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修行的三條路線——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21年04月10日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世間一切都是有因有緣的

現在[疫情期間]最重要的是自保,保護自己,不要去攀緣,如果必須要跟人有接觸的話,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如果我們有「法」,不去攀緣,就保險多了,我們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可以保險很多。

「法」是非常時髦的,可以一直使用,包括世間的。如果有「法」,我們就非常保險、安全,除非是惡業現前了,碰到我們的親人、朋友,不小心把病毒傳染給我們,那是屬於惡業現前,因此無論發生什麼,不用受到驚嚇。很容易受到驚嚇的不是佛教徒。[世間]一切都是有因有緣的,不是隨順我們心意的,包括修行也是隨順因緣的,不是隨順我們心意的。有時候我們想這樣修行、想那樣修行,有時吸收太多的訊息:這個老師這麼教、那個老師那麼教,相互衝突,聽多了反而不會修行了。如果我們真的了解佛法的原則就不會受到驚嚇,包括每個道場的修行為什麼不一樣呢?[因為]修行可以分為三條路:1.以[定引領慧]。2.以[慧引領定]。3.[定慧同步]進行。

修行的第一條路線:以定引領慧

有些很棒的高僧大德,不是說他不棒,如果他曾經是以[定引領慧]修行,他教弟子時就會強調這一點:必須要以[定引領慧]。怎麼以[定引領慧]呢?首先,必須要先得到禪定(安止定),心必須來到「一境性心所」,獲得知者的心。知者[的心],可以有兩種方式來獲得。

第一種(獲得知者的方式):以往的高僧大德走的路就是入定,能夠入到「安止定」。比如訓練時,有的人開始先觀呼吸,吸氣到腹部,而後漸漸變淺到鼻尖的地方。有的人就教導直接觀鼻子那地方的呼吸。我們一聽就迷糊了,為什麼呼吸那麼長卻直接觀鼻子那地方呢?相互衝突,究竟誰是對的?最後呼吸會來到鼻尖這地方,如果我們直接就觀鼻尖這地方的呼吸可以嗎?可以的,因為呼吸都會經過鼻尖的。呼吸長知道、呼吸短知道、呼吸停也知道,心意要堅決聚焦在單一的所緣。

我們觀鼻尖這個地方,在沒有打壓的情況下,心沒有跑到別的地方去,已經有定了。如果我們繼續訓練,心集中生起了喜、樂,也不迷失,[就來到初禪]。如果聚焦於呼吸,看到心跟呼吸打成一片依然是負擔,就放下呼吸,[放下尋伺],逆流來找心,這樣來到二禪,可以獲得非常強大的知者。二禪、三禪、四禪、五定、六定、七定、八定,都有知者。

如果心越來越寧靜,身體會消失,世間滅去,只剩下覺知在,接著開始看到空是被覺知的對象,進入到第一個無色界的「空無邊處」;進一步的修行,知者依然在,空是被覺知的對象,讓心回來看知者,知者變成所觀,不停地無止境重疊,這屬於第二個無色界的定,稱之為「識無邊處」,但是覺性依然沒有斷,如果覺性一斷就會變成邪定。

進一步去觀,看到心跟空在一起是負擔,回過頭來觀知者,知者又會不停地重疊,也是負擔,就把這兩個都放下,即放下能觀也放下所觀,有覺知在,不抓能觀也不抓所觀,這就進入「無所有處」,這是屬於第三個無色界的定。覺性依然沒有斷,接著[以無所有處心為所緣],這時想蘊就會開始變弱,類似開始迷糊了,但是覺性依然沒有斷,[這是第四個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定]。心入定來到二禪、三禪、四禪、五定、六定、七定、八定,一旦從禪定退出來後,可以獲得非常強大的知者,心會安住變成知者,但是不會超過七天,不管怎樣,知者是無常的,依然也是演示三[實相]的。

從禪定退出來,心抽身出來,知者安住獨立凸顯後,就可以去開發智慧,這是[定引領慧]的原則——出定之後,就透過觀身或觀感受來開發智慧。如果根器細膩,就觀感受。如果根器還不細膩就觀身:看到身體不是我,身體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沒有一個我。不停地觀身,接下來會看到身體不只是身體,同時還有感受,一會這裡痛、一會那裡痠、一旦鬆開了,會覺得身體的感受很舒服,但是有些感受也會苦,進一步會看到這些感受來了就走,自己來自己走,感受同樣也是演示三[實相]。身體演示三[實相];感受也是演示三[實相]。

[以定引領慧]的路線,就是這麼走過來的。我們知道這樣之後,如果我們可以入定,就去用功,出定之後就來觀身。此時為什麼不觀心?因為從禪定退出來後,心是一動不動的,很舒服、空空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觀,因為心沒有什麼變化,所以來觀身。在經典裡才會教導說:「身念處和受念處適合奢摩他型(修止或禪定)的行者。」他們的修行完全符合經典所說,是符合這類人,這角度是正確的,[以定引領慧的所緣是身和受]。

剎那定和獲得知者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人,不太能夠入定,是屬於[定]很短,一直很散亂的人;一整天工作都要用到思維,整天想這個、想那個。心一直想就會散亂,想來想去,就會一直卡在念頭和見解裡:「這個是對的、那個是錯的」,有很多的看法、很多的見解。如果入定的話,是入不了的。所以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入不了定,一百個、一千個修行人找不到一個人能入定,絕大部分都做不到。

做不到!我們不用受到驚嚇,也不用去對抗。…佛陀不是只教導一種以[定引領慧]的法,他還教導以[慧引領定]的法。

問:以[慧引領定]時,開發智慧前必須要用定嗎?必須要用定,但是這個[定]是屬於「剎那定」,並沒有來到「安止定」。第一類的定是來到安止定,從安止定退出,來到近行定,去思維身體,以近行定的力量就會看到身體會斷裂(分解),變成光明,這是依靠近行定。

還有第二類的[定]叫做「剎那定」。「剎那定」並不源自於入定。剎那定是很容易生起的,什麼時候我們如果有覺性,如其本來面目的觀到[現象的一剎那],就生起剎那定。有覺性地知道現象,比如,隆波田長老教導做手部動作,不是讓心跑到手上,他說是在搖醒知者,意思是說要把知者喚醒——看到身體在動,心是觀者(這是第二種獲得知者的方式)。

只要這樣用功,動來動去時,心跑去想了,隨著知道心跑去想了,及時地知道這[現象]。色法在運動時,心跑去想了,我們如其本來面目的知道[心跑去想了],心就會生起剎那定,心就會自動自發地安住,[生起知者],如此覺性生起,[定]也生起了,這是第二類的[定],這是適合心一直想的人的修定方式。

隆波觀心開發智慧的心得

隆波小時候就開始修行禪定,後來見到隆布敦長老,他教導隆波觀心來開發智慧。隆波的根器與本性是不會輕易相信什麼的,是特別有自己看法的人,譬如,誰說有個高僧大德特別棒,隆波會說:「他很好,但是是否適合我們是另外一回事。」隆波的心就是這樣的。又譬如,隆布敦長老說:「你相信了嗎?」隆波說:「還不能相信,因為還沒有看到。我還沒有看見,但是我會用功去實踐。」因此,不會因為高僧大德說了就立刻相信。觀念型、知見型的人就是這個樣子的。

隆波一開始觀心,由於適合自己的根器、秉性,心很快就變化,變得很快,而且不在自己掌控的範圍,看到一些奇怪的東西,控制不了,繼續努力去觀,觀了又觀:「為什麼心是這個樣子的呢?」

不停地觀下去,看到心時苦、時樂、時好、時壞,不停地盤旋變化。觀來觀去,有時候心會集中下來。曾經集中很深,直到身體都消失了——在觀心時,看到心生起擔心,觀下去,擔心滅掉,身體滅掉,世間滅掉,只剩下單一的心。然後去頂禮隆布敦長老,跟他講說:「我在觀心,開始有點模糊…。」

他說:「內心入定了。」

隆波就問:「長老!我沒有打坐,我只在觀心的變化。」他說:「觀心啊,會自動自發地得到禪定。」

因此開發智慧同樣也可以獲得禪定,但是要想能夠開發智慧之前必須要先有基礎的[定],也就是剎那定。剎那定,是來自心一迷失就知道心迷失,這一瞬間會獲得暫時的「知者」。要去訓練:迷了知道、迷了知道,知道得非常頻繁,知者可以很頻繁地生起,知者可以保持不停地生滅、生滅,但不會保持七天的,可以保持七秒鐘就已經很棒了。因此,知者是仰賴於心迷了知道的一瞬間,安住起來,去覺知什麼就會看到那個地方沒有我。尤其是看到念頭生起非常快,一會好一會兒壞、一會兒貪一會兒不貪、一會兒生氣一會兒不生氣、一會兒迷失一會兒不迷失、一會兒散亂一會兒不散亂、一會兒萎靡不振一會兒不萎靡不振,就是這麼不停地去觀察。

心念處後面的八種心【註:廣大的心,了知為廣大的心。不廣大的心,了知為不廣大的心。有上的心,了知為有上的心。無上的心,了知為無上的心。專一的心,了知為專一的心。不專一的心,了知為不專一的心。解脫的心,了知為解脫的心。未解脫的心,了知為未解脫的心】,對於入定的人可以看到,比如有時候心有[定],有時候心沒有[定],有時候心沒有進入安止定,有時候心會進入安止定,有時候心會進入近行定,這是曾經入定的人來觀心,他們先已經有禪定了,來觀心的話有時就可以直接入定,可以來到很高的定,甚至來到八定都有,不是沒有。

但是絕大部分的我們沒有入過定,[只能靠剎那定]。剎那定是一瞬間、一瞬間的,迷了知道、迷了知道、不停地迷了知道,一瞬間、一瞬間的,接下來越來越頻繁地知道,保持知者就可以看到感覺、念頭都是來了就走,更粗糙一點的會看到身體也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也不是我。包括身、受、心,也包括行蘊,[都不是我]。

觀心可以涵蓋所有的禪修,隆布敦長老開示說:「八萬四千個法蘊都是來自於心,不會來自別的地方。」

修行的第二條路線:以慧引領定

如果我們入不了定,就訓練某一種禪法,在心迷失的時候及時地知道,比如觀呼吸,吸佛、呼陀時,心迷失了知道、迷失了知道,所強調的是心。最後心會安住起來。一旦心安住起來,[獲得知者],我們就可以開發智慧。透過看到心的運動變化來開發智慧:心快樂生了就滅去,心痛苦生了就滅去,不苦不樂生了就滅去。心散亂、貪、瞋、癡生了就滅去。可以進一步看更細一些:看的心生了就滅,聽的心生了就滅,去聞的心、去嚐的心、去感知身體接觸的心、在心裡面演繹造作的心,也是生了就滅,這是開發智慧。用這樣的方式,觀一個瞬間、一個瞬間,當下這一刻,迷失了覺知,迷失了覺知。

不停地去訓練,最後心就會集中,一旦戒、定、慧的力量夠的話,心就會自行進入安止定——即使以前沒有入定,[證悟時]也會自行入定,此時聖道會生起。凡是聖道只生起於禪定裡,不會在禪定之外,必在初禪、二禪、三禪、四定、五定、六定、七定、八定這八個禪定之一生起(慧解脫者的聖道必在初禪生起),這就是以[慧引領定]的人所走的路。

以慧引領定時的所緣

開發智慧須有基礎的[定],用一瞬間、一瞬間的[定]開發智慧,適合的禪修所緣是「心念處」和「法念處」。首先我們先選擇心念處:「心貪了知道、心不貪知道、心生氣知道、不生氣知道、心迷失知道、心不迷失知道、心散亂知道、心萎靡不振知道」,先這樣去知道。

「心念處」和「法念處」適合於毗缽舍那型的行者,[這是以慧引領定]。「身念處」跟「受念處」適合於奢摩他型的行者,因此開始適合的是[定引領慧],這是屬於奢摩他型的行者。

我們入不了定,就應用我們擁有的事物,以[慧引領定],適合以[慧引領定]的禪修所緣是「心念處」和「法念處」,但是這兩個的程度不一樣,「法念處」要知道運作流程,比如,觀五蓋(貪、瞋恚、掉舉等),在[強的]貪瞋癡之前,先會有五蓋,五蓋也是有源頭的,要直接知道它的根源,知道它的運作流程。

比如貪,並不是僅僅看到貪生起了,還要進一步看得更深,心有導向貪的思維(不如理作意)才會有貪,而且有隨煩惱(貪隨眠)。當六根跟六塵接觸,心迷失在導向貪的念頭裡面,貪心才會生起來,如此看得很細,而不是只看到貪心生了就滅,瞋心生了就滅。

只看到貪心、瞋心生了就滅,這是不夠的。人的智慧更加細膩時,就會直接觀到「法念處」,它會自行進去的。比如,善法生起,無貪、無瞋、無癡,不是只看這個,會看到更細、非常重要的善法,那就是「七覺支」。比如「念覺支」是為了開悟的覺性,不是普通的覺性,這是為了解脫,純淨無染的。「心念處」和「法念處」是不一樣的[層次],解說起來很複雜,目前要選我們能夠做得到的,先修「心念處」:心一會兒貪、心一會兒不貪、一會兒生氣、一會兒不生氣,不停地去觀下去。如果心特別得散亂,什麼都觀不了,那就回來修習奢摩他(止),即使我們以智慧來走,[定]也是必須要修的。

獲得知者的方式

要經行、打坐,在固定的形式裡用功。隆波害怕大家受到驚嚇(不知如何修),所以先教導固定形式的用功,固定形式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這樣不斷地去用功,讓心寧靜在單一的所緣獲得休息,即使來不到禪定的狀態,只是暫時跟單一的所緣在一起,類似晚上開車開到加油站瞇一會兒(休息),而後繼續開車。這種休息方式必須嗎?必須!如果心沒有休息的話,心是沒有力量的,因此才說必須要有[定]。

比較淺的定是「剎那定」。一旦我們的心有了剎那定,有力量了之後就可以獲得「知者」了。獲得知者有幾個方式,一個是進入禪定,來到二禪獲得知者,另外一個方式是以覺性去知道當下正在呈現的[現象],如此也可以獲得知者,但是品質是不同的。源自於禪定得到的知者非常強大,可以待好幾天,但是不會超過七天;源自於觀一個瞬間、一個瞬間的現象所得的知者,它的壽命很短,很快就消失了,又變成迷失者,經由頻繁地訓練,一直到知者好像一整天都可以獲得,就會看到心不停地在運動變化。

觀心的時候,經典裡只說:「心有貪、瞋、癡等」。有時會看到「心有快樂、心有痛苦、心有不苦不樂」,這是屬於心方面的感受。

心方面的感受在看的時候不用先入定,但是觀身體方面的感受,如果沒有禪定先作基礎的話,會苦得受不了,因此[觀心的受和觀身的受]完全是不同的路線。

問:以上兩個路線,哪個路線是正確的?兩個路線都是對的,因為佛陀教導過以[定引領慧]和以[慧引領定],佛陀都教導過。

修行第三條路線:定慧同步

另外,佛陀還教導過第三個路線,就是[定慧同步]進行,要做到的話,那個人一定要先修定,而且一定要修到四自在【註:入定自在、住定自在、出定自在、於定中觀心自在】,要擅長於觀心。為什麼必須要強調心?因為入定的時候,心已經放下了身體,沒有身體可觀,跟心在一起了。來到無色界定,則沒有身體作為背景。

真正的重點在於心:在禪定裡面開發智慧時,我們要觀什麼?要觀禪支的生滅,…會看到,尋生了就滅,伺生了就滅,喜生了就滅,樂生了就滅,一境性也是生了就滅,本來是捨受,一會兒就變成樂受,不停地變來變去,心在禪定裡面起起伏伏,這樣在禪定裡面開發智慧,而不是打坐之後,看到鬼、天神、天堂地獄之類的,那並不是在禪定裡面開發智慧,那並不是處在禪定裡,看到鬼、天神的心是處於近行定;真的入到禪定的話,心是不會捕捉到外面的所緣。今日可以找到修這方式的人是很難的,是很少的。隆波絕大部分的弟子都是屬於沒有禪定的人,是以[慧引領定]的那一類。真正修習[定引領慧]的人雖有,但是不多——如果喜歡去修的話,絕大部分會去森林或山洞找高僧大德去訓練禪定。至於在禪定裡面開發智慧[定慧同步]的人,隆波只看到一位名叫昆南的人,他具有四自在,而且非常嫻熟於在禪定裡面開發智慧,看到內在的[現象]不斷地生滅、生滅。那是很難修的,它的難度勝過於入定之後出來開發智慧,在所有的禪修裡面這是難度最高的。我們去做我們做得到的。

這時代的人意見很多

這個時代的人特別喜歡想,看法很多的人是不是真的很多?試著上網看一看臉書之類,就會看到有意見的泰國人很多,不知道其他國家的人如何?我們看到泰國人所說的,看起來什麼都懂,事實上什麼都不懂。比如,政府努力不讓西方人來泰國,因為他們的國家現在疫情很亂,他們喜歡逃來泰國,除了帶來麻煩,同時把病毒傳進來,政府就努力加強限制、盯緊。

有人就攻擊說:沒有尊重人權;如果開放的話,這些人就說:政府不懂保護自己的國家,要浪費多少資源去照顧。他們對每一個事情都罵,看問題看得很膚淺…。假設要罵政府,罵不出所以然的時候,也會罵:為什麼政府不提倡吃水果蔬菜?罵別人,也罵政府,罵罵罵,唯一不罵的就是自己。這樣,戒已經壞了,更別說觀心,是觀不了的,因為沒有戒。因此到處罵人的,一整天只有自己很好,心特別散亂,也沒有戒。這些人別藉口說他是隆波的弟子,因為不會觀心。觀心的行者一定要有戒,也必須要有基礎的[定]。如果沒有戒和定的話,只是散亂,一直散亂而且很煩,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行,不停地找麻煩,這類人不是修行人,放他們去,絕大部分都是這樣子的。

這時代的人適合以慧引領定

早期真正修行的人,以[慧引領定]的人是不多的,但是現在這個時代,比以前還多,在三、四十年以前(約1983年),隆波跟隆布敦長老學法有一定基礎了,然後去頂禮隆布蒲尊者。隆布蒲尊者說:「你要去弘法,跟你性行相同的人有很多,他們如果沒有聽到以[慧引領定]的法,就會浪費機會。」

隆波聽了才出來弘法,最開始是寫文章去投稿,寫了兩三篇,已按照高僧大德的吩咐去做了,寫完不想攀緣,想自己修行。慢慢周圍的人看到文章,就說:「怎麼這跟別人的不一樣呢?」看起來很透亮,很快樂。他們有興趣就來問,我就告訴他們,我不會無緣無故的跑去跟他們講。

隆波從來沒有看到誰就主動去找他說:「你的心是這個樣子的」,想要他敬佩我。如果是那樣的話就已經不是修行人了。

因此要好好觀察自己,如果無緣無故去教別人的話就不對了。別人沒有問,到處想去教導這個人、指點那個人,那是煩惱在心裡癢,那是毗缽舍那的雜染(觀障)。如果心裡特別癢,特別想去教法,這時要打坐修定才會消失,因為是一種觀障。如果一看到誰就說:「你的心是這個樣子的,誒,為什麼有鬼跟著你走呢?」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觀心的訓練次第

因此觀心的人,首先必須要有戒;心特別散亂的話也不行,必須要有基礎的[定]。戒必須持守,每天必須做固定形式的練習(如,打坐觀呼吸、經行),去訓練心跟自己在一起。如果心一直走神,如何觀呢?心一直散亂,觀什麼呢?[一般人只]觀色、身、香、味、觸、法,不會回來觀自己的心。我們真正能夠回來看自己的心,必須要不散亂,因此我們要訓練,而不是說:「觀心不用打坐、不用經行、什麼都不用做。」

問:打坐、經行是修行嗎?那只是外殼,真正的修行是培養覺性,有覺性就是有修行。沒有覺性,就是沒在修行,即便經行一個晚上也沒在修行,那是在修苦行,折磨自己。一定要區分清楚。

我們在固定形式用功,培養覺性,去覺知身體呼氣、去覺知身體吸氣,這是在訓練覺性,心若跑到別的地方去沒有覺性了,就會忘記身體正在呼吸。經行時,看到身體在經行,看到身體在走,心是觀者;一旦沒有覺性,心跑到別的地方去了,要知道自己的心跑了,有覺性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那才是真正的在修行。如果只停留在有覺性地覺知手、腳、腹部,那依然還不懂事,沒有實義。如果修行還沒有抵達心的話,還沒有抓到修行的實質。

在固定形式裡面用功,其實就是修習某一種禪法,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例如,在觀呼吸時,心跑了知道,心跑去緊盯呼吸也知道。在經行時,心跑去想知道,心跑去緊盯腳也知道,只是輕鬆自在地去觀、去感覺,不要緊盯,輕鬆自在地看到整個身體在走,這樣才好。如果看到腳,心聚焦在腳上面,絕大部分是迷失去緊盯了,什麼時候不緊盯,那些被壓制的煩惱就會出來很多,因為壓制很久了。

必須用功,去持戒。觀心以[慧引領定]的話,五戒必須要有,不胡說八道。胡說八道的話,戒就會壞了。比如,喜歡發表政治方面的意見:這個方面的意見、那個方面的意見,戒就會壞掉,心散亂了。那不是我們的職責。因此努力的去訓練,好好的持戒,在固定形式裡面用功,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好的[定]就會生起,雖沒有入定,但是可以獲得「剎那定」,會越來越嫻熟,比如,吸佛呼陀時,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接下來心跑的一瞬間馬上就會知道,剎那定就會生起。

因此在固定形式上用功,我們的剎那定就會越來越快地生起,快到甚至是持續像一條線。譬如,把鉛筆拿來劃一條直線,看到是黏在一起的,把放大鏡放大好幾倍去看,就發現是一個點、一個點,並沒有黏成一條線,同樣的,剎那定的每一點、每一點,越來越頻繁的話,會覺得是一直線,會看到[定]是連續的,因此在固定形式裡面用功,就可以獲得這個[定]。

之後就去開發智慧:心是苦、是樂、是好是壞,不停地去觀察、去體會自己心的運動變化。

心念處適合觀念知見型的人,適合的是純毗缽舍那(純觀)的行者。開發智慧時,最初是沒有入定,最後階段肯定都會入定——如果戒、定、慧夠的話,到了某一點,心就會自行入安止定,聖道就會生起,不會不生起的。

分清不同的修行路線

很嫻熟於禪定,具有神通的阿羅漢是透過禪定的路線走過來的,純觀行者是比不過這些具有神通的阿羅漢的,除非前世是有入定。在禪定裡面開發智慧可以有很多副產品(神通等)。但是像我們這樣的純觀行者,觀一個剎那、一個剎那[的身心現象],能讓自己脫險(離苦)就已經很好了,如果證悟到阿羅漢的話,這稱作純觀的阿羅漢(慧解脫阿羅漢),只是有些人累積的波羅蜜會比這個更多些。在過去佛陀的時代,阿羅漢們大多屬於純觀的阿羅漢,而不是那些神通很厲害,具有三明、六通、八解脫的阿羅漢(俱解脫阿羅漢),我們不是那種根器,我們絕大部分是以[慧引領定]的人。

今天所說的太難嗎?如果我們了解整個修行的概貌圖,就會知道修行主要有三條路線:1.以[慧引領定]。2.以[定引領慧]。3.[定慧同步]進行。有這三條路線,因此當我們碰到一位高僧大德這麼教導,為什麼跟另外一位不同呢?因為他們教導的是不同的路線,他從哪條路線走過來,就喜歡教導那條路線。如果我們會修行,就不會有疑問了,我們一聽就明白,但是如果我們的心很狹窄,就不會明白別人。好!今天就到這裡吧。

(完結)


【註釋】

摘錄南傳論述:

  1. 想要證得無色禪:首先你應對「色」感到厭離。如何對色感到厭離呢?你可以思惟有九十六種疾病在身體生起,如眼疾、耳疾等,而且身體也會遭受到不幸、刑罰等等。為什麼人們會遭受到這些痛苦呢?那是因為有色(物質)的緣故。為什麼人類會互相爭吵與怨恨,各國之間會互相交戰呢?那是因為有色的緣故。反之,當無色時,人們就可免除遭受這一切痛苦。瞭解這點的人就會厭離充滿過失之色,而想要證得無色禪。
  2. 四無色禪
    1. 空無邊處:第一個無色禪是空無邊處禪。為了證得此禪,已熟練於遍處第五色禪的禪修者必須把遍處似相擴大至無邊宇宙,然後注意該遍處似相所佔有的空間為「空無邊、空無邊」,直至去除了整個遍相。如此重複地專注,最終即會生起取無邊空間概念為目標(所緣)的禪心。嚴格而言,「空無邊處」是指作為第一無色禪心的目標的無邊空間之概念。在此的「處」意為禪心的住處或住所。然而「空無邊處」本身也用以代表該禪那。
    2. 識無邊處:在此稱為無邊的「識」是第一無色禪心。由於第一無色禪心以無邊空間之概念作為目標(所緣),這表示遍滿地取空間為目標的識也取了它的「無邊」。若要修習第二個無色禪,禪修者就必須取「空無邊處禪心」為目標,專注於該禪心為「識無邊、識無邊」,直至證入第二無色禪。
    3. 無所有處:第三無色禪取「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或「無所有」為目標(所緣)。通過專注該心之不存在,緣取第一無色禪心的不存在或無所有之概念作為目標的第三無色禪心即會生起。
    4. 非想非非想處:第四無色禪因不能說其有想或無想而得是名。在這種心裡,其想心所已變得極其微細,而無法執行其想的作用,因此不能切實地說此心有想。但該想並非不存在,而保留了其殘餘之狀,因此亦不能說它無想。在此雖然只提及想,但應明白組成該心的其餘名法(除想之外還有1心29心所)也都是極其微細,而無法貼切地說它們是存在還是不存在。這第四種無色禪取「無所有處禪心」為目標。
  3. 修四無色禪
    1. 修空無邊處禪時,可先從地遍開始,首先擴大遍相,再作意於地遍相中央的空間,如此空間就會出現,然後再專注與擴大它。當它漸漸擴大時,地遍相就會漸漸消失;當它向無邊的十方虛空擴大後,整個地遍相都消失了,只剩下無邊空間而已。持續專注於那空間一或兩小時,在心中默念「空、空」或「空無邊、空無邊」,如此你就會證得擁有捨與一境性兩個禪支的空無邊處禪。然後你應修習此禪的五自在。
    2. 修識無邊處禪時,你必須取空無邊處禪心為目標,在心中默念「識、識」或「識無邊、識無邊」。如此,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的心識即會生起,此心識名為識無邊處禪心,因為它以空無邊處禪心作為依據。隨後,你應修習識無邊處禪的五自在。
    3. 修無所有處禪時,應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在同一個心識剎那裡是不可能有兩個心識存在的。空無邊處禪心緣取無邊虛空為目標,而識無邊處禪心則緣取空無邊處禪心為目標。當空無邊處禪心存在時,識無邊處禪心是不可能存在的;當識無邊處禪心不斷生起時,空無邊處禪心則不可能生起。取於識無邊處禪時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為目標,在心中默念「無所有、無所有」。如此,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的心識就會生起,此識名為無所有處禪心。隨後,你應修習無所有處禪的五自在。
    4. 修非想非非想處禪時,你必須取無所有處禪心作為禪修目標。心的本質是只有在識知一個目標時才能平靜,而無所有處禪心則在識知無所有(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時才會平靜。取此心識作為目標來專注,在心中默念「此心平靜,此心至上」。如此,專注於無所有處禪心的心識即會生起。此心識名為非想非非想處禪心,這是一個非常微細的心境。隨後,你應修習非想非非想處禪的五自在。
  4. 五自在,即:
    1. 轉向自在:能夠在出定之後觀察諸禪支。
    2. 入定自在:能夠於任何的時刻隨心所入定。
    3. 住定自在(決意自在):能夠隨自己意願住定多久。四、出定自在:能夠如所預定的時間出定。
    4. 省察自在:能夠觀察諸禪支(同第一項)。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2021年直播開示中,選出十講,整理成文並標出小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影、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在今日特別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1.08.28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