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42:40~44:04)
2020年11月1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如其本來面目地去知道心,
要輕鬆自在地去覺知。
在生命中出現問題的時候,
有時候,心會浸泡進去(苦裡)。
如果心浸泡進去,別因此而痛苦,
保持中立。
心就是這樣的,
當心想浸泡時,就會浸泡,
一旦我們的心保持中立,
它就會自己從苦堆裡抽身出來,
成為「觀者」,成為「知道苦的人」。
我們的修行必須要「知苦」,
而不是為了浸泡在苦裡,
這完全是兩碼事。
「知苦」的意思是——
心抽身出來,成為「旁觀者」,
作為「苦的蘊」,則在另一邊,
唯有能夠分離蘊,才可以開發智慧。
因此,如果心浸泡在(所緣)裡面,
無需驚慌,僅需要知道——
當下這一刻,心浸泡在(隨緣)裡面了。
我們不停地訓練,
修行並不是為了讓心鬆脫出來,
(而是)在心真正保持中立時,
它會自行地從(苦)裡抽身出來。
我們就會看到——
世間僅僅只是對於迷失者而言,才是真的,
世間所有的一切,
僅僅只是對於那些迷失者而言,才是真實的。
對於那些不迷失的人,
世間就如一場夢,
有時是噩夢,有時是好夢,
根本沒有任何實質的涵義。
去繼續用功!
世間的苦,也是無常的,
它能夠來,也能夠走。
我們別去透過累積煩惱習氣,
而為自己增加苦,那就行了。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