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09:31~13:06)
2020年11月1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學法修行,
如果與自己的根器不相符,
那是很難提升的。
僅僅只是說——
觀心的方法,
最適合現在這個時代的人,
因為這一代的人,
屬於「想得很多」的人,
稱之為「觀念型」的人,
持有很多看法、很多觀念。
在經典裡教導——
「身念處」與「受念處」,
適合「奢摩他型」的行者,
適合那些精通禪定的人。
「心念處」及「法念處」,
則適合「觀念型」的行者,
適合那些持有很多看法、很多想法的人。
現在這個時代,
「觀念型」,也就是——
「念頭、想法很多的人」非常多,
適合的禪修方法就是——觀自己的心。
在三十多年前,隆布敦長老曾經預言,
接下來,「觀心」會在市區非常地興盛,
長老強調的是「市區」。
「市區」也就是——我們這一代人,
一整天透過自己的思維、想法在工作,
一整天想這個、想那個,不停地想。
若想打坐讓心寧靜,然後去觀身及觀受,
那永遠都不可能會有寧靜的那一天,
打坐到死,也只是寧靜一會兒,
很快地,又開始散亂了。
因此,心不太平靜、寧靜的人,
大致上可以做得到的禪修的方法,
就是觀自己的心。
隆布敦長老還進一步地對隆波直接教導。
那時候,隆波修行,觀自己的心,
身體被雨淋了,看到「心擔心」,
觀來觀去,心集中了,整個世間全滅去,
身體也消失,就只剩下單一的心。
隆波就去向長老匯報,
長老說:「那時候,心已經入定。」
接著說那是屬於哪一類的禪定。
一旦聽到長老這麼說,
隆波就回答:
「我並沒有在打坐啊!我在觀心。」
長老說:
「觀心,會自動自發地入定。」
長老是這麼回答的。
那是「觀心」,
「觀心」屬於開發智慧,
稱之為「以智慧引領禪定」。
如果正確地開發智慧,
禪定會自行生起。
如果「觀身」,
就必須「以禪定來引領智慧」。
一旦覺性、禪定、智慧越來越細膩,
尤其是非常嫻熟於入定,
就可以在入定時,同步開發智慧,
這稱之為「智慧與禪定同步進行」。
現在這個時代,
要想找到這樣的人,已經很少了,
因為大部分的人無法入定。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