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2023年09月07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Kate 趙一鳴
摘錄、整理|靜慮林

覺知自己,
無論什麼,
都沒有覺知自己來得重要,
不管做什麼,
都要去覺知自己,
不是說——
去強迫、控制自己。
行住坐臥,
是吃飯,還是喝水,還是排泄,
都要通過「有覺性」地去做。
修行不是說——
把自己和世間分離開,
因為我們沒有辦法
和這個世間徹底分離開的。
在這個寺廟之內,
也是一個世界,
我們要和世間在一起。
不是說——
修行了之後,
讓自己逃離世間,
而是和世間在一起,
覺知自己地活在世間。
大部分的人,
當他開始實踐修行以後,
他就會讓心靜止不動,
不感興趣,
有什麼生起在身、在心,
他並不感興趣,
僅是讓心一味地寧靜、靜止,
或者讓自己獨處,
與世間格格不入。
我們沒有辦法逃離這個世間的,
但我們去探究、學習這個世間。
這個世間是苦,
佛陀並沒有說,
讓我們逃離苦,
逃離世間。
但是,有些人還有苦,
他就逃離去出家了,
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要告訴說:
苦,要去知道。
什麼是苦?
這個世間,它就是苦。
這個身心,它就是苦,
要去學習它,
而不是去逃離它。
覺知自己吧!
覺知自己,
不要讓心靜止不動。
和世間在一起,
眼睛看到色,
心有什麼樣的運動變化生起了,
要去及時地知道。
看到這個,喜歡,
看到這個,不喜歡,
要去及時地知道。
心喜歡,知道,
心不喜歡,也去知道;
心快樂,知道,
苦,也知道。
耳朵聽到聲音,
心生起了苦樂的感受,
生起了滿意與不滿意,
要去及時地知道。
鼻子聞到氣味、
舌頭嚐到味道、
身體接觸到,
心苦樂,
心喜歡、不喜歡,
要去及時地知道。
心想,
思維生起了,
心生起了苦與樂,
生起了喜歡、不喜歡,
生起了善與不善,
要去知道。
因此,
有眼睛就去看,
有耳朵就去聽,
有心就去想,
但是當接觸了所緣之後,
在心裡生起了運動變化,
要有覺性去知道。
要不斷地去知道自己的心,
不斷地去知道,
接下來智慧就會生起,
就會知道——
外在的世間,
並沒有為我們製造苦,
我們的心去執著抓取,
因此,苦才會生起。
因此,
去探究、學習心,
有一天就能夠看到、
徹見四聖諦,
那就是看到了法。
譯者聲明:
口譯過程之中有不精準之處,全部歸責譯者,請求大家原諒與寬恕。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隆波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摘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
完整開示|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