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第四章 持律第一比丘尼──波吒左羅(Paṭācār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生命有許多起伏與苦樂,由於一些信念與依靠,我們總有讓自己堅強的理由,那或許是對家庭的責任、對孩子的寄託、對事業的堅守等等。然而,這些依靠是不穩定的,無常總會侵襲我們所認為屬於自己的一切,我們既無法主宰,也無從守護。
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們的支柱與依靠全失,生命發生巨大的轉變,悲傷與絕望粉碎所有的認知。此時,切勿懼怖憂慮,這正是覺醒的音聲響起的時刻,是我們的心,真正找尋永恆依靠的時機。
波吒左羅(Paṭācārā)的事跡,成為我們面臨絕境的最佳鼓舞。她先後遭遇了失去丈夫、孩子、親人等接二連三的重大打擊,而被擊垮崩潰了。然而,值遇佛陀而聽聞佛法,她徹底從無止盡的輪迴夢裡覺醒,以自己的智慧及經歷幫助眾多女性證悟,佛陀將她譽為「持律第一比丘尼」。
輪迴淚如四大海
波吒左羅出生於舍衛城(Sāvatthī)富者之家,享有富貴榮華及大財富。當她已達適婚的年齡時,卻愛上自己家中的男僕。然而父母為她安排婚事,打算將她許配給門當戶對的富人兒子。
在訂婚的前一天,她對自己所愛的男僕說︰「從明天開始,即使你敲我的房門上百次,亦無法再見到我了。倘若這對你而言是值得的,請立刻帶我離開此處,我們一起走吧!」
那名男僕聽了說︰「好!就這麼辦!」
男僕匆忙帶了丁點儲蓄及實用物品,立即帶她逃出城外,在距離舍衛城三至四由旬外的一座村莊落腳,建起小屋。
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與愛人私奔,她的生活因自己一念的選擇,而有了巨大的轉變。向來如溫室花朵般被服侍的她,如今卻得承受日曝風寒,日日過著貧苦的農耕生活。但這是她自己選擇的路,再艱苦的日子也得咬緊牙根承擔苦果。
後來她懷孕了,她對丈夫說︰「夫君!為平安地生下孩子,此處沒有庇護,讓我們回到我的父母家吧!」
她的丈夫是個膽怯的人,不敢承擔返回主人家所將面對的懲罰與毒打,於是一再拖延︰「明天我們去吧!」、「後天我們去哦!」他猶豫不絕,遲遲無法決定啟程的時間,讓日子一天又一天地過去。
波吒左羅知道丈夫沒有送她回家的意願,於是決定︰「我將自己返家見父母。」她趁丈夫外出耕田時溜出家門,啟程回家。
丈夫從田裡回來找不到她,詢問鄰居才得知她獨自回娘家去了。對妻子深感憐憫,他心想︰「這出生在良家的女孩,因我而受苦。」內心愧疚不已,疾速追趕前去,最終跟上她的步伐。在途中,她腹中的男嬰等不及回到娘家就出世了。孩子平安誕生,已無任何返回娘家的理由,於是他們抱著孩子回家。
在懷第二胎時,她再次請求丈夫帶她回娘家待產,丈夫如前再度拖延時間,於是她自行帶著孩子出走。丈夫隨後亦追趕前去,在途中見到她時,她已誕下第二名孩子。在他們見面的那一刻,大雨突然滂沱而下,風雨雷電交加,她對丈夫說︰「夫君!這場不合時令的暴風雨降臨了,請努力建造一座避風所。」
丈夫說︰「好的!」
他急忙四處找尋樹枝,搭建一座暫時遮蔽風雨的簡陋棚子,接著他說︰「我去找些茅草覆蓋屋頂。」於是前往大丘垤,在丘垤附近拉出野草。此時盤捲在丘垤內的眼鏡蛇被激怒,從穴裡竄出咬了他一口,劇毒頓時進入血液,迅速蔓延至全身,他倒下斃命於林野中。
可憐的波吒左羅,徹夜心急如焚地在棚子內等待︰「待會他將回來,他即將歸來。」然而,她始終沒有等到丈夫的身影,於是喃喃自語道︰「他一定想著︰『這女人現在最無助了』,將我拋棄而獨自離開。」
她剛誕下第二名孩子,用羸弱的身子護著嬰兒及孩子一整夜,直至大雨已過,黎明曙光破曉。她將嬰孩抱在手上,一手牽著兒子,緩緩地循著丈夫的足跡,尋找他的身影。在丘垤旁,她發現丈夫僵硬的屍體,悲傷地哭泣哀號︰「因為我的緣故,這男人死了!」她為他的死亡百般內疚自責。失去丈夫為依靠,她悲傷地帶著孩子繼續前往回家的路。
走了一段路,他們來到河邊,河水因下過大雨而暴漲至腰際,水流湍急。她心想︰「我無法同時帶著兩個孩子渡河。」於是她將長子放在岸邊,先把幼兒抱至對岸,讓他躺在布上,再度返回河中,想著︰「我將接我的長子過來。」當她在河的中央時,一只大鷹以為那嬰兒是一塊肉,從天上俯衝下來,直往嬰兒的方向撲去。她在一旁驚嚇地大聲尖叫,揮動著雙手嘗試把大鷹趕走。長子在岸邊看見母親停在河中比手勢,又聽見母親叫喊,誤以為母親喚他渡河,於是一腳踏入河中。她眼睜睜地看著長子被急流捲走,淹沒在湍悍的河水中。在還來不及回到嬰兒那岸,大鷹用其長爪抓起嬰兒飛上天空,她阻擋不了嬰兒成為大鷹的獵物。
瞬間失去了兩名孩子,她痛不欲生,泣下交頤,久久不能自已。她喃喃自語︰「我的兩個兒子都死了,丈夫也在途中身亡。」一天內接二連三的不幸,讓她已瀕臨瘋狂。現在唯有父母家人是她的唯一依靠,她忍著悲痛繼續前往舍衛城。
在抵達舍衛城時,由於悲傷過度,她找不到自己的家,於是向路人詢問︰「此處有某某家庭,請問那戶住家在何處?」
路人回答︰「即使找到那戶人家又有何用呢?他們居住的房屋已在昨日的暴風雨中倒塌,屋內所有人已被活埋,屍體全在同一座葬堆中被焚化。」路人指向不遠處的焚化場。
眼見焚化場升起的裊裊青煙,她喊道︰「什麼?你說什麼?」這是她唯一能吐出的話語,由於過度悲傷,她昏厥在地。
當她甦醒過來時,已失去理智,不顧禮節地扯破衣服赤裸行走,徬徨無助地像小孩一般哭泣。她失魂落魄地走到父母、親人的焚化場,說著︰「我的兩個兒子都死了,丈夫在途中身亡,父母及兄長在同一座葬堆中被火化。」
自此她裸身四處遊走,即使好心人遞布或衣服給她,她卻屢次將衣服撥開丟棄,旁人見而譏笑她為瘋婆子,她所到之處皆圍繞著驚訝聲四起的人群。漸漸地,大家都稱她為「波吒左羅」(Paṭācārā),意為「不知羞恥的女人」。
當她重複述說那些悲傷的話語時,人們厭惡地說︰「喂!走開!瘋婆子!」有些人甚至以石頭及泥土擲向她。
覓得真正皈依處
有一天,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說法。此時,波吒左羅漫無目的四處遊走,碰巧踏入佛陀正說法的祇樹給孤獨園,站在聽法群眾的後端。
當佛陀見到波吒左羅時,知悉波吒左羅的證悟因緣已成熟。然而,在座的在家弟子見到波吒左羅後,阻止道︰「別讓瘋婆子進來!」
佛陀說:「別攔她,讓她到我這裡來。」
當她走近佛陀時,佛陀慈愛地說︰「波吒左羅!恢復你的正念!」
當波吒左羅聽見佛陀的聲音時,由於佛陀的力量,她立刻恢復了正念。當她開始覺察自己時,頓時發現自己赤裸著身子。為此感到羞愧,她彎曲身子就地坐下,雙膝緊合並貼著身子,以手盡力地遮掩自己的身體。此時,有善心人士遞給她一塊布,她用布裹好身子。
以禮敬的姿勢,她向佛陀述說其悲傷的遭遇︰「世尊!請您成為我的皈依!我的幼子被大鷹叼走,我的長子被急流捲走,我的丈夫在半途死了,我的父母及兄長在倒塌的屋中身亡,在同一座火葬堆中被火化。」
佛陀仁慈地說︰「波吒左羅!不要再猶豫徘徊,你已來到堪為真正皈依者的面前。如你現在為失去丈夫、兒子、父母及兄長而痛苦流淚一般,在無始的生死輪迴以來,你如是流下的眼淚更勝於四大海之水。波吒左羅!與累劫輪迴失去所愛之人而流下的眼淚相比,四大海之水僅是少許。我的女兒!為何你現在依然放逸?應慎之!」
聽聞佛陀述說輪迴的過患時,她的悲傷減少了。佛陀知悉波吒左羅已能調適自己的悲傷,接著對她說︰「波吒左羅!死後投生的旅程,孩子、丈夫皆無法成為庇護,亦無法作為依靠。即使孩子、丈夫尚存活,對於流轉於輪迴的流浪者而言,他們就好比不存在一般。因此,智者應淨化其戒,修習導向涅槃的聖道。」
佛陀為波吒左羅說出以下偈言︰
父子與親戚,莫能為救護;
彼為死所制,非親族能救。
了知此義已,智者持戒律,
應速令清淨,至達涅槃道。1
聽聞佛陀所說之法,波吒左羅領悟「凡生起的,終將滅去」的真理,當下證得須陀洹果。此時,跪在佛陀座前的已不是一名瘋婆子,而是一位入流的聖者。她懇請佛陀立即讓她出家及受具足戒,佛陀允諾並讓她加入比丘尼僧團。
諦觀流水得啟發
波吒左羅比丘尼出家後,精進於修習佛法,時刻不放逸地以正念觀照身與心。有一次,當她盛水而將水倒出洗足時,見水緩緩流而止於一處;第二次將水倒出時,水則流得較遠而止於一處。第三次倒出水時,水則流得更遠才止於一處。
證得須陀洹果的波吒左羅比丘尼,以三次流水作為禪修所緣,她從中領悟︰世間有情的壽命長短不一。好比第一次的流水止於近處,有情的前段生命容易遭受死亡;又如同第二次的流水止於較遠處,有情的中段生命容易遭受死亡;有的則猶如第三次的流水止於更遠處,有情的後段生命容易遭受死亡。三次的流水終將滲入土中消失,一切有情終將死亡。她觀照此無常之理,遍及一切現象,一切有為法皆是苦、無常與無我。
如此深入觀察,她返回寺院住處,心安定且安住,持續觀察身心無常、無我及苦的現象。她進入僧寮,將點燃的油燈置放於平常之處,為讓油燈熄滅而拿起一根細針,撥挑燈芯。
在那一刻,佛陀端坐在祇樹給孤獨園的香室(Gandhakuṭi),了知波吒左羅比丘尼的禪修進展,以神通放光,猶如出現在她面前一般,對她開示︰「波吒左羅!你觀照對了!一切有情皆會死。若對五蘊不具正觀,不見其生滅,即使活了一百歲亦徒然;反之,若全然洞見五蘊,僅存活一天亦具價值。」
佛陀接著說了以下偈子︰
若人壽百歲,不見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得見生滅法。2
當佛陀對她如是語畢,她在瞬間證得阿羅漢果,猶如燈火之熄滅,永遠斬斷輪迴及苦因。她具足三明、六種神通、四無礙解及八解脫。
在《長老尼偈》記載了她的證悟偈子︰
以犁耕田地,田上播種籽,
養活妻與子,青年得財富。
我嚴持淨戒,力行佛教法,
無怠無驕慢,何未證涅槃?
清洗雙足已,諦觀彼流水,
我見洗足水,高處往下流。
依此調心定,如調善良駒;
爾後攜燈火,我入精舍內,
舉燈見臥具,坐於臥床上。
我復取一針,撥挑油燈芯,
燈火即熄滅,我心得解脫。3
波吒左羅比丘尼出家後,在短時內證得阿羅漢果,具足神通及善巧,並勤習戒律。她在佛陀座下廣學一切律,能如實宣說,亦善於判斷取捨。有一次,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向大眾讚譽波吒左羅比丘尼︰「比丘們!在我的比丘尼弟子中,持律者,以波吒左羅為第一。」4
春風化雨育僧才
波吒左羅比丘尼曾經走過生命的谷底,經由佛陀的教化而重生。藉由自身的苦難經歷及修行經驗,她更能體會他人的苦,並以慈悲善巧幫助無數的比丘尼達至證悟。
其中一位旃陀比丘尼(Chandā)曾是淪落街頭長達七年的乞丐,無丈夫、無親友及子女,捧著碗、拄著柺杖挨家乞討,常吃不飽亦穿不暖。由於波吒左羅比丘尼慈悲施食的因緣,她請求出家。波吒左羅比丘尼悲憫而許可她出家,並以最高之法義激勵她修行。依波吒左羅比丘尼的教導而落實,旃陀比丘尼證得阿羅漢果,並獲得三明。
在《長老尼偈》記載了她對波吒左羅比丘尼的感激︰
波吒左羅以悲心,悲憫許可我出家;
盡心給予我教導,使我勵行最上道。
我聞彼語教誡言,隨其教導而奉行;
聖尼教導誠不虛,吾得三明諸漏盡。5
另一位鬱多羅比丘尼(Uttara)出家前是王舍城富人之女,她聽聞波吒左羅比丘尼說法而生起出離心,出家成為比丘尼。藉由精進而在不久後證得阿羅漢果,她宣說證道偈言,記載於《長老尼偈》。前三偈複述波吒左羅比丘尼為其說法的內容。後三偈是鬱多羅比丘尼聽聞波吒左羅比丘尼的教導後,修習及證悟的過程。
波吒左羅比丘尼曰:
彼等以犁耕田地,並於田上播種籽; 養活彼等妻與子,青年因此得財富。 力行佛陀之教導,一切所作皆無悔; 汝且疾速洗濯足,靜處端坐於一面。 令心安住於一境,以此修習善得定; 觀察諸行皆無我,亦非我及我所持。
鬱多羅比丘尼:
波吒左羅比丘尼,我聞彼語及教言;
疾速洗淨雙足已,並於一面跏趺坐。
於夜晚之初時分,吾得宿命憶多世;
於夜晚之中時分,吾獲清淨天眼通。
於夜晚之後時分,吾破無明愚痴闇;
三明俱得從座起,師之教導已達成。6
《長老尼偈》亦記載三十位不知名的比丘尼,波吒左羅比丘尼對她們諄諄善誘地教導佛法。她們聽聞後洗足坐於一面,依其教誨而精進修行,最終證得阿羅漢果。她們對於波吒左羅比丘尼的禮敬,猶如三十三天的天人禮敬帝釋天,她們如此禮敬及擁戴波吒左羅比丘尼,以示對恩師的感念。
波吒左羅比丘尼,對吾等諄諄教導;
聞已洗足靜處坐,心得安止勤習法。
初夜證得宿命智,中夜證得淨天眼;
後夜拂曉天黎明,吾等驅散無明闇。
起座禮敬聖尼足,「置汝教導於心中,
猶如三十三諸天,禮敬戰勝者帝釋,
吾等禮敬擁戴汝,吾皆漏盡達三明。」7
另有不知名的五百位比丘尼,她們出生於不同的家庭,出家前曾嫁入夫家並育有孩子。由於過去生曾經造作共同的惡業,她們此生皆遭受孩子夭折的命運。她們悲傷不已,前往波吒左羅比丘尼處禮敬並坐於一面,哭訴她們的哀傷。
波吒左羅比丘尼對她們開示︰「任何有情來到世上又離去,他們來去的行蹤,你都不知曉。不知來者從哪一趣來,也不知他往何處去,既然彼此不相識而相聚投生,為何你哭泣呼喚『我的兒子』呢?」
「既然來者從何而來,去者往何而去都不知道,切莫為他感到憂愁悲傷,因為有生皆有死,生命皆依此規律運作。不請求便從他處來,未被許可便從此處去,他僅在此處短暫地住留一些時日。在此處以此形態離去,在他處以其他形態再生。或以人的身形而死亡,流轉再生為其他形體,如此持續地來去者,你為何依他在此界的某個名字而悲傷哭泣?」
來到世上又離去,來去行蹤難知悉;
既不知其何處來,何呼「我兒」痛悲泣?
如何而來不知悉,亦不知其如何去;
如此勿須憂悲傷,生命本依此規律。
未得應允彼處來,未先告別此處去;
不知由何處而來,少頃之日便離去。
以人形態而來此,去後流轉多變異;
依此來而依彼去,此處死亡它處生;
如此生來如此去,何須為此悲哭啼?8
波吒左羅比丘尼以人生無常、輪迴不息之理為她們開示。她們聞法後即止息悲傷,請求出家修道,並致力於修習佛法,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她們複述波吒左羅比丘尼的教導,並宣說自己的體證︰
殤子甚悲傷,難見箭插心;
彼為拔除箭,悲痛不再生。
吾今箭拔除,無欲得涅槃;
吾向牟尼尊,皈依佛法僧。9
波吒左羅比丘尼將此生面臨的種種苦難,轉化為利益眾生的資糧。由於自身曾經歷重大的苦難,由此她更能貼近及感受眾生的痛苦,慈悲地給予權巧的引導,幫助眾多女性從各種苦中解脫,達至圓滿的證悟。
多世願心已圓成
從一位喪失丈夫、孩子、父母及兄長而陷入瘋癲的婦女,至成為比丘尼僧團持律第一的典範,此發生並非偶然,她在十萬劫前已值遇佛陀而累積廣大波羅蜜。
《譬喻經》記載,過去在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的教法時期,波吒左羅出生在富者之家,居家因各種寶石而光輝閃耀,生活具足大安樂。當時,她往詣勝蓮華佛之處聽聞佛陀說法,生起淨信並皈依三寶。當時,勝蓮華佛稱讚無畏比丘尼之德行,清淨持戒律,謙和、中立,對於「何者應為,何者不應為」皆謹慎,佛陀譽為「持律第一比丘尼」。
她聽聞佛陀的讚許,心生歡喜並希冀其殊榮。她邀請勝蓮華佛為首的僧團,一連七日供養飲食、布施袈裟。之後她以頭面伏禮佛足,在佛前發願︰「大勇者!願我成為八日前佛陀所讚譽的那位比丘尼一般。」她發願獲得「持律第一比丘尼」的功德與殊譽。
勝蓮華佛為其授記︰
賢善者勿怖,未來得欣求。
十萬劫之後,出生釋迦族,
彼名喬達摩,尊師在世間。
汝於彼法中,為繼承嗣子,
名波吒左羅,尊師女弟子。10
她聽聞後心生歡喜,終生以虔敬之心敬侍佛陀及僧團。由於此善業,她從該處沒後出生於三十三天。
在迦葉佛(Kassapa Buddha)的教法時期,她出生為剎帝利,乃迦尸國(Kāsi)奇奇國王(Kiki)的第三位公主,名為密庫尼(Bhikkhunī)。奇奇國王是迦葉佛的護持者,國王及公主們皆對佛法十分敬重。雖然公主們嚮往出家修行,然而奇奇國王並不允許。於是,她們以居士身過清淨的梵行生活長達兩萬年,精進修習佛法、建寺護持、供養比丘僧團。
奇奇國王的七位公主,依序是喬達摩佛教法時期的懺摩(Khemā)、蓮華色(Uppalavaṇṇā)、波吒左羅(Paṭācārā)、跋陀軍陀羅蓋薩(Bhaddā Kuṇḍalakesā)、翅舍瞿曇彌(Kisāgotamī)、曇摩提那(Dhammadinnā)及毘舍佉(Visākhā)。
由於此善業,她從該處沒後出生在三十三天。她僅在天界與人間流轉,直至喬達摩佛的教法時期,她出生在舍衛城富者之家。她一度因失去丈夫、幼子、父母及兄長,悲傷絕望而陷入瘋癲。在遇見導師喬達摩佛,她恢復理智而證得須陀洹果。出家之後依佛陀的教導精勤修行,以極短的時間內證得阿羅漢果,達到苦的止息。她以慈悲及智慧,扶助無數的尼眾修行,幫助她們達到究竟的解脫。
苦難與絕望,是出離心生起的契機。當生命出現極大的打擊及挫折,甚至讓我們絕望無助時,沉醉於輪迴的痴夢將被敲醒,誤以為恆常的認知將被粉碎,如此的際遇將讓我們真切地尋求離苦之道。波吒左羅比丘尼,從一位悲傷至瘋顛者,成為比丘尼僧團的長老導師、人天禮敬的阿羅漢尼,她的事跡示現了「心」有無窮的力量。
一個人累劫的波羅蜜及證悟因緣,有可能在任何時候具足。它可能以生命重大的苦難為契機,亦可能以絕望及打擊為因緣。即使面臨再大的苦難,若我們能憶念波吒左羅比丘尼,她一生的際遇及轉凡入聖的改變,那就足以成為我們面對困難時最大的激勵與鼓舞。
電子書:
有聲書:
01 持律第一比丘尼——波吒左羅
02 持律第一比丘尼——波吒左羅
03 持律第一比丘尼——波吒左羅
04 持律第一比丘尼——波吒左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