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直擊修行繁複外殼下的實質——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9年08月24日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離苦和滅苦

以前隆波經常去清邁,去頂禮隆布信長老(1909-1992),後來一段時間則去講法。清邁這個城市裡的道場是很多的。有的人會很困擾,不知該向誰學法,因為有各種各樣的模式,很繁瑣、很複雜。其實學習什麼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牢牢抓住修行的核心,如果修行的核心不穩固,即便是跟隆波學法也是會走偏的。修行是有目地的,是為了離苦。起步的階段是為了在心裡離苦,在死之前就已經離苦,也就是苦只在身體上存在,但是它抵達不了心。心已經擺脫了[感覺的苦]。感覺的苦不是心,心只是自然的感知,它完全[從感覺的苦]分離、抽離的,它是[真的]離苦。這麼說,大家聽了也許發懵,簡單一點的說,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徹底的滅苦,這是最高的目標,我們達到苦的徹底止息,也就是達到阿羅漢死時的涅槃,稱之為「無餘涅槃」。我們在活著的時候就離苦,[稱之為有餘涅槃]。離苦和滅苦是不同的。滅苦的意思是,五蘊徹底的熄滅,因為五蘊本身就是苦。離苦的意思是,五蘊還在、人還活著,但是心中再也沒有任何的苦,心跟五蘊沒有任何的藕斷絲連。心之所以會藕斷絲連是為什麼呢?因為有望、有想要。有望、有想要,就是「集諦」,也就是苦因:苦生起的原因。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修行的目標是先徹底的離苦成為阿羅漢[此為有餘涅槃],但證到阿羅漢後不是立馬就死,只有一些是證到後馬上就死[進入無餘涅槃]。我們[修行]一定要先能夠離苦。

苦來自想要和

苦是源於什麼?剛才已經講過了,苦是源於想要,源於望。我們想要的事物,為什麼會為我們帶來苦?因為所有我們想要的事物,是那些我們還沒有的事物,是我們還沒有的:我們想不老,不老是沒有的;想不生病,不生病是沒有的;想要不死,不死是不存在的。又如我們想得到最新的手機,如果我們有了,我們就不會有想要。我們會想要那些不存在的事物,這個是很自然的。我們想漂亮,想有雙眼皮,因為我們只有單眼皮,如果我們有雙眼皮,我們就不會想要,除非你是想要三層的眼皮,跟一般的人不一樣,人老了之後就會有,但是它不是在上面,它跑到眼皮下,有好幾層。我們想要有漂亮的老婆,因為我們沒有老婆,或者我們的老婆不漂亮。如果我們的老婆是環球小姐,是全世界最美的,我們就不會有想要。所有一切我們想要的事物,全部都是我們沒有的,這個就是問題之所在。

佛陀教導我們要接受事實:身的實相、心的實相、生命的實相。如果心願意接受實相,就不會有想要。所有的望、所有的想要,全部都是幼稚、不懂事。比如,我們想不老,這個是不懂事。我們想長壽,[有誰想快一點死的?那是失戀的人。]假設過了20年,就老了20歲[少了20歲]。佛陀教導我們來了解身心的實相,如果我們了解身心的實相,就不會生起那些幼稚的望。

三種望:三愛

望有三種形式。對於沒有的事物,我們想得到、想獲得,這個稱作「愛」。我們已經得到事物了,如果我們很滿意,我們想要它一直跟我們待在一起,這個是不可能的;想要它一直跟我們在一起,[這稱作有愛]:例如我們有孩子,泰國人喜歡孩子永遠長不大,可以跟在一起,有了孫子也想繼續養,想要子孫一直跟在一起,那是不可能的。有時候兩人結婚,愛到海枯石爛,想要永遠在一起,但一人死掉就分離了,不可能永遠在一起的。我們想得到的事物,並不是真的存在的。我們還沒有的時候,想要有、想獲得,我們就會苦,因為還沒有得到。我們得到後,就想讓它一直待在一起,我們就會苦,因為它不可能一直跟我們在一起。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一直跟我們在一起,包括我們的身體,也無法一直跟我們在一起,它只是臨時跟我們在一起而已。

還有另外一種想要,就是想要讓它快點消失、快點滅去,[這稱作無有愛]:我們碰到了苦,或者我們碰到了不喜歡的東西,我們希望它快點離開。比如,我們這寺廟附近有個養雞場,熱天的時候還沒有關係,如果是冬天,風會從那邊吹過來,把雞糞的味道飄過來,我們想聞不到雞糞的味道,是不可能的,因為養雞場就在那裡,風剛好就從那個地方吹過來,味道都會傳過來的,我們想要沒有這個氣味,是不可能的。

總之,第一個是想獲得、想得到、想成為;第二個是想一直待在一起;第三個是希望它快點消失。這三種想要,全部都是做夢,都是不真實的存在。我們想得到現在沒有的事物,並想讓它一直待在一起,這是愚蠢,因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一直跟我們待在一起。想讓它[不喜歡的東西]快點消失,想讓它再也不發生,這也是愚蠢,因為如果有因在,它就會發生。如果沒有因,它就會滅掉。

我們進一步去看,為什麼我們會生起三種想要(三愛)呢?讓我們生起想要、生起望,其實就是我們不了解事實,不了解身的實相、心的實相。

修習內觀

如果我們知道了身的實相,我們就會知道:我們這個身體,它是無常的,它生了一定會老,這是很正常的。我們今天還活著,有一天一定會死去,這個身體是無常的。這個身體還有一個事實,就是一直被苦逼迫著。年輕時覺得沒有苦,但是好好地觀察一下,坐久一點就會苦,走久一點就會苦,站久一點就會苦,躺久一點也會苦,只有吸氣而不呼氣就會苦,只有呼氣而不吸氣也會苦,因此這個苦一直在逼迫我們的身體,每一個姿勢都受苦逼迫著。我們不停地觀察,這個身體,有的只是無常,有的只是苦。在身體裡面,沒有什麼東西是我們是可以掌控的,我們命令它不老,它也會老,命令它頭髮不白,它也會白,命令它皮不要下垂,它也會下垂,命令它不死,它也會死[這個身體是無我的]。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看事實,我們不停地重複去觀實相,這個稱之為修習內觀(毗婆奢那、觀禪),最後我們願意接受這實相。我們用覺性,不停地即時去觀照身體,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不停地觀察,到了臨界點,心就願意接受事實:這個身體是無常的,這個身體有的只是苦,這個身體是無我。一旦心願意接受事實,[斷了愚痴],望就再也不會生起了。斷了愚痴,也就是斷了無明,就會清除望。清除望的方法,並不是望生起後,去滅掉它,而是要徹底滅除[望的因:愚痴、無明],修行是要徹底照見五蘊、名色、身心的實相。清除了無明,望就再也不會生起。看清實相,就徹底的把愚痴同時清除了,望的因也被徹底清除了。有望是因為有愚痴:想讓無常的變為常,想讓苦的變為快樂,想讓那些無法掌控的事物,變為在我們的掌控範圍之內,這是愚蠢。內觀(毗婆奢那、觀禪)讓我們從愚蠢裡徹底地醒過來,不停地回來學習身的實相、不停地回來學習心的實相。我們要來訓練,讓我們不再愚蠢,也就是不停的來學習身的實相、心的實相。

觀察身的實相

如果我們知道了身的實相,知道身體不是什麼好的寶貝,不是我們想像這麼好的寶貝,我們對身體的愚痴跟執著、抓取就會消失。我們知道,「想讓身體快樂、想讓身體沒有苦」,這是愚痴,望就再也不會生起。因此,這個身體老病死時,心就不會苦。望會讓我們有苦,苦是因為想要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想要那些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我們不停地去學習實相,心願意接受實相,知道身體本身就是苦,身體不是什麼好的寶貝,我們就再也不會緊抓不放。身體老,我們會感覺到很正常。身體病,我們也感覺很正常。身體要死,我們也會覺得很正常。在身體老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到,那個老的是身體,不是我老。在病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是身體病,而不是我病。我僅是一個知者、觀者,在身體要死的時候,就會知道身體要死了,而心是觀者,不是我要死了。我們經由修行知道,身跟心是徹底分離的,無論什麼東西在身體裡面發生,心都再也不會有任何的動搖。慢慢去訓練,不停去觀身體的實相。

觀察心的實相

還有另外一個部分,我們也要不停地去觀察心的實相。心的實相就是,感覺、念頭等等來了都會消失的:快樂在我們心裡來了,然後就看到快樂是臨時的,會消失。痛苦經歷到我們心裡,我們進一步的看到,這個苦也是臨時的,會消失。善法進到我們的心裡,臨時存在,也會消失。貪嗔痴進到心裡來,然後也會消失。有誰一直貪心的?沒有!有誰一直生氣的?有的人說,我生氣了十年。事實上沒有的,假設我們是一個女人,我們的老公說他永遠會愛我們,結果他有了別人,我們就特別生氣,要永生永世的恨他。但實際上,當我們一邊走一邊對他正在生氣時,看到一條瘋狗衝過來,我們嚇一跳,立刻就忘了生氣,因為心一次只能抓一個所緣,現在換了所緣[看到狗生起了恐懼],所以一直生氣是不存在的。或者正生氣時,看到喜歡的東西:「這朵花很漂亮啊!」當下就忘了生氣。因此,生氣是無常的,沒有生氣十年的,一整天生氣的人也沒有。好好去看,生氣是無常的。迷失也是無常的,但是這個迷失很難說,因為絕大部分的人都一直在迷失,迷失成為[習性的]基礎。我們訓練覺性,就會看到迷失也是無常的、覺知也是無常的,是不停地交替生滅著。人們一直迷失,不知道自己迷失了,在世間有的只是迷失的人,他們一直在迷失的狀態,但是不知道在迷失。訓練發展覺性、開發智慧的人,就會覺得一般人太迷失了。他們反而覺得我們是迷失的,他們正迷失在這個世間,但是沒有看到。就像尊者松德多長老,他說他很瘋的時候,別人很喜歡他,說長老真好。當他有覺性和智慧的時候,別人就會說他是神經病,為什麼?因為世間的標準是瘋子的標準,世間的標準是迷失的標準。因此如果我們跟別人在一起,別人就會覺得我們瘋了,我們只好隨他去。

生活中修習內觀

活在這個世間,修行的竅門就是在心裡修行,別人並不知道我們在修行,所以就不會來指責我們。就像隆波在家時期,早上起來洗澡、然後穿衣服、搭車,一直是處在發展覺性的狀態,到了上班的地方工作,然後吃飯,不停地觀察自己的心:那個食物,不喜歡就煩躁、喜歡就很舒服。從早上一起床到睡覺前,隆波不停的在讀自己的心,絕大部分的人不知道隆波在修行。在大學時,那些同學們根本不知道隆波在修行。隆波從七歲就開始修行了,是跟隆波李尊者學習[觀呼吸]。隆波的修行跟日常生活是完全水乳交融的。大學的時候,同學邀約喝酒,隆波不喝,有的勉強要隆波喝,就跟他說:「這個我不能喝,喝了之後我會過敏。」會過敏是指對煩惱會過敏,只是對別人說會過敏,這不算欺騙。他聽到過敏,就不再找隆波喝酒了。後來上班工作,同事們也會找隆波去喝酒,隆波說:「不行,最近一段時間我持守五戒。」這一段時間持戒,別人能接受。如果說:「我終身持戒,不喝酒。」別人聽到終身不喝酒,就會開始嘲諷我們。所以只說最近一段時間持戒,就沒問題。

我們就是不停的觀察我們的心:心苦、樂、好、壞,這個來了就走,直到有一天,我們的心徹底的出離了。我們看到,苦、樂、好、壞來了就走,這是內觀(毗婆奢那)的修行。

中立的心

有一天我們的覺性跟智慧真的圓滿了,就會知道「所有發生的一切,全部都會滅掉。」會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心裡快樂的時候,我們知道快樂是臨時的,就不會想要它永恆的待著,因為這是不可能的,這是愚蠢的。快樂消失了,我們也不會念念不捨,因為知道快樂是無常的。快樂還沒有來,我們也不會飢渴,因為知道什麼時候有因緣它就會來。心聰明了,再也不會對快樂飢渴。痛苦來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很正常,痛苦只是臨時的存在,不會一直跟我們在一起,它來了一定會走,快樂也是一樣的,想讓它不苦,這是不可能的,那是不懂事、是幼稚的。如果有苦的因,心就會有苦。所有的一切都是有因,因滅掉,它就會滅掉。這是初果的聖者所明白的。在我們身體裡面,充滿了無常、苦與無我。這個心也是充滿了無常、苦與無我。無我就是無法掌控、無法控制。所以,命令心快樂,也快樂不了,禁止它苦也不行,命令它好也不行,禁止它壞也不可以。比如我們說,不要生氣!如果心中有生氣的因,它就會生氣,我們無法阻止。我們這麼不停地去探究實相,最後心就會對所有的一切保持中立。

身體要老、身體要病、身體要死,心都會保持中立:不會滿意、不會不滿意。身體很健康,心也不會迷失。身體生病,心也不會傷心。這個身體還很年輕,心也不會得意忘形。身體要老,心也不會悲傷,因為看到了實相:這個身體是無常的,身體是無法長久的保存,一直被苦逼迫著。每一個姿勢,每一次呼吸,都是被苦逼迫著。一旦知道了身的實相,就不會再因為身體而苦。身體雖苦,但是心不會再因身體而苦。

一旦知道了心的實相,知道所有的念頭、感覺,全部都是臨時的,無常、苦與無我的,就再也不會對快樂表示飢渴,也不會對痛苦討厭;不會對好飢渴、對不好討厭。心會對所有的一切保持中立:快樂來了,心保持中立,不會得意忘形,不會想讓它一直待著;痛苦來了,心也保持中立,不會想讓它消失,沒有了因它自己就會走掉,趕它[它]不會走的。比如有人失戀了,朋友對失戀的人安慰說:「別苦!別苦!」如果來安慰隆波,隆波就會看著他說:「你根本沒有明白法,這個[苦]是無我的,你怎麼可能命令它不苦,這個怎麼可能呢?完全不懂法的人才會這麼說。」那人就直接打隆波一個耳光,然後隆波就從失戀的痛苦中醒過來,轉成對那人生氣了。

所以,心是無法掌控的,所有的感覺、念頭是無法掌控的,有生氣的因它就會生氣,有貪的因它就會貪,有迷失的因它就會迷失,有快樂的因它就會快樂。我們看到所有的一切,心裡發生的所有這些都是隨順因緣,不是隨順我們的想要,心就會保持中立,對苦樂、好壞,都保持中立,看到苦跟樂完全是平等的,它們同樣是無常的,同樣無法掌控,好壞也是平等的,因為它們同樣是無常的,同樣也是無法掌控的。如果這麼照見,心就會保持中立,一旦心保持中立,心就不會再生起望,不會生起想要,一旦心沒有了想要、沒有了望,心就不會掙扎。心的掙扎,巴利文稱之為「有」。有望,就會構建「有」,心裡就會掙扎,心裡面有掙扎,心就會有苦,因此我們來修行,要看到身的實相,我們修行要看到心的實相。一旦看到了實相,心就再也沒有想要,對身和心沒有幼稚的想要。一旦沒有了幼稚的望和想要,心裡面的掙扎就再也不會發生。一旦心裡面的掙扎不發生,苦就再也不會生起了。

外殼與實質

至於[禪修時]觀腹部升降,或是做手部動作,或是唸佛陀,觀呼吸,或是經行,或是打坐,做這個姿勢、那個姿勢,全部都是修行的一個外殼而已,只是修行的外在模式而已。修行真正的實質在於隆波講出的這些法,我們一定要學習身心的實相,探究身心的實相。一旦能知道身心的實相,有一天聰明起來,就再也不會有幼稚的想要,心裡再也不會掙扎,心裡再也不會苦。我們怎樣做才可以了解身心的實相?就是修習內觀(毗婆奢那),隆波已經講很多了,大家試著去聽[錄音],因為時間有限。至於打坐、經行,僅僅是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如身的本來面目去知道身,如心的本來面目去知道心。如身的本來面目去知道身是什麼樣子的?身體是無常、苦的、無我的。如心的本來面目去知道心是什麼樣子的?心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能這樣看到,這個稱為修習內觀(毗婆奢那)。

是否修習內觀

有的人觀腹部升降,說看到腹部升降是修習內觀(毗婆奢那)。那不是修習內觀(毗婆奢那),因為只看到腹部,還沒有看到身體的實相。一定要看到身體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如果我們僅僅是看到腹部、手腳、呼吸,那個不是內觀(毗婆奢那)。要想成為內觀(毗婆奢那)一定要看到實相:呼吸的這個是無常的,呼吸的這個是被苦逼迫著,呼吸的這個不是我、不是我的,看到這樣的實相,才能夠稱之為內觀(毗婆奢那)。[有的人]日日夜夜經行,一直緊盯身體,心是寧靜的,或者打坐之後,這個世間全是空的,心也是空的,那根本沒有修習內觀(毗婆奢那)。如果修行者知道心空、世間也空,具有覺性,不讓心滅掉,有覺性伴隨著,一旦身體重新再次回來,就會悟到這身體不是心,身體只是被心臨時住的對象,看到這個身體不是我,這個是智慧。至於心迷失在空裡,那個根本沒有開發智慧。只看腹部升降,根本沒有開發智慧;只做手部動作,根本沒有開發智慧。如果看到這個動的身體是被覺知的對象,這開始有初階的智慧了,但是並沒有來到內觀(毗婆奢那)的智慧。這個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不是我,這個身體跟我們的心分離出來了,這個不是我;想要真的生起內觀(毗婆奢那)的智慧,要看到身體沒有我,有的只是這個物質[究竟色法]不停地在運動變化[生滅著],這樣才能夠稱之為內觀(毗婆奢那)。一定要牢牢抓住這原則,如果只看到現象,看到色法和名法,這是寂止(奢摩他)。如果看到三實相,看到名色的三實相,這是在修習內觀(毗婆奢那)。一定要區分,不要混水摸魚,有的人只觀到腹部升降,說這是內觀,這和內觀(毗婆奢那)一點關係都沒有。

三學的訓練

在修習內觀(毗婆奢那)之前,一定要先把心訓練好。修習內觀(毗婆奢那),稱之為慧學、增上慧學。慧學之前一定要有心學,心學之前一定要有戒學。戒學、心學和慧學,要這樣的次第。這個心學,我們是訓練讓心安住,變成知者、覺醒者、喜悅者,變成觀者。觀什麼?觀身動,觀心動,不停地觀,直到有一[臨界]點,就會看到這個身不是我,這個心不是我。因此要訓練讓心安住,變成知者、觀者,先要做到這個。只是打坐,根本還沒有抓到修行的實質,打坐的時候只看到天神、鬼,看到天堂、地獄,看到過去、看到未來,看到所有的一切,但是就是沒有看到自己:沒有看到自己的煩惱,沒有看到自已的身、自己的心,這樣就不好用。許多人學的,大部分只是外殼,根本沒有來到實質,所以無法看到身心的實相。要想能夠看到身心的實相,我們的心要提升,變成知者、覺醒者、喜悅者。一旦有知者的心去覺知身,覺性就會馬上感覺到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身體不是我;心做為觀者,一旦有苦樂生起,覺性即時地捕捉到苦樂生起了,就會看到苦樂跟心是完全不同的部分,苦樂不是我,不是我的,是外在的;善、不善生起的時候,覺性即時地捕捉到,心安住變成知者、觀者,就看到善、不善,也不是心、不是我,也是外在的。如此不停觀察。到了最後,難觀的就是心本身。這個身體不是我,很容易觀;苦樂不是我,很容易觀;造作好壞不是我,很容易觀。但是心本身,我們也一定要觀,最後看到知者的心本身也是生滅的:一會變成知者,一會變成迷失者,一會變成知者,一會變成緊盯者,一會變成知者,一會變成觀色者,一會變成知者,一會變成聽聲音者,一會變成知者,一會變成想者,…就這麼不停地觀,直到最後,就會看到心本身是生滅的,不是我、不是我的。如果能夠看到五蘊不是我,不是我的,這是初果的須陀洹[預流果]。至於打坐,能日日夜夜打坐,雖很厲害,但是根本沒有什麼關係。我們如果沒有培養覺性,心沒有安住,沒有修習四念處,沒有觀身、觀心,沒有修出安住且中立的心,就根本沒有抓到修行的實質。

(完結)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選出五講,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例如,靜慮林ShiNeLingMonastery的菩薩眾)。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0.08.20


完整開示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