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訓練覺性以及安住的心——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8年08月18日A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阿紫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尋找祖師大德學法

以前隆波學法的時候,沒有誰提供巴士,自己坐火車或長途巴士出發,到了城裡還要繼續找車,然後到了寺廟那邊,有時祖師大德已經出去了。有時他是住在森林很深的地方。隆波去找祖師大德,要的是法。這些祖師大德們跟隨著隆布曼[阿姜曼]長老學習,都是在東北部。隆波不知道老師在哪裡,尋找非常困難,因為有些祖師大德會離開寺廟去別的地方,不像大家現在學法有非常多的服務設備,打開電腦就可以看到隆波了。但是什麼東西來得很容易,就會不珍惜。隆波跟隨祖師大德學習的時候,覺得非常有價值而珍惜,去找的時候害怕見不到大德。像隆布蒲長老,隆波最初去的時候,每次都可以見到長老,但是後來長老非常忙,年紀大了,很多時候都不在寺廟。隆布信長老是在清島,到了清島還有五公里才到那個寺廟,是在山上森林裡,到了之後,出家人說:「長老人在曼谷。」這太不幸了,[因為隆波就住在曼谷]。以前隆波剛修行的時候,去找隆布貼長老,每次都可以見到長老,但是後來去了[就不容易見到長老],有段時間長老轉移到別的地方,去找也是沒有見到。隆波想學到法,隆波求法比大家艱難多了,大家很舒服[很容易]。隆波已經走過非常多的路了,接下來應該是大家自己走啦。

修行的原則

事實上,如果我們明白修行的原則我們在哪裡都可以修行,因為佛陀的教導,以及祖師大德們傳承下來的方法,這條路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比如隆波教導大家:先持五戒,每天在固定形式當中訓練,哪天心散亂就去修習寧靜,哪天心寧靜就去開發智慧。

怎樣修習寧靜呢?就是帶領心去和有快樂的單一所緣在一起,持續不斷地帶領心和讓心有快樂的所緣在一起。看我們跟哪個所緣在一起會有快樂,如果跟佛號在一起有快樂,我們就帶領心跟佛號在一起,但是不要去強迫心,一旦強迫心就不會寧靜了。如果明白了,這修習有什麼難的呢?那些不會修習[定]的人,是因為不知道原則。

要帶領心去覺知讓心有快樂的所緣,然後舒舒服服地去覺知,就是這樣簡單,只是這樣而已。

但是這個所緣要不引起心的[煩惱],如果所緣會誘發[煩惱],這個不好。比如罵人之後有快樂,玩牌有快樂,又如玩股票有快樂,但是這會讓[煩惱]生起得更多:一會兒貪、一會兒嗔、一會害怕、一會生氣,對誰生氣呢?對政府生氣,對其他國家生氣,然後這個心一直是動盪不安的,這個不行。所以所選擇的所緣,一定是不誘發我們的[煩惱]的,像佛號是很好的,或者安般念也是很好的所緣,或者觀腹部升降,如果大家喜歡觀腹部升降也可以,心就會有快樂。如果很鬱悶,心就沒有快樂。

隆波已經把原則教導給大家了。大家動手修行的時候,如果要寧靜,就去修習奢摩他,用舒服的心,去覺知讓心舒服的所緣,然後持續不斷修習,一會兒心就會寧靜了。如果我們心舒服了,有力量之後,就要去開發智慧。如果一生一世一直寧靜下去,這是沒用的,如果說這是知足少,不要太過愚癡,知足之後一直非常滿意寧靜,這個不聰明,因為有比寧靜更好的東西,要去徹知、要去徹見,能夠生起正確的領悟、能夠生起正見的,就是毗婆舍那(觀禪)的方法。

毗婆舍那的核心原則也非常簡單,隆波已經總結過了,就是:「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以安住且中立的心,去照見身心的實相。」就只是這樣而已。

毗婆舍那的修行

最初要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覺性是知道有什麼在身上生起、有什麼在心上生起。這個覺性,是指四念處的覺性,不是普通的覺性。覺性怎樣才會生起呢?這也教得非常細膩,覺性的生起是因為心牢牢記得[身心現象]和狀態。常常覺知身、覺知心後,覺性就會自動生起,比如常常呼氣覺知,吸氣覺知後,一旦我們迷失,[煩惱]生起時,呼吸就會變換節奏,呼吸會加強、會變重:我們生氣的時候,呼吸是不是比平時更加強烈呢?或者貪心的時候,呼吸的節奏是不是比平時更加強烈呢?如果我們自己不斷覺知呼吸,一旦呼吸的節奏變了,馬上就可以意識到,而覺性就生起了,因為已經記得普通狀態的節奏是怎樣的。或者我們不斷覺知身體的呼吸,記得普通狀態的身體呼吸的節奏,一旦節奏變了,覺性就會生起。覺性的生起,取決於我們常常去覺知這些[現象]和狀態:常常覺知身、常常覺知心。…有覺性,取決於我們常常去覺知這些[現象]和狀態,比如我們是容易生氣的人,我們只要生氣了知道,生氣滅掉了知道,我們一直知道下去,然後心就會記得生氣的模樣是怎樣的,下次一旦生氣從胸口這邊生起出來,我們就會看到。貪心也是一樣,只是貪心會柔軟一點。這個生氣一旦生起,我們記得它的臉是這個樣子的,這個覺性就馬上生起、記得,就可以認出它。觀呼吸也一樣,你已經習慣了呼吸的這個節奏,一旦節奏改變,你就馬上可以意識到了。如此去訓練覺性。

覺性的職責是知道,知道什麼?知道身、知道心。……泰國一百多年以前翻譯的語言:正念(覺性)是記得,正知的意思是覺知自己。到現代已經不是這樣去理解了。在現代,覺知身、覺知心,就是有覺性。比如開車,不要掉到溝裡,這個也是有覺性。以前說的覺知自己是怎樣呢?覺知自己是要伴隨著智慧去知道:知道什麼是有意義、什麼沒有意義,什麼適合我們、什麼不適合我們,怎樣選擇適合我們的所緣,這個稱之為「有正知」,這跟現代的覺知自己已經是兩回事,因為這個語言已經變化了。

我們要覺知自己身體動了,覺知自己心動了,不用全部都知道,覺知身的時候就覺知身,已經可以了。當[煩惱]生起時,這個身體的狀態就會發生變化,我們可以覺知到,比如生氣的時候,感覺到嗎?這個身體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平時常態是覺知身體,當身體一變化我們就會覺知到:「唉,生氣了」,如此就可以知道。如果我們平時常態是觀心,一旦瞋心生起,就會覺得有一奇怪的東西生起了。覺性就是去知道有什麼奇怪的東西在身上生起、在心上生起。覺性就像公司的門衛。門衛對門前走來走去的人,每個人都去看嗎?不會的,只有某些奇奇怪怪的人,門衛才會去關注,覺性也是一樣,不是什麼都去看,當很奇怪的東西出現了,覺性就會去看是什麼東西,好還是不好。有時候門衛不在,[煩惱]就進來了,就會去做一些錯事。流程就是這樣的。覺性就是去知道,在身在心有什麼生起了,有不自然的、不正常的事情生起後,就及時地知道。如果平時常態是呼氣了覺知、吸氣了覺知,常常去覺知,一旦生氣生起了,馬上就可以意識到「生氣了」,這時覺性就自動生起了。

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怎麼樣去知道呢?是如其本來地去知道身、如其本來地去知道心,如其本來地去知道,不干涉身、干涉心。我們觀身觀心,有的時候是有在覺知,有的時候沒有覺知,因為覺性有時候會生起,有時候沒有生起,不需要一直是生起的。如果想要覺性一直生起,那只有一個做法就是緊盯身、緊盯心,這個已經不是毗婆舍那了。我們要舒舒服服地去覺知[身心],如其本來地去覺知[身心]。這個如其本來的心是:一會兒壞、一會兒好、一會兒快樂、一會兒痛苦,一會兒迷失。這個身體是一會兒吸氣、一會兒呼氣、一會兒行住坐臥,一會兒動停,要如其本來地去知道,常常去知道而不去干涉、不去對治,也不需要一直都知道。如果一直都知道,那就是在緊盯。知道之後不要去干涉、不要去對治,[煩惱]生起了,就知道[煩惱]生起了,不是說[煩惱]生起之後想要怎樣讓它不生起,想要怎樣去處理它,這個不是覺性的職責。覺性的職責是知道有什麼生起了:覺知身上有什麼生起了、覺知心上有什麼生起了,有什麼生起在身、有什麼生起在心,及時地去知道,但是有個條件,就是要有[定],要有正確的[定],心要安住。

安住的心

[定]的意思就是安住,而不是寧靜。[定]就是安住,但是我們的心不太安住,感覺到了嗎?我們的心一直變來變去、動來動去。我們看的時候心跑嗎?心是跑的(跑到色去)。我們聽的時候心跑嗎?心是跑的(跑到聲去)。眼、耳、鼻、舌、身,心[意]接觸所緣的時候,這個心一直在跑,這個稱之為心沒有安住。如何是心安住呢?看的時候,看到色在那邊,心是觀者,遠遠地看,舒舒服服地去看。就像我們站在河岸邊看著河裡的漂流物,不跳到河裡去,心安住成為觀者,遠遠地看著。

怎樣做才可以得到安住的心呢?怎樣做才可以有[定]呢?那是有方法的。怎樣做才可以有覺性呢?有覺性的方法就是常常去看[現象]和狀態。有[定]的方法就是覺知[現象]時,要及時地知道[心跑了],比如我們唸誦佛陀、佛陀時,要覺知自己的心,心跑去想了要及時地知道,心跑到佛號上了要及時地知道,或者心跑到呼吸上了要及時地知道,心跑到腹部了要及時地知道,心跑到腳上了要及時地知道。要知道心的跑動,跑去想也好,跑去緊盯也好,我們要及時地知道心的跑來跑去,一旦知道了心的跑動,那個心就不再跑,心就安住了,因為跑動的心是迷失的心,是散亂的心。心迷失時沒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的迷失,那個心就會安住,而且不是刻意的。

覺性要訓練到自動的,沒有什麼刻意;知道什麼生起在身,什麼生起在心,沒有刻意地去知道,這個才稱之為好的覺性。

心跑動後,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就會安住,就會得到好的[定],這是心安住的定。那方法就是去知道沒有安住的心,知道跑動的心,就會得到安住的心,因為跑動的心是不善心,如果[以覺性]及時地知道心跑了,心就會安住。

三果聖者的心會跑嗎?三果聖者的心還有掉舉,就是結縛中的掉舉,心還會跑來跑去,但是阿羅漢的心不會再跑了。隆波敦長老教導說:阿羅漢的心,非常地空曠,非常地光明,非常地純淨無染,已經止息了造作、止息了尋覓、跑動,心的造作已經停止了,所以阿羅漢的心不是平常普通的。但是隆波敦長老又說:阿羅漢的心是最平常普通的,而我們是不普通不平常的,因為我們的心被[煩惱]控制著,而阿羅漢是[心無煩惱,沒有起伏],如如不動,笑得太多不對,不笑也不對,阿羅漢一定是笑得剛剛好。如果笑得太過頭,這是有貪心。阿羅漢是最平常普通的,所以隆波敦長老教導說:阿羅漢已經沒有偽裝,沒有造作,心非常空曠,非常地光明、非常地純淨無染,已經止息了造作。但是我們的心不光明、不空曠、不乾淨,繼續在造作,繼續在尋覓,心繼續在工作,心裡的東西非常多,所以我們要常常去訓練:心跑了就知道,心跑了就知道,常常去訓練,有一天心圓滿之後,心就不是一顆、一顆的。我們的心是一顆、一顆的,因為[心量]很小,所以要看什麼時,心還要跑過去看,例如跑到門那邊,跑到別的地方去。阿羅漢的心已經遍滿整個宇宙,不需要跑去了,哪裡已經遍滿了。

我們訓練得到好的[定],就是安住型的[定]。得到好的[定]的方法,就是心沒有安住時,有覺性地去及時知道[心沒有安住]。心沒有安住,就是這個心已經通過眼、耳、鼻、舌、身、心[意]跑出去了。有覺性地及時知道心跑出去了,那個[煩惱](如散亂),一旦有覺性地知道,[煩惱]馬上就滅掉了,心就會自動地安住,不用做什麼,心自己會安住。

中立的心

慢慢訓練,我們要有兩個法,第一個是覺性,是知道什麼在身生起、什麼在心生起,另外一個是有安住型的[定],心安住成為知者,成為觀者,知道身是身、心是心,感受是感受,想是想等,分離出來。心是遠遠地成為知者和觀者,如果我們可以這樣,智慧就會開始生起。

有時候心安住成為知者,但是看到喜歡的[現象]或不喜歡的[現象]生起後,會繼續迷失,比如,心安住成為知者,看到瞋心生起,然後又走神了,因為討厭生氣。有誰討厭自己生氣的?舉手一下,有誰對自己生氣:「為什麼自己常常生氣?」[煩惱]躲藏在[煩惱]裡,心不喜歡[煩惱],或者心喜歡善法。

我們開發智慧的時候,如果心生起滿意或不滿意,要再及時地去知道。我們去看[現象]和狀態,有兩個步驟,第一步驟是有什麼[現象]生起了,有覺性地及時去知道,心遠遠地成為知者和觀者,心安住而有好的[定]。心散亂時,知道這個心剛剛是散亂的,心也安住成為觀者。第二步驟是,一旦看到了不好的心,或者身體很痠很痛,就會有不滿意生起,要進一步地知道。

所以最初是知道這些[現象],接著心對這個[現象]有滿意,要及時地知道,或心對這個[現象]不滿意,也要及時地知道。這是進一步的知道。如果不知道會怎麼樣?心就會繼續造作下去,會造作好、造作壞、造作空空的。如果我們及時地知道:心滿意知道、心不滿意知道,心就不會繼續造作下去,就可以停止造作,就可以停止尋找,感覺到了嗎?我們一直在尋找:怎麼樣做心才可以好呢?怎麼樣做心才會寧靜呢?怎麼樣做心才會證悟道果呢?非常想要證悟道果、涅槃,想著如果成為阿羅漢後,可以有老婆就更好了,想要的東西太多了。

我們要及時地知道心喜歡、不喜歡,當我們知道心喜歡、不喜歡時,這個喜歡、不喜歡就會滅掉,心就不會繼續造作下去,就結束了。但是如果繼續掙扎,繼續喜歡,一旦心所喜歡的這個所緣滅掉,就會悲傷,瞋心就會生起。繼續尋找,心就繼續掙扎下去。如果心還在掙扎,心就不會「看只是看,聽只是聽」。

有的人說:「這個人看只是看,聽只是聽。那個人也是看只是看,聽只是聽。」但是隆波看這個人的臉就知道他做不到。「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我們做得到嗎?我們看了聽了之後,還會有滿意和不滿意,對嗎?這就做不到,因為會繼續造作下去。所以不斷地去訓練,有什麼[現象]生起了,及時要有安住成為知者的心去知道。如果心生起滿意或者不滿意,要進一步地去知道這個心,然後滿意或不滿意就會滅掉,心就會中立,就會得到安住且中立的心,沒有滿意和不滿意。

所以,要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如其本來地去覺知身、覺知心,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

照見身心的實相

所謂「照見實相」,就是照見三實相(法印):無常、苦、無我。無常、苦、無我就是實相。看到不淨、不漂亮,這還不是實相。不淨觀還不是實相。比如我們觀身,看到身體不好看(不淨),這是奢摩他。奢摩他的修行,並不是毗婆舍那,因為不美麗、不好看(不淨),不是實相。比如我們泰國人覺得很美的女人,老外覺得很難看。我們覺得皮膚白白的,很漂亮。矮矮的、胖胖的,我們覺得不好看,但是老外看到皮膚黑黑的、矮矮的、胖胖的女人,覺得非常好看,就喜歡這樣的女人。所以美麗的界定是不一樣的,這個人說好看,那個人可能說不好看。美麗不是[真實法]。又如糞便,有的人聞到這糞便味道就覺得非常神清氣爽,非常地喜歡。所以美麗、不淨這些不是[真實法]。另一方面,熱的火是[真實法]嗎?是[真實法],如果是真的火那就一定會熱。又如生氣,狗生氣,泰國人生氣,中國人生氣,那個生氣的特徵是一樣的嗎?是一樣的,這是[真實的現象](真實法)。這種真實的現象會呈現三實相(法印),也就是無常、苦和無我。至於涅槃是無我的,特性就是非常寧靜,非常寂靜。其他的真實法[身心現象]會呈現三實相,也就是無常、苦和無我。這個身體是無常、苦、無我的嗎?這個身體是常的嗎?色是常的嗎?這些無常的事物是苦還是樂呢?無常的事物是我嗎?佛陀在《無我相經》說:

「比丘們!色是常或無常?色是無常。無常的事物是苦還是樂?是苦。苦的事物是我嗎?那不是我。感受是無常還是常?是無常…是苦…不是我。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是無常、苦、不是我。」

五比丘聽了《無我相經》後,都證得阿羅漢。但是我們聽了後,什麼都沒有,因為我們是用大腦去知道的,他們是用心去真正知道的,所以他們就證得阿羅漢。通過大腦去知道,那只是想、想、想。如果通過想可以證悟的話,那些讀阿毗達摩的人早就證得阿羅漢了。有個出家人,想要證悟道果、涅槃,想要證悟阿羅漢,就去學習阿毗達摩,但是學了之後並沒有證悟,為什麼?因為只靠記憶並不是真正的照見。

所以我們一定要照見到真實事物的實相。真實的事物是什麼?就是名法和色法。想或是念頭則不行,念頭不是真實的實物,名法和色法才是。我們要看到色法和名法的實相。因為色法和名法(身和心)是真實的事物,我們要去看真實的事物,我們才會得到實相。這個身、這個心是無常、苦和無我的,如果我們照見到它們的實相,心就會放下,心就會解脫自在,這就是佛陀的教導。

我們用覺性去覺知身、覺知心,去照見它們的實相,要常常去觀三實相(無常、苦、無我):常常去觀身的三實相,去觀心的三實相。觀照三個實相時[從任何一個角度觀都可以],我們能夠觀到哪個,就觀那個。我們修行的時候看到的是生滅生滅(無常),但是我們證悟的時候可能是看到另一個角度,這是自動選擇的。有些人看到的是無常,有些人看到的是無我,有些人看到的是苦,每個人看到的可以不一樣,但是不會超過這三樣,要如其本來地去照見身心的實相,滿意、不滿意都要及時地知道。

記得隆波教導的原則:先持五戒,每天在固定形式中訓練,哪天散亂了就去修習寧靜,哪天已經寧靜了就去開發智慧,就去修習毗婆舍那。

固定形式中,修習奢摩他時,帶領快樂的心去覺知讓心有快樂的所緣、單一的所緣,然後持續不斷去帶領,心就會寧靜。

修習毗婆舍那時,有兩個修習,一個是修習覺性,另外一個是修習安住的心。訓練覺性的方法,就是常常不斷地去看那些[身心現象],不斷地去看,不斷地去看,心就會記得那些[現象]和狀態。例如,覺知呼氣、覺知吸氣,心就會記得;一旦呼吸的節奏變了,覺性就會自動地生起。或者只觀我們的心,一會兒生氣,一會兒生氣滅掉,一會兒生氣,一會兒生氣滅掉,心就會記得。接下來一旦生氣了,覺性就會自動地生起,就會得到覺性。訓練得到安住的心的方法,就是去訓練觀心: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就會得到安住。當我們去知道[現象]的時候,心是觀者,一旦生起滿意和不滿意的時候,我們要進一步地知道。

我們除了固定形式的訓練,接下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讓眼、耳、鼻、舌、身、心去接觸所緣,一旦接觸之後,心快樂知道,心痛苦知道,心好知道、心壞知道,常常去知道,因為我們在固定形式中訓練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心的變化],一旦心快樂了就馬上知道,一旦心苦了就馬上知道,自動地就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觀心[的變化],讓眼、耳、鼻、舌、身、心去接觸所緣,接觸之後心是怎麼樣,就去知道,只要去覺知心就可以了。這個心一直是變化不斷,一會兒好一會兒壞,一會兒苦一會兒快樂,就是這樣而已,非常地簡單。好!去吃飯吧,大家吃飯的時候也是修行的時候,這是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去吃飯吧,吃飯的時候去覺知自己的心。

(完結)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選出由阿紫女士口譯的八講,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一方面了解隆波的禪法並隨著實踐,一方面將功德回向給阿紫女士。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1.04.20


完整開示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