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心學的重要性——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8年11月25日A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認清心學和定

心學非常的重要。隆波修行的時候,向隆布敦長老學習,明白了修行之後,隆波就去各個道場看。那些有名的道場幾乎都去過,發現了修行人的問題,缺乏對於心學的了解。有的地方根本不要[定],他們相信發展覺性後,[定]自然會有,因為[定]是跟每一顆心同步生起的,包括不善的心都有[定],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定],所以他們看不起[定]。其實他們沒有明白,[定]有好幾種,邪定也有,正定也有。有的人閱讀了很多的書,他們也看不起[定]。有的修行道場根本不修[定],他們一直在思維,一直在思維身體。不停地思維,心就會散亂,那個[定]就不可能是真的。

還有另外一類人喜歡修[定],他們打坐後迷迷糊糊、昏昏沈沈的。或者打坐之後,看到這個、看到那個,心往外送看到鬼、看到天神、看到天堂、看到地獄。但是沒有看到自己的[煩惱],那就沒有任何的意義。全部都是往外送的[定],有好幾種,他們從[定]走到了誤區。

總之,有一類人根本不修[定],他們說每一類心都會生起[定]。但是他忘了[定]也有邪定,他們區分不了。還有另一類,他們根本不要[定],不停地思維,只是一味的思維,心就會散亂。阿姜曼尊者曾經教導:「修習[定]太多就會慢;過多的思維跟分析,心就會散亂。」

隆波出去參訪道場的時候,有的地方,他們修習這個節奏性的動作,但是心沒有訓練出[定],就無緣無故,突然之間去開發智慧,那不會是真的[智慧]。一千個人、一萬個人,有一個人或兩個人能聰明地逃脫出來,一般的人都走入這誤區。有的時候,他們修習[定],以為是毗婆舍那(內觀),比如觀腹部起伏,以為那是毗婆舍那。觀腹部是觀色法,無論觀色還是觀名,都不是毗婆舍那,一定要看到三實相(法印),才是毗婆舍那。

根律儀

來到開發智慧的這個階段之前,我們想非常安全而且不走偏差,一定要按照佛陀的教導,有步驟地去做,我們一定要有戒學,一定要學習心學。

要學習如何持戒,最好是用覺性來[守護]心,無論什麼[煩惱]在心上生起時,要有覺性及時地去知道,[煩惱]就會滅去,戒就會自動自發的產生,稱之為「根律儀」。眼、耳、鼻、舌、身、心[意]接觸所緣之後,什麼[煩惱]在心上生起,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煩惱]就控制不了心,就會自動自發地有戒,稱之為根律儀。這對於修行來講非常重要,比五戒、八戒、兩百二十七戒、或是多少戒都更重要。最重要的就是以覺性來[守護]心,這不難。持一條、一條的戒,那很難,因為持這一條戒會有一點破,持那一條戒會有一點缺,而根律儀是以覺性去[守護]心就可以了。

善心和正定

第二學科稱之為心學,就是學習有關於心的學科,我們一定要懂得區分哪一類心是屬於善心【註1】,哪一類是不善心。

不善心是沈重、憋悶、僵硬、昏沈、呆滯,而且含著貪、瞋、癡,比如,我們「想要」修行,我們的心就已經有了貪;修行之後,心不寧靜、很鬱悶,那是瞋心。修行之後,心迷失了,離開禪修的所緣,迷失去想,那是有癡,是有散亂的心。

真正的善心是輕鬆的,如果修行之後,心很沈重那就不對了。
善心是柔軟的,如果心是僵硬的,那就不對了。
善心是非常靈敏的,如果修行後心是昏沉、呆滯的,那就不對了。
善心是非常適合工作的,不會懶惰,不只是快樂、寧靜而已。因此,善心是非常活躍的,心是非常敏捷的,不會是呆呆滯滯的。
善心是老老實實去覺知所緣的,所緣是什麼樣子就那麼去知道它,不會去干預它。

不善心覺知所緣後,會進去干預。有時候會以貪進去干預,想好、想快樂、想寧靜。有時候會以瞋心去干預,想讓它不散亂,想讓它好,想讓它不壞,拒絕貪、瞋、癡,拒絕苦,心中有瞋。有時候會以癡來干預,認為好的修行必須這樣、必須那樣,自以為是,自己在混水摸魚,全都是癡在背後驅動,因為自己的無明、無知。

真正好的心是中捨的,老老實實地覺知所緣,不被貪、瞋、癡控制。

一旦我們懂得區分心的種類,我們接著來看[定]。哪一類的[定],心會憋悶、僵硬、呆滯,有貪、瞋、癡那個就不是正定。

哪一類的[定],心輕鬆柔軟、敏捷,適合工作;老老實實的覺知所緣,沒有貪、瞋、癡,這樣的[定]很好,是屬於正定。

我們學了之後,我們懂得區分不同的心,這個全都屬於心學,我們不停學習心,知道這一類心是屬於善心,那一類心是屬於不善心。接下來繼續觀察善心,它有兩種[定]。

寧靜型的定和隨念

第一種[定],心寧靜在單一所緣上。那個善的所緣是不會引誘生起[煩惱]的所緣,比如,我們唸誦佛陀佛陀,憶念佛陀,心寧靜地跟佛陀在一起,或者跟佛法在一起,或者跟僧在一起,跟明眼善知識或高增大德在一起。但是要小心,對所謂的高僧大德要稍微小心點,走偏的高僧大德也很多,真的不會修行的也很多,因此憶念佛陀是最保險的,佛陀是沒有任何瑕疵的。憶念佛陀的方法是想到佛陀的偉大,他的恩德,不只是唸他的名字。比如印度教就想到他們的梵天王,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主,有幾百個、幾千個名字,不停地念他們的名字,這個同樣也很好,會獲得[定]。但是這是往外送的[定],心往外送。而憶念佛陀並不是一直在念誦佛陀的名字,…憶念佛陀的方法是憶念到他的美德,佛陀有無窮無盡的智慧,他是靠自己證悟成佛的。他是純淨無染,他抵達純淨無染解脫自在,他有無限的慈悲,他把非常細膩很難教的法,盡量地教導我們,就像教導一頭牛爬到樹上面,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導每個人離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想到他的美德,憶念他的美德,[心裡就會快樂]。(這段是佛隨念)

我們也可以憶念天神。憶念天神並不是說求他來幫我們。憶念天神時,我們憶念哪些法讓他變到天神,也就是想到天神的美德:天神有五戒,天神有有慚愧心和畏懼心。慚愧心和畏懼心是害怕苦果會現前,因而不敢去造惡,那就是慚愧心和畏懼心。天神們有這些美德,因此會去傷害人、詛咒人的天神,不可能是天神。天神們是有敬畏心、有恐懼心。因此我們想到他們的美德,[心裡就會快樂]。(這段是天隨念)

或者我們想到很好的人,比如第九世的泰皇,剛剛仙逝的九世皇,他是屬於人類裡面的天神,他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人類的天神,大家去看他的特質。他的佈施並不只是給別人分東西,政治家們為了追求選票才去分東西,而他的佈施是不停地去分享,幫助別人去幫助自己,這個更重要得多。別人如果去給他栽贓、陷害,他也不會對別人生氣。有一次,不知道去哪裡,別人把車門打開,他準備下車,還沒有離開就關上車門,結果受傷送去醫院,他也沒有生氣。他原諒,他有戒。他有佈施、他有戒。大家聽說過他曾經破過戒嗎?沒有。他佈施、持戒,非常謙卑,非常誠實,首先是對時間非常誠實,大家不誠實。他還修習不起瞋心,不傷害任何人,他的美德是圓滿的。他的福報、波羅蜜非常的高。我們想到九世皇的時候,就會有快樂,感覺到嗎?我們要選擇我們喜歡的天神,在人類裡面選天神,我們憶念、想到之後,我們的心會越來越高尚。比如九世皇,想到他之後我們心會有快樂,心會比較高尚,這樣我們就會獲得[定]。(這段也屬天隨念)

讓心跟快樂的所緣在一起,比如憶念佛陀,我們會快樂。憶念佛法、憶念高增大德,我們會快樂。憶念很好的人,憶念我們喜歡的天神,我們會快樂。有的人想到觀音菩薩,想到她充滿慈悲,想到後我們的心就會快樂。(這段說明由隨念而生起快樂)

觀音菩薩真的存在嗎?你怎麼知道的?存在,真的有,觀音菩薩其實就是慈悲,其實在每一個人心裡面都存在。人們創造出某一個具體的形象,都是我們自己的心創造出來的。大乘比較強調那些法,可以讓普通人更加接受,每一個菩薩都是代表,有的是戒,有的是[定]。唐三藏是一個尋求離苦之路的代表,要戰勝各式各樣的[煩惱],構建各種各樣的形象來教導我們法,讓我們去體會其中的實質。觀音菩薩存在著,什麼時候我們的心有慈悲生起,觀音菩薩就跟我們在一起了。要聰明一點,說觀音菩薩來幫我們、來軀魔,那只是哄一下那些沒有學法的人。

我們憶念到很好的人,憶念好的所緣之後,我們的心會寧靜快樂,我們會獲得寧靜快樂的[定]。修習寧靜快樂的[定],可以讓心有力量。

安住型的定和三實相

還有另外一類最好的[定]是可以用於修習毗婆舍那的[定],也就是心安住變成知者、觀者。這種[定]是讓心安住變成知者、觀者。而寧靜型的[定],是讓心安住在單一的所緣上。

正確的[定]有兩種:第一種是心寧靜在單一的所緣。另一種是心安住,看到所有的所緣在不停地運動變化,心是觀者。看到所有所緣的色法、名法不斷運動變化,這是毗婆舍那(內觀)。

但是如果看到概念法,看到念頭[的內容]:這件事、那件事,來來去去,那不是毗婆舍那。念頭無頭無尾,可以一整天想,沒有結束的地方,所以沒有三實相(法印),所想的內容不可能呈現三實相,無法用於修習毗婆舍那。

名法跟色法有三實相。如果我們觀色法時,我們聚焦於色法,比如觀腹部起伏,心寧靜於腹部,心跑到跟腹部在一起,這是屬於奢摩他。好的奢摩他是心[舒服地]跟腹部在一起,如果心在腹部一會兒之後就跑到其他地方去,這個不好,這就是散亂,或者,心不停地跟腹部在一起,但是迷迷糊糊的沒有覺性,這是邪定,癡已經進來了,這個不好用。

做隆波田的手部動作時,有覺性地看到色法在動,心是寧靜於動的色,這也會獲得[定],這是奢摩他(寂止)。若看到動的色不是我,這就進入到毗婆舍那(內觀)。觀腹部起伏時,只看到腹部起伏,這是奢摩他。如果看到起伏的身體,不是我,不是我的,是一堆物質元素不停地進進出出,這是毗婆舍那。

看到三實相才是毗婆舍那(內觀),這個[能夠看到三實相的[定],心一定要變成觀者。平常的狀況下,我們的心都是演員,我們的心生起貪、我們的心離貪、我們的心好、我們的心苦,我們的心是演員,感覺到嗎?今天非常煩悶,我們就會覺得我很煩悶。如果我們訓練安住型的[定],就會看到心是知者,而煩悶是被覺知的對象,煩悶生起之後就會滅去,來了就消失。無論是苦樂、好壞、鬱悶等等所有的感覺,每一種感覺都是生了就滅,這樣我們才可以開發智慧,心已經抽身出來變成觀者,如果心是演員,或者心已經完全進入圈子裡,這就無法修習毗婆舍那了。

分離名色的二種方法

想開發[真正的]智慧之前,有準備的智慧,稱為名色分別智。這是[十六觀智中的]第一個智慧。名色分別智是分離名法與色法。這個並不難。…我們現在坐著,感覺到嗎?誰看到身體坐著,感覺到了嗎?就只是感覺身體正在坐著,不用刻意擺姿勢。…剛才身體笑,有感覺到嗎?身體笑、身體點頭,簡單地去感覺,沒有什麼秘密的。你感覺到了嗎?這個身體是被覺知的對象,我們的心是知者。不用去找心在哪裡。隆布敦長老曾經教導說:如果用心去找心,這個宇宙再生滅一次也找不到,因此不用去找心在哪裡。僅僅只要知道它存在,這樣就夠了。感覺到嗎?我們試著甜甜的笑、甜甜的笑,感覺身體笑了嗎?感覺到了嗎?身體在笑,就是這感覺而已,很簡單的感覺。觀察到了嗎?笑的身體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什麼時候看到身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就說明這個知者已經抽身出來了,就會看到身體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同樣的,苦樂的感覺也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什麼時候有一個被觀察的對象,知者的心或觀者就會自動的抽身出來。這是很簡單的。看到身體在眨眼皮、看到身體在動、看到身體呼吸、看到身體行住坐臥,我們的心是觀者,這個心就抽身出來變成了觀者。

如果這個方法是分離不了,我們還有另外一種方法:選擇一種禪法,比如唸誦佛陀佛陀,不停地唸誦佛陀,然後心跑去想了你要及時地知道,心跑了及時地知道。我們唸誦佛陀佛陀,突然聽到了雞叫,馬上想到了雞,想到肚子餓了,心跑掉了,要及時地去知道心跑掉了。我們修行一種禪法,然後及時地知道心迷失到別的地方去。或者心跑到禪修的所緣,比如觀腹部升降,心跑到腹部上,然後我們及時地知道心跑掉了。如果我們能夠及時地知道心跑到這裡、跑到那裡,這個「知者的心」就會生起,這個安住而沒有跑掉的心就會自行生起,並沒有什麼難的。一旦心安住不跑了,看到身體坐著,身體就不是我了;看到身體行住坐臥,身體就不是我了。心如果是觀者,看到身體點頭,就會感覺到,這個點頭的不是我,智慧就會生起。因此我們一定要有知者的心、觀者的心。我們每天要訓練,修習一種禪法,心跑了知道、跑了知道。一旦我們有了知者之後,就去分離蘊。

有的人修行時去看心跑掉,看不出來,很鬱悶,不知道怎麼辦,那就去觀色法(身體),慢慢去觀察,它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這樣分離也可以,這樣會慢慢鬆開出來,[不用急著分離名和色]。

修行一種禪法後,也[不用急著分離名和色],不斷地觀心跑掉,會更加有力量,然後才去分離蘊。如果無緣無故去分離蘊的話,這個知者是沒有力量的,會搖搖墜,因此隆波教導大家修行一種禪法之後,不停地、及時地知道心跑掉。當我們能夠及時地知道我們的心,這說明我們的心學已經畢業了,可以接下來修習慧學:以這個安住成為觀者的心,去看名色、身心的實相。學習名色、身心的實相,是從開始分離名色開始,看到身體坐著,心是觀者。要有心作為知者、觀者,這是最好的,因為是按照標準來的,有戒學、有心學,得到心學然後繼續去開發智慧。

但是有的人的福報、波羅蜜很少,那就慢慢地去觀察:身體是被覺知、觀察的對象,試著動一動,動動手,身體是被覺知的對象,心是知者,但是心不要進入到[緊盯]這一塊。不行這樣。

隆波開導的方法是,去唸誦佛陀佛陀,然後想到雞了,想到肚子餓了,我們立刻就知道心離開佛陀了,[剎那定]就來了,心就會變成觀者。心變成觀者時,是有剎那定的。這個剎那定是一瞬間的[定]。這一瞬間的[定],要讓它頻繁地生起,就好像一整天都能覺知。譬如,隆波從小時候就開始修習非常深的[定],見到隆布敦長老之後,就不再進入深定了,覺得那個浪費時間。隆波只是覺知心的跑掉,心跑了知道、跑了知道,跟這個剎那定在一起。跑了馬上知道,跑了馬上知道,這是自動自發的。

隆波去頂禮隆普信長老時,隆普信長老稱隆波為「知者」。為什麼稱隆波為知者?因為隆波一整天都在覺知自己,這是起於剎那定的力量,但是非常頻繁地一直在生起,心跑了知道,跑了知道,這個心是獨立凸顯的,非常有力度,所以隆普信長老才稱隆波是「知者」,不是迷失者。別人聽到後,以為隆波知道彩票的號碼,知道彩票的號碼是最牛的,如果知道[煩腦]是沒有什麼價值的。

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的煩腦],這是最殊勝的。知道別人的[煩腦],這會增長我們自己的[煩腦];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煩腦],我們的[煩腦]會減少。為什麼看到別人的[煩腦]我們的煩腦會增長?因為我們會覺得自己很牛,那個人不行、那個人真差,我很厲害,因而我們的[煩腦]會增長。[所以]只要看自己的[煩腦]。

有的人,心寧靜很舒服有快樂,來頂禮隆波,請隆波給他棒喝生智慧,結果他發現他的[煩惱]太多了。隆波說:你本來就很多,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你太寧靜了。有時候隆波就直接棒喝、直接鎚你[使你醒來看心]。

但是一定要[看清]對象。有的人的[煩惱]特別強,隆波就不敢去鎚,因為隆波同樣也怕死,因為太強了,只對他説:「好好好!繼續去用功。」

單一的所緣作背景,有因有果

[關於修定],隆波建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修行一種禪法,唸誦佛陀也行,觀呼吸也可以,或修其他方法:去觀腹部升降、做手部動作全部都行。但是請用唸誦佛陀或者觀呼吸更好,因為這樣學習相同的,糾正就很容易,否則的話每一種方法,隆波要去糾正就很複雜,但是原則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要有覺性,持續地覺知單一而快樂的所緣,但並不是以所緣作為重點。有覺性地覺知所緣,是為了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心才是我們的重點。所緣只是一個背景,讓我們可以及時地知道心的動盪變化。

假設這個心浮在空間,如果心不停地在空中飄來飄去,但是沒有背景、沒有任何的參考點,我們會知道它有跑動嗎?我們不知道它在跑動。我們看到星星不停地在運動變化,是因為在背景下有變化。星星與星星之間的位置一直在變化,我們才知道星星有在變化。或者背後有一個圓弧(天邊)作背景,看到月亮從這個地方生起從那個地方下去,但是如果沒有這個作背景,我們可以知道月亮在起落嗎?我們就不知道。同樣的情形,我們的心沒有背景的話,我們就會不知道我們的心在動蕩。它是一直在動盪的,但是我們看不見,它的背景就是我們所選擇的禪修所緣,比如佛陀佛陀,一旦心離開了佛陀,我們就知道心已經跑掉了,心已經跑掉了。因此我們一定要有一個禪修所緣,其實那是來作背景的,我們看到了心在跑動,就只是這個而已。唸誦佛陀不是為了讓心困住,不讓心動盪,這就不好用了。重點在於觀心,我們觀心要有背景,比如佛陀或者呼吸,就只是這個而已。我們會看到心離開佛陀、離開呼吸,或者心聚焦於呼吸,這樣我們就看到心跑來跑去。我們一看到心跑來跑去,那麼心就不會跑。跑來跑去的心是源於背後癡的力量的驅動,那是叫做散亂的[煩腦]。散亂的煩腦生了之後,覺性及時地知道,覺性就會自動地消滅[煩腦]。什麼時候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什麼時候有[煩惱],什麼時候就沒有覺性。這是法的原則。

如果我們有這背景之後,也就是修行一種禪法之後,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最後心就會安住。慢慢去訓練。

看到沒?我們教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而不是「大家去用功吧」之後就會好起來,那個太過於無緣無故了。佛教是說:一些都是有因有果的。為什麼我們必須修習一種禪法,那是為了作為背景可以看到心。一旦我們看到心跑來跑去,心就會自動自發地安住,而且是在沒有任何刻意的情況下,這在經典裡稱之為「無行」的大善心。

八大善心中的兩種

真正的大善心有八顆【註2】,具有智慧的是四顆,不具有智慧的是四顆。修習毗婆舍那(內觀)一定要具有智慧。具有智慧的心還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是自動生起的(稱作無行),另外一類是刻意營造出來的(稱作有行)。我們刻意營造出來的善心,是屬於力量非常弱的善法,自動自發生起的才是力量非常強大的。比如,我們想做功德,想佈施,想自己親手來供僧,那個是很強的善。別人來邀請,請了又請最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那個功德很少,由別人一再邀請才做的善法的功德是很少的,自動自發的善法是很強的,有這兩類。我們追求大的功德,大的功德是兩種心:第一種是這個善心是帶有智慧的,是自行生起的,具有快樂。另外一種是這個善心是帶有智慧的,是自行生起的,具有捨受。它有兩顆,有快樂的和捨受的。要知道,有痛苦的一定是不善心。我們要去訓練得到這兩顆大善心。隆波講的,修行一種禪法做為背景後,及時地知道心的跑掉,就會得到這兩顆心。這兩顆心是最強力量的善心,這是用於毗婆舎那的,誰訓練到有了這顆心,心有力度,心有品質,就很舒服了。隆波說:「有的人心力很強。」就是得到了這樣的兩顆心。有的人,心沒有力量,因為還沒有得到這兩顆心,得到的是另外兩顆心,或者是別的心。

去吃飯吧,吃飯的時候,別忘了修行,沒有不修行的時間。

(完結)

【註解】

  1. 十九種遍一切美心心所
    一、信;二、念;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中捨性;八、身輕安;九、心輕安;十、身輕快性;十一、心輕快性;十二、身柔軟性;十三、心柔軟性;十四、身適業性;十五、心適業性;十六、身練達性;十七、心練達性;十八、身正直性;十九、心正直性。
  2. 界八大善心
    1. 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2. 悅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3.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4.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5. 捨俱智相應無行一心。
    6. 捨俱智相應有行一心。
    7.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心。
    8.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心。
      智不相應的心缺少慧心所,但並沒有只屬於不善心的無明。慧、智、無痴三者是同義詞。慧的特相是透徹地如實知見究竟法的自性相;作用是如照亮目標的油燈一般;現起是不迷惑;近因是如理作意。《清淨道論》:「慧的近因是定」;《殊勝義註》:「慧的近因是不迷惑,有如一位很好的森林嚮導。」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選出七講,包含禪修報告,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1.04.20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