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第七章天廚妙供

第二冊•第七章 施上味第一女居士──蘇帕瓦薩(Suppavāsā Koliyadhīt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帕瓦薩(Suppavāsā)是拘利族(Koliya)國王之女。她一生的事跡,印證因果不虛的道理。過往所造的惡業,使她承受比一般婦女更長的妊娠期,並經歷難產七日之苦。然而,此生在佛法上的體證,讓她轉凡入聖,成為佛陀女居士弟子中的佼佼者。

蘇帕瓦薩在飲食上的供養特別用心,她以虔敬的供養心,準備殊勝美味的供食,讓受者無不飽足欣悅。在她色香味俱全的上味布施裡,蘊藏著她豐富的戒、定、慧之修行內涵。

長達七年懷妊期

貴為拘利族公主的蘇帕瓦薩,她在適婚的年齡時,嫁給離車族(Licchavi)摩訶利(Mahāli)王子。他們居住在名為沙迦涅拉(Sajjanela)的拘利城鎮。當首次值遇佛陀,聽聞佛陀開示法要時,她即證得須陀洹果。

不久之後,蘇帕瓦薩有了身孕。自從妊娠以來,她的家庭變得越來越富裕,日間及夜間各有五百份禮物不期而至。為了試探蘇帕瓦薩的福報,王家親戚讓蘇帕瓦薩以手碰觸一籃稻種,然後將它撒在土地上。不久之後,每一顆稻種各萌千株苗,穀米大豐收,生產量高達五十至六十車。

當稻米儲放在穀倉時,他們讓蘇帕瓦薩以手碰觸穀倉的門,自此稻米從穀倉被取時,穀倉又恢復原來的盈滿。他們以這些穀米煮成米飯,分派給前來領取的人,並說︰「這是公主的福報。」分派的米飯始終沒有減少。在她懷孕期間,有著如此種種特殊現相。

然而,她的懷孕期十分漫長,年復一年地過去,卻始終未有分娩的跡象。

那時,佛陀住在軍持城(Kuṇḍiya)軍持處林(Kuṇḍadhānavana)。蘇帕瓦薩在懷妊第七年時,終於有了臨盆的跡象。然而,她卻一直無法順利生產,連續七日受難產的煎熬,她經歷無比強烈的痛楚。

她以這三種憶念來忍耐痛苦︰

        憶念世尊實自證悟,是宣說離苦之法的正等覺者。
        憶念世尊諸弟子眾,實善實踐離苦之法者
        憶念涅槃,無有眾苦,實為安樂。

蘇帕瓦薩喚來自己的丈夫摩訶利,然後對他說:「夫君!你往詣世尊之處,依我之名,以頭面禮敬世尊之足,然後對世尊說:『世尊!拘利女蘇帕瓦薩,以頭面頂禮世尊之足,奉問世尊是否少病、少惱、起居輕安?是否有氣力,住於安樂?』」

「然後再對世尊說︰『世尊!蘇帕瓦薩懷妊七年、難產七日。她承受劇烈痛苦,雖然疼痛強烈,然而她以這三種憶念來忍耐痛苦,即︰憶念世尊實自證悟,是宣說離苦之法的正等覺者;憶念世尊諸弟子眾,實善實踐離苦之法者;憶念涅槃,無有眾苦,實為安樂。她依此三種憶念,來忍耐痛苦。』」

「好的!」摩訶利應諾蘇帕瓦薩後,往詣佛陀之處,禮敬佛陀後坐於一面,然後複述蘇帕瓦薩所交代的話語。

佛陀聽後如是說︰「願拘利女蘇帕瓦薩安樂、無痛苦。願她產下健康無病之兒。」當佛陀如是述說時,在另一端的蘇帕瓦薩即順利地產下兒子。

「好的!世尊!」摩訶利對佛陀的祝福感到歡喜,他起身禮敬佛陀,右繞後返回自己的住處。

當摩訶利抵達住家時,見蘇帕瓦薩已順利誕下男嬰,他驚喜萬分地說:「哇!實在不可思議!哇!實在未曾有!如來具有如此的大神力、大威力。由於世尊的祝福語,蘇帕瓦薩安樂、無痛苦地產下健康的兒子。」他感到快心滿足。

七日上味飲食供

剛產下兒子的蘇帕瓦薩,呼喚丈夫摩訶利,然後對他說:「夫君!你往詣世尊之處,再依我之名,以頭面禮敬世尊足,說:『世尊!拘利女蘇帕瓦薩,頭面禮敬世尊足。』」

「再說:『世尊!蘇帕瓦薩懷妊七年、難產七日,如今已順利誕下健康之兒。她將七日供養比丘眾飲食。世尊!請與比丘眾接受蘇帕瓦薩七日的飲食供養。』」

「好的!」摩訶利應諾蘇帕瓦薩後,即往詣佛陀之處。抵達後,禮敬佛陀而坐於一面,然後,他對佛陀複述蘇帕瓦薩所交代的話語。

然而當時,以佛為首的比丘僧團已接受其他人的飲食邀請,邀請者是目犍連尊者的男居士侍者。於是,佛陀對目犍連尊者說︰「目犍連!你前往該男居士的住處,對他說:『賢友!拘利女蘇帕瓦薩懷妊七年、難產七日,如今已安樂、無痛苦地產下無病之兒。她將連續七日供養飲食給以佛陀為首的僧團。蘇帕瓦薩行七日供養後,你可再行供養。』」

「好的!世尊!」目犍連尊者應諾佛陀後,前往那位男居士之處,對他轉述佛陀的話語。

男居士聽後說:「尊者!倘若目犍連尊師願意成為我『財、命、信』三法的保證者,我則願意在蘇帕瓦薩行七日飲食供養之後,再行供養。」

目犍連尊者對他說︰「賢友!我是你『財、命』二法的保證者,你自身是『信』的保證者。」

男居士說︰「尊者!倘若目犍連尊師願意成為我『財、命』二法的保證者,我則願意在蘇帕瓦薩行七日飲食供養之後,再行供養。」

目犍連尊者為此事作調解,令該男居士滿意後,往詣佛陀之處說:「世尊!那男居士同意讓蘇帕瓦薩作七日飲食供養之後,他再行供養。」

於是,蘇帕瓦薩在七日間,以各種殊妙飲食親手供養以佛為首的僧團,令他們食用飽足。她也讓剛出生的幼兒——錫瓦利(Sīvalī)禮敬佛陀及比丘眾。

此幼兒十分奇特,他出世後即能說話,猶如七歲的孩童般能做各種事務。在供養佛陀及僧眾飲食的七日之間,錫瓦利為佛陀及僧眾準備過濾的淨水。

舍利弗尊者問那幼兒錫瓦利說:「小兒!在胎中時你能忍受嗎?你所獲得的飲食足夠維繫你的生命嗎?有苦嗎?」

錫瓦利回答:「舍利弗尊者!我七年間在血壺中,如何能忍受?所獲得的飲食如何足夠維繫生命呢?」

舍利弗尊者問︰「受此大苦後,出家不是更合適嗎?」

錫瓦利回答︰「尊者!倘若父母允許,我將出家。」

蘇帕瓦薩見自己的幼兒正與舍利弗尊者對話,驚歎地說道:「我的兒子未滿七日,竟然能與佛陀的法將——舍利弗尊者對話。」內心大為歡喜。

佛陀問蘇帕瓦薩:「蘇帕瓦薩!你希望再得如此之兒嗎?」

蘇帕瓦薩回答:「我希望再得七位如他這般之兒。」

佛陀聽後說出此偈:

不愉呈現為愉相,不喜假現為喜相,
苦相假顯為樂相,征服懈怠放逸者。1

蘇帕瓦薩趨前問舍利弗尊者,與幼兒錫瓦利所談何事。舍利弗尊者說︰「他訴說在胎中所承受的苦難,並說若得到父母的允許,他將出家。」

蘇帕瓦薩回答︰「善哉!尊者!請讓他成為沙彌。」

阿羅漢兒具大福

舍利弗尊者將錫瓦利帶回寺院,剃度之際,教導他觀照「髮、毛、爪、齒、皮」為禪修業處,並對他說︰「你無需其他再多的教導,僅憶念七年在母胎所承受的苦即可。」隨後,即為錫瓦利剃髮。

第一刀時,錫瓦利證得須陀洹果;第二刀時,他證得斯陀含果;第三刀時,他證得阿那含果;當剃髮完成時,他即證得阿羅漢果,獲得三明、六種神通、四無礙解及八解脫。那時,天人、龍及眾人前來對錫瓦利供養四資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

從錫瓦利成為沙彌的那刻起,僧團的四資具隨所需求而豐足不缺。無論錫瓦利處在林中或村莊、水中或陸地,在一切處,他皆獲得廣大供養。

有一次,佛陀為見舍利弗尊者最小的弟弟——離伐多比丘(Revata),與三萬比丘眾前往堅木林(Khadiravana)。那段路程遠達三十由旬,危險難行且糧食稀少,因此佛陀帶著錫瓦利比丘同行。

路途中,天人供養錫瓦利比丘四資具,錫瓦利比丘將所得的四資具供養佛陀及比丘僧眾。在四資具不匱乏之下,佛陀及比丘眾順利抵達堅木林,得見離伐多比丘。之後,佛陀前往祇樹給孤獨園(Jetavana),在一次向大眾說法時,讚譽錫瓦利比丘為佛陀的弟子中,「利養第一比丘」2

《譬喻經》3記載,錫瓦利比丘在十萬劫前,曾供養以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為首的比丘眾七日飲食,並發願獲得如善見比丘(Sudassana)同等的殊榮及功德,成為佛陀座下「利養第一比丘」。

在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Vipassī Buddha)出於世間,居士們建造大寺供養毗婆尸佛。當寺院落成時,居士們對毗婆尸佛行廣大供養。當時,他們集合各種飲食後,發現唯獨缺少乳酪及蜂蜜。他們決定以各種方式務必找到乳酪及蜂蜜,於是置一人於郊外通往城市的道路上,以物色此二種食物。

那時,正好錫瓦利手持乳酪及蜂蜜入城,居士提出購買的意願,出價從一枚金幣至千枚金幣。他好奇詢問原因後,決定不賣出手上的新乳酪及蜂蜜,而將親手供養以毗婆尸佛為首的僧團。

於是,他購買昂貴的香料磨成粉狀,再將乳酪的水分分離,然後將分離的水加入蜂蜜,再放入香料粉,精緻地擺放於荷葉上,並親手供養毗婆尸佛。

出於慈悲,佛陀接受他的供養,並且讓這份供養足夠六十八萬僧眾享用。由於這些善行,錫瓦利在此最後的一生,輕易地獲得四資具供養。

過往惡業今受報

有一天,比丘們集聚在法堂,彼此談論:「賢友們!錫瓦利長老是如此一位大善人,以他的誓願,早該證入涅槃。但是,他卻在七年之間,住在母胎血壺之中,受困於難產,母子皆受大苦惱,這是緣於什麼業呢?」

佛陀來到法堂,問眾比丘:「比丘們!你們集聚在此處談論何事呢?」比丘們向佛陀複述之前的談論內容。

佛陀說:「比丘們!大善行者錫瓦利,七年間住在血壺之中,七日間受難產之苦,這緣於他之前所犯下的業。蘇帕瓦薩七年間受懷胎之苦,七日間受難產之苦,亦是緣自於自己所犯下的業!」於是,佛陀為比丘們敘述過去之事,記載於《嫌惡色本生經》4(Asātarūpa Jātaka)。

往昔在波羅奈城(Bārāṇasī),當梵與王(Brahmadatta)治國的時候,菩薩入王后的胎中。他出生、長大成年時,善學一切技藝學術。隨著梵與王駕崩,他繼承王位,並育有王子。

那時,拘薩羅國(Kosala)國王率領大軍前來攻打波羅奈城,將國王菩薩殺死,並將他的王妃作為自己的王妃。在國王菩薩死時,他的王子由下水道口遁出。王子逃出後,召集並團結兵力,想討伐回波羅奈城。

王子在波羅奈城附近致函給拘薩羅國國王,命他讓出王位,否則他將發動戰爭。然而,國王並不妥協,回覆:「雙方決戰!」

王子的母親耳聞此消息,派遣人致函給王子,如此對他諫言:「無需戰爭,可包圍波羅奈城,切斷波羅奈城的四方交通,讓城內的柴薪、水及食物等斷絕。如此,人民感到疲困,則能不發動戰爭而取下都城。」

王子聽取母親的諫言,在七日之內斷絕波羅奈城的交通,封鎖都城。波羅奈城裡的人民缺糧、缺水,無法通往任何地方。於是,人民在第七日取下國王的首級,交送給王子。王子成功進入波羅奈城,登上國王之位。他捨報後,隨著業報投生在應投生之處。

佛陀說︰「那時,封鎖都城而得王位的王子,是錫瓦利;他的母親即是蘇帕瓦薩,他的父親波羅奈國王(菩薩)即是我。」

「由於他在七日間斷絕交通,封鎖波羅奈城而成功占領都城,依於此業報,他在此生住在血壺之中長達七年,受難產之苦長達七日。由於他曾在勝蓮華佛足下發願成為『利養第一比丘』而行大布施,在毗婆尸佛時亦曾供養價值千金的酪蜜,依此功德力,他成為利養第一阿羅漢。」

「蘇帕瓦薩曾經諫言:『我的兒子!封鎖都城而取下此城!』向兒子遣送書信,因此導致兒子住在她的胎中七年之久,並在七日之間受難產之苦。」

佛陀述說此本生因緣,以此讚歎錫瓦利比丘已越過生死大海,證得阿羅漢果,而說偈言︰

超越泥濘難行道,并越無明輪迴海,
得渡彼岸住禪定,無而又無疑惑,
無著證涅槃寂靜,我稱彼為婆羅門。5
布施飲食得善果

蘇帕瓦薩常以最上味飲食,供養佛陀及僧眾。《增支部•蘇帕瓦薩經》6(Suppavāsāsuttaṃ)記載佛陀對蘇帕瓦薩的教導。

那時,佛陀住在沙迦涅拉的拘利城鎮。午前,佛陀著衣持缽赴蘇帕瓦薩家應供。抵達後,坐在所設好的座位上。那時,蘇帕瓦薩親手供養佛陀各種殊妙悅意的硬食及軟食,令佛陀食用滿足。當蘇帕瓦薩見佛陀食用完畢,手已離缽時,她取一低座而坐於一面。

佛陀對坐於一面的蘇帕瓦薩說:「蘇帕瓦薩!布施食物的女聖弟子,以四處施予接受者。哪四者呢?給予壽,給予色,給予樂,給予力。他施予壽後,獲得天或人之壽;他施予色後,獲得天或人之色;他施予樂後,獲得天或人之樂;他施予力後,獲得天或人之力。蘇帕瓦薩!布施食物的女聖弟子,施予受者這四處。」

佛陀教導蘇帕瓦薩,布施飲食給具有德行之人。當他們食用飲食之後,壽命得以延長、容色得以維持、去除飢渴而快樂、體力得以增上。由此飲食布施,也同時布施此四者。此布施將讓施者獲得人或天人的壽命、容色、快樂及力量。

佛陀隨後說出偈子︰

善調理之食,具淨勝美味,
布施予大士,正直德行具。

福與福合流,佛陀讚大果,
憶如是布施,喜樂行於世。
根絕慳吝垢,無過住天界。

那些具有清淨、勝妙、美味且善巧調理的食物,布施給具足正直、具足德行的偉大之士。如此福德與福德合流,產生巨大的果報,這是佛陀世間解所稱讚之行。若能憶念如此布施之人,根絕了慳吝的垢染。在世間將獲得歡喜,並能無過失地到達天界。

蘇帕瓦薩以其最上供養心而聞名,她的勝妙飲食布施,常使比丘們歡喜。有一次,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向大眾說︰「比丘們!在我的女居士弟子中,施上味者,以拘利人女子蘇帕瓦薩為第一。」7

宿願圓滿已達成

蘇帕瓦薩得此讚譽,源於過去世的願力所致。十萬劫前,在勝蓮華佛(Padumuttara Buddha)的教法時期,蘇帕瓦薩出生於鵞城(Haṃsavatī)富人之家。

有一次,她往詣勝蓮華佛之處聞法,當時勝蓮華佛讚譽一位女居士,並置她為「施上味第一」。她聽聞後歡喜,作廣大供養並發願獲得與該位女居士同等的殊榮。之後,她僅在人間與天界流轉,直至喬達摩佛出於世間時,她出生為拘利族的公主,名蘇帕瓦薩。

蘇帕瓦薩在這一輩子,承受過去生所造作的業果,經歷懷胎七年及難產七日之苦。然而,她卻以憶念三寶的功德面對所承受的惡果。在獲得佛陀的祝福之下,順利地產下兒子。隨後以無上的妙味飲食供養,感念佛陀及三寶的恩德。

以「施上味第一」之盛名,可以想像她在烹飪及調理飲食上的用心。她以善美的誠意,烹調出食材本身的滋味,讓食物原本的美味淋漓盡致地呈現。在料理及營養方面,有豐富的變化,細緻且色香味俱全,可稱御膳天廚。她的飲食布施,讓受供的比丘無不愉悅歡喜。對佛、法、僧的虔敬信心,皆融入在她精心準備的上味供養裡。


電子書:

有聲書:

施上味第一女居士──蘇帕瓦薩

* 本文部份插圖取自 https://www.thailandamulets.com/information.php?id=110&type=1

Footnotes

  1. 《自說經》2品8經、《本生經》100。
  2. 《增支部》1集207經。
  3. 《譬喻經》三•55品540•第17~25偈。
  4. 《本生經》100。
  5. 《法句經》第414偈。
  6. 《增支部》4集57經。
  7. 《增支部》1集263經。巴利文為「Etadaggaṃ bhikkhave mama sāvikānaṃ upāsikānaṃ paṇītadāyikānaṃ yadidaṃ suppavāsā koliyadhītā」。