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第八章 天眼第一比丘尼──薩故拉(Sakul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擁有明澈的雙眼是每一個人的希望,然而無論眼睛長得多麼明亮照人,我們的感官有其一定的侷限。眼睛受限於空間及距離,凡有質礙者皆無法穿視,還需仰賴光線作為助緣才能得見。然而,心的力量卻遠遠超越感官的限制。
透過禪定的修習及宿世的善業,獲得天眼神通者,將能自在無礙地徹見一切,善知遠、近、粗、細的形色,得見天堂與地獄,一切通達無礙。以超越凡人的清淨天眼,亦能了知眾生如何依他們所造之業而死亡與投生,見眾生死時、生時各隨所造之業而有貴賤、美醜,善趣、惡趣。
薩故拉(Sakulā)比丘尼為眾比丘尼中天眼第一者。由於曾經布施明燈於佛陀,加上過去的願力及在修行上的精進,她超越人類眼根的侷限,開啟天眼神通,成為女性中獲得天眼神通的佼佼者。
捨一切漏,得淨天眼
薩故拉出生於舍衛城(Sāvatthī)一戶具名望的婆羅門家,受國王的供養而財富穀米豐盈不缺。
當時,舍衛城給孤獨長者(Anāthapiṇḍika)以五億四千萬建造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a),並將此寺院獻於佛陀。當寺院建造完成時,給孤獨長者派遣使者前往邀請佛陀接受此寺院供養。於是,佛陀率領比丘眾從王舍城竹林精舍(Veḷuvana)前往四十五由旬外的舍衛城。
在佛陀蒞臨舍衛城當天,薩故拉準備前往參與此典禮而盛裝嚴飾。當她正立於窗前時,見到佛陀在城門準備進入舍衛城。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具有光輝名望,諸天及人皆向佛陀禮敬。此時她內心歡喜,生起想要出家之念。在祇樹給孤獨園的捐獻典禮時,她聽聞佛陀說法而皈依成為在家女居士。
之後,她有因緣聽聞一位阿羅漢比丘闡述說法,當下證得須陀洹果,了知一切諸法仰仗因緣而生,沒有獨立自主的「我」存在。從那一刻起,她生起出離之心,隨後放下兒女及財富,毅然落髮出家。
當她尚為式叉摩那學法女時,即已證得阿那含果。受具足戒成為比丘尼之後,她精進不放逸地奉行佛陀的教導,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捨棄煩惱重擔,斷盡一切結縛,獲得三明、六種神通、四無礙解及八解脫。在所獲的六種神通之中,薩故拉比丘尼以天眼為勝。
在《長老尼偈》記載她最後一生的證悟事跡︰
吾居住俗家,聞比丘說法,
得見離塵法,涅槃不死道。
兒女財與穀,一切皆捨去,
吾落髮出家,而為無家者。
為式叉摩那,吾履修直道,
斷除欲貪結,瞋恚漏盡棄。
受具足戒已,憶念宿世生,
得清淨天眼,無染善修習。
諸行敗壞質,無我因緣生,
棄除諸煩惱,清涼得涅槃。1
有一次,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向大眾說︰「比丘們!在我的比丘尼弟子中,天眼者,以薩故拉為第一。」2
天眼所見與天人等同,天人之所以獲得清淨天眼,是由於善業而生——無膽汁、痰、血等障礙,以及解脫隨煩惱所致。因此,距離遙遠之物亦能穿牆透視,不受空間障礙而得見。由於精進修習的力量,行者生起如天人的淨眼般之智眼。
天眼並非具體的感官,而是一種執行視覺工作的智明,以見為義而名「眼」,具光明而有大光輝,故為「天」。由於天眼的作用,行者得見眾生的生與死,這是獲得「見清淨」(Diṭṭhivisuddhi)之因,故名「清淨」。
具天眼者,能向下方的地獄擴大光明,而見諸有情於地獄受極大苦,此為天眼的作用。然而他作如是想:「此等眾生造何種業而受此大苦?」以作意而知曉︰「他們造如是業而受苦。」同樣的,他向上方的天界擴大光明,見諸有情在歡喜林、雜合林、粗澀林等處享有大幸福,這亦是天眼的作用。他如是想:「此等有情做何種業而有此幸福?」他知曉︰「他們造如是業」。
具天眼者了知,這些世間的有情,造作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辱罵誹謗聖人,懷諸邪見,奉行邪見之行;一旦身壞命終,轉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但這些世間的有情,具足身善行、語善行、意善行,不辱罵誹謗聖人,心懷正見,奉行正見之行;一旦身壞命終,轉生於善趣,乃至天界。
因此,天眼的特殊功能即是知曉眾生轉生與死亡的智明,又稱為「有情死生智」(Cutūpapātañāṇa)。行者藉由決心,亦能知曉有情造作何種業而有此投生,此為「隨業趣智」(Yathākammūpagañāṇa)。天眼能照亮整個有情世間,上至最高層的天界,下至最底層的地獄,以天眼觀千世界,恰如具眼者登上高樓觀千輞圈。
過去善願,施燈之果
薩故拉比丘尼在此生達到最高的證悟,此乃過去波羅蜜之匯聚,最終水到渠成。《譬喻經》記載,十萬劫前,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出於世間,薩故拉比丘尼出生於鵞城(Haṃsavatī),為阿難陀大王(Ānanda)之女,名難陀公主(Nandā)。她是勝蓮華佛同父異母的妹妹,具有出色容貌及盈滿財富,被眾人所敬重及愛戴。
有一次,難陀公主盛裝嚴飾,與侍女們往詣勝蓮華佛之處聞法。當時佛陀稱讚一位具有天眼的比丘尼,並在眾中置她為「天眼第一比丘尼」。她聽聞後心生歡喜,對勝蓮華佛為首的比丘僧團作廣大供養,並向佛陀作禮敬,發願在未來獲得「天眼第一比丘尼」之功德與殊榮。
佛陀為她授記︰
難陀!
汝決得所願,施法燈之果。
十萬劫之後,出生釋迦族,
彼名喬達摩,尊師在世間。
汝於彼法中,為繼承嗣子,
汝名薩故拉,尊師女弟子。3
難陀公主終生廣行善業,由於此善作之業,她捨報後往三十三天。之後,她僅出生於天界與人間。
在迦葉佛(Kassapa Buddha)出於世間時,她出生在人間為婆羅門女,孤身雲遊四方,成為一名女隱士。有一次,她乞食僅獲得一些油脂,於是將它作為油燈,懷著淨信徹夜燃燈供養佛塔,佛塔內供奉著迦葉佛的舍利。由於具清淨動機作此善行,她捨報後出生在三十三天,成為具有清淨天眼的天人。
由於此施燈之果報,無論生在何處,她所去之處皆有光明,猶如燈火熾燃,光輝熠熠。由於施燈的果報,凡想看見的,穿透牆壁、巖石,越過山岳,她皆能得見。由於施燈的果報,她獲得清淨法眼,擁有顯赫名聲,具有信心、正念與智慧。
薩故拉比丘尼如是述說,記載於《譬喻經》︰
無論生何處,以所作業故,
前行之路上,為我大燈輝。
穿壁與穿巖,越過山嶽嶺,
所見遂我欲,施燈之果報。
法眼得清淨,我有名聲輝,
信慧及正念,施燈之果報。4
之後,她僅出生於天界,直至喬達摩佛出於世間,她出生為婆羅門女。此是她的最後一生,心已達全然的清淨,燒盡所有煩惱。在她獲得的六種神通中,以天眼為優,實現勝蓮華佛的授記,如願被佛陀置為「天眼第一比丘尼」。
一念之善,可以影響多生;一念之惡,亦可以延伸多世。我們在輪迴中所值遇的人、事、物,看似充滿無奈,甚至無從選擇。其實不然,生命中的每一分秒、每一剎那皆能作善惡的選擇。
一念善惡的決定,將影響此生及未來的命運。如同薩故拉比丘尼曾經的施燈與發願,雖僅僅是生命續流中的一念善,卻帶來多生善業的果實,在累劫的輪迴中,此善業善願如影相隨,直至圓滿達成最高的解脫。
無論遇到任何事情、任何時刻,善良與善行應是我們永遠的堅持,並將此善業迴向至道果,讓它成為我們成就證悟解脫的最大助緣。
電子書:
有聲書:
天眼第一比丘尼——薩故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