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01:24~05:40)
2021年1月24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修行分為兩方面:
一、快樂地活在世間,
同時提升心靈水平;
二、為了出離世間,
因此,佛法綜合了以上兩方面。
三藏經典亦同,
如果閱讀經藏,就會發現——
有些部分教導我們,
如何快樂地活在世間,越來越純淨,
而不僅僅只是一味地追求快樂。
作為佛教徒,
若只是快樂地活在世間,
這是不夠的,必須同時純淨,
持續不斷地訓練自己減少煩惱雜染。
身為居士,也需勤於佈施、持戒、修行;
至於想出離世間的出家人,
則需訓練戒、定、慧。
居士們需先從佈施起步,
為何強調讓居士們佈施呢?
僧人不能佈施嗎?
當然可以,量力而為即可。
佈施並非只有用錢才能做到。
佛陀教導我們佈施,
是為了訓練我們減少自私自利;
教導我們持戒,
是為了讓我們不去隨順煩惱雜染;
教導我們修行(禮佛、念經等),
是為了讓我們以此作為基礎,
以便進一步契入奢摩他及毗缽舍那。
因此,佈施,
正是教導我們不自私自利,
以慈悲心看待他人及動物。
心若柔軟,
修行過程就會容易……
世間人活著就是明爭暗鬥,
一心只想有利可圖。
佛陀則教導我們要懂得佈施,
佈施是為了減少自私自利,
訓練與煩惱雜染抗爭,
而不是貪得無厭,
不知饜足。
特別飢餓的人,就會特別痛苦,
極度飢渴的人,也是特別痛苦。
如果懂得滿足,就會懂得佈施,
便會有多餘的部分能慷慨地幫助他人和動物。
這並非小事,而是在訓練自己。
大家開始學法修行以後,
有時覺得佈施只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認為既然修行了,無需佈施也可以,
這說明我們沒有明白佈施的目的何在。
佈施是善舉,並非不善舉。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