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第二章 無畏獅子吼

第一冊•第二章 大智慧第一比丘尼──懺摩(Khem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與心的實相是苦,由於不了解實相,我們冀求身心獲得快樂,無時無刻不生起貪愛及安樂的渴望。若能如實徹見身心僅是純粹的苦,「希望身心獲得快樂」的渴愛即將止息。

懺摩(Khemā)曾是頻婆娑羅王的王后,她的容顏傾國傾城。對於自己的皎好容貌,她深感愛戀及執著。佛陀對她的善巧教化,使她洞見身體是苦、無常、無我與不淨。藉由修行,她了知身心的實相而從諸苦中解脫,從此不再被無明所束縛。猶如群星之月,懺摩是佛陀比丘尼僧團的二上首女弟子之一,以具大智慧而聞名,在真理前無畏作獅子吼。

佛陀依約赴王舍城

懺摩出生於摩達國(Madda)沙竭羅城(Sāgala),是摩達王(Maddarāja)之女。由於出生時,城裡平靜祥和,因此為她取名「懺摩」,意為「安穩」。

懺摩擁有金色的皮膚,長得國色天香,明豔動人。當她已達適婚的年齡時,摩達王將她許配給摩揭陀國(Magadha)頻婆娑羅王(Bimbisāra)。頻婆娑羅王對懺摩寵愛有加,經常讚歎她的容色,並將她冊立為王后。

懺摩接觸佛法的因緣,始於頻婆娑羅王的勸導,而頻婆娑羅王與佛陀的因緣,則可追溯至他與尚未成佛的悉達多菩薩之間,曾有過的約定。此外,頻婆娑羅王捐獻佛陀的竹林精舍,亦成為懺摩證悟的主要契機之一。

在大曆九十七年阿沙哈月1(Āsāḷhā)滿月日,悉達多菩薩作大出家2。在出家後七日,從阿奴夷的菴婆樹林(AnupiyaAmbavana)跋涉三十由旬,至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並入城托缽乞食。當菩薩進入王舍城(Rājagaha)時,正逢王舍城舉辦的慶典已近尾聲,頻婆娑羅王正擊鼓宣布︰「慶典已結束!」

當時,人們尚聚集於王宮廣場。頻婆娑羅王立於高臺,打開窗戶並望向窗外,作指示時,他看見悉達多菩薩正進入王舍城托缽,隨即被菩薩的寂靜及相好莊嚴所攝。城民見菩薩器宇不凡、相好莊嚴無比,城內引起一陣喧嘩騷動,此情況猶如那羅奇梨象(Nāḷāgiri)進入城市,又彷彿如阿修羅王毘摩質多(Vepacitti)進入三十三天。

當悉達多菩薩一戶接著一戶次第托缽時,城民見菩薩莊嚴優雅的威儀而驚歎歡喜,他們樂見菩薩的莊嚴相好而不飽足。

城民相互訴說︰「朋友!你覺得如何?我們所見此人是諸天之王——帝釋天嗎?他由三十三天下降至我們的城市。」

另一人說︰「倘若他是帝釋天,他應具有千眼,以雷電為武器,以伊羅婆(Erāvaṇa)為坐騎,但是這些特質在何處呢?他應是梵天,知曉婆羅門已忘失吠陀(Veda),特地前來督促。」城民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此沙門是否為阿修羅王、帝釋天或梵天下凡。

當城民如是議論時,大臣將此事稟報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早在立於高臺時,已見菩薩相好而被攝受,聽了大臣的言論後,即派遣三名官吏跟蹤尾隨︰「你們前往觀察,他若是夜叉,出城即消失;若為龍則潛入大地;若為人,則將食用他托缽所得的食物。」

悉達多菩薩托缽行乞後,前往般荼婆山(Paṇḍava)蔭涼處進食。官吏窺見菩薩行蹤,派一人前往向頻婆娑羅王報告。頻婆娑羅王聽聞後急速出宮,乘車前往菩薩所在之處,直至車乘無法行駛則步行前往。

頻婆娑羅王對菩薩的殊勝威儀深感敬佩,他趨近菩薩,在得到允許後坐在冰冷的石塊上,歡喜地與菩薩展開談話︰「朋友!你尚年輕且年少,具備容貌與壯行,你應是剎帝利出身。摩揭陀國及鴦伽國(Aṅga)為我所統治,我將給你此二國的王權、財物、象眾、精銳軍隊等,成為國王而統治吧!請你告訴我你的家系。」

悉達多菩薩指向他來此的方向,以三偈回應頻婆娑羅王:

雪山山腹是故居,憍薩羅國往昔住,
具備財寶勇進者,端方正直一民族。

彼之族姓為日種,彼之生族曰釋迦,
由彼家族我出家,非為冀求諸者。

已見諸之過患,以見出離為安穩,
我為出離行精勤,意喜精勤非諸3

菩薩以偈述說自己來自雪山山腹的迦毗羅衛國(Kapilavatthu),一處具豐富財寶及穀米之國。家系為日種族(Ādicca),祖先甘蔗王(Okkāka)取新名為「釋迦族」。由此王族而出家,並非為了冀望物質諸。自己已見諸的過患,出離精進為求得最上佛果。

頻婆娑羅王回答︰「尊者!我已聽聞淨飯王之子——悉達多見四前兆而出家,他將成就佛果而成為三界導師。如今親見您為求最上佛果之志,我堅信您必定能成佛!」

於是,頻婆娑羅王對菩薩作出請求︰「尊者!當您證得無上正等覺後,請先來我的國土,讓我的國土成為首個因您的蒞臨而獲得祝福之國。」菩薩默許。

在大曆一〇三年衛塞月4(Vesākha)滿月日,菩薩成就無上正等正覺5。佛陀藉由梵天的勸請而開始說法。最初轉法輪度化阿若憍陳如(AññāKoṇḍañña)等五比丘,在波羅奈仙人墮處鹿野苑(IsipatanaMigadāya)度過首個雨安居。6

雨安居自恣日(Pavāraṇā)後,佛陀前往優樓頻羅(Uruvelā)教化螺髻外道優樓頻羅迦葉(UruvelaKassapa)兄弟三人及其弟子。為期三個月的教導,優樓頻羅迦葉兄弟三人及其座下的螺髻外道,一共千人證得阿羅漢果。佛陀與此千位阿羅漢住在象頭山(Gayāsīsa),此時佛陀思惟:「我將完成與頻婆娑羅王的約定!」

於是,在弗沙月7(Phussa)滿月日,佛陀率領此千位阿羅漢,從象頭山前往王舍城。當佛陀抵達時,在王舍城附近的杖林苑(SuppatiṭṭhaCetiya)一棵大榕樹下停歇。杖林苑的守衛見佛陀抵達該處,速為頻婆娑羅王捎來此消息。頻婆娑羅王聽聞這期待已久的好消息,雀躍歡喜地率領十二萬眾婆羅門及居士往詣佛陀之處。

頻婆娑羅王以頭面頂禮佛陀之足,眾人亦禮敬佛陀,共退一隅而坐。當時,婆羅門及居士們見名聲遠播的優樓頻羅迦葉在佛陀身旁,他們抱持疑惑:「此大沙門是在優樓頻羅迦葉座下修習梵行嗎?或是優樓頻羅迦葉在大沙門座下修習梵行呢?」

佛陀知悉他們心中所想,於是問優樓頻羅迦葉,為何已捨棄祀火。優樓頻羅迦葉比丘以數偈敘述原因後,將頭置於佛足,說:「尊師、世尊、我的導師!我是世尊的弟子!」

隨後,優樓頻羅迦葉比丘施展神通,騰空至高達一多羅樹8的高度,降至地面禮拜佛陀,再騰空至高達二多羅樹的高度,降至地面禮拜佛陀,如此七次騰空,至高達七多羅樹的高度降至地面,七次禮拜佛陀,然後退坐一面。

此時,大眾見優樓頻羅迦葉施展神通,心想:「今天得以見識阿羅漢有如此之神力,誠然佛陀具有大威神力!」

眾人說:「優樓頻羅迦葉受如來的教化,而破邪見之網!」於是一心稱讚佛陀的功德。

佛陀說:「我教化優樓頻羅迦葉,並非始於今日,他在過去生即曾受我的教化。」佛陀以此因緣,敘述《大那羅陀迦葉梵天本生經》9(MahānāradakassapaJātaka)。

當佛陀知曉大眾的心已遠離疑惑,佛陀為頻婆娑羅王為首的十二萬人眾次第教示布施論(Dānakathā)、持戒論(Sīlakathā)、生天論(Saggakathā)、諸過患(Kāmānaṁādīnavakathā)、出離功德(Nekkhammeānisaṁsakathā)。

當佛陀知悉眾人的心已堪任、柔軟、離障、歡喜、明淨,進而為他們開示苦、集、滅、道。聽聞佛陀的教示,頻婆娑羅王與十一萬人共證須陀洹果,其餘一萬人成為皈依三寶的在家居士。

頻婆娑羅王對佛陀說︰「真是絕妙!世尊!真是絕妙!世尊!猶如扶起倒者、揭開蓋覆者,為迷途者指明道路,在黑暗中持來油燈,令『有眼者得見種種色』。世尊如是以種種善巧為我說示法。我皈依世尊、法及比丘僧伽。世尊!我從今以後直至命終,請接受我皈依為優婆塞。」

頻婆娑羅王對佛陀作出邀請︰「為了我的福祉,懇請世尊與比丘僧眾明日接受我的飲食供養。」佛陀默然而許。頻婆娑羅王知道佛陀已默許,即從座而起,恭敬禮拜佛陀後右繞而離去。

頻婆娑羅王獻竹林園

次日清晨,當飲食已準備好後,頻婆娑羅王派遣使者至杖林苑作邀請︰「世尊!食時已到,飲食已經準備好了。」

然而,在佛陀入城的時間將近時,有一億八千萬的王舍城居民為了拜見佛陀,在清晨時分已紛紛蜂擁至杖林苑。

從王舍城至杖林苑超過三伽烏達10(Gāvuta)的路程擠滿了人潮,肩摩踵接,擁擠得水泄不通。人們歡喜見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及六色身光,以此看不饜足,讚歎如來功德之聲音此起彼落。

由於人潮如山似海,無任何一位比丘得以進出杖林苑,一時之間佛陀及比丘眾無法前往頻婆娑羅王的王宮應供。此時帝釋天的寶座發熱,他觀察世間而得知此狀況,隨即化作青年,以天人的威力為佛陀開路,並以偈頌讚歎佛、法、僧的功德。佛陀率領千位阿羅漢,依帝釋天所開的道路進入王舍城,直達頻婆娑羅王的王宮。

頻婆娑羅王向佛陀及比丘們作廣大布施,親手供養殊妙飲食。此時,頻婆娑羅王自忖︰「有何地方能符合五項條件︰一、距離城市不太遠;二、距離城市不太近;三、往返道路通達;四、任何人於任何時間都方便前往;五、遠離塵囂喧嘩。」

如此思惟,頻婆娑羅王覺得自己的竹林園11(Veḷuvana)適宜獻給以佛為首的僧團,作為居住的寺院。於是,頻婆娑羅王說:「世尊!若無三寶,我則不能生存,我將在定時或不定時往詣世尊之處。但是杖林苑距離甚遠,我此處有一座竹林園距離甚近,往返道路通達,而且適合作為佛的住處,請世尊接受我的竹林園。」

語畢,頻婆娑羅王取盛有香花水的金瓶,恭敬地將香花水倒在佛陀的手上,說︰「世尊!我將竹林精舍,供養以佛陀為首的僧團。」

佛陀接受此竹林精舍時,諸山大地震動,猶如喜悅據心而翩翩起舞的少女。於閻浮提,在多座佛陀所接受的住處供養之中,唯獨竹林精舍的供養令大地震動。

佛陀由座而起,率領比丘眾進入竹林精舍。

頻婆娑羅王之佈局

頻婆娑羅王曾多次向王后懺摩提起佛陀殊勝的事跡,然而,懺摩陶醉及愛戀於自己的美貌,而不願前往謁見。她心想︰「佛陀宣說美色的過患」,擔心佛陀譴責她的美貌而躊躇不前,因此拒絕謁見佛陀。

但是,這位已經品嚐到佛法滋味的頻婆娑羅王,想與她分享這份法喜,喃喃自語地說:「我是佛陀的主要護持者,而我的王后懺摩卻不願謁見世尊,這怎麼行呢?我必須得想出辦法,誘使懺摩與佛陀見面。」

為使懺摩能親近佛陀,頻婆娑羅王精心佈局,僱用詩人及音樂家,以優美的詩句,譜以樂曲,歌頌讚揚竹林精舍的寧靜與祥和,並生動地描繪竹林精舍的景緻:

未見竹林舍,善逝蘭若居,
我等自忖思,未見歡喜園。

若見竹林舍,人間妙歡喜,
如見歡喜園,天主妙歡喜。

諸天捨喜園,下降於地面,
樂見竹林舍,驚喜甚滿足。

依王之福生,依佛之福飾,
何人能道盡,積聚功德林。12

未曾見怡人的竹林精舍——佛陀所居住之處,那些人猶如不曾見天界的歡喜園(Nandana)。若曾見竹林精舍,此座令人歡喜之林,則猶如親見令帝釋天歡喜的歡喜園。三十三天的天人捨棄歡喜園,降臨人間,他們驚歎忘我地觀賞此竹林而甚為滿足。竹林精舍依國王的善業所建成,依佛陀的功德為莊嚴,其積聚的功德,又有誰能道盡?

懺摩聽聞竹林精舍的優美怡人,其心愉悅而心生嚮往,決定拜訪竹林精舍。她向頻婆娑羅王請求前往造訪,頻婆娑羅王歡喜地答應,並讓大群隨從陪同。

頻婆娑羅王說:「去吧!去看看那豐碩的竹林,它賞心悅目,被佛陀的身光所環繞而熠熠光輝。」

為了避開佛陀,懺摩刻意選擇佛陀入城托缽的時段造訪精舍。當她抵達竹林精舍,見花開山麓,杜鵑歌唱,孔雀飛舞,蜜蜂採蜜,內心感到無比喜悅。此座精舍遠離塵囂,她被其寂靜、幽美所攝,內心清涼歡喜。

懺摩漸次走至僧眾的房舍、閣樓、行禪步道等,心想︰「得見此美景,我的雙眼已得到回償!」

當她四處走動時,看見一位年輕的比丘正精勤禪修,她心想:「他年輕如春,擁有優美的色身,正值青春年華,卻住在怡人的山麓。他剃髮身著袈裟,捨去感官的享樂,坐在樹下禪思。此賢善法,不該是已盡情享受居家生活之後,年老時才來修學的嗎?」

懺摩覺醒色身實相

她推想佛陀並不在竹林精舍,佛陀的香室13(Gandhakuṭi)應空無一人,於是好奇地趨近佛陀的香室,想探究一番。事實上,佛陀已知懺摩即將到來而安坐在香室內等候,並以神通力變現一名美若天仙的女子,容貌更勝於懺摩。

當懺摩進入香室時,見佛陀一人喜悅獨坐,猶如日出一般閃耀。佛陀身邊站立一名美撼凡塵的絕世美女,正為佛陀徐徐搧動扇子。此女散發金色的光芒,眼睛與臉頰猶如蓮花般純潔,唇紅齒白如素馨花,任誰見了都欣喜。她的聲音猶如金鈴振動,雙乳呈缽形,擁有細腰、妙臀及纖細大腿,裝飾甚為嚴好。身著紅羽披肩,內著藍色絲綢,她甜甜地微笑,美麗的容顏令人看不飽足。

懺摩見後,心想:「哇!如此的絕世美人,過去此眼從未曾見!」見此美麗不可方物之美女,懺摩自覺相形見絀。此時,她熄滅了「佛陀輕視漂亮女子」的誤解,亦粉粹了自己的驕傲與虛榮。

當懺摩凝視這女子時,佛陀以神通力,讓此貌美女子在她面前逐漸變得老態龍鍾,蒼顏白髮,牙齒掉落且唾液垂涎,話語含糊不清。她的耳朵縮起,眼有白翳,乳房下垂令人厭惡,全身的皮膚起皺紋,青筋擴展至全身。她的腰背彎曲而無法挺直,需依賴拐杖支撐身體,身枯肋骨突出,接著此老婦人失去平衡,蹣跚顫抖而癱倒在地,呻吟並喘著氣。

這驚心動魄的一幕,讓懺摩身毛皆豎立起來,生起前所未有的悚懼感,她心想︰「此不淨的色身令人厭惡,唯有愚者才喜愛。」她覺察自己過去是多麼的愚癡,執著不淨的身體,並對此色身生起厭惡。

此時,佛陀已知她的心被觸動而生起出離之心,歡喜地說:「懺摩!你仔細觀照這身體,它是因緣聚合而成,不淨、腐朽,且充滿疾病。身體時時流出不淨,只有愚癡者才貪愛它。」

佛陀接著說︰「你應當讓心安住於不淨觀,修心住於一境而得禪定,念身而時時生起厭離。你的身體就如這女孩的身體一樣,這女孩的身體亦如你的身體一般,無論內在或外在,對於色身應生起離之念。」

「你應當精進地修習無相,捨棄慢隨眠。藉由了知慢心,而安住於諸行的寂靜。執著於貪的人,他們將因貪而墜入輪迴的瀑流,猶如蜘蛛掉入自作的網中。反之,斷除貪的人,他們捨棄樂,出離居家而無求。」

懺摩!
見此聚集身,不淨腐敗體,
由體諸漏出,凡愚以為喜。

不淨於一境,修心善得定,
汝應念汝身,時時起厭離。

此身如彼身,彼亦同於此,
無論內與外,於身離念。

精勤修無相,捨棄慢隨眠,
慢依明解消,應行歸寂靜。

執著貪者,為貪墜瀑流,
恰如蜘蛛網,自作墜自身。
斷除貪者,捨樂出家。14

佛陀接著說以下偈言:

流,蜘蛛自織網,
斷縛無著者,解脫一切苦。15

佛陀了知懺摩的心已調柔,隨即開示《長部•大緣經》16(Mahānidānasuttaṃ)。懺摩聽聞佛陀闡述甚深緣起法,憶念起宿世,她站立在該處,證得法眼淨17,入聖者之流。

她伏身頂禮佛陀之足,並說︰「一切見者!我今皈依您。悲意樂者!我今皈依您。已度輪迴者!我今皈依您。甘露施者!我今皈依您。」

「世尊!我進入邪見的稠林,被貪所迷惑。您以善巧方便,引導我見法、喜律。眾生由於尚未得見世尊,因此受苦而不樂,沉沒在輪迴的大海之中,經歷極大的苦。」

懺摩向佛陀懺悔︰「即使世間的怙主——那已斷除憂惱、破除死亡者,正在距離我不遠處,我卻不前往謁見,為此過失我向世尊發露懺悔。對於與願者、大善益友,我卻懷疑為無益,由於癡迷於容色,我不前往謁見,對此過失我向世尊發露懺悔。」18

佛陀接受懺摩的懺悔,慈悲以微妙音聲如是說︰「懺摩!你站起來。」猶如甘露灑在懺摩的身上,她倍感清涼。

懺摩頭面頂禮佛陀,右繞後離去,返回王宮見頻婆娑羅王,並對他說︰「降伏敵人者!您以善巧方便,誘使我造訪竹林,此乃善妙之權宜!我生起想造訪竹林精舍的興緻,於此因緣,我得見佛陀——斷除貪愛的大智慧者。大王!若此是您所歡喜的,請您允許我在佛陀的教法中出家成為比丘尼。我聽聞佛陀的教導,對此色身的實相已獲得洞見,生起厭離。」

頻婆娑羅王聽了懺摩所說的這番話,從她的言行舉止間,了知懺摩已是一位獲得道果的聖者。他雙手合掌於額頭間,對懺摩說︰「賢善!親愛的王后!我今允許你出家成為比丘尼,願你出家的意樂得以圓滿。19頻婆娑羅王允諾她的請求,並以黃金轎子送她至尼眾僧團。

智慧辯才出類拔萃

懺摩比丘尼出家十五天20,藉由觀察燈火之生滅,了知身心的實相,證得阿羅漢果,具足三明、六種神通、四無礙解及八解脫。

在《譬喻經》敘述她的證悟過程︰「爾時,我出家十五天,有一次見燈的生滅而感到悚懼。我對諸行生起厭離,熟悉通達緣起之相而越過四瀑流21,當下證得阿羅漢果。」

「我獲得神變、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及漏盡通,如今再也沒有來生。我獲得四無礙解22,於佛陀的教導,生起清淨智。我善巧於七清淨道,對闡述論事(Kathāvatthu)無所畏懼,對於阿毗達摩23(Abhidhamma)透徹通達,於教法得自在。」24

懺摩比丘尼在義理及實踐皆出類拔萃,在善巧教導及辯才方面尤其出色。有一次,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向大眾說︰「比丘們!在我的比丘尼弟子中,大智慧者,以懺摩為第一。」25

懺摩比丘尼在比丘尼僧團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佛陀嘉譽懺摩比丘尼之智慧,亦嘉許她在領眾及教學上的出眾,與神變第一的蓮華色比丘尼26,一同被譽為比丘尼弟子的典範。

在《增支部》記載︰「諸比丘!有信心之比丘尼作希求時,應作如是正當之希求,我當如懺摩比丘尼及蓮華色比丘尼。諸比丘!彼等懺摩比丘尼及蓮華色比丘尼,是我等比丘尼弟子之秤、之量。」27

《相應部•獨女經》(Ekadhītusuttaṃ)︰「汝若由在家出家而為無家者,應如懺摩比丘尼、蓮華色比丘尼。諸比丘!此懺摩比丘尼及蓮華色比丘尼,乃我弟子比丘尼中之秤、之量。」28

懺摩比丘尼與蓮華色比丘尼二者,為佛陀比丘尼僧團的二上首女弟子,一如舍利弗尊者及目犍連尊者,為佛陀比丘僧團的二上首弟子。

戰勝魔羅邪惡誘惑

魔羅波旬喜愛擾亂修行極好的人,因為他不歡喜見到有人逃離他所掌控的權力範圍。有一次,他試圖誘惑懺摩比丘尼,使她修行退失,不再嚮往解脫涅槃。魔王對懺摩比丘尼說︰

年少汝姿美,我亦為少壯,
來,懺摩!我等娛五樂。

然而,魔羅波旬卻是白忙了一場,因為懺摩比丘尼已是一位清淨無染的阿羅漢尼。懺摩比丘尼非但沒有被擾亂,而且如是作獅子吼︰

持病易脆毀,為此腐臭身,
厭惡且惱累,我根絕愛。

諸如長矛,諸蘊斷頭台,
汝呼為樂,今不為我喜。

喜貪隨處滅,打碎癡闇蘊,
波旬!如是汝當知,
惡者!汝為我所敗。

崇拜諸星宿,林中祭火天,
如實愚無知,不淨思為淨。

我禮正覺者,人中最上者,
我隨師之教,脫一切苦惱。29

「此色身承受病之苦,易敗壞且腐臭不淨,令人反感且惱累,我已斷除一切愛。諸猶如長矛,五蘊猶如斷頭臺,你所謂的五諸樂,對我毫無快樂可言。我已斷盡愛,黑暗愚痴已被驅散,魔羅波旬你應當知曉,你已被我所擊敗。」

「愚人崇拜星宿,或在森林祭拜火神,如是對實相愚昧無知,將不淨顛倒為淨。我禮敬佛陀正等正覺者,人中最上者,我隨佛陀之教導,諸苦已盡斷除。」

當魔羅波旬被懺摩比丘尼識破後,他沮喪而萎身消失。懺摩比丘尼的心無絲毫動搖,魔羅的誘惑更突顯了她智慧的鋒芒。

波斯匿王親近請法

懺摩比丘尼的智慧及辯才非凡,名聲傳遍四方,從她與憍薩羅國(Kosala)波斯匿王(Pasenadi)一席佛法談話中得以了知其智慧的鋒利。此法談記載於《相應部•懺摩經》30(Khemāsuttaṃ)。

有一次,波斯匿王在前往舍衛城的途中,晚上抵達多羅那越睹小鎮(Toraṇavatthu)。為表敬意,他想趨訪鎮裡睿智的沙門或婆羅門,因此派遣一名臣子四處打聽。但是找遍小鎮,那位大臣都沒找到波斯匿王能趨訪的沙門或婆羅門。

隨後,他見懺摩比丘尼入住該鎮,於是向波斯匿王稟報︰「大王!在多羅那越睹,沒有大王能表達敬意而趨訪的沙門或婆羅門;但是大王!有一比丘尼名為懺摩,她是世尊、應供、正遍覺者的女弟子,那位聖尼被譽為『賢者、能者、智者、多聞者、巧說者、應辯善巧者』揚好名聲,大王可對這位聖尼表達敬意。」

於是,波斯匿王前去拜見懺摩比丘尼,向懺摩比丘尼頂禮,然後坐在一面。

波斯匿王對懺摩比丘尼提問:「聖尼!如來死後,還存在嗎?」

懺摩比丘尼回答︰「大王!『如來死後存在』者,這不是世尊所記說31。」

波斯匿王又再提問︰「既然如此,聖尼!那麼如來死後不存在嗎?」

「大王!『如來死後不存在』者,這也不是世尊所記說。」

「那麼,聖尼!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嗎?」

「大王!『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者,這亦不是世尊所記說。」

「然則,聖尼!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嗎?」

「大王!『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者,這也不是世尊所記說。」

「聖尼!什麼因、什麼緣,世尊對以上四項問題不記說呢?」

此時,懺摩比丘尼說︰「大王!既然如此,就此反問你,請依你認為適當的答案來作答。」

「大王!你怎麼想?你是否有會計師、查驗師或統計師,能計算在恆河的沙:『有如此多粒沙』或『有如此多百粒沙』或『有如此多千粒沙』或『有如此多十萬粒沙』?」

「聖尼!不能。」

「既然如此,那麼,你是否有會計師、查驗師或統計師,能計算大海之水:『有如此多升水』或『有如此多百升水』或『有如此多千升水』或『有如此多十萬升水』?」

「聖尼!不,這不能。」

懺摩比丘尼反問波斯匿王︰「這是什麼原因呢?」

波斯匿王回答︰「聖尼!因為海量大且深,不可測、難計量。」

懺摩比丘尼說︰「同樣的道理,大王!如來已捨棄將『色』安立為『我』,如來已徹底切斷其根,猶如無根的多羅樹,後續不存在,是未來不再生起之法。」

「大王!如來已從『色』的安立解脫,譬如大海,是甚深的,不可測、難計量。因此並不適合說如來死後存在;亦不適合說如來死後不存在;亦不適合說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亦不適合說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

「如來已捨棄將『受』……『想』……『行』……『識』安立為『我』,如來已徹底切斷其根,猶如無根的多羅樹,後續不存在,是未來不再生起之法。」

「大王!如來已從『受』……『想』……『行』……『識』的安立解脫,譬如大海,是甚深的,不可測、難計量。因此並不適合說如來死後存在;亦不適合說如來死後不存在;亦不適合說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亦不適合說如來死後,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波斯匿王對懺摩比丘尼的睿智解釋感到歡喜。他從座而起,禮拜懺摩比丘尼,行右繞禮後離去。

過些時候,波斯匿王往詣佛陀之處,禮拜佛陀後坐於一面,向佛陀提問相同的那四項問題。針對波斯匿王的提問,佛陀所作的回答,與懺摩比丘尼的回答全然一模一樣。

波斯匿王驚訝地對佛陀說︰「世尊!不可思議!世尊!太稀有了!我曾往詣懺摩比丘尼之處詢問此義,懺摩比丘尼亦同樣以世尊的此文此句,向我說明此義。世尊!不可思議!世尊!太稀有了!世尊的教導與弟子的教導,在意義與字句上完全相符一致,毫不相違。」

對於波斯匿王的提問,佛陀與懺摩比丘尼給予的回答不謀而合。懺摩比丘尼的無礙辯才與甚深智慧,得到了佛陀的印證。

然而,為何佛陀針對「如來死後存在」、「如來死後不存在」、「如來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如來死後,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此四道問題不給予回答呢?

在世間並不存在「我」或「自我」,僅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運作。那些尚未依四聖諦而了知五蘊的實相、對五蘊的貪愛尚未斷除者,方才會生起以上四種疑問,此乃錯誤的邪見。然而,對於四聖諦了知者,則不再生起以上四種疑問。佛陀徹底了知聖諦,不存有邪見,對五蘊無貪愛,因此對以上四種提問保持沉默。

宿世善願成就圓滿

懺摩比丘尼的證悟與智慧並非偶然,在多生累劫的輪迴中,懺摩比丘尼曾多次出家修行,並已親近多尊佛而培植善因。由於多生累積的波羅蜜,她的智見逐漸成熟。

《譬喻經》記載,十萬劫前,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出於世間時,她出生於鵞城(Haṃsavatī)富者之家,具有百萬財富,家中閃爍種種珍寶光輝,生活具足大安樂。有一次,她前往勝蓮華佛之處聽法,生起淨信而皈依。她請求父母連續七日以飲食供養勝蓮華佛及僧團。

七日過去了,勝蓮華佛在一次的法筵上,置最勝比丘尼為「大智慧第一比丘尼」。她聽聞後心生歡喜,對勝蓮華佛再奉侍供養,並伏身禮敬佛陀,發願未來獲得與最勝比丘尼同等的功德與殊榮。

勝蓮華佛對她授記︰

汝願將成就,奉侍我僧伽,
汝有無量果。

十萬劫之後,出生釋迦族,
彼名喬達摩,尊師在世間。

汝於彼法中,為繼承嗣子,
汝名為懺摩,第一尼弟子。32

由此善行,她捨報後往三十三天,從該處沒後,往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無論生在何處,由於善業的緣故,她皆為天后。從天界沒後,她出生人間,亦是轉輪聖王及國王的王后。十萬劫間,她僅在天界與人間流轉,在每一處皆享有幸福。

在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Vipassī Buddha)出於世間,她往詣毗婆尸佛之處聽聞佛陀宣說妙法而後出家。在一萬年間,她在毗婆尸佛的教法中精勤修習梵行。她善巧於宣說緣起,無畏宣說四聖諦,具賢智及善辯,奉行佛陀的教導。

捨報後,她轉生兜率天。由於梵行之果報,她更勝於其他天人,在該處具好名聲。無論生在何處,她皆具有智慧及財富,同時具有端麗容貌,隨從眷屬皆訓練有素。藉由修習佛陀的教導,她享有一切成就,輕易獲得且順遂心意。無論生在何處,依於自己修行的果報,她在一切處皆不被人輕視。

在此賢劫中,拘那含佛(Konāgamana Buddha)出於世間時,她出生在波羅奈富人之家。她與另外兩位朋友,一同打造價值千金的莊嚴精舍,布施以拘那含佛為首的僧團。此兩位一同布施精舍的朋友是善慧33(Sumedhā)與陀然(Dhānañjāni)的前生。於此布施精舍的功德,她們三人捨報後轉生三十三天,具有大名聲,之後出生為人亦具有聲望。

於此劫中,在迦葉佛(Kassapa Buddha)出於世間時,她出生為剎帝利,是迦尸國(Kāsi)奇奇國王(Kiki)七位公主中的長女,名沙瑪尼(Samaṇī)。公主們聽聞佛陀說法,嚮往出家修行,然而父王卻不允許。於是她們終生不嫁,以在家居士的身分修習梵行長達兩萬年34。她們住於幸福中,畢生以四資具供養奉侍佛陀。某日,迦葉佛陀說法,她聽聞《大緣經》而以心領會,經常背誦此經。

奇奇國王的七位公主,依序是喬達摩佛教法時期的懺摩(Khemā)、蓮華色(Uppalavaṇṇā)、波吒左羅(Paṭācārā)、跋陀軍陀羅蓋薩(Bhaddā Kuṇḍalakesā)、翅舍瞿曇彌(Kisāgotamī)、曇摩提那(Dhammadinnā)及毘舍佉(Visākhā)。由於純善動機與堅定意志所善作之業,從該處沒後,她出生於三十三天,為帝釋天的天后。

在喬達摩佛出於世間時,她出生於摩達國(Madda)沙竭羅城(Sāgala),為摩達王之女。此是她的最後一生,由於過去在迦葉佛時曾聽聞《大緣經》,因此在喬達摩佛為她重說時,她快速證得入流果,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位,從生死輪迴中解脫。

懺摩比丘尼多生累劫,曾在多尊佛陀座下廣修波羅蜜,在今生盡除煩惱,獲得透徹圓滿的智慧。其智慧之光芒,穿越時空,照耀黑暗之處,讓後代女性生起鼓舞的力量。

此心能成為承載法之器,亦擁有透徹真理的能力,只要願意勇敢地向真理邁進,每一個人皆有能力開顯清淨的智慧,懺摩比丘尼已經做到了!


電子書:

有聲書:

01 大智慧第一比丘尼——懺摩

02 大智慧第一比丘尼——懺摩

03 大智慧第一比丘尼——懺摩

04 大智慧第一比丘尼——懺摩

05 大智慧第一比丘尼——懺摩

06 大智慧第一比丘尼——懺摩

07 大智慧第一比丘尼——懺摩

Footnotes

  1. 大曆九十七年相當於西元前595年;阿沙哈月(Āsāḷhā)大約在六月至七月之間。
  2. 悉達多菩薩作大出家的事跡,請參閱第一冊第十一章「四阿僧祇又十萬劫的守護」。
  3. 《經集》大品•出家經•第422~424偈。
  4. 大曆一〇三年相當於西元前589年;衛塞月(Vesākha)大約在四月至五月之間。
  5. 菩薩成道證得佛果的事跡,請參閱第二冊第二章「菩薩成道日的金缽乳糜」。
  6. 佛陀初轉法輪的事跡,請參閱第二冊第九章「世間首位證悟優婆夷」。
  7. 弗沙月(Phussa)大約在十二月至一月之間。
  8. 多羅樹(Tāla)為高大的植物,最高可達25公尺。因為此樹高度大致相同,印度常以它做高度的計量單位。
  9. 《本生經》544。
  10. 三伽烏達(Gāvuta)大約十公里。
  11. 竹林精舍(Veḷuvana)是佛陀首次接受信者住處供養的首座寺院。
  12. 《譬喻經》四•2品18•第41~44偈。
  13. 香室(Gandhakuṭi)原指佛陀在舍衛城(Sāvatthī)祇樹給孤獨園的住處,後來佛陀獨自居住的房子,皆可稱為「香室」。
  14. 《譬喻經》四•2品18•第66~71偈。
  15. 《法句經》第347偈。《法句經注釋》記載,當懺摩聽聞此偈的尾端,即證得阿羅漢果,懺摩證悟的情況與《譬喻經》的記載有所不同。
  16. 《長部》15經。
  17. 法眼淨︰見法、知法、得法。得法眼淨的聖者已斷三結,即「身見」、「戒禁取」、「疑」,又作「須陀洹」或初果聖者。對法已有了體悟而超越懷疑,不必再仰仗於他人;對法已有了肯認而無所畏懼;對法已有了體證而「唯見正法,不復見我」。
  18. 《譬喻經》四•2品18•第75~79偈。
  19. 此處指證得阿羅漢果。出家的最高目標,即證得阿羅漢,頻婆娑羅王如是祝福懺摩。
  20. 《譬喻經》其他版本說懺摩比丘尼出家未至七個月,證得阿羅漢果。
  21. 四瀑流︰指能使善品流失之四類煩惱,即: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瀑流」指對色、聲、香、味、觸五的希求與渴望;「有瀑流」指色界梵天與無色界梵天的希求與渴望,也是對禪那的執取,禪定將帶來梵天界的再生;「見瀑流」指六十二種邪見,包括常見論、無因論、死後無想論、斷滅論、現世涅槃論等等;「無明瀑流」指不了知四聖諦,即︰苦、苦集、苦滅與導至苦滅之道。
  22. 四無礙解︰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辯無礙解。「法無礙解」謂於一切法相、名字有無礙自在的智解,故能善於辯說;「義無礙解」謂關於一切法相、名字的義理有無礙自在的智解辯才;「辭無礙解」謂通曉一切方言而無礙辯說的智解、辯才;「辯無礙解」謂隨順眾生根機而巧妙演說,令眾生樂聞的智解、辯才。
  23. 阿毗達摩(Abhidhamma)︰又稱為論藏,即三藏之一。阿毗(Abhi)的意思是上等的、殊勝的、卓越的,達摩(Dhamma)的意思是法。阿毗達摩是對佛陀教法的要義,精確及系統的分類詮釋,包含了四種有關於生命終極的究竟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法。
  24. 《譬喻經》四•2品18•第85~90偈。
  25. 《增支部》1集236經。巴利文「Etadaggaṃ bhikkhave mama sāvikānaṃ bhikkhunīnaṃ mahā paññānaṃ yadidaṃ khemā」。
  26. 蓮華色比丘尼(Uppalavaṇṇā)被佛陀譽為「神變第一比丘尼」,請參閱第一冊第三章「縈繞蓮花的傳奇」。
  27. 《增支部》2集132經、《增支部》4集176經。
  28. 《相應部》17相應24經。
  29. 《長老尼偈》第140~144偈。
  30. 《相應部》44相應1經。
  31. 記說︰指佛陀因弟子們的請法,而給予詳細的解說,也就是分析教說,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
  32. 《譬喻經》四•2品18•第7~9偈。
  33. 善慧比丘尼的事跡,請參閱第一冊二十二章「我出家,至死不渝」。
  34. 在迦葉佛出於世間時,人的平均壽命為兩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