斷除各種結縛,清除各種性向。
賢友們,一位比丘止和觀連在一起修習;有了連在一起的止觀,能為他帶來正道;他習近正道、勤修正道,能斷除各種結縛,清除各種性向。
賢友們,一位受持法義過緊而生起掉舉的比丘,當他內心止息、平伏、安住一境、專注的時候,能為他帶來正道;他習近正道、勤修正道,能斷除各種結縛,清除各種性向。
賢友們,任何比丘或比丘尼在我跟前宣稱證得阿羅漢,都是以這四種方式中的一種或數種而證得的。」
Yuganaddha Sutta
巴利原文 AN 4.170
Evaṁ me sutaṁ—ekaṁ samayaṁ āyasmā ānando kosambiyaṁ viharati ghositārāme. Tatra kho āyasmā ānando bhikkhū āmantesi: “āvuso bhikkhave”ti.
“Āvuso”ti kho te bhikkhū āyasmato ānandassa paccassosuṁ. Āyasmā ānando etadavoca:
“Yo hi koci, āvuso, bhikkhu vā bhikkhunī vā mama santike arahattappattiṁ byākaroti, sabbo so catūhi maggehi, etesaṁ vā aññatarena.
Katamehi catūhi?
Idha, āvuso, bhikkhu samathapubbaṅgamaṁ vipassanaṁ bhāveti. Tassa samathapubbaṅgamaṁ vipassanaṁ bhāvayato maggo sañjāyati. So taṁ maggaṁ āsevati bhāveti bahulīkaroti. Tassa taṁ maggaṁ āsevato bhāvayato bahulīkaroto saṁyojanāni pahīyanti, anusayā byantīhonti.
Puna caparaṁ, āvuso, bhikkhu vipassanāpubbaṅgamaṁ samathaṁ bhāveti. Tassa vipassanāpubbaṅgamaṁ samathaṁ bhāvayato maggo sañjāyati. So taṁ maggaṁ āsevati bhāveti bahulīkaroti. Tassa taṁ maggaṁ āsevato bhāvayato bahulīkaroto saṁyojanāni pahīyanti, anusayā byantīhonti.
Puna caparaṁ, āvuso, bhikkhu samathavipassanaṁ yuganaddhaṁ bhāveti. Tassa samathavipassanaṁ yuganaddhaṁ bhāvayato maggo sañjāyati. So taṁ maggaṁ āsevati bhāveti bahulīkaroti. Tassa taṁ maggaṁ āsevato bhāvayato bahulīkaroto saṁyojanāni pahīyanti, anusayā byantīhonti.
Puna caparaṁ, āvuso, bhikkhuno dhammuddhaccaviggahitaṁ mānasaṁ hoti. Hoti so, āvuso, samayo yaṁ taṁ cittaṁ ajjhattameva santiṭṭhati sannisīdati ekodi hoti samādhiyati. Tassa maggo sañjāyati. So taṁ maggaṁ āsevati bhāveti bahulīkaroti. Tassa taṁ maggaṁ āsevato bhāvayato bahulīkaroto saṁyojanāni pahīyanti, anusayā byantīhonti.
Yo hi koci, āvuso, bhikkhu vā bhikkhunī vā mama santike arahattappattiṁ byākaroti, sabbo so imehi catūhi maggehi, etesaṁ vā aññatarenā”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