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u Pramote Pamojjo
2016年5月6日A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1. 〈哪些是錯誤的修行〉
泰國人來參加禪修的請舉手,中國人來禪修的請舉手。有的人不錯,但有些人想得很多,從臉看出是想很多的人,念頭不停地盤旋,不停地造作。修行人的心門要打開,學法要知道原則。
每個國家都有人教導修行,都有好幾個門派,我們很難回答說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說出來也沒有什麼意義,我們好好學習更好。別說國外了,泰國各種各樣的禪修道場也是非常的多,取決於每個人的業報,有的地方學了後會更加苦悶,不停地壓抑自己、打壓自己,全是苦悶。有的地方根本不修[定],徹底扔掉[定]。扔掉[定]有幾種方式,有的緊盯名色,最後變成專注。何時扔掉[定],就去思維法,最後只是散亂。[定]不正確,心就會跑到兩個極端:不是散亂,就是打壓,讓自己苦悶。還有一類人修[定],只是寧靜和空,心空空的,不想、不造作、不演繹,說這是涅槃,一切都是空,不想、不造作、不演繹。佛陀從來沒有這麼教導過。涅槃境界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我們一定要在「因地」上做工夫,讓八正道生起,多多發展八正道,而不是去發展涅槃、發展滅諦。
錯誤的教導到處都是,學習錯了,就會一片混亂。學了錯誤的方法,就不停地往左往右,掉到左邊、掉到右邊,失去了方向。如果把一個人丟到這修行圈裡,就會頭痛死了,因為每種修行都引用四聖諦、引用四念處,都說是修毗婆舍那,但是所修的真的是這樣嗎?一定要去證明、檢驗。
如果修行是為了少欲知足,讓我們真的離苦,那是正確的。如果是為了讓寺廟得到更多的錢,修行時一直散亂,或是沒有戒、沒有[定],不是為了開發智慧:分離名色、觀名色呈現[三實相],沒有走在這正確的條路上,就已經離開了正道。如果我們的煩惱沒有減少,就不好用。能夠減少煩惱的方法,一定要按照佛陀的教導,不可以靠自己去想。……佛陀教導我們以覺性和智慧來戰勝煩惱,要有[定]的心。我們的目標是要戰勝煩惱,抵達純淨無染、解脫自在,但是如果不知道方法就不好用了。那些不知道目標的人就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根本沒有興趣。有的人知道目標是涅槃,但是不知道方法。有的宗教也說涅槃,但是不知道方法,只是[以苦行]讓自己受苦。
2. 〈法的實質是相同的〉
佛陀告訴我們,目標就是涅槃,也告訴我們方法就是戒、定、慧,讓我們多多去修行。修行戒、定、慧是方法,不是我們的目標,是一個方法,讓我們可以抵達最終的目標,也就是苦徹底的止息。要想止息苦,一定要熄滅煩惱。煩惱讓我們苦。有煩惱,心就會有掙扎、有執著,就會有苦生起。…
中國以前也有非常好的法,也許有出家人明白法。為什麼用「也許」?因為佛陀沒有預言說:「這個國家有、那個國家沒有。」從來沒有這麼說過,但是從觀察的角度,好的法中國也有。中國是大乘佛教,大乘裡面有個禪宗,禪宗的教導是非常接近於南傳的一支,有打坐、有發展覺性、有修習[定],不停修行下去,能夠抓住原則,就可以通過。事實上,法並不是泰國人的,不是哪個國家的,法是佛教徒的。分成泰國人的禪修、中國人的禪修,這是世間的區分,但是是同樣的學習。佛教徒沒有範圍,出生在哪個地方、哪個國家、穿什麼樣的衣服,那不是真正區分的標準,有戒、有法、有信仰來學習佛陀的教導,動手實踐,這樣就是佛教徒,不須區分中國人的禪修、泰國人的禪修。…法的實質是同樣的。至於誰快、誰慢,取決於我們自己。隆波教導都是一樣的,都是一起來學習,並沒有開小灶給哪個團體。
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涅槃,一定要離苦、一定要脫離煩惱。涅槃是什麼?涅槃是欲望的止息,是煩惱的止息。
如果還有煩惱習氣,就會有欲望。比如欲貪生起,就會生起欲望想得到,得到之後就希望它可以待的久久的。想得到,稱之為「欲愛」。想一直待著,稱之為「有愛」。一旦瞋心生起,希望它消失,稱之為「無有 愛」。
依於煩惱習氣,就會生起欲望,一旦有了欲望,心中會有掙扎,造作混亂,有時造作好、有時造作壞、有時造作空。有三種造作:造作好、造作壞,造作不接觸所緣稱之為「造作空」,就是讓心空空的,不接觸什麼,這是在造作空。有的人自以為是逃離世間的阿羅漢。不是!阿羅漢是在哪個地方都行。
心一旦去造作,就會去抓取眼、耳、鼻、舌、身、心,變成「我」、「我的」。經由修行,我們知道心會去抓取所緣,然後放下所緣,這是很正常的,訓練就能看見。接下來,我們就會看見心抓住身然後放下身,抓住心然後放下心,可以做得到。抓取名色,抓取眼、耳、鼻、舌、身、心,稱之為「有」。接著就是「生」,也就是我們得到了眼、耳、鼻、舌、身、心。抓取的那一剎那,苦會馬上生起,因為名色就是苦。名色、五蘊就是苦,六根就是苦,一旦抓取就抓取了苦。我們要訓練,直到可以清除煩惱習氣,沒有了欲望,沒有心的造作,不再去抓取名色,放下名色,就抵達最後苦的止息,抵達涅槃的終點。
涅槃並不是某一個世界,…哲學家們構造涅槃,說像一個天堂,這是為了讓人們先迷上那好的,才不至於迷失於壞的。不停地去修行,我們就會抵達空,就會接觸到真正的涅槃,沒有名法、沒有色法、沒有某一尊佛陀的形像,而是我們的心與佛是一,心與法是一,心與僧是一,涅槃不是某一個世界。…南傳直接教導去發展戒、定、慧。大乘也是希望能夠提升道與果,也不可扔下戒、定、慧,但是依賴於先想跟阿彌陀佛在一起,去持戒、去念經,念經就是在修行[定],接下來要開發智慧,去看這世間是無常的、是苦,這世間是一場夢,修的過程不脫離戒、定、慧。如果修對了,而且量足夠的話,就會抵達涅槃,認識到真正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在那裡、不在這裡,就在我們的心裡。這個是一個方法。
我們真正最終的目標是苦的徹底止息。要想能夠止息苦,一定要先滅欲望,欲望是苦的因。要滅苦的原因一定要先滅無明,因為無明是所有煩惱真正的根源。我們發展戒、定、慧,最後一定要清除無明。真正能夠清除無明就是智慧,稱之為明。智慧徹底清楚地照見四聖諦,稱之為明,這是一種智慧。我們要提升這個智慧,清楚地照見四聖諦。一旦清楚地照見四聖諦,欲望再也不會生起。欲望就是苦的因,一旦欲望不生起、執著不生起,苦就沒有了。心不去執著、抓取名色,苦的止息就在那個地方。這是我們要走的路線。
我們要清除無明。能夠清除無明就能夠清除欲望;能夠清除欲望就能夠清除心的造作、掙扎。心的造作稱之為「有」。欲望構建了「有」,「有」就是我們心的造作,有時候造作好、有時候造作壞、有時候造作空,造作各種各樣的情況。
一旦有「有」,就會有「生」,心就會抓取「名色」。有了「生」就會有苦,因為名色就是苦。
3. 〈聽聞的智慧不能滅除無明〉
我們要有生起智慧的方法,能夠清除無明的方法。智慧不會無緣無故生起,我們一般認知的智慧無法清除無明,絕大部分人認知的智慧是源自於閱讀和聆聽,比如我們來聽法,無法清除無明,來聽隆波的教導無法清除無明,為什麼?因為我們聽和讀的法,是佛陀的法,是祖師大德們的法,不是我們自己的法,不是我們真正清楚照見的法,就像是把別人的拿過來,就說我有智慧了。
源自閱讀、聆聽、思維的法,只是一種記憶,不能真的好用,是戰勝不了煩惱習氣的。煩惱習氣不怕我們的記憶,記得三藏經典是戰勝不了煩惱習氣的。
佛陀的時代有一位出家人,他叫做帕泊提那,意思是「無字經」,事實上原名不知道,「無字經」是他的綽號,這綽號並不是剃度師給他取的,而是佛陀給他取的。就像對殘疾者我們叫他瘸者,是屬於綽號。舍利弗也是屬於綽號,他真正的名字沒有誰知道。
帕泊提那對三藏非常的精通,哪一篇、哪一篇都記得非常的熟,可以教導非常多的人,他去頂禮佛陀的時候,佛陀就稱他為「無字經」,意思是沒有體會經文的意義,也就是[沒有照見真實的現象或真實法]。他只是背佛經,只是在頭腦裡記住,心裡沒有法。
帕泊提那聽到後非常難過,就去實際修行,最後成為一位阿羅漢,變成「有字經」,不再只是頭腦的層面。如果我們只是多多聽、多多讀,碰到佛陀時,佛陀也會叫我們無字經,沒有什麼意義。因此來自閱讀與聆聽的智慧,只是讓我們能夠知道修行的方法,但是並不會讓我們體證道與果。我們知道正確的修行方法後,要動手去修行,如果量足夠的話,就會體證道果。
我們要知道方法,體證道果並不能只是聆聽跟閱讀,閱讀與聆聽只能讓我們知道修行的方法。大家來聽隆波講法是為了知道修行的方法,一旦知道修行的方法後,要去實踐,才能夠體證道與果,才能真正的碰到阿彌陀佛,阿密陀佛是光明,是我們心裡面的光明,不是黑暗。
4. 〈思維的智慧也不能滅除無明〉
還有另一類智慧是源自於我們的思維。中國人思維比較強,喜歡想,是一個想很多的民族。世間用思維會很好,但是思維是沒辦法明白法的,為什麼思維沒辦法讓我的明白實相?因為思維跟實相是兩回事,比如想著:我是某一位天神來出生。也許不是,也許只是狗來投生。每一個人想到自己的前生前世都以為自己很偉大,是某個國王來投生的。這只是自己想的,我們想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不知道。比如有一位泰國國王來投生,隆波已經碰到非常非常多的人都號稱自己是這國王的投生。他們想的也許不是事實。事實跟想是兩回事。我們坐著去想,所想的也許是對的、也許是錯的。以前以為這樣是對的,大家就去相信,有說地球是平的,後來有說地球是圓的。有些時代是禁止吃雞蛋,在六十多年前泰國相信如果吃一個雞蛋就一定要去看醫生,另外一個時期不停地廣告說:如果吃蛋黃很快就會死。禁止吃雞黃,只能吃蛋白。到了今天又可以吃了。什麼是事實?每個時代都不一樣。這些不是真理、不是實相,是在變化的,我們想的事、研究的東西,就是那樣的狀況,有可能變來變去,但是真理是不會變的,哪個時代都不會變。比如:「我們有欲望就會有苦。」哪個時代,哪位佛陀所說的真理都是不變的:「如果我們有正確的戒、定、慧,修行圓滿了,聖道就會生起。」哪個時代,哪位佛陀所說的都是一樣的,真理是不會變化的。
但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有時候是對的,有時候是錯的。現在這麼想,也許以後就不那麼想了,這不是真理。因此源自於閱讀與聆聽的智慧,能夠讓我們知道修行的方法,但是不會讓我們體證道與果;源自於思維的智慧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
5. 〈如實觀的智慧才能滅除無明〉
還有另外一類的智慧,是我們一定要提升的智慧,源自於看見:如身本來的面目去看見身,如心本來的面目去看見心。身跟心本身就是苦,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知苦,也就是要去知道名色、身心,如身本來的面目去知道身,如心本來的面目去知道心。這是如實觀。
大家試著閉上眼睛,轉自己的頭,然後睜開眼睛,大家看到什麼?大家看到眼前的顏色,對嗎?然後說:「這個是佛像」、「這個是金佛像」。…眼睛真正看見的是色(顏色),耳朵聽見的是聲,是聲音的波動,高高低低的聲波。至於意識,要有「想蘊」作翻譯,因此有時候我們聽到聲音還說不出這是什麼聲音,因為想蘊還沒工作,想蘊工作了才能翻譯。我們接觸到外境,比如看到色、聽到聲、聞到香、嚐到味,觸到對象後,如其本來面目地去知道對象,但是這些還不是重要的,例如,眼睛看到色並不很重要,為什麼?因為那是外面的對象,眼睛使我們不停地往外面看,不會回來看我們自己。
重要的是,我們要回來看我們自己,要學習看我們自己,要以覺性和智慧來看自己。眼睛看到外面的色時,這個不是真的毗婆舍那,因為是外在的,即使看到外面的色不是我,是無常、苦和無我,有的人說這是毗婆舍那,但是那是外在的。沒有誰看到外面的色,會認為「這色是我」。誰看到這個扇子是我?如果看到扇子是我,這就偏了。什麼東西是我?我們覺得:「這個色身是我」、「內裡的心或感覺是我」,外面的不是。我們經由學習,最後不再抓取「這色身和心是我」。
我們一定要回來看,要以覺性和智慧看清自己的身和自己的心。看見有兩個階段:以覺性看見、以智慧看見。我們訓練看見,以覺性看見就是覺知到身的存在:呼氣覺知、吸氣覺知,行、住、坐、臥覺知,這稱之為「以覺性覺知身」。以覺性覺知[現象]的存在,無論是名法或色法,稱之為「有覺性」。如果是以智慧知道,就會知道名法或色法都是無常、苦、無我、不是我,無法控制,這是看到[三實相],這是以智慧照見。覺知身時,呼氣覺知、吸氣覺知、腹部起伏覺知,這稱之為「有覺性」。如果我們先界定:「動的色身是無常、苦和無我的」,接著以感覺看見:「這色身是無常、苦和無我,不是我」,這才稱之為毗婆舍那(內觀)。或者生氣生起,及時知道生氣,這稱之為「以覺性知道」;如果看到生氣生起後,生氣自己滅去,生氣臨時存在就消失,自生自滅,我們無法控制,這稱之為「無我」。臨時存在就消失,稱之為「無常」。我們看到生氣生起,它是無常、苦、無我的,這才稱之為毗婆舍那。
毗婆舍那是以智慧看見。婆舍那的意思是看見,毗的意思是清楚,毗婆舍那是以智慧清楚照見,也就是看到名、色的[三實相]。覺性只是覺知到名和色,只知道名的呈現、色的呈現,只是知道這個。我們要去提升,我們能夠看見身、看見心,如實照見身心是無常、苦和無我,對名色、身心的執著就沒有了,欲望就再也不生起;一旦欲望不生起,心的掙扎就沒有;一旦心的掙扎沒有,心去抓取名色就不會有;心沒有抓取名色,心裡的苦就不會有,只剩下身體方面的苦,這就是我們要走的線路。
隆波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概圖看一看,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涅槃。要想能夠體證涅槃,欲望就要止息;欲望要想止息,一定要有「明」,來清除無明,清除錯誤的見解。無明就是不知道四聖諦,第一個是不知道苦;不知道苦就是不如實知道名色,稱之為不知苦。只知道名色時還不知道苦,因為還沒有感覺到名色就是苦,一定要以智慧才能照見到名色就是苦。什麼時候知道苦(苦諦),就會斷苦因(集諦);什麼時候斷苦因,什麼時候就體證滅諦,就抵達涅槃,這就是大概的線路。接下來就講到修行的方法,這是道(道諦),我們要走的那條路,讓我們如實正確地照見身、如實正確地照見心,能夠如身本來的面目去照見身、如心本來的面目去照見心,我們就會斷欲望,斷欲望就會見到涅槃。好,去吃飯吧。
(完结)
編校序
本書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分批選出五講、六講、七講、八講、九講、十講以及十五講,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如此共六十講,將之編集在一起,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例如,口譯者坤能、阿紫,以及靜慮林 Shi Ne Ling Monastery 的菩薩眾)。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samadhi)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3.01.01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