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最簡單的修行方法是什麼——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21年02月27日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修行是有次第的

修行是有因有果的,它是有次第的,不能無緣無故就能「放下心」,那是做不到的。有居士來請教隆波說:「修行必須要放下心,對嗎?」對,但不是現在!起步的階段不用談到放下心,要先清除邪見。「我」是有還是沒有?我們錯誤的見解是以為「我」真實存在,以為這個身體是「我」,因而在苦樂的時候,變成了「我苦、我樂」、「我記得、我好、我壞、我貪、我瞋、我癡;我看、我聽、我聞、我嚐、我感知身體的觸、我想…」——全部都有我,每一個地方都有我。因此起步的階段,先不用去清除心(放下心),必須先有知者的心、觀者的心。至於清除知者的心那是修行最後的階段。

起步的階段要先持五戒,然後去訓練修行的工具,也就是提升覺性、提升[定]。每個部分不是很輕易就能提升起來的。關於覺性,大家以往習慣於沒有覺性,我們想要提升到覺性自動自發地生起,這不是很容易的事,必須拼命去訓練,訓練什麼?去修習四念處。修習四念處的起步階段會讓我們獲得覺性,後面的階段會讓我們獲得智慧。

訓練生起覺性

不停地去訓練,觀看[身心現象]:比如身體呼氣覺知、身體吸氣覺知,身體行住坐臥覺知、身體動身體停覺知、有快樂有痛苦在身體裡面生起要去覺知,有苦、有樂、有不苦不樂,發生在心裡面也要去覺知,不停地緊隨著去知道、去看見。心貪了知道、心不貪也知道、心生氣知道、心不生氣也知道、心迷失知道、心有覺知自己而沒有迷失也知道、心散亂也知道、心萎靡不振也知道。心有近行定知道、心有安止定也知道——但是大家還沒來到這個境界,大部分都僅僅只是知道心貪不貪、生氣不生氣、迷失不迷失、散亂、萎靡不振,絕大部分只能來到這程度。不斷地去觀、常常地去觀[現象],心就會記得。比如我們觀身體呼氣覺知、吸氣覺知,接下來一旦看到美女走過來,我們沒有覺性,心噗通噗通跳,貪生起了,呼吸的節奏改變了——當呼吸的節奏改變時,由於我們曾經訓練過「呼氣覺知、吸氣覺知」,因而此時覺性就會生起。或者當看到美女而生起貪時,由於曾經訓練過「貪生起知道,貪滅去知道」,因而會自動自發地捕捉到貪心的生起,隨著生起覺性。這必須要訓練,無緣無故是做不到的,不修行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必須要去訓練,讓心有覺性。

先持五戒,多多地去訓練覺性,行時、住時、坐時、臥時,看到身體行、看到身體住、看到身體坐、看到身體臥,接下來,換一下姿勢,身體一旦動,覺性自動會生起。或者觀名法,很容易觀的名法是感受,身體方面的感受很難觀,比如觀身體的疼痛,特別痛的時候就忍受不了,如果沒有禪定的話,去觀身體的感受是很難的,心會受不了。

觀心方面的感受很容易

但是觀心方面的感受很容易,隆波看來看去,它是最簡單的禪修方法。心方面的感受只有三個,行蘊則有[五十種心所]。心方面的感受只有三個:苦、樂、不苦不樂。因此我們修行時,用很簡單的方法,及時地去知道自己的心——心有痛苦知道、心快樂知道、心不苦不樂也知道,日夜就這麼變化而已,觀到最後自動自發了,痛苦生起,覺性會自然捕捉到;快樂生起,覺性會自然捕捉到;不苦不樂生起,覺性會自然捕捉到,這個很容易,根本不複雜。苦、樂、不苦不樂這三個現象,日夜在我們心裡面不停地盤旋變化。如果觀行蘊的話,有貪、瞋、癡、不貪、不瞋、不癡、散亂、萎靡不振、高興、悲傷、妒忌、鬱悶、擔心害怕,寧靜、不寧靜,各種各樣,非常的多,因此觀行蘊時,可觀的種類有很多。

觀心方面的感受則不複雜,很容易,誰都可以看到:當下這一刻,我們的心是苦、是樂、還是不苦不樂?就只是這樣而已,不停地去覺知、不停地去觀察。別努力去緊盯現在是苦、是樂、還是不苦不樂?這樣什麼都觀不了,因為覺性不會生起而是貪心生起了:想知道當下這一刻我的心是什麼感受。

感受是每一顆心都會生起的組成部分,每一顆心都有感受——有些心是捨受,是不苦不樂的。有些心是快樂的,有些心是痛苦的,這是不一定的。善的心會有快樂的感受或有不苦不樂的捨受。不善的心可能會有快樂,例如有貪的心是可以有快樂的。有瞋的心則是有苦受的;有癡的心是可以帶有貪心,也可以帶有瞋心的。貪心跟瞋心必須要有癡才會生起。只要不迷失就不會起貪,只要不迷失就不會生氣,如此而已。
我們不停地去觀、去體會心裡的感受是不難的,只有三個情況:1.快樂生起了知道。2.痛苦生起了知道。3.不苦不樂生起了知道。

十七年以前(2004,52歲)隆波在寮房裡坐著,很悠閒地坐著,心裡有快樂生起來,不停地知道有快樂,什麼都沒有做,很輕鬆地坐著,快樂立刻滅去了,馬上有苦生起來代替了,什麼東西生起了知道它,不用[刻意]去找當下這一刻是苦、是樂、還是不苦不樂,如果去找的話就找不到了。不用去找什麼,很輕鬆地去觀,隆波覺得這個禪修方法是最簡單的了。

大家心裡很舒服、很快樂的時候,能感覺得到嗎?難嗎?不難的!誰都可以覺知到,但是有興趣去觀的人是找不太到的。我們心裡有快樂生起的時候,往往關注的是讓我們有快樂的事物,比如看到漂亮的畫面有快樂時,應該去看自己心裡的快樂,但是我們關注的是讓我們有快樂的畫面。又如看到美女來了,貪心生起了有快樂。在貪心生起時有可能是捨受,也有可能是樂受。如果看到美女來了心裡有快樂,沒有誰會去看自己的心,立刻一直看著美女。或是那同性戀者看到帥哥來了,心裡很滿意,沒有誰會去看自己心中的滿意,他立刻一直去看那個讓自己喜歡的帥哥。或者看到戒指、鑽石之類,心有貪心而想得到,沒人會去看自己的心中有想要,只是去看那個想要得到的東西而已。

就是這樣,我們不去看[心中生起的現象],也就是我們沒有興趣來觀心。所以隆布敦長老才會開示說:「修行不難,難的是不修行的人。」說難是因為那些人不修行。如果修行,就只是心有痛苦知道;心有快樂知道;心有不苦不樂也知道,就只是這樣才稱之為
「修行」。

觀受就可看到實相

不停地去觀察體會:所有的人都只是關注在色、身、香、味、身體的觸或所想的內容,比如,想什麼東西會很悠閒、很快樂?

老人想到過去會有快樂,年輕人夢想到未來會有快樂,長大之後成為飛行員、航天員,那樣想會有快樂,但是沒有回過頭來看,當下這一刻的心是樂、是苦或是不苦不樂。如果回過頭來不停地觀察自己的話,就會看到心的快樂是無常的、心的痛苦也是無常的、心的不苦不樂也是無常的。

心快樂了,我們命令它一直這麼快樂是不行的;心苦了,我們禁止它苦是禁止不了的;心不苦不樂時,我們命令它快樂、命令它痛苦,不要一直保持捨受,這是命令不了的。

不停地去觀察就會看到實相:心是無我的,無法指揮、無法掌控的,並不在我們掌控範圍之內,不能讓我們隨心所地去命令它。不停地觀察,僅僅看這三個感受,最後就會看到心本身也是無常、苦、無我的。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去看,不停地觀下去,就會明白「法」。

四種念處相關連

我們修身念處,在明白「法」的時候,會明白身也明白心。在觀感受的時候,也會明白身也明白心,會全部都看到。它們完全是相連的,得到一個也會得到另一個,是自動自發的。類似於有十遍處: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遍、識遍,總共有十個遍處。如果訓練得到其中一個遍處,另外九個就不難了。訓練第一個成功也許需要花幾年的時間,但是後面用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因為它們完全是相互關聯的,完全是一回事。因此我們去看五蘊,即便是觀身開始,但是真正領悟的時候是會領悟到五蘊;即便是觀心,最後也會徹見五蘊。為什麼觀心後,也可以知道色身不是我?眼睛看到色法(如,畫面)我們的心才變,眼睛看到的畫面我們掌控得了嗎?我們可以命令我們的眼睛:只可看到好的畫面而不可以看到不好的畫面嗎?我們不能命令我們的眼睛只能看到好的東西。眼睛會看到好的東西和不好的東西,所以心才會時苦、時樂。去觀感受,我們就會看到身也看到心。觀心是善或不善,我們就會觀到身也觀到心,因此觀任何一個法都可以完全徹見涅槃,既可放下身也可放下心。

修四種念處實例

有些人以觀身作主體,比如阿難尊者,他在經典結集的前一個晚上證悟了阿羅漢。三藏經典記載著,當晚阿難尊者,一直到快天亮的時候大部分修行「身至念」。這個「身至念」並不是指「三十二身分」的不淨觀。

「身至念」其實就是「身念處」【註:中部119經,身至念經】,它就是觀身,不停地緊隨著去觀身,也許是觀呼吸、也許是觀行住坐臥,或是觀身體動停,或是觀身體的地、水、火、風。三藏經典並沒有詳細的記載他是從哪一個角度在觀身,只是提到他絕大部分修行的是「身至念」。「身至念」是指「身念處」。「身念處」事實上有好幾個內容,但是有的篇幅並不會證悟阿羅漢,如思維身體的不淨觀或白骨觀之類,那是奢摩他(止)。阿難尊者努力地觀身,因為明天就要經典結集了,那些參與經典結集的全是阿羅漢,但是他還不是,所以拼命經行、打坐之類,用功修行,大部分是觀身,少部分是做什麼,三藏經典沒有清楚的表明。如果我們修行就會知道少部分其實就是心集中下來,觀身來開發智慧時心會不時契入修習奢摩他。他主要是開發智慧,不會一直修習禪定,沈浸在裡面,所以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觀身,少部分的時間心集中下來進入休息的狀態。最後覺得[想躺下來]休息一下,躺在很窄的床上。為什麼隆波知道他躺在很窄的床上?因為隆波讀了三藏經典後,知道阿難尊者的頭還沒有抵達枕頭,腳還沒有離開地面,就證悟阿羅漢了。腳還站在地面就躺下去,床很寬是做不到的,床很寬就先要爬到床上,如此會離開地面。床很窄而枕頭就在旁邊,所以腳還沒有離開地面。他培養覺性和開發智慧已經達到極致了,在沒有刻意下,心一集中就證悟阿羅漢了。所以觀身可以來到苦的終點。觀受也可以來到苦的終點,例如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是觀感受。

觀心也可以來到苦的終點,例如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證悟初果之後繼續修行,他有天眼通,他喜歡去看世間的眾生、去看這個宇宙一千個銀河系瞬間的生滅,但是看來看去為什麼無法證悟阿羅漢呢?他就來請教舍利弗尊者說:「我的天眼通比天神或人更厲害,可以看到一千個世界一瞬間的生滅,為什麼無法證悟阿羅漢呢?」

舍利弗尊者就教導他說:「你覺得你的天眼通厲害過天神或人類,這是非常大的我慢,你覺得你比別人更厲害,這是第一個煩惱。你看到一千個世間在很短的時間生滅,你的心往外送了,這是心散亂,你不知道你的心散亂,這是第二個煩惱。然後為什麼沒有證悟阿羅漢呢?這是因為心很煩躁,稱之為掉舉,這是第三個煩惱。」

舍利弗尊者說:「你要看到這三個煩惱並斷它們,要正確地培養覺性,開發智慧。」

阿那律尊者就去看自己的煩惱,最後就證悟阿羅漢了。

有的人修行「法念處」,比如佛陀是修行「法念處」,他看的篇幅其實就是「緣起法」和「四聖諦」。

在四念處裡面,無論是觀身、觀感受、觀心還是觀法,都可以來到苦的終點。在經典裡也有記載,四念處就像城的四個門,城有城牆,四個方向都有門,無論從哪個方向的大門進來都可以進到城市中間,因此修習「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或「法念處」,其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抵達涅槃。

觀身的實相

我們去選擇我們所擅長的,擅長於觀身就去觀身,起先觀身時是修習奢摩他,例如,觀身體呼氣、身體吸氣,心裡靜下來,這是屬於奢摩他(止),或觀骨頭,觀下去只是一堆很硬的物質,不停地觀下去,也可以獲得奢摩他。進一步觀下去,去界定三[實相]:呼氣的身體不是我,只是某個東西正在呼吸,不是我在呼吸,我們只是知者,心成為觀者。

身體、骨頭之類不是我,那是一堆物質,死了就要把這些物質還給世間,把燒剩下的骨頭扔掉,或是放到骨塔裡,或是埋到地裡,或是扔到河裡,不是我,不是我的,這樣稱之為「開發智慧」,真的看見身體是無常、身體是苦、身體不是我。又如身體是苦:呼氣覺知、吸氣覺知後,知道呼氣之後要吸氣,吸氣之後必須呼氣,這是為了逃避苦,只是一味地吸氣就會苦必須要呼氣,只是一味地呼氣也會苦必須要吸氣,要吸氣呼氣不停地變化。身體必須要行住坐臥不停地換姿勢,因為維持某一個姿勢久了就會苦:坐久一點會苦、走久一點會苦、站久一點會苦、躺久一點也會苦,所以必須要不停地換姿勢,身體一直是在被苦逼迫著,因此在看的時候,不是思維、不是分析,是一種感覺,會看見:「噢,這個身體真的是無常,真的是苦,真的不是我,只是世間的一堆物質」,這稱之為「開發智慧」。但是起初的時候必須要先有奢摩他(止),必須要先有定。

觀身的時候起初會緊盯身體,獲得奢摩他。比如觀腹部的膨脹收縮,這百分之百是奢摩他,但是如果看到膨脹收縮的腹部不是我,只是一堆物質,不停地起起伏伏,身體就像一個袋子,有物質不停地進進出出,空氣不停地進出進出,不是人、不是我、不是眾生、不是他,這個是毗缽舍那(觀),必須如此看見。如果還是思維分析的話,依然不是毗缽舍那,如果只看到腹部膨脹收縮,看到呼氣吸氣,看到行住坐臥,這只是得到奢摩他,只是得到[定],必須要看到三[實相]才行。

觀受的實相

觀感受也是一樣,我們看到苦、樂、不苦不樂,我們無法命令它;我們看到卻無法命令它,稱為看到了無我。快樂在心裡生起,臨時存在就消失;痛苦在心裡面生起,臨時存在就消失;不苦不樂在心裡生起,臨時存在就消失,這是在演示無常,不停地去觀察、去體會,就會看到感受是無常的,感受也不是我。作為知道感受的心,跟感受是同步生起的,同樣也是無常的。…慢慢地訓練,這是最簡單的,只知道現在是苦、是樂、或是不苦不樂,不停地去覺知,越來越嫻熟的話,就會越來越微細,會知道苦、樂等感受的生起有二類,在巴利文稱為「有誘因」和「沒有誘因」。

有誘因就是有色、身、香、味、觸跟身體接觸的事物作誘因。色、身、香、味、觸,稱為五法。這些事物可作為誘因。又如想到過去的快樂時,我們現在的心也會有快樂,或者我們想到一些事情,一些內容的時候,心會很鬱悶、很悲傷,有苦生起來。這些苦樂是有誘因的,要及時地知道這是有誘因的苦或有誘因的快樂。不停地去觀察、去體會,會自行照見,越來越微細,慢慢地去體會,慢慢地去觀察。

沒有誘因的快樂也有,沒有誘因的捨受也有,比如我們修行時,在寺廟掃地無緣無故地快樂會冒出來,會在我們的胸口冒出來,這是沒有誘因的快樂。所謂誘因是引誘五的所緣。如果是禪定之類的,稱之為無誘因。無緣無故地快樂會冒起來,那是沒有誘因的快樂,因為心有了[定]。比如,有時候會有剎那定,絕大部分都是有剎那定,有小部分會有近行定,無緣無故地覺知自己,快樂冒起來了,這是因為剎那定生起的,有時候是近行定,心與取相在一起生起的。

慈心觀不經取相

有些定,即便是安止定,也沒有經過取相,比如我們修行慈心觀,對所有眾生保持慈悲。不用坐著念經,早期不會修行慈悲觀的時候要念經,念到習慣後能夠感覺到,對所有眾生都保持朋友的關係,稱之為有慈心,把慈心的感覺散播出去,沒有範圍地擴散到天神界、梵天界,沒有範圍,沒有針對性。比如我們看到狗生病了或被車撞了,我們把慈悲迴向給牠,心有慈悲的感覺,其實這是在幫自己不讓自己悲傷,因為我們看到狗被車撞了,心很悲傷、很難過,去修慈心觀,帶著平捨心。

要以平常的心去修行

慢慢不停地去訓練,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這取決於我們的忍耐,要真的動手去實踐並不是玩。「法」是事實,是實相。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可能見法的。要動手修行,有覺性跟智慧去做,而不是帶著望去做,這是不可能見法的。有的人比這個更糟,經行時想著:「什麼時候可以見法、見道啊?」這根本不懂事,別去經行了,浪費時間,只是欺騙自己、欺騙別人,這是不懂事,這是假冒的。

修行要有覺性,每走一步都要帶著覺性,全部都是修行:如果我們觀身,就要觀身體動停,心是觀者;如果觀感受,就要看到感受不停地在變化,有的有誘因,有的沒有誘因,心是觀者。很容易的,法事實上並不困難,難是因為我們不做,有時候做有時候不做,或者修錯了,或帶著貪心去做。本來是如其本來面目去看[現象]的,若帶著貪心去做,結果變成緊盯身、緊盯心。或者心散亂了,生起疑問說:今天是什麼感受呢?然後不停地去找:我現在的心是什麼感受呢?不停地去找,找找找,這是找不到的,因為心是不善的,心散亂了,沒有覺性,當下看不出來心是苦、是樂、或是不苦不樂。要以平常普通人的心去知道,不要自以為是修行人,擺出一本正經、很嚴肅的姿勢,這樣不可能會有收穫的。真正好的心是很平常的心、清明的心、很普通的心,不用故意擺出一本正經、很嚴肅的姿勢,實際上除了給自己帶來困擾以外,什麼也得不到,或是欺騙別人而已。真正好的心是平常的心,我們知道當下這一刻的心是苦、是樂、是不苦不樂,那有什麼難呢?很容易的。…

生起三階智慧

起步的階段要去訓練獲得覺性,讓心跟自己在一起,進一步不停地開發智慧,觀身、觀受、觀心之類,不停地觀下去,最後就會徹見組合成我們的色法跟名法都不是我、不是我的,「我」不存在,我們獲得了「初階的智慧」。

然後不停地去探究身、探究心,修習原來的禪法,在徹見的時候會先放下身體,會看到這身體並不是什麼寶貝,這身體是無常、苦、無我的事物,就會放下身體;用智慧看到身體的實相,看到它本身是苦,因為無常而苦,因為苦而苦,因為無我而苦,這是屬於「中階的智慧」。

接下來,會集中到「心」,因為已經看透身體了,放下粗糙的東西只剩下細膩的東西,也就是進到「名法」,然後不斷探究名法,會看到藏在名法裡有五個結縛(五上分結)。五個結縛是色界貪、無色界貪、我慢、掉舉、無明。斷這個五個結縛的時候是用[高階的智慧]一起斷的。

隆布敦長老的遺訓

隆布敦長老在三十八年以前(1983年),曾經教導隆波說:

「見到知者要消滅知者,見到心要消滅心,這樣才會抵達真正的純淨無染。」

他是提前教導的,因為他知道自己不久住世了,所以為隆波留下這個遺訓。他問隆波說:「你明白了嗎?」

隆波說:「我還沒明白,但是我會記住的。」

他說:「好好記住,這個非常重要,要記住。」他怕隆波忘了。第二天隆波回曼谷時順便到孔那府去頂禮隆布蒲尊者。

隆布蒲尊者看著隆波的臉說:「修行人!這一次長老教導你什麼?」

「長老教導:見到知者要消滅知者,見到心要消滅心,這樣才會抵達真正的純淨無染。」

隆布蒲尊者就點頭:見到知者消滅知者、見到心消滅心,這是最絕頂的修行了,他接著說:「消滅心啊,不是直接面對面地消滅它,而是培養覺性,開發智慧,會自行清除它的。」

他進一步說,在隆波去找隆布敦長老的前七天,他已去頂禮過隆布敦長老,也教導他說:「法師!修行有什麼困難?見到知者要消滅知者,見到心要消滅心,這樣才會抵達真正的純淨無染。」

隆布蒲說:「居士!貧僧與你來個約定,誰先消滅了,就要告訴另一個。」

那時隆波一聽就知道了,這是一個說話的善巧方便,因為隆布蒲也是隆布敦長老的弟子,隆布蒲來教隆波的話,等於失禮了。這是善巧方便,他很慈悲,他知道隆波不可能比他更快消滅知者的,[因為隆波此時是在家居士,難以專修,到了2001年才出家]。

時間過了十幾年(1999年),隆布蒲要圓寂了,他到電信局公開講法,講完之後,隆波就去頂禮他說:「師父!我已經很久沒有見到您了。」

他說:「我記得修行人是不多的。」

隆波說:「師父!我依然消滅不了知者。」

聽完隆波這句話後,隆布蒲馬上雄赳赳、氣昂昂地挺身,他的心立刻亮堂起來,他說:「知者的心就像小雞一樣,小雞足夠大的時候就會自行破殼而出。」
知者的心就像[蛋殼裡的]小雞,是有殼的,我們的心也有一個殼。我們修行的話,就會知道心是被囚禁起來的。我們的心被囚禁著,有「漏煩惱」包裹著它,心就像一個罪犯,人一出生就被囚禁起來了。我們一出生就被關在監獄裡,但是不知道自己被囚禁了。在媽媽的肚子裡面,就像在一島裡,出生後也一直生活在島裡,以為世間就是這樣子的,以為自己是自由的。我們的心一直被漏煩惱包裹著,漏煩惱就像蛋殼一樣,小雞要達到足夠成熟就會自行破殼而出。

隆波聽到這個後,心就徹底透亮了,以前一直想著要怎麼把殼鑿穿,卻打不破、鑿不穿,其實只能等著它自己鑿穿。然後,不停地用功修行,修行來修行去,就看到「哦,心有時候會放下心,有時候又會把心抓回來」。這情況隆波在居士的時候就看到了。

隨後(2000年)隆波去請教隆布蘇瓦長老,想問他這問題,隆波把放下的心呈現給長老看,想問他要怎樣才可以一直放下。當時長老住在順梯(Suanthip),時間到了,有出家人把他用輪椅推出來,隆波去頂禮他,根本還沒問,他就回答了,他笑著說:「心啊,有時會放下心,放下心後又會把它再次抓起來,怎麼做還不願意放,直到看到心呈現三實相了,就會自行放下。」

然後隆波就明白了:「必須要看到心的三實相」。

因此,現在有居士們問隆波:「要怎麼樣才能放下心,要放下心嗎?」

要放下心!但是不是現在,必須要有一個流程,心必須多多了解認識自己:起步的階段要先持戒、必須要訓練好的[定]、必須去訓練開發智慧、必須要精進用功,到了時間就會有次第地生起智慧:初階的智慧會看到「我」不存在。中階的智慧會看到身體不是我,它本身是苦,因為無常而苦,因為被逼迫而苦,因為無法掌控而苦。一旦這麼照見就會進到心裡,會看到心本身也是演示三[實相]的。一旦徹見心的三[實相],心就會放下心。

隆布敦長老說:「心清楚地照見心,是道。」這是比較含蓄的表達方式,避免別人會找他麻煩,如果直話直說的話,其實就是:「心清楚地照見心,是阿羅漢道。」已經來到阿羅漢道的階段,[這是高階的智慧],才會心清楚地照見到心。怎麼照見?照見到心本身也是演示三[實相],心清楚地照見到心是[無常、苦、無我]。

修行不能著急

不停地去觀察、去體會,起初我們要獲得[知者的心]。我們無緣無故地消滅「知者」會變神經病的。以前隆波在另外一個寺廟的時候,有一出家人來頂禮隆波,他說:「我已經消滅心了」。

隆波說:「不能著急,不能著急!請先呼吸,加重一點點,事實上你並沒有消滅心,你消滅的是覺性,已經修錯了。」這已經走偏了、走火入魔了,他的修行直接跨升好幾個級了。

修行要提升自己的心,要先找到[知者的]心,看到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感受也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善法與不善法也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才會有「知者的心」生起。而後不停地去學習跟探究,知道放下所有的身體、感受、善不善法,放下來就會自行進到心,看到心也是演示三實相,如此才能夠放下心。因此無緣無故地放下心,無緣無故地消滅心,肯定是會發瘋的,就會走火入魔,因此修行要慢慢地去用功,不能著急。

如果修行人著急的話,就會壞掉,什麼都得不到,只會得到錯誤的見解,有時候會影響到身體,有的人修行後發瘋,隆波認識好幾個精神病醫院的醫師,…很多泰國人有什麼事情鬱悶了,會來找出家人,來找高僧大德。以前有個高僧大德名叫隆波瑪哈維屯,他經常會來到曼谷。很多人喜歡向他分享自己各種鬱悶的心情。

他弟子就問他說:「師父啊,您聽這麼多之後有什麼感覺?」

他說:「頭痛。」

弟子問:「頭痛了怎麼辦?」

他說:「我就吃治頭痛的藥。」

因此別來煩出家人,心裡面如果有問題就去找精神科醫師,他們是直接學這個學科的。

照見五蘊的實相

慢慢地用功修行,心不要急,但是別偷懶,慢慢觀察、慢慢體會,每天用功,時間到了,就自行會通過:看到五蘊不是我,在五蘊裡沒有一個「我」。接下來就看到所有的色法,事實上包括內在的色法和外在的色法,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心就不再對色法有滿意跟不滿意,於是界的貪跟瞋就會徹底斷裂,擺脫了界的貪跟瞋;繼續修行直到徹見了心本身,看到心的生滅,看到心的三[實相]。

心是無形無相的,我們要想看到心的生滅、心的三[實相],是仰賴於跟心同步生起的事物(心所),比如我們仰賴於跟心同步生起的感受:看到快樂的心生了就滅、痛苦的心生了就滅、不苦不樂的心生了就滅。或是仰賴於跟心同步生起的善與不善:例如,有貪的心生了就滅、沒有貪的心生了就滅、有瞋的心生了就滅、沒有瞋的心生了就滅,這是仰賴於貪心和瞋心。因此,心本身直接去觀是觀不了的,我們想看到心的生滅,必須要有別的東西來跟它組合,讓我們可以看到每一顆心、每一顆心是不一樣的。事實上,每顆心一樣是自然的感知,但是它混雜著其他的東西,讓我們感覺到每一顆心是不一樣的,比如快樂的心、痛苦的心,是不一樣的狀態,好的心、壞的心所呈現的狀態也是不一樣的,貪、瞋、癡的心所呈現的狀態也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到心有這麼多的變化,五花八門、形形色色,這些跟心同步生起的事物,稱之為「心所」。

如果我們看得更微細,仰賴於六根也可以,比如,去看的心是一顆、去聽的心是一顆、去聞的心是一顆、去嚐的心是一顆、去接觸的心是一顆、去想的心是一顆、去覺知的心是另外一顆,可以看到心在生滅,這是仰賴於六個根門來觀心的生滅。仰賴於心所或仰賴於眼、耳、鼻、舌、身、意來觀心的生滅都可以。

若問:心生起在哪裡?一定要回答:它生起在眼、耳、鼻、舌、身、意。我們就會看到,在眼根的心是無常的、耳根的心是無常的、什麼都行,但這個困難一點點。若觀心苦、心樂、心好、心壞更容易些,並不難,最後都會明白同樣的法:每顆心都不是我、不是我的;每顆心本身都是苦。為什麼苦?苦是因為被逼迫,特別是,快樂的心也是被逼迫讓它消失。苦是因為不在我們的掌控範圍,這稱之為照見了無我。實際上就是看到無常、苦、無我。在哪裡看到無常、苦、無我?在五蘊、名色。不停地觀察就會明白五蘊本身就是苦。心也在五蘊裡面,屬於識蘊。就會看到:「五蘊都是苦啊。」看到之後,最後階段就會放下五蘊,心就會解脫自在。

慢慢去訓練,不要著急、不要偷懶。

(完結)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2021年直播開示中,選出十講,整理成文並標出小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影、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在今日特別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1.08.28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