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煩惱源自於觸以及自殺的業果——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21年04月24日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有新業也有舊業

現在染上新冠肺炎的人數比較多,好好保護自己吧。要保持覺性,能待在家裡就待在家裡,但是待在家裡,我們的家人也可能外出而把病毒傳染給我們,…雖然我們不想要,但也會受苦,我們阻止不了。那麼,就好好照顧自己,在能所及的範圍做到最好的程度。最重要的是「守護自己的心」,別放任苦悶、擔心、難過來控制心,否則我們沒得新冠肺炎前先得了精神病。「法」在這裡可以幫得上忙,我們訓練心:有覺性、有[定]、有智慧,來照顧我們的身體,遠離病毒,至少可以讓接觸的機率減少。那些沒有戒、沒有法的人,他們到處去娛樂場所玩,把病毒帶過來傳染給旁邊的人或家人,之後這些得新冠肺炎的病例並不是去娛樂場所的人而是旁邊的人,現在已經傳染開了。雖然我們有戒、有法,到了這一點我們就很難照顧自己了,身邊的人會傳染給我們。

但是法,在另一方面還能照顧我們,就是守護心——要怎樣做,心才不會擔心、不會難過、不會鬱悶、不會苦悶。把自己的心訓練好就可以幫助自己,比如,心會感覺到身體不是我[而不覺得苦]。如果得到這個病會死,那是業報在決定作用的。業報有舊業也有新業,舊業導致這樣的結果——我們跟那些沒有戒、沒有法的人一起投胎,一起出生。我們的業報,有新業也有舊業的結果,有些我們迴避不了——當惡業要現前的時候,避免不了,那就要雄赳赳、氣昂昂,以強大的心去面對它。

事實上,害怕、擔心幫不了什麼忙。我們不疏忽大意,但是不擔心。那些沒有修行的人是做不到的,那些沒有修行的人會疏忽大意,也會擔心,而我們既不疏忽大意,也不擔心。

無論如何,死是必然會發生的,誰可以永遠活到地老天荒?在我們活著的那一段時間,就充分發揮它的價值,對自己、對別人、對週遭的人,這樣我們的生命就會有價值,不會覺得後悔,要死也不會有什麼遺憾,不會覺得對自己有什麼傷心、遺憾的。有些人沒有行善、做好事,一旦快死了就傷心難過,覺得沒有機會去做好事,這就是[往日的]疏忽大意。

要看到身心的實相

我們不疏忽大意,每天訓練自己,讓它越來越堅強、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聰明,讓生命活在當下,這樣就會清涼、會快樂、會幸福,不停地去探究當下的實相。實相僅僅存在於當下,這是最清楚的。

我們的修行在看什麼?事實上看的是身的實相、心的實相,而不只是觀身或觀心。有的人說:修行是觀身或觀心。那個不夠,事實上修行是看身的實相、看心的實相,直到能夠接受實相,知道這個身必然會老、病、死,這是阻止不了,避免不了的。到了時間,必然會老、必然會死的時候,心不會動搖,心很清涼、快樂。心的實相,有的只是變化,命令它一直快樂也不行,禁止它苦也不行,命令它一直好也不可以,阻止它壞也不行,沒有什麼東西真的可以掌控得了的。不停地去觀察、體會,直到看到它的實相。要去看實相,而不是只看身、看心。僅僅觀身、觀心,稱之為「有覺性」。看到身心的實相,稱之為「開發智慧」。因此我們作為佛教徒不只是觀身、觀心,而是要看到身的實相、心的實相。一旦知道實相之後,心就不會有什麼擔心的了,什麼東西會發生就發生吧,但是我們不會疏忽大意,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不疏忽大意就不會擔心。如果疏忽大意就會擔心,就會徹底的迷失了,而我們不疏忽大意也不擔心。好好的去訓練自己。

理解佛法的譬喻而不迷信

另外一個事情:在上個星期,有人來請教隆波說:把自己的頭砍下來供佛,請問這是對的還是錯的?

自殺,無論怎樣都是惡業,沒有例外。誰刻意把眾生(包含自己)殺死都是惡業。如果是出家人自殺的話,出家人的身分立刻消失。最近的新聞是說某居士自殺了,把自己的頭砍下來供佛,他是先還俗的,所以是居士自殺來供佛。自殺來供佛只是一種迷信而已。以前讀了一本[泰國的]彌勒菩薩的傳記。彌勒菩薩的信心很強,他的根器[是信心型的],不是智慧型或[精進型]的那一類,傳記說:他第一次見到古佛的時候,把自己的頭砍下來供佛。對這傳記,我們一定要檢查這是屬於哪一代的經典,如果是巴利三藏經典則可以相信[是古印度傳入的],如果是後人編撰出來,為了要營造他真的有信心,那就不一樣了。

菩薩造的惡業不是惡業嗎?有例外嗎?沒有!如果我們信奉彌勒菩薩,就認為他所做的必然是最好的、是對的,這個是迷信、是愚痴。大家不能忘了菩薩還有可能[因為造了惡業]而下到地獄,所以他所做的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們必須要用覺性、用智慧來審視,不能做破戒的事,如果還有做的話,那就不對。…菩薩們有時候還會犯錯,這是正常的。如果把他們的行為都作為榜樣,那是不可以的。我們要以佛陀的行為舉止作為榜樣,只有佛陀的行為舉止[才是圓滿的,稱作明行圓滿],這是最重要的。

[已斷煩惱的]阿羅漢有時還會做一些不合適的事情。比如,佛陀時期有一位阿羅漢,為了讓外道不會看不起佛教,所以顯現神通飛到月球上。佛陀就批評他這樣不適宜,而不是不批評。所以,不要[輕易]以某一個人作為自己的榜樣。最圓滿,肯定可以做我們榜樣的,只有佛陀。有些人信奉高僧大德,以高僧大德來做自己的榜樣,高僧大德也會有一些自發的主見,曾做了一些很好的事,如果看到他們做得好就去模仿他,這對我們也有可能不適宜。

所有的聖賢都是批評自殺的,隆波看到好幾個高僧大德開示到關於自殺的問題,比如前一代僧王,他可不普通,他的學問是圓滿的,他說身體是有價值的,要發揮它的價值,如果把它殺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那是惡業,而且損失了利益——自己損失了利益,也損失了幫助別人的利益,因此自殺供佛沒有任何的意義,這是愚昧。佛陀想得到人頭嗎?沒有誰想得到誰的人頭,如果把人頭放在缽裡,他會要嗎?他不會喜歡的。

回來看彌勒菩薩的傳記,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理解:他砍下頭,那個意思是指「砍下自己的我慢」。在那個古佛的時代,彌勒菩薩是一位國王。國王怎樣都會有我慢的,他碰到古佛後,把自己的頭砍下來,這是一種比喻,一種象徵而已,砍下頭其實只是砍下自己的我慢,砍下「我超過所有的眾生的我慢」,這個我慢必須砍掉,能砍掉是最好的。但是如果真的砍下頭的話,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我們看傳記經典裡的故事,一定要看透,看到「法」。砍下頭,其實就是砍下自己的我慢——「我超越別人,我是最厲害的,我是不會對任何人低頭的。」
那個傳記是哪一時代寫的?一定要好好看清楚,如果是早期的三藏經典,可以相信是[古印度的傳說];如果是後期的,有時也會潛藏著法,必須要有智慧地看出[法喻],如果看不出來,誤以為這麼作會有功德,其實這是造了惡業。殺眾生[包含自殺]是不可能得到功德的,是造了惡業,佛教徒必須要以智慧來理解,不要愚昧、迷信,否則相互模仿就不行了。

修行要訓練自己,要有戒、要有[定]、要有智慧。有智慧,最起碼要相信業與果報,相信因、相信果。在真正的正見裡面,相信業、相信果報,不只是四聖諦的四條,要知道因知道果: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有這樣的原因;有這樣的因,所以有這樣的果,因跟果是相互關聯的。相互的關聯還有業與果報,包括「緣起法」,我們修行就會明白這些,就不會愚昧、不會迷信、不會盲目模仿別人,否則大家對把自己頭砍下來供養的人很信奉,其實那是對破戒的人有信仰,那種信仰是不對的。

發揮生命最大的價值

修行一定要用心,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時間不是無限的,在一世的生命有多久呢?我們不知道究竟能夠活到多久,我們不知道時間還剩多少。我們要把剩下的時間發揮最大的價值,對自己有益、對他人有益、對集體有益,去發揮利益,不要破戒、不要破法。如果破戒、破法,無論是為了自己還為了別人,都不能稱之為在發揮利益,而是在造惡業,一定要區分清楚,什麼是惡業?什麼是利益?

每一天,保持覺性去過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那是最殊勝的,無論做什麼,都不停地覺知自己。從一起床,我們的心是怎麼樣子的,身體是怎麼樣子的,不停地去覺知。一起床之後,心想到什麼,心是什麼樣子,去感覺。我們的身體在工作,去看身體在工作,心進去干預,去感覺心是怎麼干預的。

觀察出真正的敵人

比如,隆波以前修行時,去看身體,覺得這個身體太討人嫌了,有的只是苦啊!我們必須上車去工作,要把身體抬著去,如果我們只是用心去工作,就不用把身體抬過去了,這個身體真的是負擔啊!出去吃飯也累啊,賺錢之後去找吃的,要去選吃什麼?…有的人喜歡吃特別辣的,吃了之後心裡很愉悅、很爽,但是身體很苦啊!肚子疼時要排泄,身體方面很痛苦,但是心才是罪魁禍首:心在找快樂但讓身體帶來痛苦,這麼看了之後就會發現,身體並不是什麼好的寶貝,本身就是苦,一直是被心蹂躪、欺負。

一起床就開始身體就有負擔,必須排泄、必須洗澡、找吃的、必須打扮、必須走路,這都是身體的事情,包括回到家特別累了,洗澡後要睡覺,都是身體的事情、都是負擔。我們從早到晚都必須照顧它,早期看的時候就會對身體很討厭,覺得這個身體不是好東西。觀來觀去,覺性跟智慧越來越細膩,就看到這個身體是奴隸啊,心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它透過身體找快樂,一直命令身體在做這個、做那個。

比如身體去工作很累了,得到了錢,讓身體去找東西來吃,咀嚼,直到排泄,這些全是身體在做,那心呢?很愉悅、很舒服,明顯就在欺負身體,看下去會覺得這個身體好可憐喔,別人的身體也好可憐,有了慈悲,就不會想要殺死身體的。其實最壞的是具有煩惱的心,一直牽著身子跑。

慢慢地修行,不停地修行,看到最壞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那才是真正的壞人。進一步修行,看到更深刻後,發現心也不是自由的。開始時,看到身體不是自由的,它變成心的奴隸,接下來,看心呢?發現心也不是自由的,心是煩惱的奴隸,是望的奴隸。我們真正的敵人不是別的,就是煩惱、望。
這麼照見之後,隆波對煩惱、望特別討厭了。然後拼命修行,想辦法要消滅它,並沒有想到要消滅身體,並沒有想到要消滅心,身心都是望、煩惱的奴隸。真正的奴隸主,望、煩惱在哪裡呢?藏在心裡面。它藏得很深,就藏在我們的心裡。

隆波不停地去觀察、去體會,看到煩惱從胸口冒出來,一旦冒起來之後,及時地知道,煩惱就會滅去,如果沒有及時地知道,就會被它控制我們的心、控制我們的身體去做壞事,讓心想壞的、讓嘴巴說壞的、讓身體去做壞的,那些都是煩惱的影響的結果。

觀察煩惱躲在何處?

隆波想去看煩惱這敵人是在哪裡?

看到是從胸口那邊冒起來的,就緊隨著去看,一旦煩惱冒出來了,然後輕輕地去知道,如果很仔細地盯著,它立刻就斷了,而是用看守煩惱的方式去看它,這是一種新技巧,看到它慢慢萎縮,躲到裡面去了。隆波就跟著追著它去看,它就退到裡面去。當下雄赳赳氣昂昂地想著:即便你逃到龍宮,我也會追到底,什麼龍王都不怕,要看清煩惱是哪裡冒出來的。一旦追進去,它就消失了,最後它會瞬間消失了。看自己的心呢,發現根本沒有煩惱,怎麼辦呢?重新再退出來在外面,一旦接觸所緣又生起煩惱了,追過去又萎縮,萎縮之後就消失了,怎麼追著看都沒有結果,找不到煩惱的源頭。

有一天去清邁頂禮隆布信長老,他一看到隆波的臉,隆波根本還沒有來得及做禪修報告,他就招手說:「知者!知者!出來!在外面,煩惱不在裡面。」

他看到我很愚蠢地在裡面找煩惱,煩惱是從心冒出來的,他說:「煩惱不在裡面,煩惱在外面。」

他教的很簡單:煩惱在外面,不在裡面。但明明是從心裡面冒出來的啊,隆波想:「他說在外面,一定在外面。一定是自己誤解了。」高僧大德不可能錯的,這裡的每一位高僧大德可不一般呢。

煩惱源自於觸

此後,隆波就繼續觀察煩惱是從哪裡生起的?

眼、耳、鼻、舌、身、心,接觸了外在的東西(外境、所緣),也就是色、身、香、味、觸、法,全部都是外在的,法也是外在的所緣,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心一旦接觸所緣就生起感覺,有苦、樂的感覺生起,有不苦不樂的感覺生起,而後在心裡面有煩惱冒出來。在煩惱冒出來之前,其實心已經工作好幾個階段了。

比如,眼睛看到畫面,有信號送到心裡,翻譯所看到的事物的含義,一旦看到含義之後就去界定:「這個好、這個不好,這個苦、這個樂,這個喜歡、這個不喜歡」之類的,然後心才生起煩惱。這過程我們自己無法決定。[眼睛看到畫面後]在心裡面生起苦或樂,生起善或不善,我們是選擇不了的。

隆波觀察到:啊,煩惱並不是從[有分]裡面生起的。隨著去找它的源頭:事實上,煩惱源自於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由於觸生起感受,由於受生起愛煩惱,由於愛生起執取,由於執取生起「有」,由於「有」就會對眼、耳、鼻、舌、身、心抓取,這就是「生」。由於「生」就會有苦。要慢慢去看,慢慢去學習、探究。

比如,心一接觸到所緣(色、聲、香、味等)之後,能夠翻譯所緣的含義:「這個畫面漂亮」,心滿意,有快樂生起,一旦有快樂生起,貪心就會摻雜進來,貪心是跟快樂同步生起的。對所緣快樂,立刻有望緊隨而至,有貪心生起了,稱之為「愛」。想讓所緣常常生起,想讓所緣的生起一直待著,稱之為「有愛」。有時候接觸到所緣之後,苦受生起來,對所緣不喜歡,稱之為「無有愛」。接觸到所緣,翻譯之後不滿意,很憋悶不爽,瞋心就摻雜進來,瞋心是緊隨著苦的感受生起的,是有因果關係的,它們是一起冒起來的。

我們區分不了誰先誰後,但是如果我們慢慢地去觀察,按照佛陀的教導去觀察就會知道:有感受,煩惱就會摻雜進來。但是煩惱不跟感受摻雜進來可以嗎?可以!如果覺性生起的話。如果覺性生起,有感受時就只是有感受。但是絕大部分的人是沒有生起覺性,而是生起了煩惱,這稱為[不善]的「速行心」。

善或不善的速行心源自於對所緣覺得滿意或不滿意。所緣給我們帶來快樂時,貪心就會摻雜進來;所緣給我們帶來痛苦時,瞋心就會摻雜進來;不明顯的所緣給我們帶來不苦不樂受時,癡就會摻雜進來而迷失。

真正的奴隸主

我們的敵人一旦來了,我們就會小心,開始注意;心也是一樣,如果是我們不喜歡的人,就會注意他。…對特別恨的人會特別關注他,對特別喜歡的也會特別關注他。如果是沒有什麼感覺的,就不會去關注他。例如,跟我們在一起很久的先生或老婆,沒什麼感覺了,老婆為了讓先生關注自己,去做了頭髮,買了新衣服,化一下妝,接著跟老公聊天,老公看了根本不知道她今天美容了。心也是這樣的,對不明顯的所緣,或對一再重複的所緣,都沒什麼感覺,不苦、不樂、不好、不壞,心是迷失的,這是屬於癡的煩惱,是很難覺察到的煩惱,要慢慢去觀察、體會。

煩惱是源自於「觸」,不是在有分心之內深處,在有分心裡面是找不到的,因為它是沒有任何痕跡的,它是完全跟我們的心水乳交融的,變成一體的,沒有任何一個明顯的爆破點。修行之後把[五蘊]不斷地分離,發現望和煩惱不是心,而且是很壞的,它是心的真正奴隸主。所以,佛陀悟道時才會對望打招呼說:「製造家的主人(指望)!我現在開始認識你了,你再也不可能為我創造房屋了!」

煩惱就是罪魁禍首,因此身體不是罪魁禍首,心不是罪魁禍首,它們是被欺壓的對象,身體被心欺壓,心又被煩惱欺壓,因此我們的敵人,並不是身、不是心,而是煩惱。

用智慧戰勝煩惱而不是用自殺

我們一直在怪別人,怪別的事物,包括賺錢;沒有錢用了,就會怪這個、怪那個,然後說在泰國沒有工作做[所以沒錢賺]。泰國有這麼多失業的人,但是為什麼要有兩三百萬的外國移工來泰國工作呢?我們失業是因為我們不想工作,想舒服。我們只愛舒服,沒有及時地知道自己的煩惱(貪玩、懶惰)。一旦沒有自己想得的舒服快樂,就找藉口罵這個、罵那個,沒有可罵的,就罵新冠病毒。但是病毒並沒有動機要來傷害我們,是我們把鼻子伸出去,把它吸進來的。

因此我們要努力修行,不去怪罪別人、不去怪罪別的事物,要及時地知道自己的煩惱是我們最重要的敵人,以覺性跟智慧來戰勝它,而不是用愚痴的方式跟煩惱戰鬥。用愚昧的方式去戰鬥,比如,砍下自己的頭以為可以戰勝煩惱,認為有頭就會想,砍下來就不想了,煩惱就不會生起了。…把頭砍下扔掉,這是最不聰明的了,這是清除最有價值的東西,失去了可以提升自己的機會。

自殺的業和果:有臨死業和慣行業

高僧大德們開示說,絕大部分的人自殺之後,都會由這惡業而生到地獄。有的人覺得活著很苦就去自殺,然後呢?他會下到地獄,一邊走著不停地哭。他不是被誰關在地獄,這地獄是自己心裡面構建出來的,他不停地生生死死,不停地重複自殺,沒有任何優點,帶不來好處。如果有好處,佛陀早就教了。自殺是惡業,誰作了都是惡業。

但是問:凡是自殺的人都下到地獄嗎?

不一定。有一種業稱之為臨死業(這是在「臨死速行心路過程」生起之前,所憶起的業或所造的業,例如,性格惡劣者如果憶起以前所造的善業而生起善心,則他有可能投生到善趣而不生到惡趣;反之亦然)。在臨死[速行心路]之前的不善心,藉由憶起以前所造的善業,可以翻轉為善心(因而不投生到惡趣),但是這種機率特別的小。一般人在臨終時,由於慣行業(平時習慣作的業)的成熟而得果,[因而習慣於惡業者大都將投生惡趣]。

再問:在自殺之時,不善心翻轉變成善心的情況,有嗎?

有。在三藏經典裡面提到:在佛陀時代,有一位比丘的修行進步了又退步,來回幾次,他覺得真的浪費機會啊,明明跟這麼殊勝的佛陀在一起、跟阿羅漢聖者們在一起,為什麼自己沒有辦法跟別人一樣離苦呢?…在三藏經典的註釋說,他特別可憐自己,就用刀片自刎;在臨死之前,還有一點時間,他就想到:「我出家後也不是沒有任何美德:出家後我從來沒有破戒,戒律怎麼規定我都按照做。」他想到自己的戒沒有缺失:「我沒有指責過自己,同修也沒有指責過自己,佛陀也沒有指責說我的戒不好。」

他的這種思維稱作「戒隨念」。思維後,他內心快樂(同時生起了善心),一瞬間就有了定,這定並不深,屬於近行定,接著他看著自己的身體正在死去,他的心安住並保持中立,放下了身、放下了心,放下了五蘊,在臨死之前就證悟阿羅漢了。

這位比丘沒有貪心,他的戒很好,當他的心安住起來有了定,然後審視:「這個身體不是我、我的,只是世間的資產,現在要還給世間了」,最後他既放下身,也放下心,所以就證悟成為阿羅漢了。

當時一些比丘問佛陀:這位比丘投生去哪裡了?佛陀說:他已經證悟阿羅漢[而不再輪迴了]。

自殺時證悟阿羅漢的例子並不是沒有,但這種機率特別低。後來,佛陀就禁止自殺,如果模仿的話就下地獄,因為是以貪心去做的,以為自殺後就會證悟阿羅漢。這是不會證悟的,因為有了貪心。[泰國]後期的經典有講到,往昔的彌勒菩薩砍下自己的頭供佛,沒有誰去註解這行為,也許是好,也許是不好,都有可能,但是當時的彌勒菩薩肯定沒有證悟阿羅漢,如果證悟阿羅漢的話,就不可能成佛了。所以別愚昧、別迷信。自殺者絕大部分都是到惡道去的。…

(完結)


【註釋】

依據南傳論典,由業產生果報的次序,有四種業,即:一、重業;二、臨死業;三、慣行業;四、已作業。

  1. 重業:這種業非常的強,必定會產生下一世的結生,沒有任何其他業可以阻止它。在善的方面,屬於重業的是禪那。在不善的方面,屬於重業的有五無間業(逆罪)與不能改變的邪見。五無間業是:弒父、弒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及分裂僧團。若人培育了禪那,但在過後造了任何一種逆罪,其善業即會被該惡業阻止,且後者必定會成熟而導致下一世投生到惡趣裡。例如:佛陀的表兄弟提婆達多深具野心,(想要代替佛陀領導僧團,而在該念頭一生起,他即)因此失去了神通。過後他再傷了佛陀與導致僧團分裂,而因後者之業在死後墮入阿鼻地獄。但若人是先造了任何一種五逆罪,他過後即不可能證得禪那或出世間法,因為該惡罪形成了一種無可抗敵的障礙。這是為何當阿闍世王在聽佛陀開示《沙門果經》時,雖然擁有一切證悟須陀洹道的因緣,但卻不能證得須陀洹道果,因為他之前已殺死了自己的父親頻毗沙羅王。
  2. 臨死業:這是在臨死之前所憶起或所造之業,也就是在臨死速行心路過程即將生起之前所憶起或所造之業。若性格惡劣者在臨終時憶起以前所造的善業,或在當時造了一件善業,他即可能投生至善趣;反之,若有個善人在臨終時憶起以前所造的惡業,或在當時造了一件惡業,他可能投生至惡趣。這是為何在佛教國家裡,提醒臨終者以前所造的善業或勸他激起善念,已成為一種傳統。在沒有重業之下,一般所造的臨死業即會決定下一世的投生至那裡。但這並不意謂該人能夠免除以往所造的善業或惡業,在諸緣具足時,這些業也能夠產生它們的果報。
  3. 慣行業:這是習慣上時常造的善或惡業,在沒有重業與臨死業之下,一般這種業即會決定下一世投生到那裡。
  4. 已作業:這是所有不包括在上述三種的業,在沒有重業、臨死業與慣行業之下,這種業即會決定下一世投生到那裡。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2021年直播開示中,選出十講,整理成文並標出小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影、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在今日特別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1.08.28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